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一男子野外遊玩,被蜂蜇了險喪命!這些救命知識趕緊學

2020-12-19 上遊新聞

本文專家:汪小歡,復旦大學醫學博士

秋高氣爽,又正值假期,相信很多朋友都會選擇戶外遊玩。

不過,眼下這個時間段正是蜂類動物的活躍期,蜂群傷人的新聞也屢見不鮮。

如果在野外不幸被蜇,輕者出現發紅腫脹、瞬間強烈的刺痛和瘙癢,嚴重還會頭暈、噁心嘔吐、全身水腫、血壓下降、呼吸麻痺甚至死亡。

為什麼被小小的蜂蜇了一下會有這麼大的危害?被蜇後又該如何自救?趕快來學!

被蜂蜇了為啥危害這麼大?

蜂蜇時,會將其蜇針刺入皮膚,通過蜇針裡的中央空管將毒囊裡的毒液注入機體。

蜂的毒液成分極其複雜,對機體的肌肉、神經和免疫系統都具有非常強的刺激作用,會引起一系列不適症狀。

其實,被蜂蜇後的嚴重危害主要是由於體內發生了變態(過敏)反應引起的。

蜂在蜇咬處留下的毒液或毒刺,屬於一種外源性過敏原。當這些過敏原進入到身體裡,免疫系統便會做出反應,攻擊自身的組織器官,進而引發一些嚴重症狀。

常見的哪些蜂是有毒的?

蜂的種類繁多,目前已知的有10萬多種。

大部分蜂都帶有毒刺、能蜇人。我國常見的毒蜂包括蜜蜂、黃(馬)蜂、地雷蜂、牛角蜂等。

蜜蜂

毒液為酸性,毒性較小。被蜜蜂蜇後,毒刺會留在皮膚中,一般只會引起輕微的局部症狀。

黃蜂

又稱「馬蜂」、「胡蜂」。黃蜂分布廣泛,當受到人類攻擊時,它們會對目標進行群體作戰,導致被蜇人發生嚴重的過敏反應,嚴重者會死亡。

地雷蜂

毒性極大,被蜇後會有較大的生命危險。多存在於我國廣東、海南、江西等地區的山區叢林地帶,飛行時會發出非常響的嗡嗡聲。

如果被地雷蜂叮咬,蜇口處會立馬血肉模糊,幾分鐘後,便會產生眩暈、麻木的症狀,接著傷口處會有強烈的疼痛感,甚至暈厥。

牛角蜂

在廣西岑溪等地又被稱為「三眼針」。牛角蜂在受到外界刺激時會有強烈的攻擊性,其毒液中有大量的組織胺,可能會引發休克。

如果被蜇了該怎麼自救?

首先,要保持冷靜。儘快將留在皮膚中的毒刺取出,因為毒液進入身體的速度非常快,有時僅需要幾秒的時間。建議使用鑷子拔出,不要擠壓傷口,避免在此過程中注入更多的毒液。

對於輕微的蜇傷,可以嘗試冷敷、使用清水或肥皂水清洗蜇咬處,也可以服用止痛藥來緩解疼痛症狀。一般的輕微症狀會在數小時或1天內消失。

如果傷口在一兩天之內紅腫範圍擴大,則需要服用抗組胺藥物,防止瘙癢和腫脹的加劇,但需要關注藥物使用的注意事項。最好及時就醫,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用藥。

如果出現嚴重症狀,則很可能是過敏反應,必須立即就醫。對於曾經出現過蜂蜇過敏反應的朋友,再次被蜇還會發生過敏反應的概率約為30-60%,應避免再次被蜂蜇傷。

去野外還要小心哪些蟲子?

