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楊尚智 田源
在武漢的樂福園酒樓,廚房內的三十個廚師正忙碌地工作,他們做好的飯菜將支援前線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的醫護人員。廚房中,一個戴著口罩、防護鏡和手套的中年女士一刻不停地切菜、盛飯,掃地拖地。在外人看來,還以為她是個雜工,而實際上,她是這家餐飲連鎖企業的創始人劉望明。
從大年初一開始,為了保障醫院和支援武漢醫療隊的餐飲供應,她已經連續忙碌了十餘天。由於人手緊張,除了必要的接待,她大部分時間都待在廚房,與廚師一起工作,甚至還親自去送盒飯,「前方的醫生護士可餓不得,能夠儘自己的力量幫助他們,對我來說也是一種幸福。」
每天朝5晚10 切菜盛飯送餐樣樣幹
大年初一本是一家團圓的日子,可隨著疫情的發展,劉望明不得不放棄照看剛出生的孫女,因為前線的醫護人員更需要她的支援。
當天,她接到了漢陽區政府的電話,武漢市第五人民醫院急需餐飲服務,同時來自江西的醫療隊也即將抵達武漢。於是,劉望明緊急召集在漢的30多名員工,緊急投入醫院的餐飲保障工作。
不光要提供餐飲服務,100多個醫療隊的醫護人員也住在酒樓。由於他們處於四班倒的狀態,餐飲供應要隨時銜接。不久,樂福園又承接了4個醫學隔離點的餐飲供應,人手更是捉襟見肘。「我們是流水線生產,少了一個環節,盒子就堆得老高。」
見此情景,閒不住的劉望明親自上陣。除了接待相關部門的衛生檢查外,她一天幾乎都在廚房忙碌。廚房消毒後,她要幫著拖地,廚師忙不過來的時候還要幫著切菜。她笑著告訴記者,除了剛開始創業的時候,這些年還是第一次在餐廳的廚房切菜。
2020年的春節,對劉望明來說幾乎是最忙的一個節日。這10多天來,她每天早上5點鐘就到酒樓,晚上10點鐘才能回到家中休息。最忙的是中午,盛飯從8點盛到12點都是常事。
除了在廚房幫忙,劉望明有時候還會親自去給醫院和其他單位送餐。她還記得,一天早上7點半,由於其他人都忙,劉望明自己開車將盒飯送到一個單位。「近段時間外賣小哥越來越多,我總算不用經常自己送餐了。」
日送上千盒飯「能幫到他們是種幸福」
作為武漢知名的餐飲連鎖企業,劉望明對自己的酒樓很自信,「我們的盒飯從產品到質量都是過硬的,也特別注意營養搭配。」除了幫忙做飯打雜,劉望明還要對各個方面進行管理,例如廚房的衛生方面,除了定時消毒,員工一天要量三次體溫。一天下來,她的微信步數有1萬多步。
如今,樂福園酒樓每天可以送出上千份盒飯,為身在一線拼搏的醫護人員提供 就餐保障。除了醫護人員,有時候劉望明還會接到病人的訂餐電話,「接到過幾次,說是醫生介紹的。對於他們我都說盒飯免費,需要的時候隨時來拿就行。」
高強度工作有時候也會讓她感覺挺累,但這在她看來反而是一種幸福。「一個人在生病困難的時候,需要健康的人來給他力量。我能夠為他們送一點餐,做一點盒飯,也是一種幸福。 」劉望明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