在今年寧波市總工會舉行的「閱讀讓生活更美好」讀書徵文比賽中,我提交的《在「立己達人」中感悟閱讀之美》獲得了一等獎。「立己達人」是自己10多年來在教師閱讀推廣中最深刻的感悟,也是今後自己繼續扮演好閱讀推廣人的動力之源。
可以說,我的專業成長史就是我的專業閱讀史。從教伊始,我就依託大學最後一個學期在圖書館複印的本學科的近五年期刊上發表的文章,在專業閱讀上下了「先手棋」,並從學科專業閱讀走向綜合教育閱讀,逐步走上了真正意義上的教育閱讀之路。
從2008年開始,正式走上教育閱讀之路的我,因為擔任仁愛中學教師讀書社社長,正兒八經地把推動教師閱讀作為自己的使命。我用研究的態度來推動教師閱讀,把營造濃鬱閱讀氛圍和激發教師閱讀熱情作為兩大抓手,久久為功,用八年的時間,從全校僅有10人的讀書團隊起步,有效推動教師全員閱讀,相關做法獲評寧波市教育系統首屆校園閱讀推廣十佳案例。
2016年9月,我調到區教科所工作之後,把推動教師閱讀作為提升教師教育理論素養和科研素養的抓手,這樣就把推動教師閱讀和做好教育科研工作融為一體。在領導的大力支持下,區域層面的「研之樂」讀書會應運而生。我覺得,在推動區域教師閱讀上,首先要有組織者,讓每一所中小學、幼兒園都有推動教師閱讀的具體責任人。在組織者到位的前提下,再有示範者和先行者,這樣在推動教師閱讀這件事上,越來越多的學校不僅有人做,而且願意做、用心做,自然能做好。越來越多的教科室負責人成為所在學校教師閱讀的領頭羊,身體力行去推動教師閱讀。
在前不久公布的寧波市教育系統第八屆教師讀書徵文比賽中,鎮海區的獲獎比例佔到了寧波市的40%。在全市16篇一等獎文章中,鎮海區就佔了7篇,而且幼兒園、特教、農村完小均有一等獎獲得者。在鎮海區的38篇獲獎文章中,涉及全區27家單位,這說明了教師閱讀的普及面。
我經常在有些老師的朋友圈裡看到曬讀書和寫作的情況。有的說近幾年讀的書,尤其是專業書,超過了前20多年的總和。有的說,以前自己從來不會關注的專業書,慢慢也成了自己的「新寵」。有的說,現在自己越來越會寫論文了,一個下午寫就的文章居然獲得了寧波市一等獎,這在以前是不敢想像的。
現在,鎮海區愛閱讀的教師越來越多。培植教師閱讀毅力的「每月啃讀一本書,用心寫就千字文」的「啃讀挑戰」活動的參加者越來越多,從2018年的80人,增加到2019年的196人,再增加到2020年的211人。2021年「啃讀挑戰」的報名人數再一次飆升,超過380人。
我覺得「啃讀挑戰」活動對於直接參與者來說是走出了「成長舒適區」。基於「啃讀挑戰」活動開展的區域教師讀書會,擴大了閱讀的「朋友圈」。而開展和組織教師參加各種形式的讀書徵文比賽,讓教師可以安放讀書寫作成果,增加了他們的獲得感。
讓更多的教師在閱讀上有目標感、有方向感、有奮鬥感,並增加獲得感。這是我作為閱讀推廣人的初心,也是今後繼續努力的方向。
影響我的一本書
《教育閱讀的愛與怕》
一個人在合適的時間遇到合適的書,這是一種幸運。於我而言,2008年邂逅閆學老師的《教育閱讀的愛與怕》,就是這樣一個關鍵事件,這本書也成為我的關鍵圖書,幫我推開了教育閱讀的大門。
當時的我,正處在從學科專業刊物走向開放閱讀的路上,尚未形成看教育著作的習慣。閆學老師的「教育閱讀」的提法,讓我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她提到,一個真正優秀的教師,應該在「精深的專業知識」「深厚的教育理論基礎」「開闊的人文視野」這三個板塊來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受這本書的啟發,我明白了自己的努力方向,逐步走上了教育閱讀之路,在這條康莊大道上越走越遠。
《中國教育報》2020年12月23日第1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