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蟄傷是一種區域性疾病,在山區、農村、山城多見,有明顯的季節性,夏秋季多發。患者常因有意或無意侵擾了蜂群領地而遭到攻擊,蜂蟄傷是一種生物性損傷,其臨床症狀與蜂毒的生物特性有關,輕者可能只有局部的炎症反應,重者可出現過敏性休克、喉頭水腫、呼吸肌麻痺、多功能臟器衰竭導致死亡。在外出旅遊,接觸大自然時,我們也需提高警惕,學習相關急救知識,讓生命安全得到保障。
毒蜂種類:
蜂的種類有很多,常見蜇人的有胡蜂、蜜蜂、細腰蜂、丸蜂等,胡蜂俗稱馬蜂、黃蜂,蜂的腹部後節內有毒腺,與蜂的管狀尾刺相通,蜇傷人時射出毒液,注入組織中。蜂尾刺有逆鉤,蜇入人體後,會留在局部。
蜂蟄傷臨床表現:
1、蜂蟄傷處局部症狀:蜇傷處紅腫、疼痛、瘙癢、水泡、皮疹等。如蜇傷後20分鐘無症狀,屬輕微。
2、過敏反應:常發生在蜂蟄後數分鐘到幾個小時內,患者會出現瘙癢、水腫、蕁麻疹、紅斑等,嚴重者可出現喉頭水腫、過敏性休克。
3、 胃腸道反應:患者會出現噁心嘔吐、腹脹、黑便等。
4、 循環系統:部分患者會出現低血壓、心律失常,嚴重可出現低血壓性休克。
5、呼吸系統:部分患者可出現急性肺水腫,喉頭水腫患者可發生窒息。
6、泌尿系統:血尿、少尿、無尿、醬油色尿等。
7、神經系統表現為頭暈、頭痛、突然的意識喪失。
8、血液系統:出血、溶血性貧血等。
9、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器官損害,其中以腎臟損害最為嚴重。甚至導致過敏性休克。
蜂蟄傷緊急處理:
1、將毒刺拔出,切記不可擠壓。
2、中和毒素,黃蜂毒液呈鹼性,可用弱酸性溶液(食醋等);蜜蜂毒液呈酸性,可用2%~3%碳酸氫鈉或肥皂水衝洗,局部消毒。
3、用清水將季德勝蛇片調成糊狀,塗抹在傷處及周圍,每天2—3次。
4、可進行冷敷,緩解疼痛,一般不在傷口上直接冰敷。
5、到就近醫療機構進一步治療。
6、若發生過敏性休克(若先前有被蜂蜇的記錄,下次如再被蜇到,有35-60%的機會會造成過敏性休克)引起心跳呼吸驟停,需立刻進行心肺復甦,撥打120,直至醫護人員到達現場。
在旅遊途中,生命安全首當其衝,防範未然、未雨綢繆也是十分重要的。
在戶外,最好不要使用香味濃鬱的化妝品,並且,色彩豔麗的衣飾也極易招蜂引蝶。帶有花香味的食物及甜品要密封好,不然也會吸引蜜蜂。最重要的,不要主動招惹蜜蜂。
來源:急診科 楊璐
編輯:何然
審核:張朝清
3201醫院微信公眾平臺投稿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