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五件中外文物,都因「殘缺」而成就非凡,最後一件是埃及遺址

2021-01-09 騰訊網

完美是每個人都喜歡的詞彙,從人生的角度來說,它意味著沒有遺憾,沒有殘缺,心想事成。可我們都很清楚,完美很難達成,對於人生如此,對於文物更是如此,小編找出了五件文物,它們都有殘缺,卻也因此美麗,究竟是什麼文物呢?接下來讓我為您揭秘。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既然太陽上也有黑點,那人世間的事情就不可能沒有殘缺。」車爾尼雪夫斯基的這句話寓意深重,表達了殘缺存在的必要性和必然性。殘缺是必然存在的,但它並不一定都造成壞影響,對於人而言,殘缺就是磨難: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由此可見,殘缺的存在有它獨特的價值,對於人是這樣,對於物品也是如此。

比如我們比較熟悉的《米洛斯的維納斯》是羅浮宮的鎮館之寶,它還有一個更為人熟知的名字——斷臂維納斯。雕像中的維納斯,身材是優美的曲線,五官十分精緻,整體呈現出微扭動的姿態,兩臂遺失沒有影響人們的愛慕之心,反倒成就了它的盛名。接下來的五件文物,也都有殘缺,卻又「因禍得福」。

第一件出名的寶物叫做「金鑲玉璽」,大多數人第一次了解它都是在《三國演義》中,孫堅、袁術先後因它而亡。其實它最早是戰國時期的和氏璧,後來秦始皇命人將其琢為玉璽,刻上了:「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個大字,這個秦始皇用來傳國的玉璽,並沒有延續大秦的血脈,反倒是到了劉邦的手中,到了西漢末年,王莽篡位,逼迫孝元皇太后交出玉璽,太后不從,怒摔玉璽,玉璽一角崩落,後來工匠使用黃金縫補,這才有了後世的「金鑲玉璽」。

第二件則是我國最大的鼎——后母戊鼎,這是商朝鑄造的鼎,距今也有3000多年了,它不僅是我國已知最大的鼎,還是已知古代最大的青銅器,我們從它身上可以看到商朝燦爛的「青銅文明」。 它的名字由來也很傳奇,在鼎的腹內壁,鑄有「后母戊」三字,這是先人給它刻下的名字烙印。可就是這樣一件國寶級的文物,它也是有殘缺的,它一端的「鼎耳」是人工製作的,在漫長的時光裡,它「經歷」了苦難的折磨,這雖然讓它變得殘缺,卻愈發的彰顯了它的價值。

下一件文物叫做《命運三女神》,它本不是一個獨立的文物,原來是帕特農神廟東山牆上群雕的一部分,但現存的只有這三位女神。令人感到更加可惜的是,這三位女神都沒有頭部和雙臂,但好在有專家破解了她們的身份,她們分別是秩序女神、公正女神與和平女神。雖然沒有了頭部和雙臂,但她們依然是十分有價值的文物,她們身著古希臘的寬大衣裙,但依舊能看到她們體態豐滿而優美,展現了蓬勃的生命力,也是不可多得的雕塑珍品。

第四件文物有「世界上最美雕像」之稱,它就是古埃及王后納芙蒂蒂雕像。1912年,英國考古學家發現了納芙蒂蒂的七彩半身像,由於在之前從未發現過這樣的文物,所以它成為了當時考古界的大事件,納芙蒂蒂不僅被世人熟知,而且還得到了「最美女人」的美譽。可是這件文物依舊不是完美的。如果您有幸到柏林博物館,您就會見到它的真身,它自然美麗動人,但左眼卻有些殘缺,可正是這種殘缺,讓它更有一種神秘的感覺。

最後一「件」因為殘缺而出名的文物很特殊,它不是一個物體,而是一座神廟。它是底比斯古城最完整的建築群——卡納克神廟。它是由134根柱子搭建的神廟,堪稱世界奇蹟,但令人遺憾的是,廟中的荷魯斯金像卻不知所蹤。不過卡納克神廟卻因此得以長存,試想一下,如果有金像在,這座神廟還能夠在戰亂中得以保全嗎?

這五件文物都是有殘缺的,但它們卻因此成為了無價之寶,這就給了我們很大的啟示,對於我們人類而言,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真的不需要苛求自己事事做到完美,接受殘缺也是一種勇氣和智慧呀!

