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妓的興衰變化:由日本經濟的起伏,見藝伎命運的走向

2020-12-15 青樓大茶壺

引言:

日本作為我國隔海相鄰的鄰國,歷史上也多有交往。中國唐朝時期就有鑑真東渡日本,來傳播佛教,以及是相對應的進步的文化知識。並且,"藝伎"這詞語也是源於中國漢語。

到日本大阪時期的經濟的不斷發展,慢慢地就出現了,為了迎合上流人類口味和專門培養的一"藝伎"。所以說藝伎的命運是跟當時日本經濟的命運是相連的。"經濟盛,而藝伎興,經濟衰,藝伎衰。"在一個經濟衰退的社會中,藝妓的生活得不到保證,就如同無根的浮萍,隨風飄蕩。

一、日本藝妓是怎樣的發展形成的?

1.日本當時的社會經濟條件

藝伎作為日本特有的一種現象,在隨著日本社會的發展進步中,不但融入了自己大和民族的特色,發展至今已成為日本的標誌性文化之一。是怎樣的社會條件促使了藝伎這一個職業的產生,藝伎跟日本社會經濟有什麼必然的聯繫嗎?

(日本藝伎的畫像)

日本的藝伎主要產生於17世紀左右,而且集中於日本,東京和大阪這兩個標誌性的地方。由於當時是處於"德川幕府"的統治時期,統治者採取中央集權的制度,使人民免於連年的戰亂,經濟發展迅速,同時去日本的耕地面積翻了一番,而水田的灌溉面積也多了很多。逐漸形成了以"大阪和江滬"這片地區為中心和周圍番地以及邊地幕府互相經濟往來的局面。

使得日本第一次達到了全國經濟一體化的局面,經濟高度發展的同時,也促使了"藝伎"這個職業的加速誕生和迅速發展。

2.藝伎之間的等級制度

經濟高度繁榮發展的時候,服務行業"藝伎"也隨之出現,開始"日本藝伎"並不是女子而是男子,並且日語中的"伎"(指的是男子歌舞表演者),男子藝伎在娛樂場合奏唱鼓樂,以說唱表演舞蹈助興。但是,女子藝伎柔美的形象,更能符合當時男權主義社會的審美。所以在1750年左右的時候,出現了第一位女藝伎。到後來慢慢發展到18世紀左右,藝伎逐漸被女子完全取代。並且日本的藝伎文化是從以東京為中心向地方輻射性的擴散的現象。

(藝伎的圖片)

日本東京藝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八坂神社",八坂神社在日本上歷史悠遠,並且造詣十分深奧。所以有很多人們從遠地而來去參拜這個八坂神社。然後旁邊就興起了許多的商店來賣茶水,提供過往人員的休息的"水茶屋"。這些店裡面工作的女服務生也就被稱之為"茶汲女",她們就會用唱歌和跳舞等等的方式來吸引過往的客人。就是日本女藝伎最初的原型。

日本的藝伎之間也是擁有森嚴的等級劃分的,沒有經過藝伎培訓的被稱之為"酌婦"、"賣好"、"女郎"、"遊女"。她們是地位相當於比較低微,有的依靠出賣身體來維持生計。而級別較高的藝伎主要是"花魁"、"太夫"。這一類人主要待客作藝,並且日本的藝伎是區別於妓女的,是以自身的才藝以及優雅談吐來賺取費用的。

二、藝伎的培養以及所學內容的需要的費用

1.優秀的藝伎是如何培養出來的?

傳統的日本人的觀念裡,不以自己的女兒成為藝伎為恥,而以自己女兒走上藝壇而感到光榮。一個小女孩,如果想成為一個藝伎的話,所需要的花費是相當之高的,但是有些窮苦人家的為了讓自己的女兒能發展的好一點,就把她們送進了"藝伎館"。因為,藝伎相當於日本是一個行為表演藝術,收入是相當可觀的。但是成為藝伎之後,大半的收入都要上交的。

(藝伎的圖片)

因為,藝伎都是從小選進來被參加培訓的,每個人至少有五年的時間來學習"歌舞"、"文化"、"知識"、"談吐"、"見識"、"茶道"等等這些方面甚至是藝伎給客人"鞠躬","斟酒"這幾個動作也要經過嚴格的訓練。甚至的藝伎裝扮的和服都是相當華貴的50到100萬日元左右。

且如果加入藝伎這個行列,在一個藝伎的從業期間是不被允許結婚的。如果藝伎違反了規定,擅自結婚就必須退出這個行列。從而保持藝伎的"高潔"形象。但是這個規定在近代的時候做出了"人性化"改動,規定藝伎結婚之後,依然可以從事於這個行業。

