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留下的3件國寶級文物,有一件想看卻要去日本!

2020-12-06 子皓新說V

在浩瀚的歷史面前,渺小的人類既不能穿梭千年,又不能長生不老,就像螞蟻一樣脆弱。就連想知道歷史上發生過什麼,都要在文物中尋找線索。

文物作為每朝每代文化的載體,見證了太多歷史的發展。因此,研究文物對每個國家而言,都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任何一件文物的缺失,都是國家最大的遺憾。

中國的歷史非常悠久,但在近代曾失去過一大批珍貴文物,其中的很大一部分都是被日本人擄走的。這些珍寶中,有三件國寶級文物,至今無法追回,想看只能去日本。

這三件珍貴文物究竟是什麼?為什麼會從中國流落到日本?們什麼時候能重回祖國的懷抱?其中第三件是不能盯著看的,這是為何

圖片:清朝的文物劇照

悠久的歷史、嚴謹的禮儀、森嚴的制度、不計其數的能工巧匠,在這麼多綜合因素下,中國輕輕鬆鬆成為世界上文物最多的國家。但在近代,中國文物被其他國家擄走將近1000萬件。

戰爭中,帝國主義國家通過不正當交易和掠奪,搶走了中國大批珍貴文物,為了掩蓋他們的罪行,直接放火燒毀圓明園。

清朝破碎了一段時間後,中國各地颳起了一股盜墓風,百姓為了賺錢,把文物以很低的價格賣給老外,使得許多文物如潮水般流走,給中國文物界造成了嚴重損失。

關於那些文物的價值和數量,只能用「難以想像」來描述。

圖片:帝國主義入侵清朝劇照

除了這些不正當手段以外,還有許多鄰國以交流的方式得到大批中國文物。尤其是與我國交往密切的日本,在遣唐使回國的時候帶走了大批中國珍寶。

除了禮尚往來以外,抗日戰爭時期,日本在中國成立了許多文物搜查隊。搜查隊的成員見到中國文物後,會像在自己家一樣,將他們打包好運回日本。即便是今天的日本,依然分布著許多中國文物。

為了向自己的國民展示文物,日本修建了很多博物館,在他們當中,最有名的代表就是泉屋博古館。除了這一座以外,日本還有十多座收藏了中國古董的博物館,如果將他們加在一起,足足有幾十萬件。

在日本的諸多收藏中,有三件文物最受日本人喜愛,連他們的天皇都無法抵抗三件文物的魅力。

圖片:文物搜查隊劇照

第一件珍貴的文物:《菩薩處胎經》手抄本

雖然手抄本的紙張早已嚴重泛黃,字跡也有些看不清,但它卻是西晉16年間國寶級別的經書。

別看經書只有一部分,它可是當今世界上最古老的手寫經書,有著很高的歷史研究價值,是一件無法用金錢衡量的文物。這部文物現藏於日本知恩院,屬於中國無法追回文物之一。

關於這個文物流傳到日本的原因,一共有兩種說法。

有人認為是在唐朝被遣唐使帶走的,屬於兩國友好交往的見證。還有人認為,這部經書是在近代被日本人強行奪走。可以確定的是,這件文物的故土是中國。

圖片來源於網絡:菩薩處胎經

第二件珍貴的文物:漢委奴國王金印

整個金印呈長方體,印臺上刻畫著一條栩栩如生的蛇像。之所以叫它金印,是因為這枚印章的原材料是純金。雖然很多人沒有聽過這枚印章的名字,但在考古界一直非常著名。

據歷史記錄,這枚印章是漢武帝賞賜給委奴國王的,在當時,擁有此印章的委奴國王才有統治權。如果國王沒有印章,那他就沒有合法性的統治地位。

在這樣的情況下,日本後世統治者都很重視金印,把它當做傳國玉璽。在傳承的過程中,金印曾經在歷史記載中失去過一次音訊。到了公元1784年,有兩位農民勞作時,在一塊石頭下再次發現了他