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特約歷史撰稿人:晉小舟

資料來源:1、《古代埃及史》劉文鵬著:商務印書館出版

2、《西洋古董鑑賞》(英)米勒著: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

相關焦點

  • 埃及:古老歷史凝視中的文物亂世
    另藏有一件懷抱荷魯斯的伊西斯雕像,這也是一件很有名的埃及文物,描繪的是奧西裡斯神話當中的一幕場景,大部分學者都認為聖母瑪利亞懷抱耶穌的主題與此主題也是相關的。布魯克林博物館的其他有名藏品還包括阿肯那頓與王后的浮雕以及一尊女性獅身人面像的頭部。
  • 世界上最逆天5大文物,2件來自古埃及,第1名實至名歸
    考古是一門有意思的學科,可以第一時間見識到許多有意思的歷史文物,領略先人超群智慧結晶。迄今為止世界各國考古出土的文物不計其數,多到數不清,但你知道世界上有哪些價值非凡,非常逆天的文物嗎?一下就是今天為大家帶來的世界上最逆天的5大文物,希望朋友們喜歡。
  • 三星堆遺址為啥被禁止挖掘?專家:看出土什麼文物,不敢研究下去
    三星堆遺址早在1929年於四川廣漢市西北鴨子河地區就被發現,村民發現了神秘的玉石坑,不過因社會處於持續的動亂中,沒人對這個發現感興趣,到了1980年時,考古學者再次對三星堆考古挖掘,在其中發現了大量的文物,主要是青銅器,不過出土的文物和其他地方有所不同,文物保存相對要更完整一些。
  • 古代遺址的發現和一件特殊文物的出土,改變了歷史認知
    不可否認的是,海昏侯墓出土的許多文物改變了歷史認知。這是毫無疑問的。很多時候,考古發現可以改變歷史認知。在古代,絲綢無疑是非常重要的,在西域各國,絲綢都是貴族的象徵。在西域各國,只有國王和其他顯赫人物才使用絲綢。這一切都源於張騫出使西域,奠定了絲綢之路的基礎。絲綢之路的出現,加強了漢朝與西域的聯繫。
  • 法老墓出土一件文物,埃及人視為「聖獸」,日本專家:不就是貓嗎
    說到埃及古墓以及埃及文物,世人想到的肯定是圖坦卡蒙墓以及墓中出土的珍貴文物。事實上,埃及法老墓指的並非只是圖坦卡蒙墓,而是泛指帝王谷中的歷代法老墓,截至目前為止在帝王谷已經發現了65座法老以及其他貴族墓。這些法老墓出土了大量的古埃及時代稀世文物,每一件文物都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 埃及公布拉美西斯二世神廟遺址考古新發現
    新華社開羅分社3月28日電(記者劉子衿 李碧念)埃及文物部28日發布聲明說,一支來自美國紐約大學的考古隊在埃及南部索哈傑省阿拜多斯市發掘出一處法老拉美西斯二世神廟遺址的大廳、基石和壁畫。  埃及最高文物委員會秘書長穆斯塔法·瓦齊裡在聲明中說:「神廟遺址160年前被發現。
  • 法老王的遺產:考古學家在埃及發現拉美西斯二世時期的獨特文物
    埃及考古學家在其首都開羅南部的考古發掘過程中,發現了公元前13世紀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統治時期的獨特文物。埃及文物委員會秘書長穆斯塔法·阿爾瓦齊裡(Mustafa al-Waziri)宣布了這一重大考古發現。
  • 埃及遺址發現「謎」一樣的石柱,文字解讀後,發現三千年前的秘密
    在國內外的考古發現中,通常帶有文字信息的文物,才是考古學家們最為關注的,因為文字在很大程度上能讓我們對歷史有全新的認識和了解。比如,美國芝加哥大學的一位教授在埃及阿布辛貝神廟發現一座石柱,通過破譯石柱上的文字,發現了古埃及3500多年前的一個秘密。究竟是什麼鮮為人知的秘密呢?
  • 中國最古老的遺址:9000年歷史文物出土河南鎮館之寶
    這當然是事實,也是歷史研究領域的共識。但一種荒謬的觀點也應運而生:中國古代文明來自西方。這種觀點是極其錯誤和愚蠢的,對古老的中華文明危害極大。正因為這種觀點一直很流行,所以很多人真的相信這種觀點。但河南博物院一件劃時代文物的發現,是反駁這一觀點的最有力證據。
  • 紀要 | 哈立德·阿納尼:埃及考古與近期項目
    中國與埃及都是具有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埃及方面希望今後有越來越多的中國考古隊到埃及來進行發掘和研究。    近年來,埃及考古研究取得了很大發展,不斷有舉世矚目的考古發現問世。例如,2017年4月,一支埃及考古隊在盧克索地區發現了一座十八王朝的官員墓葬,其棺槨與木乃伊都保存得十分完好。同年5月,又有埃及考古隊發現了希臘羅馬時期的一座墓葬,其中埋葬的木乃伊有17具之多。