蜱蟲

一種寄生蟲,多出沒於丘陵地區。

蜱蟲咬人時,會將整個口器牢牢地嵌入皮膚中,以此來吸血、分泌有害物質。被叮咬兩三天後,蜱蟲產卵或蛻皮時才會脫落。

傷口可能會出現輕微紅腫甚至無症狀,其潛伏期可長達一個月。所以,戶外出遊後,建議回家先仔細檢查身體,當發現蜱蟲感染時,切忌暴力拍打蟲體或者硬拔,這樣只會加重症狀,甚至感染。

可以將酒精擦在叮咬處上,等到蜱蟲死亡後,用鑷子拔出。為了避免處理不當,發現蜱蟲叮咬後應及時就醫。

螞蟥

螞蟥也是通過吸盤,緊緊附著在皮膚上,吸取血液。螞蟥叮咬雖然不痛,但會引發水腫性丘疹。

處理傷口時,切忌直接暴力強拉,否則螞蟥斷裂,其口盤仍吸附在皮膚內會引起感染。

建議用食醋或鹽水塗在叮咬處,使螞蟥放鬆吸盤而易脫落。當然,最好的處理方式還是儘快就醫。

隱翅蟲

隱翅蟲的體液不論是直接或間接的接觸皮膚,都會導致損傷。表現為條狀或片狀的水腫性紅斑,可能帶有丘疹、水泡或膿點,還會引起附近淋巴結腫大。

如果有隱翅蟲落到皮膚上,應儘量彈走,不要直接拍死,否則蟲體體液會與皮膚接觸。如果被叮咬,則需要服用抗組胺藥物或糖皮質激素,就近就醫。

戶外遊玩

謹防昆蟲叮咬

更不可主動攻擊或騷擾

一旦被蜇

儘快先將毒刺取出

如果出現嚴重症狀

建議直接就醫

祝大家假期浪的開心!

