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配「救命神器」兼具急救和科普意義

2021-01-11 網易

2020-07-21 08:38:42 來源: 金羊網

舉報

  □羅志華

  這段時間,深圳部分寄宿制高中校園裡發生了一些微妙變化。在校園的某個地方,突然多出來許多神秘的小綠盒子,裡面裝的是救命神器AED。原來,去年深圳市急救中心與深圳市教育局合作,準備分批次將AED安裝在市內寄宿制高中,因為疫情,首批次AED安裝配置工作不得不由開學之初延遲到了放暑假之前。這批次AED於7月18日全面安裝完工,205臺AED順利入駐深圳69家寄宿制高中校園。(7月20日《南方都市報》)

  在寄宿制高中配備AED,難免會面臨「是否有必要」「學生會不會使用」等質疑。在火車站、地鐵、公園、商場等公共場所都難以配齊AED的背景下,在校園內配備AED就會顯得不太急迫。正因如此,學校是否應該配備AED,近年來並沒有成為社會熱議話題,民眾關注的焦點,仍是地鐵等人口密集且流動性大的公共場所的AED配備與使用情況。

  其實,學校不僅可以,而且應該配備AED。AED作為「救命神器」,能夠顯著提高猝死的搶救成功率。統計顯示,如果在心臟驟停的1分鐘內使用AED,救活概率為90%,AED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更要看到,猝死並非成人「專利」,近年來校園猝死事件時有發生,以至於部分學校不得不取消長跑等學生體育項目。這些現象提醒我們,校園不能成為被「救命神器」遺忘的角落。

  AED雖然很管用,但公共場所的配備率一直不高,這是現場急救面臨的一大難題。比如在地鐵和火車站等公共場所,管理者總覺得自己管理的是交通工具,不是醫療機構,在急救方面過於依賴120急救系統,且秉承一種「少做少錯,不做沒錯」的原則,擔心在急救能力不足的情況下,自己的員工做得太多反而惹麻煩,因此在自身急救建設上消極甚至是牴觸。倘若AED的操作技能能夠得到普及,公共場所對於AED的接受程度勢必隨之增加。這說明,普及AED操作技能是推廣AED的前提條件,而學校則又是普及AED操作技能的理想場所,學校配「救命神器」,是「急救進課堂」的一種表現形式,不僅科普作用不容忽視,而且有利於調動其他公共場所配備AED的積極性。

