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 A M E S H A R K
文|遊鯊遊戲/圖| 網絡/原創
M
O
B
A
遊
戲
系
統
介
紹
MOBA 即 Multiplayer Online Battle Arena:多人在線戰鬥競技場遊戲。源自 RTS 即時戰略遊戲,是 MMO 遊戲的子類別,與 MMORPG 遊戲同樣有角色概念。
在 MOBA 遊戲中,玩家通常被分為對稱數量的兩隊,在一個 RTS 風格的界面裡控制自己所選的角色。隨著比賽推進,玩家需要通過角色升級、技能升級或購買並升級裝備強化自己操控的角色,以此擊殺對方並最終推倒對方的陣容總基地來獲取比賽勝利。
MOBA 遊戲近年來發展迅速,已成為網路遊戲的重要組成部分,並成為一種流行文化現象。作為策劃,只有在對遊戲類型有深刻了解的基礎上,才能設計出讓玩家喜歡的遊戲。本文就來系統的介紹介紹一下 MOBA 遊戲,包括名稱由來及發展史、典型特徵、為何吸引人、博弈原理等。
一、
名稱由來及發展史
MOBA遊戲可以分為類DOTA形式的傳統MOBA,和手遊時代興起的輕競技MOBA遊戲。
首先講一下傳統MOBA發展史。
MOBA資深玩家都知道 MOBA 概念的興起與發展成形離不開暴雪的兩款 RTS 遊戲,其一是 1998 年的《星際爭霸》,另一個就是 2003 年的《魔獸爭霸 3: 冰封王座》。但其中一些來龍去脈想必大家未必很清楚,網上資料多有錯誤,這裡就來簡單介紹一下。
2002 年星際玩家 Gunner_4_ever 通過遊戲自帶編輯器,製作了名為 Aeon of Strife 爭鬥永恆的自定義地圖,是為MOBA濫觴。在這個地圖中,四名玩家各控制一個英雄單位,在四條兵線裡與電腦控制的敵人作戰,殺死敵人會獎勵礦石,可用於購買裝備或升級武器,摧毀基地核心 -- 神廟或者四個英雄陣亡遊戲即結束。AoS 已經具備了 MOBA 遊戲的核心概念:英雄、多人、兵線、對戰、推塔等。只是 AoS 地圖只能和電腦 AI 對抗,因此是 PvE 設計,還不是後來的 PvP 對抗模式。
AoS在星際社區有著極高影響力,很多同類型改編地圖被稱為AoS-like遊戲,如AoS GT,AoS Epic,直到DotA出現。
DotA 即 Defense ofthe Ancients 遺蹟保衛戰,最初由玩家 Eul(真名 KyleSommer)使用《魔獸爭霸 3: 混亂之治》自定義地圖開發,DotA 在 AoS 基礎上增加了野怪,並創造了影響深遠的 5V5 玩法。《魔獸爭霸 3: 冰封王座》發行之後,Eul 將其移植了過去,由於反響不及其他玩家的模仿版本,Eul 再未更新此地圖。
為了紀念Eul的貢獻,DotA裡有一件專門以其命名的武器,即Eul的神聖法杖,
2004 年 2 月 ID 為 Meian 和 Ragn0r 的兩位玩家將其他地圖中的英雄集中到一個地圖上,並將該地圖稱為Defenseof the Ancients Allstars,第二代DotA雛形出現。
同年 3 月,ID 為Guinsoo(真名:史蒂夫費克)的玩家開始接手 DotA 地圖開發。Guinsoo 不斷添加新的英雄,增加物品組合系統,並創造出了 BOSS 肉山。Guinsoo 最為突出的貢獻是開發了 「DotA Allstars 5.84c v2」 版本。這是 DotA Allstars 第一個穩定的競賽版本,DotA 開始走出小眾群體。
這期間DotA開發組組建,主要成員有Guinsoo、Pendragon、IceFrog、Neichus等。