  • 盤點中國遺失的物件國寶級別的文物,每一件都是鎮國之寶!
    各位看官,本場說書內容:中國古代歷史、文物。中國華夏文明悠悠五千年歷史,可謂是源遠流長,其中就有許多的珍貴文物,但是這裡面有很多東西在歷史的長河中不斷的流失了,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這些遺失的文物,這裡面的每一件都可以說是鎮國之寶!第一件:傳國玉璽。
  • 埃及荒村出土一片普通的瓦片,因上面的圖案,它竟成了網紅文物
    有人在德爾麥迪那村出土了一片普通的瓦片,僅僅因為上面的一個圖案,它竟成了博物館中的網紅文物。您可知道這是怎麼回事?小編這就來為您揭秘。 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埃及有許多世界聞名的建築物。帝王谷是除了埃及金字塔之外,最受人們關注的一處古蹟。根據記載,帝王谷是古埃及新王朝時期,法老和貴族主要的陵墓區。中國封建時期,帝王的皇陵與它有相近的意思。
  • 三星堆遺址為何被禁止挖掘?專家:看看出土的文物,不敢研究了
    該文化以四川省廣漢市南興鎮三暈堆遺址為典型遺址,範圍廣大,因該遺址最主要的考古工作和最廈要的考古發現都集中在名為「三星堆」的土丘周圍,故名。」 三星堆:20世紀最偉大的考古發現之一 在四川省廣漢市西北的鴨子河南岸,發現了三星堆遺址,其距今大約是在5000到3000年左右。
  • 西方:中華文明來源埃及!有5000年文物作證明,不料被山海經打臉
    可能是現在四大文明古國,就我們中國比較強大,所以西方國家竟然發表了這一言論:中華文明來源埃及!這真的是無稽之談,而又是有什麼事情,能夠讓他們有底氣說這話呢?其實就是因為一件距今5000年文物出土了。在19世紀,英國的一個考古學專家,在埃及南部進行考古發掘時發現了一大批距今5000多年的文物。根據多方考證,這些文物被認為是祭祀古埃及歷史上的君王——美尼斯的文物。
  • 文物|哈民遺址:開啟五千年文明塵封記憶
    目前遺址發掘總面積8200餘平方米,清理出房址81座、灰坑61座、墓葬14座、環壕2條,出土石器、玉器、陶器、骨器、蚌器等文物近2000餘件,碳化的黍、粟、大籽蒿、大麻等植物種子80多萬粒,人骨205例。保存完整的史前房屋木質構架、麻點文陶器、人骨遺骸等文物,再現了史前文明,被考古學家命名為一種新的考古學文化——哈民文化。
  • 文物「回家」!國保茌平教場鋪遺址出土文物入館儀式舉行
    儀式上,首先播放了教場鋪文物專題片。孫洪鋒告訴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教場鋪遺址出土文物具有較高的研究價值、較強的觀賞和教化功能。經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同意,劃撥茌平區部分教場鋪文件進行展出。此次進館的是首批57件文物,包含了甗、鼎、罐等代表性陶器文物,極大填補了茌平區國保遺址文物的空白。
  • 考古發現埃及豔后陵墓 竟藏身於非洲海底
    埃及潛水員在亞歷山大港附近的水域,在被水淹沒的埃及女王克利奧帕特拉七世(人稱埃及豔后)的宮殿和神廟遺址發現了一大批令人驚嘆的文物。現在,這個國際考古組正在發掘世界上最寶貴的海底考古遺址之一,尋找在公元前30年成為羅馬帝國附屬國之前古埃及最後的託勒密王朝的財富。
  • 三件本不該存在的文物,被認為是穿越,專家:每一件都是稀世珍寶
    如果我們要正確的了解一段歷史,那麼除了觀看權威性的史書之外,更重要的是從考古發掘出來的文物來了解古人的文化和時代的特徵,每一件文物的出土都是一次歷史的解答。但是卻有三件文物不一樣,它們的出土不僅沒有給出解答,還們蒙上了一層更神秘的面紗,因為它們本不該存在於當時的那個時代。
  • 8男子盜掘遼金時期古文化遺址 盜走大量文物
    8 人多次在北票市、阜新市對遼 金時期的古文化遺址進行盜掘,盜得 古錢幣、古銅鏡等大批文物,其中僅 古錢幣就盜得 450 餘斤。違法所得近 30 餘萬元,造成國家文物流失,破壞 了社會秩序,在當地造成較為惡劣的 影響。
  • 太空衣、鞋拔子、火鍋盆……金沙遺址的文物有多「穿越」?
    網絡時代,這些數千年前就存在的文物也有成為「網紅」的潛質,前有三星堆出土的青銅太陽輪「撞臉」大巴車方向盤,後有安徽博物院內的雲紋銅五柱器酷似路由器,現在金沙遺址博物館也有三件神器,仿佛古蜀人穿越製造的太空服、鞋拔子、火鍋盆!今(7)日,紅星新聞記者在金沙遺址博物館金牌講解員姚凱的帶領下,見到了這三件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