2.培養藝伎所需要的花費

將一個普通女孩子培養成藝伎要花費多年的精力,以及是時間。有些女孩子培養到一半卻未能成為藝妓,就需要終身在藝伎館工作來償還自己的債務。

通過多年的培養,最終成為藝伎之後,在"實習藝伎"到"正式藝伎"的轉正期間所賺取的費用,全部都要歸於"藝伎館"的老闆。就算是自己成為了正式的藝伎,收入都要大部分上交,只能自己留取小部分的小費。直到藝伎自己還清楚了,這些年在那裡所學知識所應付的費用的時候,所賺取的收入,才可以真真正正的歸於藝伎自己。

(藝伎們服務的照片)

藝伎們作為行為表演藝術工作者,在談話之間要活躍氣氛,懂得實時熱點,要使客人聊的投機,不能冷場。除了在客人吃飯之時,為他們斟酒,夾菜。還有在宴會上通過表演歌舞,戲劇等方式助興。也並不是一般人吃飯都要請到藝伎的,要麼是富有商賈,要麼是政客,可以說藝伎主要是用來服務於日本的上流階級社會的,這也是具有日本的民族特色的一種服務方式。

三、二次世界大戰之後,藝伎們的命運會通向哪裡?

1.經濟衰敗之後,藝伎以何為生?

在日本經歷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失敗之後,日本被美國投了兩顆原子彈,本土陷入一片廢墟之中,經濟衰退。理所當然的從事藝伎職業的人也越來越少。甚至某些藝伎開始出售自己的"和服"換取一些生活所必需品。

(被投放原子彈之後的日本)

本在二戰之後,日本國內的物品以及是糧食作物都是相當短缺,日本國內的各種經濟市場變得相當的混亂,這種黑市情況下頻繁出現。民的生活水平得不到相對應的保障。日本民眾過了相當艱難的一段歲月。

二戰時期之後,日本國內經濟蕭條,國內的市場破敗,就有大多從事藝伎行業的女性紛紛轉業。可以說,當時的對藝伎們來說社會是十分黑暗的。

2.日本藝伎的結合現代化的發展

作為日本民族特色文化的一種項目,得以保留下來。他也結合了現代化,做出了一些改變。到日本去前去遊玩,要經過藝伎的允許才可以跟他一起進行合照,不可以不經過允許就隨意的觸碰藝伎的和服。

(不可以觸碰藝伎和服的標語)

並且在日本為了宣傳藝伎文化,還提出了租借和服能讓遊客穿著拍照的項目。近年以來,日本藝伎日益衰弱,日本政府對日本的傳統文化是相當重視的,對待藝伎,他們也採取了相應的保護措施。

結語:

有人說日本的藝伎文化是對女性的摧殘和漠視。代表了當時封建時期對女性的不尊重和玩弄。也有人說日本的藝伎文化存在了近300年的時間,是日本的非物質傳統文化,要得以保留。日本的藝伎文化,也代表了同時期女性的上進,自強的發展具有教育意義的,並且並不是所有的日本女性都可以成為藝伎,也要經過層層的篩選,甚至是考核。

參考文獻:

《日本藝伎文化》

《日本藝伎》

《藝伎》

相關焦點

  • 《藝妓回憶錄》:日本藝伎並不是你想的那樣
    大家不要想多了,藝伎不是藝妓,是賣藝不賣身的。最初是都是男性,到了十八世紀才逐漸變為女性表演,所以最古老的藝伎可能大概是這樣的。藝伎文化出現在17世紀的東京和大阪,大約到了明治時期達到巔峰,只要有榻榻米的地方便有藝伎,她們與木戶孝允、 伊藤博文、桂太郎、井上馨等一大批倒幕志士,演繹了一場又一場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
  • 中西導演拍「藝妓」差距明顯,以《海上花》、《藝伎回憶錄》為例
    在西方人眼中的東方文化是神秘絢爛的,從不少影視作品中就能看出,不少外國導演喜愛東方文化,在過往的研究中,很多人都在分析東西方對藝妓形象的表達,從導演的角度談創作過程,對比《海上花》和《藝伎回憶錄》這兩部經典電影,分析在中西方眼中不一樣的「藝妓文化」。
  • 希白說神秘的日本「京都藝伎」和「花魁道中」
    比方說,早年由鞏俐、楊紫瓊和章子怡主演的大熱電影《藝妓回憶錄》,還有日本電影《花魁》,故事裡都有賣身的段落,甚至有「拍賣童貞」的情節。因此,很多不明就裡的人混淆了衹園藝伎和吉原花魁以及遊女的區別。其實,並不是出現在娛樂場所、穿著盛大華麗的和服、塗著「白面」的日本女人都是衹園藝伎,她也有可能是吉原花魁。衹園是京都最大的藝伎區,也是我們在影視劇裡經常看到的藝伎生活的地方。
  • 「桌遊推薦」藝伎回憶——《花見小路》
    花見小路就是以前京都的花街柳巷,石板路的設計,加上道路兩旁的料亭茶屋,真的濃濃古都風情。白天看起來沒什麼,到了夜晚才是真正的花見小路,燈火輝煌,風從衣袖而過。花見小路的南北氛圍完全不同,北側林立著近代化得大廈群,南側則是日本傳統花街,茶屋、料理亭鱗次櫛比。至今仍有十數位藝妓教師進行傳統茶道、花道、古琴、雅樂、狂言、舞妓的京舞、文樂等培訓。
  • 日本為什麼會有藝伎?
    1藝伎的由來日本的藝伎文化是由京都開始向外發展的,而京都藝伎文化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約17世紀的京都八坂神社所在的東山。八坂神社是京都眾多神社及寺廟中一個非常著名的神社,而且歷史悠久。其中有許多稱為「水茶屋」的店,販賣茶、糰子等點心,讓日本全國各地到來的信徒有個暫時休憩的地方。這有點像中國古代沿著官道而設立的茶鋪。當時的人們將在這些店工作的女服務生稱之為「茶汲女」或「茶點女」。有些茶汲女會用歌曲、舞蹈來吸引客人,這種吸引客戶的模式直至今日也很流行。在當時,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商業手法不斷地推陳出新,品質也一直提高。
  • 她15歲成日本藝伎,後因顏值太高成總統夫人,如今80歲依舊美豔
    記得張藝謀以前有部影片叫《藝妓回憶錄》,當時章子怡就因為出演「藝妓」這個特殊身份的角色而一度被人詬病。其實在日本的傳統文化中,藝伎並不是人們想像中的那種煙花女子,她們是具有才藝又美貌的人,但卻需要陪酒。而這個職業並非每個人都可以幹的,需要從小進行學習與培養才能勝任。
  • 日本唯一男性藝妓受熱捧 美豔不輸女人
    據英國《每日郵報》12月5日報導,日本東京「okiya」藝妓屋有全日本唯一一名扮演女性舞者的男性藝妓。這名叫永太郎的男子是一位藝妓的兒子。現在永太郎的表演頗受歡迎。據報導,因受經濟環境和娛樂政策的影響,當今日本藝妓行業已日漸衰弱。
  • 日本京都藝伎發源地,建築古樸雅致,隨處可見穿和服的外國遊客
    花見小路是日本最古老的花街,全長大約一公裡左右,這裡保留了很多江戶時期的古民宅。江戶時期持續時間從1603年-1868年,由德川家康創建幕府開始。花見小路及附近區域是京都藝伎和歌舞伎的發源地,部分私人區域目前是禁止拍照的,不過在2019年十月底之前並沒有明文限制。
  • 日本京都藝伎歌舞妓的發源地長什麼樣?帶你去看看
    花見小路是日本最古老的花街,全長大約一公裡左右,這裡保留了很多江戶時期的古民宅。江戶時期持續時間從1603年-1868年,由德川家康創建幕府開始。花見小路及附近區域是京都藝伎和歌舞伎的發源地,部分私人區域目前是禁止拍照的,不過在2019年十月底之前並沒有明文限制。
  • 來日本不能錯過的就是京都,這是藝妓發源地,隨處可見和服小姐姐
    在冬季還沒成為日本首都之前,京都則是長達一千多年的日本都城,光是這一點,你就不能忽視它的存在,這裡不僅擁有全日本最多的神社好寺廟,還有眾多擁有千年以上歷史的建築,最重要的是,這裡是日本藝伎的發源地,如果你對藝伎感興趣,可以來花見小路來打卡。