2005年2月Guinsoo宣布不再參與DotA維護。Guinsoo後來去了拳頭遊戲,是英雄聯盟的主設計師之一。
以Guinsoo命名的武器:Guinsoo的邪惡鐮刀(羊刀)
Guinsoo 停止維護後,其朋友 Neichus 和冰蛙 Ice Frog 開始接棒。Neichus 接手時間很短,在更新幾個版本之後便離開了開發團隊。撼地者、小小、陳 2.0、幻影長矛手、謎團、編織者等是他主責期間開發的英雄。
冰蛙從 2005 年 6.10 版開始正式接手 DotA 更新,至 2015 年 6.83d 版本結束,是 DotA 開發者中任期時間最長的一位,主要貢獻在於增強了 DotA 的競技性和普及性。冰蛙修復了大量 bug,不斷調整英雄技能,使遊戲更加平衡,並大大縮短了單局遊戲時間。2005 年 12 月,冰蛙推出了 DotA 史上第二個穩定競賽版本 --6.27b。
在改善英雄平衡的同時,冰蛙開發了大量新的英雄,如祈求者、虛空假面、鋼背獸、阿爾薩斯(全能騎士)、巫醫、幽鬼等,並引入一系列物品和模型(挑戰頭巾、血精石、強襲胸甲、幽魂權杖、魔杖、洞察菸斗、窮鬼盾、閃避護符、壓制之刃、原力法杖等),極大增強了 DotA 的娛樂性,DotA 開始大規模普及。
由於不想將DotA過度商業化,冰蛙離開了原來的開發組,獨立維護DotA。之後又加入V社,帶領團隊開發出了DotA2。
低調神秘的冰蛙
上面介紹了漫長的 DotA 史,回到 MOBA 遊戲名稱上。DotA 出現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這種遊戲類型都被稱為 DotA-likes、Allstars-likes 遊戲(星際社區叫 AoS maps),甚至剛開始,MOBA 集大成者《英雄聯盟》都自稱為類 DOTA 遊戲。
後來出於商業化考慮,拳頭遊戲創造出了 MOBA 一詞,專門用來定義這種帶有 RPG 元素的 PvP 即時競技遊戲。隨著 LOL 的全球大火,MOBA 遊戲的叫法也開始變得主流,並成為正式的遊戲分類,甚至連 DOTA 自身也開始被定義為 MOBA。
隨著智慧型手機和 4G 網絡的普及,MOBA 開始轉向手遊。早期的MOBA手遊基本是復刻端遊的思路,受制於小屏幕帶來的操作、視野以及網絡等條件,MOBA手遊不可避免的走向快節奏、簡單化的道路。其實從DotA到LOL,再到王者榮耀、守望先鋒,單局時長不斷縮短,難度不斷降低已經是普遍的趨勢。
相比DotA繁複的裝備、反補和英雄設定,LOL更加簡單易上手,王者榮耀更是弱化了玩家補兵和水平之間的差異。LOL、王者榮耀、守望先鋒這些遊戲,在對其相應傳統遊戲上的改動點皆是:加快遊戲節奏、降低上手難度、減少挫敗感。他們的成功也印證了一個道理:這個時代需要的是更快、門檻更低、更受年輕人歡迎的模式和玩法。
王者榮耀是傳統MOBA手遊化的最好產品。但單局十幾二十分鐘的時長,並不適合越來越碎片化的時代。
2016 年 io 遊戲的火熱似乎為MOBA手遊提供了新的方向。io 遊戲指輕競技遊戲,國外的《Agar.io》《Slither.io》(源自網頁),國內的《球球大作戰》《貪吃蛇大作戰》是這種類型的佼佼者。與 moba 遊戲相比,io遊戲輕量化,低門檻,強社交,單局時間短,能夠迅速吸引大批玩家湧入,傳播效應好。但是養成弱,故事性不強等先天不足,又讓多數 io 遊戲難逃休閒遊戲待機短暫的命運,熱度過後用戶便迅速流失,難以長期留存。
荒野亂鬥是個勇敢的嘗試,集合了 MOBA、IO、FPS、大逃殺多種遊戲類型,遊戲易於上手,但又不缺乏成長深度,玩家留存時間長。同時去除 moba 遊戲普遍存在的垃圾時間,開局即高潮,讓玩家直接體驗遊戲核心玩法。從這個意義上講,荒野亂鬥或許是輕競技MOBA最好的實現形式。