一開始這枚金印是由中國工匠鑄造的,後來被送到日本,漸漸成了日本的國寶。如今被收藏在日本的一家博物館裡,成為中日兩國交往的最早證明。

圖片來源於網絡:漢委奴國王金印

第三件珍貴的文物:曜變天目茶碗

別看茶葉只是一片小小的葉子,但在古代一直被人們當做中國的象徵。直到今天,中國的茶葉依然在世界佔據著重要的地位,可以說,我們國家在古代就與茶有了不解之緣。

早在戰國時期,古人就有了對茶的記載。到了西漢時期,中國又出現了對茶具的記載,煮茶之前,必須用熱水把所有茶具燙一遍。而這第三件文物,就是宋代人鬥茶專用的茶具。

這件寶物流傳到日本後,深受人們喜愛,為了用最恰當的語言形容這個碗,日本人想到了「碗中宇宙」4個字。仔細看這個茶碗的杯身,碗上的圖案確實非常漂亮,讓人忍不住就聯想到浩瀚的宇宙,神秘而又精緻。

在歷史上,曜變天目茶碗一共有兩隻,流傳到日本後,被當時的貴族當做寶貝,爭相追捧。在日本頻繁的戰爭中,一隻茶碗在「本能寺之變」時被毀,非常可惜,另一隻茶碗則在日本家族中代代相傳。

曾經,這隻茶碗被傳到三菱總裁巖崎手中時,儘管巖崎已經身價不菲,但他認為這隻碗是天下名器,自己不配用這隻碗喝水。所以,巖崎一生都沒有用過這隻「屬於」自己的杯子。

圖片來源於網絡:曜變天目茶碗

這隻碗之所以珍貴,其實是因為上面的圖案,將它放置在黑暗裡,碗上耀斑的顏色就會非常詭異。很多見過的人都說,不能一直盯著碗上的圖案看,這樣會被圖案深深吸引,不知不覺就越陷越深。

為了複製出這隻碗,後世的人們研究了很久,工匠們發現要想成功燒制碗上的圖案,必須克服極大的偶然性。只有在特定的溫度條件下,黑瓷碗才會散發出七彩的光芒。

而這種能把黑瓷變出豐富色彩的技術,就是「曜變」。因為這項技藝早已失傳,所以,曜變天目茶碗成了南宋的傳世孤品,目前唯一一隻茶碗被收藏在日本,中國多次追索,依然無法讓它重回祖國。

古代歷史中,勤勞而聰明的勞動者為我們創造了很多有價值的文物,由於中國歷史的短暫落後,導致這些文物散落在世界各地,無法追回。

如果你能見到日本統治者,你會用什麼樣的方式,重新奪回文物的所有權?

文章作者:子皓君

整篇圖文由子皓新說團隊製作!

