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求人人都會用!黃江鎮試點配置五臺「急救神器」AED

2021-01-11 東莞日報i東莞

前段時間

深圳羅湖區又發生了兩起

市民突發心臟驟停的意外

但好在有人第一時間進行搶救

「救命神器」AED也再立奇功!

(12月6日《今日關注》播出視頻)

AED即「自動體外除顫儀」,號稱「急救神器」,是一款能夠自動識別異常心律並給予電擊除顫的急救設備,搶救心跳驟停患者的成功率遠高於徒手心肺復甦。其最大特點是,機器啟動後有語音引導,操作簡單,使用者無需具備專業背景,在接受一定時間的培訓後即可使用。

為全面提升公共衛生安全設施,近日,黃江鎮在黃江長途汽車站、黃江政務服務中心、黃江公園、黃江圖書館等五個地方陸續安裝了五臺AED。

在公共場所安裝AED,將大大提高心臟驟停患者得到有效急救的機率,黃江正通過推廣普及AED急救設備,構建均態分布的急救設備網絡,加快構建搶救心臟驟停患者生命、保護群眾生命和健康、構建公共安全體系的第一道防線。

國家心血管中心2019年的統計數據顯示,我國每年心源性猝死者高達55萬。而心臟驟停後,黃金搶救時間僅有4-6分鐘。而實踐表明,如果AED安置地點合理,使用者接受過相應訓練,猝死的生還率將由3%提高至50%以上。因此,在公共場所投放AED,成為目前有效提升猝死搶救成功率的重要手段之一。

接下來,黃江鎮將進一步做好設備維護更新工作,確保 AED處於應急狀態,同時,建立長效管理維護機制,與設置單位籤訂協議書,明確雙方責任。 如此重要的救命神器你會用嗎?請務必花兩分鐘時間學會使用,危急時刻拿它救命。