除了上面提到的 AoS、DotA、DotA2、LOL、王者榮耀、荒野亂鬥,國內外著名的 MOBA 遊戲還有端遊:澄海 3C、魔獸 RPG 之真三國無雙、三國爭霸、夢三國、300 英雄、風暴英雄、神之浩劫、半神等;手遊:亂鬥西遊、虛榮、無盡對決、英魂之刃等。
二、
MOBA遊戲特徵
典型MOBA遊戲通常有以下幾個特點:
1.以四到五人為一組,即時對抗;
2.在一張地圖上作戰,兩個基地之間通常有障礙物和隱蔽處等地形;
3.多條兵線;
4.獲勝條件為破壞敵人的防禦並摧毀其基地。
在 MOBA 遊戲中,玩家不需要像 RTS 那樣操作建築群、資源、訓練兵種等資源單位,只需要控制自己選的英雄角色,相比 RTS 操作難度降低不少。此外,MOBA 中也有 MMORPG 元素,每個角色都特徵明顯。傳統MOBA角色類型一般有以下幾大類:
1.坦克
坦克英雄是指主出生存裝備的肉盾型英雄,一般血高防高,軟控技能多。坦克英雄在前期一般走上單或輔助位,到遊戲後期的時候需要作為團戰前排,開啟團戰並替隊友吸收大量傷害。
典型角色:英雄聯盟龍龜,DOTA2鋼背獸,王者榮耀張飛等。
2.戰士
戰士英雄一般擁有一定的機動性,出裝上一般以半肉為主,擁有一定的輸出和防禦能力,近攻為主。在前期一般走上單位或打野位,到遊戲中後期的時候主要以切後排為主,需要在坦克開團之後進場輸出敵方脆皮,也可以利用抓單形式強行擊殺脆皮。
典型英雄:王者榮耀哪吒,英雄聯盟諾克薩斯之手,風暴英雄穆拉丁
3.射手
射手就是常說的ADC,遠程輸出能力極高且帶有控制技能,出裝上一般以物理裝為主,在後期擁有高額的物理傷害。在前期一般走下路,到遊戲中後期一般站在隊友身後瘋狂用普攻輸出敵人。
典型英雄:王者榮耀伽羅,英雄聯盟薇恩,真三國無雙孫尚香
4.刺客
刺客英雄大多擁有超強的機動性,但十分脆皮,出裝上以物理裝為主,後期可以補些生存裝提升防禦能力,在後期可以快速切入戰場擊殺敵方後排。前期一般作為打野位在野區刷野,中後期團戰打法和戰士基本一致。
典型英雄:英魂之刃西門飛雪,王者榮耀李白,夢三國甄姬,神之浩劫雷神託爾
5.法師
法師英雄大多擁有高額的技能傷害或控制效果,出裝上以法術裝為主,後期可以遠程輸出高額傷害,團戰能力很強。法師在前期一般走中路,部分控制型和技能增益型可以走下路輔助射手。到遊戲後期團戰的時候需要躲在坦克或防禦塔身後輸出敵人,守塔的時候用技能快速清兵。
典型英雄:DOTA2卡爾,英雄聯盟蛇女,王者榮耀小喬,半神神諭者
6.輔助
輔助位大多擁有強大的控制或己方增益效果,出裝上以生存和法術/物理為主,擁有較強的生存能力和一定的輸出。輔助位置一般走下路輔助射手,後期團戰時主要以打控制為主,可以幫助隊友開團或逃生,增益效果能給隊友提升續航。
典型英雄:英雄聯盟錘石、巴德,風暴英雄雷加爾、阿巴瑟等。
英雄的技能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控制型:無法移動、施法、使用道具等;
限制型:限制或禁止某一項能力的使用;
特殊控制型:無法移動、施法、使用道具,同時無法被敵方攻擊;
傷害型:純粹的高傷害或主要效果為傷害的技能;
效果型:抽藍、減攻擊、減護甲、加血、DOT、位移等。
MOBA 遊戲的歷史和名稱由來、典型特徵就介紹到這裡,下篇將介紹 MOBA 遊戲為何吸引人、博弈原理等,敬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