相關焦點

  • 陶瓷界罕見的日本國寶級文物,8件中國瓷器,你認識幾件
    如果要問除了中國之外,陶瓷界收藏中國文物最多的莫過於日本了,不僅品種全,而且還質量精。翻看日本的文化史,便可知日本受中國的文化影響是顯而易見的,在陶瓷燒制方面亦是如此。日本的茶道起源於鎌倉時代(1192-1333年),與中國的宋代點茶法一脈相承。
  • 村民撿到國寶級文物,價值過億,專家要求上交,獲獎狀一張
    民間甚至有這樣的說法:「去西安看墳頭」,說的就是西安的古墓之多。雖說我們的祖先給我們留下了很多珍貴的文物,也經常有人在地裡撿到古董,但並不是所有的古董,都是值錢的。有的人撿到硬幣,有的人撿到瓷器碎片,大多數人都沒有這麼好的運氣,能撿到古代文物。而那些運氣好的人,就像是開了掛一般,隨便一撿,就能夠撿到國寶級文物。
  • 「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在遼寧省博物館開展 多件國寶級文物展出
    「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在遼寧省博物館開展 多件國寶級文物展出 2020-12-02 17:11:11 來源:中國新聞網 書法、繪畫、古籍、碑帖拓片……「山高水長—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
  • 西安值得一去的景點,館藏134件國寶級文物,曾為西安孔廟所在地
    因為首先它是國家一級博物館,它也是第一批全國重點文保單位,並且在這裡收藏著134件國寶級的文物,這個數量甚至比陝西歷史博物館還要多上不少。很多人聽到碑林的時候,以為這個景點裡面只能看到石碑,但其實這個景點裡面除了看到石碑外,還可以看到不少的佛像塑像,甚至還可以看到著名的「昭陵六駿」等真跡。
  • 亞洲最古老的5大逆天文物,一件科學未解,2件來自我國
    四大文明古國中有3個來自亞洲,除了中國都斷層了,簡而明了的說除了中國以外的古國都消失了。但曾經存在的文明留下的痕跡「文物」卻未曾丟失。大牛印章古印度同是四大古文明之一,但目前發現的很多遺址以及文物都不在如今印度境內,而是在周邊國家,比如我國的老鐵「巴基斯坦」。
  • 河北省文物保護中心有一件文物,他破解了古代一個大型魔術之謎
    魔術表演中有一種最讓人提心弔膽,這便是驚喜萬分的人體分離魔術,我們也曾看過不少類似的表演,諸如軀幹與腹部分離,頭部與軀幹分離等,其實這些魔術的背後,都有自己不可示人的秘密。在河北文物保護中心,就陳列著一件古代的「人體分離魔術」道具,正是因為它的存在,才揭開了古人神奇魔術的奧秘。
  • 中國4件國寶級文物,如今被「永久禁止出境」,件件都是中國瑰寶
    中國4件國寶級文物,如今被「永久禁止出境」,件件都是中國瑰寶前些日子央視辦了一套講述國家寶藏的欄目,深受大眾的喜愛。其實文物這種東西從古至今一直備受關注,生活中大家都樂意去了解一些珍貴文物及其背後的故事,在我們國家多如繁星的文物中有那麼四件比較特殊,它們屬於一批永遠不能出境的群體,是真正意義上的國家寶藏,今天我們就來一起感受下這四件國寶的魅力。第一件國寶名叫「獸首瑪瑙杯」,這是一件唐代的遺物。
  • 為什麼要規定有些文物禁止出國展覽,我國首批被禁文物有多逆天?
    我們有著上下五千年的浩蕩歷史,歷史不僅為我們留下了優秀的傳統文化,更為我們留下了眾多極富藝術鑑賞價值和研究價值的文物。 這些文物不僅在中國受到重視,同樣也吸引著國外專家對此抱有極大興趣,想將其借到自己國家展覽,加強文化交流。 可並不是所有文物都被批准出國展覽,這些被禁止出國展覽的文物都有哪些?
  • 日本國寶級文物回家了!唐招提寺鑑真文物搭載「新鑑真」輪返程
    東方網記者李歡10月10日報導:今天清晨,日本唐招提寺的5組8件珍貴文物已被悉心打包,整裝待發,在上海博物館展覽部、上海市公安局邊防和港航公安工作人員的配合押運下,它們將乘坐「新鑑真」輪開啟回家的旅程。
  • 3個小學生誤闖千年古塔,意外發現一件國寶,如今被禁止出國展覽
    華夏五千年歷史長河裡,古人給我們留下了諸多豐厚的文化與物質遺產。可惜近代中國遭遇了一場文物浩劫,無數珍貴的歷史遺存以及文物被西方列強擄走或是流落民間。而在回收這些流失文物的道路上,國家付出了無比艱辛的努力。
  • 馬未都:村民挖出國寶級文物,上交國家後,得到5雙線手套的獎勵
