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實戰型」閱讀分享會-中國教育新聞網

2020-12-27 中國教育新聞網

「因為我的一個小小舉動,學生畢業後,用7頁紙寫了一封信,來表達對我的感謝,更重要的是,這個舉動改變了學生的內心。」在廈門海滄區「教育閱讀節」上,《教育無非服務》的作者姚躍林分享了自己的故事。

12月19日,第七屆「教育閱讀節」高峰論壇暨「大夏書系2020年讀書節」廈門海滄專場活動,在廈門海滄教師進修學校舉行。

作者現場講述自己的育人故事

《教育無非服務》是海滄區多個教師閱讀共同體最近正在研讀的一本書。閱讀節上,本書作者姚躍林來到現場,和大家分享自己的育人故事。

姚躍林是廈門大學附屬實驗中學的校長。他在學校無意間看到一個學生臉上長滿痘痘,且非常嚴重。於是他主動牽線,找自己往日的學生為這位同學進行醫治。姚躍林認為這只是一個微不足道的舉動,但是卻改變了這名學生在整個高中階段的心態。

這名學生因為臉上長痘,經常被同學圍觀,有時甚至被嘲笑,這讓他與同學之間產生隔閡,甚至想與同學拳腳相向。校長的暖心幫助緩解了他的病情,更消除了他的心結。

畢業離校後,這名學生專門來到學校,親手向校長遞上用7頁紙手寫的一封長信,講述了自己讀高中時的心路歷程。

姚躍林用自己的「實戰」故事對《教育無非服務》進行了詮釋,這讓大家明白真心服務學生成長,做有溫度和溫情的教育是教師的職責所在。

智能時代,教育該有哪些智慧?已出版四本教育專著的魏忠博士講解了自己在《教育正悄悄發生一場革命》《教育正悄悄發生一場怎樣的革命》《靜悄悄的教育變革——創造的思維半徑》《智能時代的教育智慧》四部專著中的主要觀點。

魏忠反覆向教師強調,人工智慧可以代替人做很多事情,但是人的創造力在人工智慧時代顯得更為重要。

《福建教育》雜誌社編輯部副主任吳煒旻作為嘉賓也參加了讀書節。他認為,海滄區教育局把書的作者請到現場,與教師面對面對話,能加深他們對讀書內容的理解。他說:「老師讀到的不只是文本,還有作者的內心世界。」

教師分享閱讀後的「實戰」案例

「對一個長期上課打瞌睡的學生,我認為我很有耐心,做到了苦口婆心,分析利弊,但最後還是收效甚微。」在讀書節上,海滄區鰲冠學校教師唐玲燕分享了自己通過讀書解決困惑的「實戰」案例。

在與這名頑固的打瞌睡的學生溝通失敗後,唐玲燕讀了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其中「要掌握與學生個別談話的藝術」中的內容,讓她懂得了「孩子在本質上具有向你敞開心靈的精神需求」,以及耐心傾聽學生,讓學生意識到自己今天比昨天有長進的重要性。此後,唐玲燕改變了與學生的對話方式,開始關注這名學生的健康,關注他的點滴進步,在弄清學生是因為每天夜裡看漫畫書,缺少睡眠導致上課睡覺後,她因勢利導,徹底讓學生告別了不良習慣。

閱讀加上實踐,唐玲燕明白了建立和保持秩序是班級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一個成功的班級管理者,應把重點放在管理學生團體,而不是管理單個的學生上。按照這些理念去管理班級,唐玲燕的班主任工作變得更加得心應手。

「小孩不是小孩,小孩也不是大人,小孩是戴著乾淨的眼鏡,懷抱著想了解世界的好奇心,用腦筋思考,是小小的哲學家。」這是海滄幼兒園教師施蓓做的讀書摘錄。

讀書有感悟之後,施蓓更加理解孩子的天性,在教學中,她想方設法激發孩子們很多「怪怪的想法」,讓孩子們說出更多自己內心的想法,從而讓他們創造與想像的天性得到釋放。

七年不改初心推動教師專業成長

從2014年開始,海滄區教育局就啟動了「書香海滄,教師領航」為主題的教師全員閱讀行動,這一年,區教育局聯合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舉辦了首屆「教育閱讀節」。如今,教育閱讀節已成為品牌活動,堅持辦到了第七屆。

