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日本作為我國隔海相鄰的鄰國,歷史上也多有交往。中國唐朝時期就有鑑真東渡日本,來傳播佛教,以及是相對應的進步的文化知識。並且,"藝伎"這詞語也是源於中國漢語。
到日本大阪時期的經濟的不斷發展,慢慢地就出現了,為了迎合上流人類口味和專門培養的一"藝伎"。所以說藝伎的命運是跟當時日本經濟的命運是相連的。"經濟盛,而藝伎興,經濟衰,藝伎衰。"在一個經濟衰退的社會中,藝妓的生活得不到保證,就如同無根的浮萍,隨風飄蕩。
一、日本藝妓是怎樣的發展形成的?
1.日本當時的社會經濟條件
藝伎作為日本特有的一種現象,在隨著日本社會的發展進步中,不但融入了自己大和民族的特色,發展至今已成為日本的標誌性文化之一。是怎樣的社會條件促使了藝伎這一個職業的產生,藝伎跟日本社會經濟有什麼必然的聯繫嗎?
(日本藝伎的畫像)
日本的藝伎主要產生於17世紀左右,而且集中於日本,東京和大阪這兩個標誌性的地方。由於當時是處於"德川幕府"的統治時期,統治者採取中央集權的制度,使人民免於連年的戰亂,經濟發展迅速,同時去日本的耕地面積翻了一番,而水田的灌溉面積也多了很多。逐漸形成了以"大阪和江滬"這片地區為中心和周圍番地以及邊地幕府互相經濟往來的局面。
使得日本第一次達到了全國經濟一體化的局面,經濟高度發展的同時,也促使了"藝伎"這個職業的加速誕生和迅速發展。
2.藝伎之間的等級制度
經濟高度繁榮發展的時候,服務行業"藝伎"也隨之出現,開始"日本藝伎"並不是女子而是男子,並且日語中的"伎"(指的是男子歌舞表演者),男子藝伎在娛樂場合奏唱鼓樂,以說唱表演舞蹈助興。但是,女子藝伎柔美的形象,更能符合當時男權主義社會的審美。所以在1750年左右的時候,出現了第一位女藝伎。到後來慢慢發展到18世紀左右,藝伎逐漸被女子完全取代。並且日本的藝伎文化是從以東京為中心向地方輻射性的擴散的現象。
(藝伎的圖片)
日本東京藝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八坂神社",八坂神社在日本上歷史悠遠,並且造詣十分深奧。所以有很多人們從遠地而來去參拜這個八坂神社。然後旁邊就興起了許多的商店來賣茶水,提供過往人員的休息的"水茶屋"。這些店裡面工作的女服務生也就被稱之為"茶汲女",她們就會用唱歌和跳舞等等的方式來吸引過往的客人。就是日本女藝伎最初的原型。
日本的藝伎之間也是擁有森嚴的等級劃分的,沒有經過藝伎培訓的被稱之為"酌婦"、"賣好"、"女郎"、"遊女"。她們是地位相當於比較低微,有的依靠出賣身體來維持生計。而級別較高的藝伎主要是"花魁"、"太夫"。這一類人主要待客作藝,並且日本的藝伎是區別於妓女的,是以自身的才藝以及優雅談吐來賺取費用的。
二、藝伎的培養以及所學內容的需要的費用
1.優秀的藝伎是如何培養出來的?
傳統的日本人的觀念裡,不以自己的女兒成為藝伎為恥,而以自己女兒走上藝壇而感到光榮。一個小女孩,如果想成為一個藝伎的話,所需要的花費是相當之高的,但是有些窮苦人家的為了讓自己的女兒能發展的好一點,就把她們送進了"藝伎館"。因為,藝伎相當於日本是一個行為表演藝術,收入是相當可觀的。但是成為藝伎之後,大半的收入都要上交的。
(藝伎的圖片)
因為,藝伎都是從小選進來被參加培訓的,每個人至少有五年的時間來學習"歌舞"、"文化"、"知識"、"談吐"、"見識"、"茶道"等等這些方面甚至是藝伎給客人"鞠躬","斟酒"這幾個動作也要經過嚴格的訓練。甚至的藝伎裝扮的和服都是相當華貴的50到100萬日元左右。
且如果加入藝伎這個行列,在一個藝伎的從業期間是不被允許結婚的。如果藝伎違反了規定,擅自結婚就必須退出這個行列。從而保持藝伎的"高潔"形象。但是這個規定在近代的時候做出了"人性化"改動,規定藝伎結婚之後,依然可以從事於這個行業。
2.培養藝伎所需要的花費
將一個普通女孩子培養成藝伎要花費多年的精力,以及是時間。有些女孩子培養到一半卻未能成為藝妓,就需要終身在藝伎館工作來償還自己的債務。
通過多年的培養,最終成為藝伎之後,在"實習藝伎"到"正式藝伎"的轉正期間所賺取的費用,全部都要歸於"藝伎館"的老闆。就算是自己成為了正式的藝伎,收入都要大部分上交,只能自己留取小部分的小費。直到藝伎自己還清楚了,這些年在那裡所學知識所應付的費用的時候,所賺取的收入,才可以真真正正的歸於藝伎自己。
(藝伎們服務的照片)
藝伎們作為行為表演藝術工作者,在談話之間要活躍氣氛,懂得實時熱點,要使客人聊的投機,不能冷場。除了在客人吃飯之時,為他們斟酒,夾菜。還有在宴會上通過表演歌舞,戲劇等方式助興。也並不是一般人吃飯都要請到藝伎的,要麼是富有商賈,要麼是政客,可以說藝伎主要是用來服務於日本的上流階級社會的,這也是具有日本的民族特色的一種服務方式。
三、二次世界大戰之後,藝伎們的命運會通向哪裡?
1.經濟衰敗之後,藝伎以何為生?
在日本經歷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失敗之後,日本被美國投了兩顆原子彈,本土陷入一片廢墟之中,經濟衰退。理所當然的從事藝伎職業的人也越來越少。甚至某些藝伎開始出售自己的"和服"換取一些生活所必需品。
(被投放原子彈之後的日本)
本在二戰之後,日本國內的物品以及是糧食作物都是相當短缺,日本國內的各種經濟市場變得相當的混亂,這種黑市情況下頻繁出現。民的生活水平得不到相對應的保障。日本民眾過了相當艱難的一段歲月。
二戰時期之後,日本國內經濟蕭條,國內的市場破敗,就有大多從事藝伎行業的女性紛紛轉業。可以說,當時的對藝伎們來說社會是十分黑暗的。
2.日本藝伎的結合現代化的發展
作為日本民族特色文化的一種項目,得以保留下來。他也結合了現代化,做出了一些改變。到日本去前去遊玩,要經過藝伎的允許才可以跟他一起進行合照,不可以不經過允許就隨意的觸碰藝伎的和服。
(不可以觸碰藝伎和服的標語)
並且在日本為了宣傳藝伎文化,還提出了租借和服能讓遊客穿著拍照的項目。近年以來,日本藝伎日益衰弱,日本政府對日本的傳統文化是相當重視的,對待藝伎,他們也採取了相應的保護措施。
結語:
有人說日本的藝伎文化是對女性的摧殘和漠視。代表了當時封建時期對女性的不尊重和玩弄。也有人說日本的藝伎文化存在了近300年的時間,是日本的非物質傳統文化,要得以保留。日本的藝伎文化,也代表了同時期女性的上進,自強的發展具有教育意義的,並且並不是所有的日本女性都可以成為藝伎,也要經過層層的篩選,甚至是考核。
參考文獻:
《日本藝伎文化》
《日本藝伎》
《藝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