  配備了「救命神器」的學校,一旦再發生猝死事件,「救命神器」就會迅速派上用場。在平時,「救命神器」不僅可以對學生起到耳濡目染的作用,而且還可以用於學生的急救演練,使之成為一種教學工具,讓學生在進入社會之前,能夠得到AED操作技能的規範培訓。急救和科普的雙重意義,使學校配備「救命神器」更有價值,也更值得推廣,只要條件具備,不僅寄宿制高中可以配備,其他學校同樣可以。「救命神器」若能在學校得到普及,公民急救素養必然水漲船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普及「救命神器」AED也是普及急救意識與能力
    普及「救命神器」AED,要實現觀念技能與技術設備相匹配。也就是說,普及「救命神器」攻略要做全套,不僅要解決關鍵時刻「沒得用」的問題,也要同步解決「不會用」「不敢用」的問題。 ■ 深圳特區報首席評論員 姚龍華 當前,心腦血管疾病已成為中國人健康的「第一殺手」。
  • 述評|「救命神器」AED,要成阿拉「熟面孔」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危急一旦發生,身邊若有「救命神器」AED,就能在「黃金四分鐘」裡大概率救人一命。就像過去家喻戶曉的傻瓜相機一樣,全名「自動體外除顫儀」的AED,便攜、易操作,專供非專業人士使用,只需開機按照語音提示執行即可,號稱「傻瓜式急救神器」。這個「神器」,救起命來,神到什麼程度?
  • 救命神器在哪裡?騰訊推出AED心臟驟停急救地圖
    如何進行急救?可能很多人並不知道AED(自動除顫器)的存在。但作為一種急救設備,AED能幫助心臟驟停、心室顫動的病人恢復心律。及時對患者進行AED除顫和心肺復甦,將有很大的機率挽救生命。隨著我國院前急救體系的逐步完善,以及移動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如何利用「網際網路+」的力量幫助挽救更多生命,成為急救與網際網路行業共同思考的問題。
  • 「救命神器」走進北京地鐵後 還要讓急救知識成為標配
    「救命神器」走進北京地鐵後 還要讓急救知識成為「標配」  自動體外除顫器(AED)是極其安全、極其簡單的「救命神器」,但絕大多數人都不認識它。因此,在公共軌道交通配置AED後,還要普及AED的使用方法,引導民眾遇到突發疾病患者時敢救、會救。
  • 「救命神器」AED阻擋死神鐮刀
    沒錯!這件神器就是電除顫器AED。世紀大道站好心市民蔣女士在現場心肺復甦AED全稱AutomatedExternal Defibrillator,又稱自動體外電擊器,自動除顫器,是一種可攜式醫療設備,可以診斷特定的心律失常,並且給予電擊除顫,是可被非專業人員使用的用於搶救心源性猝死患者的醫療設備,有救命神器的外號
  • ...救命神器」 提升自救互救能力 全區35處公共場所已經配置AED
    在商場、學校、車站、農貿市場等公共場所,你是否留意過一臺叫AED的設備,這臺設備被稱為「救命神器」,專門用於心臟驟停急救。今年年初,我區把公共場所配置心臟驟停急救(AED)項目列入今年十件民生實事項目,目前已在35處完成了配置。
  • 「救命神器」宣講進社區 石景山魯谷街道百名「老街坊」學急救
    「今天,我給大家介紹一款 『救命神器』」,12月12日上午10:00,由北京市衛生健康委應急辦、北京急救中心、石景山區魯谷街道辦事處聯合主辦的「院前急救進社區——北京市院前醫療急救主題宣傳活動」在石景山區第五幹休所舉辦,百餘名老街坊參加了此次活動。
  • 急救神器AED 走進經開區校園
    本報訊(融媒體中心記者 於曉玲)區內學校也配備AED設備了。當天的捐贈儀式上,區內愛心企業為師生們講解了AED的使用方法及意義。據介紹,AED是一種可攜式的、用於搶救心源性猝死患者的醫療設備,用於患者心跳驟停後的早期除顫,可幫助患者恢復心臟跳動。該設備可自動識別心室顫,每一步操作都有語音提示,使用人員只要稍加培訓就能熟練使用,適合非醫護人員在緊急狀態下使用。
  • AED科普隨處學 心臟急救誰都不是旁觀者
    ▲海航機場集團旗下海口美蘭國際機場、瓊海博鰲機場、三沙永興機場、宜昌三峽機場、安慶天柱山機場、營口蘭旗機場等六個城市、六家機場的候機樓出發廳、到達廳、安檢口、登機口等區域共計196個點位的航顯屏、LED大屏播放「急救知識科普」公益宣傳視頻。
  • 「救命神器」亮相!年底前江蘇全省AED機投放將達五百臺
    「救命神器」從無到有,南京蘇州陸續投放  9月9日,江蘇省和南京市分別在南京火車站南廣場和新街口獻血點舉行AED除顫儀啟用儀式,隨後百臺設備啟程送往南京、揚州、淮安、南通、無錫等地區。記者現場看到,這個「救命神器」看起來並不大,重約2公斤,外形酷似家用工具箱。
  • 今天是世界急救日一分鐘舞蹈學急救,龍崗版《怦然心動》來了
    南都訊 記者李榕 通訊員 陳婷 唐詩 一分鐘,一支舞,真的能讓你GET到急救理念和技能嗎?今年的9月12日是世界急救日,深圳市龍崗區衛生健康宣傳教育中心推出了新的健康傳播作品,名為《怦然心動》的舞蹈小短片讓人眼前一亮,一分鐘舞蹈涵蓋了急救關鍵步驟和要點,有市民感慨:「原來科普宣傳片還能這麼拍!這麼時尚!」