在本屆閱讀節現場, 合作方代表華東師大出版社北京分社社長李永梅在致辭中說,閱讀如登山,風景在高處,我們向閱讀者致敬,其實也是向攀登者致敬。海滄區委教育工委書記、海滄區教育局局長田雲慧特別提到,她本人也是一個「閱讀者」,並且是一個閱讀的受益人。經過7年的閱讀推廣,海滄區從教育局的機關幹部到校領導,再到普通老師,已經形成了全員閱讀的氛圍。

早在2011年初,海滄區就以「書香校園」建設為載體,圍繞推薦一本好書、開展讀書故事徵文、評選最愛讀書家庭等活動,開展了為期一年的讀書活動。海滄區教育局副局長孫民雲說,之所以要舉辦這項活動,是因為很多時候我們關注教師業務能力的提升,而忽略了教師的人文素養、精神成長,但閱讀能補上這一課。

2011年的閱讀活動,雖然用行政的方式喚起教師對閱讀的興趣,但教師讀什麼書、怎樣讀書依然缺乏有效的指導與幫助。如何讓教師閱讀走向自主?教師如何進行深度的專業閱讀?孫民雲從「廈門青年教師成長共同體」的閱讀活動中受到啟發,他學習市教科院段豔霞老師的方法,組建了閱讀共同體,在經過指定書目、個人閱讀、按提綱精讀的前期閱讀後,再聚在一起,進行「世界咖啡式交流分享」,通過個人與文本對話、閱讀者之間的分享,不斷碰撞思想的火花。

2016年4月,海滄區教育局向全區教師發出倡議書,號召教師自主申報組建「教師閱讀共同體」。倡議發出後,有42位教師申報。這些共同體中的許多成員,除參與共同體活動外,還將閱讀帶進自己所在的年段、學科組、班級,有的還組織了家長閱讀會。

據介紹,現在海滄區孵化出近200個閱讀共同體,許多學校的閱讀共同體已經延伸到家庭、社區,有不少家長在教師的帶動影響下成立了閱讀共同體,閱讀逐漸成為生活的一部分。

黃麗紅是海滄區芸美小學的語文老師,也是閱讀共同體的成員。三年前,她在海滄區教育基金會幫助下創辦了「藍葉書屋」。這是一個完全免費開放的閱覽室,每本書都由黃麗紅親手選定。現在,書屋由40位家長志願者參與輪流值日,來進行管理。通過與家長志願者合作,更多的孩子喜歡上了閱讀。

家住海滄區東孚街道東埔社區的小劉是一名小學五年級學生,她的媽媽是「藍葉書屋」的志願者,她也經常跟媽媽一起參與輪流值日,還和媽媽一起閱讀。小劉說:「我最喜歡看繪本故事。走進藍葉書屋,就像打開了一個全新的世界。」

吳煒旻說,海滄區的閱讀,讓他看到了海滄教育的變化。他說:「我所能看到的是,區裡的教師在《福建教育》上發表的文章多了,教改成果多了,在媒體上被報導的經驗也多了。」(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記者 熊杰 王珺)