也要注意安全哦!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警惕!一男子野外遊玩,被蜂蟄了險喪命!這些救命知識趕緊學
    本文專家:汪小歡,復旦大學醫學博士秋高氣爽,又正值假期,相信很多朋友都會選擇戶外遊玩。不過,眼下這個時間段正是蜂類動物的活躍期,蜂群傷人的新聞也屢見不鮮。如果在野外不幸被蟄,輕者出現發紅腫脹、瞬間強烈的刺痛和瘙癢,嚴重還會頭暈、噁心嘔吐、全身水腫、血壓下降、呼吸麻痺甚至死亡。為什麼被小小的蜂蟄了一下會有這麼大的危害?被蟄後又該如何自救?趕快來學!被蜂蟄了為啥危害這麼大?
  • 老王被蜂蜇一口ICU裡救一周
    看了這篇文章,很多人都有疑問,被蜂蜇一口,真的就這麼危險?是真的。昨天,記者從北侖區人民醫院了解到,該院最近一個月接連接診了四五例被蜂蜇傷後引起過敏性休克的患者。其中,64歲的老王病情最嚴重,呼吸心跳停止被搶救回來後在ICU(重症監護病房)住了一個星期,過了一個月意識還沒完全清醒。
  • 同樣被蟄 蜜蜂馬蜂蜇傷處理方法不同
    「我一看不好,扔下木頭趕緊往前跑。」劉先生說,儘管他跑得不慢,但還是被馬蜂追上,蜇了十幾下。&nbsp&nbsp&nbsp&nbsp逃離險境後,劉先生覺得頭部劇痛難忍,工友把他送到市立醫院急診外科。醫生檢查發現,他的兩隻耳朵後面均有明顯被蜇傷痕跡,已腫得老大,面部沒有被蜇傷。
  • 西安一男子野生動物園後山遭野蜂襲擊
    本文轉自【陝視新聞】;昨天(9月19日)下午 西安一男子在西安秦嶺野生動物園後山 鴨峪山上撿拾毛慄子時 被野蜂蜇傷 救援中心隊員、民警、消防等緊急救援 撿拾毛慄子突遭野蜂襲擊 昨天下午15點40分腿部被蜇傷嚴重 見到傷者時,他正在鴨峪半山一個石頭上休息,頭部輕微眩暈,腿部已有紅腫,密密麻麻的蜇傷,救援人員為其簡單的處理後,迅速將男子固定在擔架上,抬往山下救治。救援過程耗時兩小時,終於將男子抬下山,趕往醫院進行進一步治療。
  • 這些症狀的吐奶需警惕!新生兒頻繁吐奶,險喪命
    這些症狀的吐奶需警惕!新生兒頻繁吐奶,險喪命 樂樂誕生於今年九月, 但是出生後的樂樂一吃奶就嘔吐, 體重也不太見長,
  • 他被馬蜂蜇了三下,休克送進了急診!戶外如何防蜂蜇?
    被馬蜂蜇傷的部位為何王先生的反應如此劇烈?急診科醫生接診後,確定王先生是由於嚴重的過敏反應導致休克狀態,患者蟄傷後曾出現頭暈、心慌、大汗、聲音嘶啞、憋氣、全身皮膚紅腫等症狀,此類速髮型過敏極其兇險,需立即就醫搶救,若發生延誤,後果不堪想像。
  • 警惕致命胡蜂
    幾天前一位25歲的小夥子在室外作業時被胡蜂蜇傷後從6米高的樹上摔下出現煩躁不安、頭痛乏力等症狀被送往西安一家醫院救治時已經出現了嚴重的肝、腎功能損傷好在經過透析治療男子病情逐漸平穩▲圖片來源於網絡與正文無關胡蜂傷人不是今年的特例據新華社消息2013年陝西省安康、漢中、商洛等地連續出現胡蜂蜇人事件累計蟄傷人數為1640人,死亡42人陝西省公安消防部門緊急組建滅蜂專業隊伍24小時內就摘取胡蜂窩267個▲新聞截圖 被胡蜂蜇傷患者在醫院接受治療專家提醒
  • 男子不慎被黃蜂蜇咬 整個人變成了「小紅人」
    有些蟲子看似不起眼,但被蜇一口弄不好還會危及生命。昨天,市民周先生還因之前的一段經歷驚魂未定,因被蟲子叮咬後出現全身過敏,他被送往醫院緊急搶救。「如果不是急中生智找急救,後果不堪設想。」他回憶說。黃蜂蜇咬成了「小紅人」8月23日上午,因為工作需要,市民周先生來到越城區鑑湖鎮一個山村。「還沒進農戶家門,一隻黃蜂就飛了出來。」
  • 野外燒烤,遇見「空中老虎」之稱的金環虎頭蜂,五大毒蜂之一
    那就是,被戲稱為空中「老虎」的金環虎頭蜂,五大毒蜂之一,一旦被蜇傷就會出現生命危險而就在昨日上午,家住河東鎮的謝先生就遇見了這樣恐怖的事情。據謝先生回憶,昨日上午因為無事,他叫上幾個同村好友,一起驅車來到了三合鄉的一個偏僻山裡,組織一場野外燒烤。
  • 他摘茶籽時不慎被馬蜂蜇了50多下,ICU裡搶救18天
    他在採摘茶籽時不慎被馬蜂蜇傷,致使他多臟器衰竭,直接送進了ICU,一躺就是18天。李先生今年50歲,家住蘆淞區。20天前,他在鄉下採摘茶籽時不慎被蜇傷。事後,他出現頭暈等症狀。家屬趕緊將他送到附近一家醫院。因病情嚴重,他又被轉入省直中醫醫院。