    馬未都:村民挖出國寶級文物,上交國家後,得到5雙線手套的獎勵每一件國寶級文物都是我國深厚文化底蘊的展現。馬未都作為收藏界的人,對於一系列文物的發現與傳承,可謂是如數家珍。馬未都就曾透露過一則文物故事,一個普通的村民發現了一件國寶級文物,上交國家後,得到5雙線手套作為獎勵。這件國寶的經歷看起來很是傳奇,它是如何被發現的呢?對中國考古界又產生了怎樣深遠的影響?馬未都指出,這件國寶級文物也是遇到了好時候,碰上了改革開放。
  • 三件本不該存在的文物,被認為是穿越,專家:每一件都是稀世珍寶
    如果我們要正確的了解一段歷史,那麼除了觀看權威性的史書之外,更重要的是從考古發掘出來的文物來了解古人的文化和時代的特徵,每一件文物的出土都是一次歷史的解答。但是卻有三件文物不一樣,它們的出土不僅沒有給出解答,還們蒙上了一層更神秘的面紗,因為它們本不該存在於當時的那個時代。
  • 古墓密布盜洞,專家已絕望,為何最後卻挖出1000多件國寶級文物?
    古墓密布盜洞,專家已絕望,為何最後卻挖出1000多件國寶級文物?2005年的2月8日,正是當時的除夕之夜,那時候正是中國人傳統的最重大的節日——春節,所以大家都沉浸在歡樂的氣氛當中,家家戶戶都在貼春聯、包餃子、打掃衛生,準備迎接新一年的來臨。
  • 全世界已經失傳的4大文物,每一件都是無價之寶,中國獨佔3件
    文物,是人類在社會活動中遺留下來的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遺物(或遺蹟),是由人類創造出來的寶貴財產,正是有它們的存在,人類的歷史和文明才得以流傳下來,我們才能更直觀地回顧過去。然而,隨著朝代的更迭和戰爭的影響,一些珍貴的文物在世界範圍內遭到破壞甚至消失是不可避免的。今天,我就為大家介紹四件已經失傳的國寶級文物,不能說這些文物太值錢了。《韓非子》中首次出現了《何氏比》的記載,詳細記載了何氏比的傳說。春秋時期,楚國玉器收藏家邊和在景山發現了一塊玉石。
  • 考古隊在湖南出土一件瞬間消失的文物,幸好手快,拍下一張老照片
    中國作為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歷朝歷代出土的文物都非常之多,這些經歷了歷史風雲變幻的「見證者」們,一直在向我們訴說著它們的傳奇故事。我們也能通過這些文物,走進它們所處的時代,看到古人的智慧。
  • 北京這座博物館文物不多,但全是國寶級,門票20元一張太親民
    去北京,你會選擇去哪裡?天安門,故宮,長城,頤和園……北京值得去的地方實在是太多了,每一處都記錄著一段滄桑的歷史。今天,旅圖君要和大家介紹一個比較小眾的景點,估計只有喜歡文物和歷史的朋友才會關注這個地方,它的名字叫保利藝術博物館。
  • 佛像體內藏近200件寶物,專家掃描後為難:要不要砸開取出國寶?
    據可考證的歷史來看,佛教傳入早在東漢時期便傳入我國,而日本佛教的發端則是在公元五六世紀時期,也就是說日本的佛教源於我國。  至此之後日本便開始大興土木,建築了幾百座大小不一的寺廟。其中,日本法華寺有一尊佛像中,藏著近200多件寶物。
  • 價值連城的梁山七器,中國僅有一件,三件青銅文物流落日本美國!
    因為中國特殊的歷史進程,中國的許多珍貴的歷史文物都流落到了異國他鄉,甚至有的還下落不明。也是十分的令人痛心,在清朝鹹豐年間,山東曾經發現了一批西周的青銅器,但是如今這些寶貴的文物只有一件留在國內。鹹豐年間,山東壽張縣梁山出土了七件西周時期的青銅器:「所出古器凡三鼎,一簋,一甗(音同「演」),一盉,」,還有一個尊,這件事情轟動一時,而這七件寶貝也被稱作「梁山七器」。經過一百多年的傳承,七件寶貝中,三件下落不明,一件被天津博物館收藏,其餘的三件則流落國外。其中七見器物分別是。
  • 全世界有且僅有一件的文物,留下數個疑問至今無解
    這座墓穴中出土了許多動物形象的金屬文物,如銀虎、盤羊扣飾、銀臥鹿、銅刺蝟等。其中有一件造型奇異的金質物件,至今有且僅有那麼一件,讓人見之不忘,為之驚嘆。這件文物以其奇特的造型,引起專家學者們的數次爭議,至今仍有部分疑問沒有定論。1.文物主人是誰金怪獸和內蒙古準格爾旗西溝畔匈奴墓出土金飾片上的怪獸紋十分相似,都有鳥嘴、大角、直耳、獸身等共同特徵。
  • 「陝西文物探探探」第13期:古人如何認證汗血寶馬?
    跟隨著西北大學博物館常務副館長劉豐、西北大學博物館文物研究專家賈麥明老師的講解,42萬多人次網友通過網絡直播鏡頭,參觀了這座獨具特色的高校博物館。這裡展陳的文物揭開了多個歷史之謎,比如:古人如何認證汗血寶馬?日本何時開始成為國名?龍門石窟盧舍那大佛的原型出自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