相關焦點

  • 閱讀推廣是「立己達人」之舉-中國教育新聞網
    「立己達人」是自己10多年來在教師閱讀推廣中最深刻的感悟,也是今後自己繼續扮演好閱讀推廣人的動力之源。可以說,我的專業成長史就是我的專業閱讀史。從教伊始,我就依託大學最後一個學期在圖書館複印的本學科的近五年期刊上發表的文章,在專業閱讀上下了「先手棋」,並從學科專業閱讀走向綜合教育閱讀,逐步走上了真正意義上的教育閱讀之路。
  • 山東交通工匠學院成立-中國教育新聞網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魏海政 通訊員 牟海林)山東交通工匠學院日前在山東交通職業學院成立。作為國家優質專科高等職業院校和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單位,山東交通職業學院與諸多企業建立密切校企合作關係,共建生產型實訓基地,成立建立產業學院、海外學院、學徒班、訂單班等,形成校企深度合作,促進產教深度融合,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近年來,該校學生獲得國賽一等獎23項、二等獎25項、三等獎10項,獲省賽各類獎項118項。
  • 從興趣開始,閱讀才能拾階而上-中國教育新聞網
    《閱讀是自己的》這篇文章,記敘了自己的閱讀經歷,從小學到高中有幾十部乃至上百部吧,但沒有一本是語文老師眼裡的名著。諸如《鎧甲勇士》《查理九世》之類,都是如我一般的「一本正經」的語文老師們沒有讀過的,甚至沒有聽說過的,或者是不屑一顧嗤之以鼻的。從字裡行間,可以看出,這些作品他是讀得津津有味的,對他的影響也是奇妙、獨特而又積極的。這篇文章,我是被吸引住了。
  • 資本策劃師(CCP)——中國本土實戰型CFA
    資本策劃師(CCP)的主辦機構是中國資本策劃研究院和中國資本策劃師協會,是中國第一個專業研究企業融資策劃與資本運作的學術機構,也是第一個開展資本策劃師(CCP)社會資質認證的專業機構。機構從成立之初就定下宗旨:「提高中國企業融資及資本運作能力,破解融資難,從根本上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
  • 志存高遠 振興中華 - 《中國教育報》電子版 - 中國教育新聞網...
    學校是全國桌球重點學校,並榮獲「全國教育科研先進單位」「全國青少年足球特色學校」「全國校園文化先進學校」「全國中小學校長培訓基地」等數百項殊榮。    「志華」二字取自學校創辦人韓志正先生與辛亥革命先烈王少華,意寓少華學子要志存高遠、振興中華,為努力實現中國夢而奮鬥。「志華教育」以培養「綜合素質、家國情懷、國際視野的時代新人」為育人目標。
  • 在閱讀中成長 - 中國教育新聞網
    看圖、看字、看人,揣摩院士們對於讀書的真知灼見,聆聽院士們人生的肺腑之言,我常常會莫名感動,這種無聲無言的感動,或許就是一種成長吧。(作者單位:江蘇省淮安市淮陰區教體局教研室)《中國教育報》2020年07月17日第4版 作者:唐偉
  • 用閱讀的「微光」照亮自己,溫暖別人-中國教育新聞網
    後來,踏上三尺講臺,我就一直希望能將自己閱讀的快樂傳遞給我的學生,讓他們也能縱享那份獨特的愉悅。從一年級開始,我就嘗試著讓閱讀成為學生們語文學習中最重要的內容,讓書香氤氳他們的童年。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首先從培養孩子閱讀興趣上下功夫,堅持每天課前講一個小故事,一方面激發他們聽書的興趣、培養良好的傾聽習慣,另一方面讓學生的閱讀有了保底量。
  • 《中國教育報》電子版 - 中國教育新聞網 - 記錄教育每一天! www...
    《兒童閱讀的力量》    李懷源/著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13.《兒童早期的數學學習與教育:基於學習路徑的研究》    [美]道格拉斯·H.克萊門茨 [美]朱莉·薩拉馬/著 張俊 陶瑩 李正清 等/譯 張俊/審校 教育科學出版社    14.
  • 國慶親子閱讀分享會:打開繪本感知世界——免費體驗·親子閱讀啟蒙
    親子閱讀分享會(1) 遊戲互動:《如何讓大象從鞦韆上下來?》(2) 小故事:《變來變去的小爬蟲》(3) 知識普及:《病毒的悄悄話》一本讓人愛不釋手的科普繪本。常立常立老師籤售《變來變去的小爬蟲》本次親子閱讀講堂我們有幸邀請到了常立老師,和我們一起聊一聊【讓孩子愛上閱讀的那些技巧】。
  • 圖書角-中國教育新聞網
    孩子們在閱讀過程中總會不由自主地發散出天馬行空的思維,渴望著自己能夠遇到不同尋常的歷險。在《幻影遊船》的「夢域世界」裡,花朵變成了精靈,月亮會唱歌,老鼠一家痴迷於參加各種舞會……奇妙的夢域世界等待著孩子們來暢遊,也等待著孩子們來一探究竟。