  • 有種馬蜂男人都怕,農村到處都有,如果被它蜇傷了怎麼辦?
    被馬蜂蜇傷了怎麼辦?人們對馬蜂的記憶可能都不陌生,尤其在農村長大的孩子,沒有不被馬蜂蜇傷過的,簡直是恐怖的記憶,女人見了馬蜂趕緊跑,男人見了馬蜂也要心怵膽怯,到現在提起馬蜂還要摸一下曾經腫過的眼睛。為什麼農村馬蜂多?
  • ​被蜜蜂蜇了下,男子要報仇……判一年!
    ​被蜜蜂蜇了下,男子要報仇……判一年!就因為自己被蜜蜂蟄了一下,便買來殺蟲藥「毒殺」14箱黑蜂,造成蜂農直接經濟損失13000多元,為洩私憤的男子因小失大,不僅賠償全部損失,還因故意毀壞財物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
  • 驚悚,爺孫三人竟被毒蜂蜇死
    在9月9日,四川巴中,平昌縣響灘鎮魏某一家,爺孫三人在稻田收購稻穀時,不慎被毒蜂蜇傷。9月12日,平昌縣政府稱,三人經搶救無效死亡。據了解,被當地人稱作「地窟窿」的是一種相當厲害的毒蜂,蜂巢築於地下,蜂群殺傷力和攻擊力相當兇猛。
  • 馬蜂蜇人致死,這些防「蜂」知識快收下,緊急時刻可救命
    一般人都懼怕馬蜂的蜂毒,所以遇到馬蜂時選擇避而遠之,但總會有些人喜歡特立獨行,他們不但不怕反而還去挑戰這些小動物。然而,馬蜂的脾性可不太好,當它們受到威脅或者打擾時,會群起反擊,十分可怕。這不,在前幾天,杭州一男子為了吃蜂蛹去捅馬蜂窩,被馬蜂蜇傷,由於毒素導致多臟器功能衰竭,搶救無效死亡,令人噓唏。
  • 男子被馬蜂蜇暈險喪命!醫生提醒:被蟄莫大意,防範有技巧!
    王先生被蜇後全身皮膚紅腫王先生被蜇部位王先生被快速送至醫院急診後,其血壓明顯降低,神志不清,為嚴重的過敏反應以致休克,經快速補液、肌注腎上腺素等積極治療,不到一刻鐘,王先生神志恢復,逐漸清醒,可應答交流,
  • 「三下蜇倒一頭牛」 雲南男子養殺人蜂年入百萬
    胡蜂兇猛群蜂兩天將眼鏡蛇啃成一副骨架說起「殺人蜂」,劉定茂告訴紫牛新聞記者,它的別名叫虎頭蜂,屬於胡蜂的一種,其體型比一般胡蜂要大,由於毒性大,攻擊性強,在雲南流傳這麼一句話:「殺人蜂三下能蜇死一頭大水牛」。但在劉定茂看來,這些虎頭蜂是可愛的小寵物,可以隨意在手上把玩。
  • 25歲男子被小蟲咬一口,腦袋突然劇烈疼痛!內臟嚴重損傷
    來源|都市現場綜合陝西都市青春頻道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如刪除來源必究 近期陝西的雨水增多,加上高溫天氣,群蜂出沒越來越頻繁。這不,有個小夥在野外工作就不幸中招了。
  • 【健康科普】蜂蟄傷的急救及護理
    患者常因有意或無意侵擾了蜂群領地而遭到攻擊,蜂蟄傷是一種生物性損傷,其臨床症狀與蜂毒的生物特性有關,輕者可能只有局部的炎症反應,重者可出現過敏性休克、喉頭水腫、呼吸肌麻痺、多功能臟器衰竭導致死亡。在外出旅遊,接觸大自然時,我們也需提高警惕,學習相關急救知識,讓生命安全得到保障。
  • 虎頭蜂是用什麼築巢的?遇到虎頭蜂該如何應對?
    從外觀上看,大多數的虎頭蜂的腹部都以黃色為主,並且上面有明顯的黑色圓環狀斑紋,看起來有點像老虎身上的斑紋,其次,所有的虎頭蜂都有一對鋒利且強壯的大顎,這是它捕獵的利器。當然,並不是所有的虎頭蜂都是黑黃配色的,比如世界上蜇死人最多的黑腹虎頭蜂就是一種同體以黑色為主的胡峰。
  • 9歲女孩被馬蜂蟄傷後不治身亡,醫生建議:趕緊學學「防蜂」知識
    9歲女孩被馬蜂蟄傷後不治身亡,醫生建議:趕緊學學「防蜂」知識前段時間聽說了這樣一件事,一位9歲的小女孩路過灌木林時,不慎觸碰到馬蜂窩被馬蜂蜇傷。當時立即出現了全身腫痛以及頭頸部四肢為主,疼痛難忍。怎樣才能預防被馬蜂蜇傷呢?專家表示,天氣越來越溫暖,又到了馬蜂活躍的時期,家長儘量不要讓小孩子接近,一旦被蟄傷嚴重的可能會導致休克致命,所以說小孩子在玩耍的時候一定不要調皮主動去刺激,比如說從螞蜂窩或者是用石塊丟風潮等等,包括用火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