相關焦點

  • 黃江鎮試點配置5臺「急救神器」AED
    AED即「自動體外除顫儀」,號稱「急救神器」,是一款能夠自動識別異常心律並給予電擊除顫的急救設備,搶救心跳驟停患者的成功率遠高於徒手心肺復甦。其最大特點是,機器啟動後有語音引導,操作簡單,使用者無需具備專業背景,在接受一定時間的培訓後即可使用。
  • 100座廣州地鐵車站將試點配置AED
    救命神器AED「上新」!廣州地鐵集團將於12月18日起,在地鐵線網交通樞紐站、換乘站等100座車站,及所運營的廣清城際、廣州東環城際9座車站分兩批開展AED(自動體外除顫器)配置試點工作。
  • 普及「救命神器」AED也是普及急救意識與能力
    普及「救命神器」AED,要實現觀念技能與技術設備相匹配。也就是說,普及「救命神器」攻略要做全套,不僅要解決關鍵時刻「沒得用」的問題,也要同步解決「不會用」「不敢用」的問題。 ■ 深圳特區報首席評論員 姚龍華 當前,心腦血管疾病已成為中國人健康的「第一殺手」。
  • 廣州地鐵配置「救命神器」AED,學會怎麼使很重要
    據微信公眾號「廣州地鐵」11日消息:廣州地鐵將啟動AED配置試點!據悉,廣州地鐵集團將於12月18日起,在地鐵線網交通樞紐站、換乘站等100座車站,及所運營的廣清城際、廣州東環城際9座車站分兩批開展AED(自動體外除顫器)配置試點工作。
  • 今年底,北京7條地鐵線104座車站將配置AED急救設備
    北京急救中心培訓中心主任陳志介紹,AED設備操作步驟主要有4個要點,包括開機、正確貼好電極片、設備自動分析以及充電放電完成急救,使用者只要打開設備蓋就會自動開機,隨後按照語音提示操作即可。需要注意的是,放電過程中,周圍的人不要用裸露的手觸摸患者皮膚。
  • 成都上線新型AED智能機箱 啟動新一輪AED配置點位急救培訓
    圖為配置在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的AED及智能機箱。 王鵬 攝中新網成都12月11日電 (王鵬)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簡稱大熊貓基地)11日正式上線AED(自動體外除顫儀)智能機箱。成都市急救指揮中心當日在該基地啟動新一輪AED配置點位的急救培訓工作。
  • 廣州地鐵配置「救命神器」AED
    全自動的機型甚至只要求施救者替病患貼上電擊貼片後,它即可自己判斷並產生電擊。半自動機型則會提醒施救者去按下電擊鈕。怎麼使用AED正確使用AED需要經過專業培訓,目前有志願者機構提供公益培訓課程,一般人培訓幾小時就足以熟練掌握。而且,AED設備上有操作步驟,即使記不清培訓內容,根據操作步驟也能再次快速掌握。
  • 醫生急救未用AED被起訴,判了!
    死亡學生家長認為,學校錯過了最佳搶救時間,校醫的搶救措施也不專業,學校配置有急救設備AED除顫儀,但沒有應用。遂向法院提起訴訟。廣州市天河區人民法院以「教育機構責任糾紛」案由受理。只有在室顫的時候才用除顫儀。除顫儀,顧名思義就是用於室顫,此時心臟仍有電活動,無脈電活動,而非電視劇常見的一條等電線(一條直線)時才用。患者沒出現室顫,心跳驟停時無用。那麼,心臟無電活動的驟停,最有效的方法是什麼?2010版、2015版的心肺復甦急救指南均首推CAB!就是胸外按壓—開放氣道—人工呼吸。
  • 廣州地鐵配置AED急救設備,由公益機構捐贈
    廣州地鐵表示,將於12月18日起,在地鐵線網交通樞紐站、換乘站等100座車站,及所運營的廣清城際、廣州東環城際9座車站分兩批開展AED配置試點工作。根據實施方案,首批AED覆蓋50座地鐵站,以及廣清城際、廣州東環城際9座車站,從12月18日起開始配置,在2021年1月31日前完成;第二批將覆蓋50座地鐵站,計劃在2021年上半年完成;後續將在本次試點的基礎上分步推廣。
  • 救命神器在哪裡?騰訊推出AED心臟驟停急救地圖
    如何進行急救?可能很多人並不知道AED(自動除顫器)的存在。但作為一種急救設備,AED能幫助心臟驟停、心室顫動的病人恢復心律。及時對患者進行AED除顫和心肺復甦,將有很大的機率挽救生命。隨著我國院前急救體系的逐步完善,以及移動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如何利用「網際網路+」的力量幫助挽救更多生命,成為急救與網際網路行業共同思考的問題。
  • 廣州街頭現「救命神器」自動體外除顫儀 AED機器怎麼使用?
    據了解,這是廣州街頭首次布設這種「救命神器中的傻瓜機」,這也標誌著在廣州市公共場所設置AED的試點工作正式啟動。今年內,市旅遊局管理的15個廣州旅遊信息諮詢中心都會布設AED。微型應急站  據了解,廣州旅遊信息諮詢中心試點推行的AED應急項目由廣州市紅十字會、市旅遊局、市應急協會三方合作。
  • 述評|「救命神器」AED,要成阿拉「熟面孔」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危急一旦發生,身邊若有「救命神器」AED,就能在「黃金四分鐘」裡大概率救人一命。就像過去家喻戶曉的傻瓜相機一樣,全名「自動體外除顫儀」的AED,便攜、易操作,專供非專業人士使用,只需開機按照語音提示執行即可,號稱「傻瓜式急救神器」。這個「神器」,救起命來,神到什麼程度?
  • ...救命神器」 提升自救互救能力 全區35處公共場所已經配置AED
    在商場、學校、車站、農貿市場等公共場所,你是否留意過一臺叫AED的設備,這臺設備被稱為「救命神器」,專門用於心臟驟停急救。今年年初,我區把公共場所配置心臟驟停急救(AED)項目列入今年十件民生實事項目,目前已在35處完成了配置。
  • 急救神器AED 走進經開區校園
    該校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捐贈儀式雖然簡樸卻意義深遠,將在校園急救知識、技能的普及和提高師生的急救意識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同時助力學校的應急救助公益事業。學校也會管理好、維護好、使用好AED,把其作為普及急救知識的培訓點、宣傳站,使更多民眾成為能救、敢救和敢用、會用AED的救護員,讓「救命神器」真正在保護民眾生命和健康方面發揮作用。
  • 【關注】廣州地鐵首批AED來了!花都6個車站有「救命神器」
    近日,廣州地鐵集團對外宣布將在地鐵線網交通樞紐站、換乘站等100座車站及所運營的廣清城際、廣州東環城際9座車站分兩批開展AED(自動體外除顫器)配置試點工作目前花都已有6個車站配置了「救命神器」近年來,公共場所心源性猝死的案例頻發,社會輿論對公共場所配置AED的呼聲一直較高。
  • 【新聞觀察】多地加快鋪設自動體外除顫器AED 已出臺措施提高AED...
    今年以來,中國多地出臺措施,提高AED在公眾場所的配置數量,普及急救知識,動員社會救援意識,為AED更好發揮「救命神器」的作用提供保障。近日,廣州交通部門首批試點的59臺自動體外除顫器安裝完成。為方便乘客了解AED的配置情況,廣州地鐵已在官方APP上標註AED配置車站。
  • 「救命神器」AED加碼布局:深圳地鐵全覆蓋 杭州立法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救命神器」AED加碼布局:深圳地鐵全覆蓋,杭州立法,破解「不能救不會救不敢救」?2020年收官之際,全國各大城市不斷加碼AED(自動體外除顫器)在公共場所的配置,包括地鐵、體育賽場在內的人流密集區域成為布防重點。
  • 北京地鐵配置AED了!2分鐘視頻教你使用「救命神器」
    近日,北京市啟動軌道交通車站配置AED工作,2022年底,北京所有軌道交通車站將實現AED設備全覆蓋。 根據北京地鐵公司微博公告,北京地鐵公司積極推進在車站加裝AED(自動體外除顫儀)設備事宜,邀請包括市紅十字會等多家機構協助制定相關工作措施,研究在地鐵線路安裝AED設備的布設方案。 什麼是AED?AED該怎麼用?
  • 晉中市已在人流密集公共場所投放配置49臺AED設備
    晉中市紅十字會作為依法開展群眾性應急救護知識普及培訓的群團組織,高度重視此項任務,成立專門的工作小組,研究制訂了《晉中紅十字會民生實事實施方案》,對民生實事項目推進工作進行了具體安排部署,明確任務,列出計劃表,按照「邊定點、邊培訓、邊配置」的原則組織實施,圓滿完成各項指標任務。「AED不僅是急救設備,更是一種急救新觀念。
  • 救命「傻瓜機」公眾卻不會用:AED亟須普及
    面對無法預料的突然性心臟驟停,這一工具能提供最有效的急救手段。正因此,AED在急救領域有個更通俗易懂的名字——「救命神器」。廣州市人大代表雷建威告訴記者,數據顯示,我國每年約有54萬人因心臟驟停而猝死,AED的重要性愈加凸顯。然而,他發現,專業人員眼中,AED是救人「傻瓜機」;普通大眾眼中,卻是非專業醫護人員使用不可的神秘器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