  • 教育服務產業已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中國教育新聞網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董魯皖龍)近日,北京師範大學經濟與資源管理研究院未來教育研究中心、好未來教育研究院聯合發布了《中國教育服務產業市場分析與就業效應測算報告》。
  • 中國交通新聞網 :首座校園中郵閱讀數字圖書館落戶京城
    中國交通新聞網 :首座校園中郵閱讀數字圖書館落戶京城記者 閻語 通訊員 楊曉鳳 劉守平2020-12-09來源:中國交通新聞網  近日,北京首座校園中郵閱讀數字圖書館在北京市西城區展覽路第一小學上線,中郵閱讀數字圖書館服務內容包含向服務對象提供1000冊電子圖書、1000種精品電子期刊和100種報紙的正版同步數字讀物,滿足學校180名教職工隨時在
  • 豆神大語文「因變新生」創校實戰分享會暨2021行業投資品鑑會
    2020年12月22日,豆神大語文「因變新生」創校實戰分享會暨2021行業投資品鑑會在北京圓滿舉行。豆神教育總裁竇昕,豆神大語文副總裁金鑫、全國校區運營總校長曲喜峰、加盟事業部總經理胡劍、加盟事業部教學總監張嘉楠出席本次活動,與來自全國各地的優秀校區代表、對教育賽道創業投資有所青睞的投資人們歡聚一堂,共同探討教培趨勢,謀定未來賽道風口。
  • 讀書分享《我用閱讀教育孩子》一
    一、為什麼要閱讀?書香凝聚智慧,共讀潤澤心靈。你好,這裡是香凝家長學院。本周我們將一起共讀的是由周璐所著的《我用閱讀教育孩子》這本書。《我用閱讀教育孩子》的作者周璐認為,閱讀是最有效的教育工具。周璐通過採訪幾十位優秀少年,用別人家孩子的故事,結合自己十幾年陪伴女兒的經歷,驗證了閱讀的有效性。她認為,閱讀不僅是長知識的手段,還可以解決孩子的性格培養、品格塑造、習慣培養等問題。周璐是有書少年的總編輯,曾任中信書院副總經理、北大《後E視野》主編。
  • 《哭了 笑了》閱讀分享會,來嗎?
    《哭了 笑了》閱讀分享會,來嗎?其中,5場文學、出版成果展示閱讀分享會正在灕江書院陸續與廣大讀者見面,多本好書、多個故事期待與您相遇。由廣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哭了 笑了》《中華文化可以向世界貢獻什麼》2種圖書入選廣西當代文學藝術創作工程三年規劃第一批扶持項目,7月4日(周六)15:00—17:00,「讓愛的接力棒永遠傳遞——《哭了 笑了》閱讀分享會」將在灕江書院(三祺廣場店)舉行,屆時,廣西新聞網壯觀客戶端、官方微博、抖音等平臺將進行現場直播,敬請關注!
  • 視域為境可讀書-中國教育新聞網
    作為語文教研員,首選的書自然是教育類的,寧夏教育廳教研室主任嶽維鵬的《語文視域的名師研究》(寧夏人民教育出版社)承接《經典與樹人》一書,由過去探索到未來,如果說尋找一條可以續接的線索,那就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一條脈絡一直在延續不斷,必須有人試著完成這個思路下的研究和探索。
  • 興安萬裡·閱讀有你 | 由晶與您分享《愛的教育》
    興安萬裡·閱讀有你 | 由晶與您分享《愛的教育》 2020-11-29 13: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書香悅心·顏學致遠」——《西子弦歌》閱讀分享會暨千鶴巾幗大...
    「書香悅心·顏學致遠」——《西子弦歌》閱讀分享會暨千鶴巾幗大宣講活動在我市舉行 2021-01-14 15: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彭州市社區教育學院組織開展讀書分享活動
    為了倡導全民閱讀,形成良好的讀書氛圍,彭州市社區教育學院組織開展表彰和讀書分享活動。彭州市教育局教研室初中語文教研員張奮勤、彭州市社區教育學院活動負責人王相禮以及來自天彭街道、致和街道、龍門山鎮、麗春鎮的社教專幹、家長和學生代表出席了活動。王相禮首先向出席活動的家長和孩子們回顧了「社區雛鷹」公益活動開展情況。
  • 國內首家社交型閱讀社區書客上線
    據悉,「書客」為國內第一家針對書業、面向廣大讀書人提供服務的社交型閱讀社區,它的宗旨是「一本書,一個社交網絡」。中國出版集團公司副總裁宋曉紅,中版集團數字傳媒有限公司總經理周錫培、總編輯姚文壇,深圳出版發行集團總經理、海天出版社社長尹昌龍,知名作家、深圳《晶報》總編輯胡洪俠,越眾影視公司董事長鄧康延,文化學者、作家、鳳凰衛視策劃人胡野秋,《深圳商報》文化廣場負責人張清等與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