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件本不該存在的文物,被認為是穿越,專家:每一件都是稀世珍寶

2020-12-19 騰訊網

如果我們要正確的了解一段歷史,那麼除了觀看權威性的史書之外,更重要的是從考古發掘出來的文物來了解古人的文化和時代的特徵,每一件文物的出土都是一次歷史的解答。但是卻有三件文物不一樣,它們的出土不僅沒有給出解答,還們蒙上了一層更神秘的面紗,因為它們本不該存在於當時的那個時代。

第一件:戰國水晶杯

在杭州博物館中,存放著這樣一個讓現代人見了十分「眼熟」的一個透明的杯子,很多遊客第一次見了後便表示,這個杯子不就是我家裡的那個杯子嗎?是的,這個杯子看起來十分的樸素,杯身上有一些自然的裂紋,就要像用了很多年的玻璃杯。

但這個看上去不起眼,甚至很常見的杯子實際上是水晶材質製作的,而且根據出土種種跡象顯示,這個杯子是戰國晚期的一件珍貴文物,現如今已經成為了國家一級文物,並為中國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

這個杯子的發掘是在1990年十月份,但是杭州市半山鎮石塘村一個磚瓦廠的工人在取土燒窯的時候發現了一個不大的古墓洞口,後經過考古人員的清理,發掘出了陪葬精品器物34件,其中便包括了這件戰國水晶杯。

從無法確切的查出墓主人的身份是誰,但是應該不是所謂的穿越者,因為早在史前時期就已經有水晶類的製品出土了,各類製品都有,但是和現在玻璃杯造型如此相似的確實是僅此一例,大抵是巧合吧。

第二件:金色飛機模型

古埃及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充滿了許許多多神秘的地方,比如說金字塔的建立便蘊含著無窮無盡的謎團,至今都還沒有解開。從埃及金字塔中出土了許許多多奇怪的東西,比如說乃伊身上的心臟起搏器,還有這件金色飛機模型,都震驚了考古界。

這件景色飛機的模型出土於薩卡拉(Saqqara)的古埃及的陵墓內,這件陵墓迄今已經有2200多年的歷史了,而飛機是近代才出現的東西,雖然不可否認古埃及的建造技術很超前,但是要說能造出飛機來,恐怕誰也不敢相信。

關於這件文物的來歷考古界一直都爭論不休,有人說古埃及人可能是照著外星人飛船的樣子造的,也有人說這只不過是一直鳥的圖騰而已,可是都沒有確切的證據可以佐證。現如今這件「金色飛機模型」被珍藏在埃及開羅博物館中,等待將來埃及金字塔的謎底更多的揭開,相信模型的來歷也會有進一步的答案。

第三件:五星出東方利中國

1995年10月,新疆和田地區的尼雅遺蹟中中出土了一件漢代紡織品,這件文物的價值除了凸顯了漢代的紡織技藝以外,更重要的是上面的八個篆體漢字正是「五星出東方利中國」,我國的國旗是五星紅旗,而「五星」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心中都有著重要的地位,這件文物到底是穿越過去的還是留下的預言?