  • 疫情下的日本藝伎 臉是這樣塗白的
    Ikuko是日本赤坂藝妓區的「大姐」,她於1964年來到東京尋找自己的財富。那一年,東京正在舉辦其首次奧運會。但現在,新型冠狀病毒大流行讓她對這個有數百年歷史的職業感到前所未有的恐懼。日本藝伎以詼諧的談話、美麗的外表和傳統藝術的技巧而聞名,但近年來藝伎數量在下滑。由於日本宣布進入緊急狀態,Ikuko和她的同事們已經好幾個月沒有工作了,現在她們在社交距離規則下工作。已經80歲的Ikuko表示:「我剛來時赤坂有400多名藝妓,多到很多人我都不記得她們的名字了。但現在時代改變了。」
  • 日本藝伎:「參覲交代」攀比的產物,複雜的階級制和被壓抑的人性
    提起藝伎,很多不懂的人認為這個職業富含神秘和曖昧的色彩,所以眾多人認為藝妓難登大雅之堂。但是在懂的人眼中,這個職業是十分高雅且受人尊敬的。藝伎,是日本傳統文化中很重要的一項,與富士山、金閣寺一同被稱為日本的代表。
  • 《藝妓回憶錄》:傾訴了一個日本二戰時期前後,悽美的愛情故事
    最早聽說《藝妓回憶錄》是因為《take me hand》這首歌,輕快優柔的曲風配上主角小千代和主席的那段對話,讓我的心一下子為之傾倒。這部電影是2005年由羅伯·馬歇爾執導的一部愛情劇情片,豆瓣評分7.4分。整個影片按照主角千代的回憶為主線,回憶自己的悲慘一生。實際上,千代的遭遇,是整個二三十年代日本貧苦女性悲慘命運的一個縮影。
  • 一個改寫日本歷史的藝伎,如果沒有此人,日本明治維新不一定成功
    戊辰戰爭的結果是幕府統治徹底瓦解,倒幕派取得了最終勝利,天皇取得實權,江戶改名為東京,日本歷史進入了明治時期。而在這場轟轟烈烈的倒幕運動中有一類人我們不得不說,那就是藝伎,因為她們是倒幕運動中的英雄。有人說,如果沒有藝伎,就沒有日本倒幕運動的成功。
  • 成為日本藝妓有多難?她16歲入行21歲出道,從魔鬼訓練中脫穎而出
    藝伎是日本行走在街頭的活歷史,如今更是成為了日本旅遊業的重要標誌之一,隨著網際網路的興起,越來越多國家的人通過網絡對藝伎這種神秘的存在充滿好奇,因而前往日本想親眼見識一下。至少五年,才能從最初級的舞伎晉升為藝伎,而藝伎又需要多少年才能成為名冠一時的花魁呢?美惠雛步入這一行的第五年了,採訪時她年僅21歲,也就是說她在16歲時就已經成為了一名舞姬。那時她的同學們正憧憬著即將到來的高中生活,然而美惠卻選擇踏入了這與年輕人的世界隔絕的藝者行業。
  • 藝伎回憶錄小千代帶美瞳了嗎?藝伎回憶錄小千代結局是什麼
    藝伎回憶錄小千代戴隱形眼鏡了嗎藝伎回憶錄小千代應該是佩戴隱形眼鏡。影片講述了小百合(巖崎峰子)如何從一個漁村女童成長為日本歷史上最著名藝妓的故事。置屋的買家看中了千代子那雙共同的眼睛,買下了她欲將她打形成一個藝伎,但是姐姐左津卻被回絕。與一切新來的藝伎學員一樣,千代子起初在置屋做一些清潔工作,同時準備學習成為藝伎的種種技藝。或許正是由於千代子那雙共同的眼睛,使得初桃對她表示了極大的厭惡,經常挖苦她是「一個來自漁村女孩子的臭味」,並不時找藉口狠狠地摑千代子的臉,處處給她製造費事。新田置屋簡直是由初桃一個人養活的。
  • 136年前的「東京百美人」大賽:只屬於藝伎的選美
    有日媒翻出了日本130多年前的明治時期,東京舉辦過了一場名為「東京百美人」的選美比賽。
  • 夕拾の朝花 衹園花見小路
    它也是京都最著名的藝妓區,三百多年前,祗園街頭就出沒著身穿和服、腳踏木屐、踱步而行的藝妓舞姬。如今,這裡成為遊客可以沉浸在傳統京都氛圍中的地方之一。 花間小路從江戶時代起,就是日本最有名的花街,現在也是為數不多的能夠看到藝妓的場所。不過等到晚上才會看到藝伎。因為藝伎是晚上才出來工作的。
  • 日本藝伎變身總統夫人,後來還成國際交際花,網友 真的只靠臉嗎
    今天咱們要說的就是日本的灰姑娘:一個藝妓成為總統夫人,只因長得太漂亮。  01  這位被人們稱之為「日本灰姑娘」的女孩叫做根本七保子,但日本人習慣尊稱她為「黛薇夫人」。她1940年出生於日本東京,父親是一個很普通的木匠,家裡還有一個弟弟,父親的職業本就賺不來多少錢,為了生活只能借了大量外債,這讓整個家庭的狀況越來越差。
  • 印尼最美第一夫人,19歲嫁給年近六十總統,日本藝妓逆襲成國母
    印尼最美第一夫人,19歲嫁給年近六十總統,日本藝妓逆襲成國母歷史對女性似乎並不寬容,基本上都是被一筆帶過。即使有些記載,大多數也是「紅顏禍水」的評價,很難能夠在歷史上嶄露頭角。自古以來揚名天下的人,必定也會毀滿天下,似乎已經成了一個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