  • 黃江鎮試點配置五臺「急救神器」AED
    前段時間深圳羅湖區又發生了兩起市民突發心臟驟停的意外但好在有人第一時間進行搶救「救命神器」AED也再立奇功!(12月6日《今日關注》播出視頻)AED即「自動體外除顫儀」,號稱「急救神器」,是一款能夠自動識別異常心律並給予電擊除顫的急救設備,搶救心跳驟停患者的成功率遠高於徒手心肺復甦。其最大特點是,機器啟動後有語音引導,操作簡單,使用者無需具備專業背景,在接受一定時間的培訓後即可使用。
  • 江蘇公共場所將設心梗「救命神器」AED機
    本報訊  12日是世界急救日,記者從省衛計委在鎮江舉行的「江蘇省實施全民自救互救素養提升工程」啟動儀式上獲悉,省衛計委、省紅十字會將於2016-2020年全面實施全民自救互救素養提升工程, 包含公共場所設置AED自動除顫儀、實施應急救護培訓項目和衛生應急志願者招募等系列活動。
  • 它叫「AED」它被稱為「救命神器」杭州要為它立法
    因此,它也被譽為「救命神器」。  10月26日,杭州市政府第66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杭州市公共場所自動體外除顫器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昨天(11月9日),該「辦法」在杭州市人民政府官網公布。未來三年內,計劃在全市範圍內增加3596臺AED,保證每10萬人擁有42臺。AED作為搶救心臟驟停患者的救命神器,在搶救的黃金四分鐘裡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 調查| 解密南大「救命神器」——AED除顫器
    校實驗室與設備管理處技術安全科陳彥達科長稱,他們特意請AED廠家聯繫南京市急救中心和南京市紅十字會,將實驗室大樓的七臺AED上報至系統並編入急救中心的AED地圖,以便學生查詢。校醫院的AED由院方負責管理與使用,主要用於院方急救與校內大型活動、會議的醫療保障工作,因此未出現在「AED導航」中。
  • 「急救白金十分鐘」科普志願者——
    「急救白金十分鐘」科普志願服務項目的志願者在參加活動。資料照片  北京奧運會期間,南非教練裡昂在老山場館心跳、呼吸驟停。為此,2010年10月10日,一支由全國急危重症專業從業人員組成的「急救白金十分鐘」全國自救互救志願服務聯盟成立了。與此同時,「急救白金十分鐘」科普志願服務項目也悄然「發芽」。  此後每年10月10日10點10分,由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附屬醫院牽頭,科普志願服務活動在全國各地統一開展,至今已連續成功舉辦8屆。
  • 【壹點頭條】為民辦實事,濟寧32臺「救命神器」AED除顫器已全部投放
    身邊人如遇突發狀況2秒即可獲取「救命神器」工作日的濟寧汽車北站,來往旅客亦川流不息。走入廳內,即可發現在整排藍色自動售票機的北側,一臺橘白色相間、近1.8米高的設備格外明顯,其長方形的顯示屏實時播放著設備使用流程及急救視頻講解。而位於設備的右側,如何評估患者及使用AED步驟則以圖文並茂的形式清晰呈現,讓人一目了然。
  • 「救命神器」AED加碼布局:深圳地鐵全覆蓋 杭州立法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救命神器」AED加碼布局:深圳地鐵全覆蓋,杭州立法,破解「不能救不會救不敢救」?2020年收官之際,全國各大城市不斷加碼AED(自動體外除顫器)在公共場所的配置,包括地鐵、體育賽場在內的人流密集區域成為布防重點。
  • 珠江新城這些地方有「救命神器」
    日前,記者走訪珠江新城地鐵站看到,該地鐵站的AED裝置在B出口附近的車站控制室旁,和紅色的微型消防站放置在一起,非常醒目。箱體上還張貼了簡潔的使用說明,方便市民正確使用。  據介紹,AED全稱「自動體外除顫儀」,是一種通過電擊除顫的可攜式醫療設備,可以診斷特定的心律失常並給予電擊除顫。它問世於1979年,與心肺復甦術配合使用,可提高心臟驟停患者的生存率。
  • 能與死神賽跑的「救命神器」何時才能普及推廣
    能與死神賽跑的「救命神器」何時才能普及推廣 2020-01-17 10:32:56 來源:光明網  |  作者:宋佳、王秉陽、田曉航北京地鐵系統工作日日均客流超過1000萬人次,近年來也出現過乘客猝死事件,但問及AED設備,工作人員都表示「不知道什麼時候配」。在北京百餘家大型商場中,也只有北京市百貨大樓等區區幾家配置了AED。據悉,截至2018年,在全國範圍內AED安裝約15000臺,平均每10萬人口約1臺。這與國際發達國家平均每10萬人口幾百臺的差距較大。此外,不同城市的AED配置率差異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