相關焦點

  • 法老墓出土一件文物,埃及人視為「聖獸」,日本專家:不就是貓嗎
    說到埃及古墓以及埃及文物,世人想到的肯定是圖坦卡蒙墓以及墓中出土的珍貴文物。事實上,埃及法老墓指的並非只是圖坦卡蒙墓,而是泛指帝王谷中的歷代法老墓,截至目前為止在帝王谷已經發現了65座法老以及其他貴族墓。這些法老墓出土了大量的古埃及時代稀世文物,每一件文物都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 1924年雷峰塔倒塌,2001年重建,一件稀世珍寶在廢墟中度過77年
    當然這只是民間傳說故事,雷峰塔下自然也不可能有白娘子,但經過千餘年歲月的洗禮,這座塔在1924年還是轟然倒塌了。 而在此之後,夕照山上只剩下了一片廢墟,直到2001年雷峰塔才得以被重建,而這次重建卻有了重大發現,因為在此之前誰也不會想到一件稀世珍寶在雷峰塔的廢墟中已經度過了77年的漫長歲月。
  • 「絕代美人」伊莉莎白泰勒,300件天價珠寶,每一件都是稀世珍寶
    看過1963年《埃及豔后》Cleopatra的夥伴們應該都知道伊莉莎白·泰勒(Elizabeth Taylor)這位經典的艷后形象角色。伊莉莎白·泰勒不僅是一位「絕世佳人」,還是一位超級無敵珠寶「收藏家」,她的每一件珠寶都是富可敵國!
  • 老人用破布放灶臺擋灰10年,專家坦言稀世珍寶,老人身份被揭露
    與此同時,我國的文物保護工作也越來越受重視,有很多考古學家,都在積極為我們揭開歷史的疑團,但不曾想,有一位老人用來掛灶臺擋灰的破布,竟然是稀世珍寶,隨後老人真實身份也被揭露了。老人用破布掛灶臺擋灰10年,專家坦言:稀世珍寶這位老人並沒有很高的文化,更不懂得文物是什麼,他一直覺得這塊布很普通,於是將它放在灶臺旁邊。直到東北文化局發布一場文物徵集活動時,專家便來到每家每戶去探尋文物。
  • 黑水城雙頭佛:流失海外的華夏文明和稀世珍寶,展西夏190年歷史
    在俄羅斯冬宮,保存著1件非常精緻的被稱為「佛教中絕無僅有稀世珍寶」的雙頭佛。這尊黑水城雙頭佛本是一件屬於我國的珍寶,它的不幸流失讓國內無數專家學者扼腕嘆息。西夏王國大力提倡佛教,修建很多寺廟和佛塔,並在佛塔內放置了這件形象傳神的泥彩塑雙頭佛,以寄託對佛祖的忠誠信念。
  • 老漢用酒換來一塊布,放灶臺擋灰十餘年,專家:這是稀世珍寶
    文姬歸漢圖問世1962年,在寒冷的東北文化部,不少人前來觀看這裡陳列著的古文物,有名的畫作,美麗的瓷瓶,這些都引得了無數人的喜愛。他們正式面向社會,徵集具有歷史價值的古文物,一時間不少人都踴躍地拿出了自己家中的寶物,期望能夠被鑑定為奇珍異寶。當然,這項活動的開展,也是為了讓那些流失的古文物再次回到國家的手中。
  • 史上最牛玩具箱,全是稀世珍寶!博物館都搶著要?
    那麼裡面到底都裝了什麼文玩?乾隆是酷愛藝術的人,收藏的寶物各式各樣,從瓷器到玉器,青銅器到金銀器,從名家書法到各類繪畫,天下奇異珍寶,他都要收入囊中。因此,多寶閣的器物,有書畫,各種玉器、精緻的陶器、西洋玩意兒,每一件器物都是精緻無比,價值連城。
  • 全世界已經失傳的4大文物,每一件都是無價之寶,中國獨佔3件
    文物,是人類在社會活動中遺留下來的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遺物(或遺蹟),是由人類創造出來的寶貴財產,正是有它們的存在,人類的歷史和文明才得以流傳下來,我們才能更直觀地回顧過去。然而,隨著朝代的更迭和戰爭的影響,一些珍貴的文物在世界範圍內遭到破壞甚至消失是不可避免的。今天,我就為大家介紹四件已經失傳的國寶級文物,不能說這些文物太值錢了。《韓非子》中首次出現了《何氏比》的記載,詳細記載了何氏比的傳說。春秋時期,楚國玉器收藏家邊和在景山發現了一塊玉石。
  • 亞洲最古老的5大逆天文物,一件科學未解,2件來自我國
    四大文明古國中有3個來自亞洲,除了中國都斷層了,簡而明了的說除了中國以外的古國都消失了。但曾經存在的文明留下的痕跡「文物」卻未曾丟失。大牛印章古印度同是四大古文明之一,但目前發現的很多遺址以及文物都不在如今印度境內,而是在周邊國家,比如我國的老鐵「巴基斯坦」。
  • 跟鼠有關的十大文物,每一件都是絕世珍寶!
    書末有著名古籍版本專家顧廷龍先生墨筆題跋。 十二生肖是十二地支的形象化代表,即子(鼠)、醜(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隨著歷史的發展逐漸融合到相生相剋的民間信仰觀念,表現在婚姻、人生、年運等,每一種生肖都有豐富的傳說,並以此形成一種觀念闡釋系統,成為民間文化中的形象哲學,如婚配上的屬相、廟會祈禱、本命年等。
  • 賞析:大英博物館的中國文物
    中國流失國外的文物多達164萬件,被世界47家博物館收藏。其中大英博物館是收藏中國流失文物最多的博物館,目前收藏的中國文物多達2萬3千多件,長期陳列的約有2000件,收藏的中國文物囊括了中國整個藝術類別,跨越了整個中國歷史,包括刻本、書畫、玉器、青銅器、陶器、飾品。
  • 春秋戰國時期,有種「眼睛文物」受追捧,專家認為它們非本地產
    1978年,湖北隨州城外西邊兩公裡擂鼓墩山,發現一座舉世震驚的戰國早期墓葬,該墓葬主人便是大名鼎鼎的曾侯乙。考古專家從曾侯乙大墓中,共提取出15,400多件各種類型的珍貴文物,其中還有一套完整的"曾侯乙編鐘",引發考古學術界轟動。
  • 80元賣掉祖傳古董,專家洗乾淨後大吃一驚,轉手可賣370萬
    每一種瓷器的技藝巔峰,都造就了驚豔絕倫的作品。這件機緣巧合用80元收到的明代灑藍釉就是傳世珍寶之一。如今卻成為了稀世珍寶,這就是明代的灑藍釉。後來把瓷碗上的汙泥洗乾淨之後,發現碗內的「大明宣德年制」字樣,釉面是淺藍色底上有水跡般的深藍色斑點,處處顯示碗的不平凡。經過北京不少專家的鑑定,一致認為是大明宣德年間景德鎮製造的上好瓷器,也就是灑藍釉瓷器,最後專家命名為灑藍釉缽。屬於一級文物,現存於首都博物館。
  • 全世界有且僅有一件的文物,留下數個疑問至今無解
    這座墓穴中出土了許多動物形象的金屬文物,如銀虎、盤羊扣飾、銀臥鹿、銅刺蝟等。其中有一件造型奇異的金質物件,至今有且僅有那麼一件,讓人見之不忘,為之驚嘆。這件文物以其奇特的造型,引起專家學者們的數次爭議,至今仍有部分疑問沒有定論。1.文物主人是誰金怪獸和內蒙古準格爾旗西溝畔匈奴墓出土金飾片上的怪獸紋十分相似,都有鳥嘴、大角、直耳、獸身等共同特徵。
  • 真的存在時空穿越?4樣神秘文物,每一樣都令科學家疑惑
    雖然穿越在現在可能聽起來不太現實,但是對於科學家來說,只要存在一絲的機會,他們都會將其納入科研的範圍中。所以,時空穿越也是許多科學家研究的內容之一。 從理論的角度來說,時空穿越還真是一件有可能的事情。我們都知道,世界上最快的速度就是光速。我們的眼睛能夠看到事物的發生,正是因為物體反射的光線進入了我們的眼睛。而當我們能夠實現超光速運動的時候,就能夠逆轉時間的流向。 事實勝於雄辯,如果時空穿越真的存在,那麼處於未來的人們就會回到過去的世界。
  • 古人留下的3件國寶級文物,有一件想看卻要去日本!
    就連想知道歷史上發生過什麼,都要在文物中尋找線索。文物作為每朝每代文化的載體,見證了太多歷史的發展。因此,研究文物對每個國家而言,都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任何一件文物的缺失,都是國家最大的遺憾。中國的歷史非常悠久,但在近代曾失去過一大批珍貴文物,其中的很大一部分都是被日本人擄走的。
  • 西安值得一去的景點,館藏134件國寶級文物,曾為西安孔廟所在地
    看點一:欣賞昭陵六駿特色的眾多石刻進入西安碑林之後,在其最右邊可以看到一座看起來古樸的建築,中間懸掛著西安石刻藝術室的匾額,這就是創建於1963年的展覽廳,雖然整個展覽廳的文物不算太多,但是每一件都可謂是稀世珍寶。
  • 老農用白酒換來舊布,丟廚房擋灰10年,專家:絕世珍寶
    所有的文物珍寶都蘊含著不可小覷的價值,但很少有人有認寶的智慧。大多數人在使用物體時要求兩種效果,一是使用的實用價值,二是審美追求。但從古至今,大量文物流落民間。追求使用價值的人,大多不會糾結於物件背後的歷史。究其原因,主要是他們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對象的使用價值以外的價值。
  • 臺灣最大博物館,內藏文物近70萬件,人稱「臺北故宮」
    但故宮不止一座,在我國臺北,也有一座可與北京故宮相媲美的皇家建築群,其珍藏的文物比故宮都多,這就是臺北故宮博物院。 臺北故宮博物院集中華文物之大成,收藏各類文物珍寶約70萬件,素有「北京故宮看建築,臺北故宮看文物」的說法。
  • 這件古代進士贈予愛妾的定情信物,如今成為稀世珍寶!
    古代女子一般是不剪頭髮的,髮簪作為一種頭飾,在古代女子的日常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髮簪精美樣式,凸顯了工匠的追求極致美的精神,周代王后的「副笄六珈」體現了古代貴族婦女對頭飾的看重,莊重儀態不容輕犯。每個朝代的髮簪流行趨勢,材質都不相同,但是這支金蟬玉葉,當年想必是不少姑娘爭相搶購的稀罕物。金蟬玉葉是在哪裡發現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