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先了解一下這幾個特務組織成立的時間和職能。
一、錦衣衛。
是在洪武十五年(1382年)朱元璋設立的,整個明朝一直存在。期間朱元璋認為錦衣衛有濫用職權之嫌,將內外刑獄從錦衣衛職責中廢除,但是明成祖朱棣上臺後,為了鞏固統治,又將其恢復,這個機構的職能為"掌直駕侍衛、巡查緝捕", 從事偵察、逮捕、審問等活動,也有參與收集軍情、策反敵將的工作,其首領稱為錦衣衛指揮使,一般由皇帝的親信武將擔任,直接向皇帝負責。可以逮捕任何人,包括皇親國戚,並進行不公開的審訊。
二、東廠
是明成祖於永樂十八年(1420年)設立,全稱為東緝事廠,簡稱東廠,由親信宦官擔任首領。東廠的職能是「訪謀逆妖言大奸惡等,與錦衣衛均權勢」,朱棣奪權後,對建文帝遺留的舊臣很不放心,所以他在民間廣布眼線,嚴加監視,大肆抓捕。東廠的首領稱為東廠掌印太監也稱廠公或督主,是宦官中僅次於司禮監掌印太監的第二號人物,由於東廠廠主與皇帝的關係密切,又身處皇宮大內,更容易得到皇帝的信任,東廠和錦衣衛的關係,逐漸由平級變成了上下級關係,在宦官權傾朝野的年代,錦衣衛指揮使見了東廠廠主甚至要下跪叩頭。明代幾個臭名昭著的大太監王振、劉瑾、馮保、魏忠賢都曾統領東廠。
三、西廠
成立於成化十三年(1477年),明憲宗為加強特務統治在東廠之外增設西廠,與東廠及錦衣衛合稱廠衛,用太監汪直為提督,其權力超過東廠,活動範圍自京師遍及各地。後因遭反對,被迫撤銷。正德元年短暫復開五年後又被撤銷。西廠成立,本來只是為了替皇帝刺探消息,但汪直為了升官發財,拼命的構置大案、要案,其辦案數量之多、速度之快、牽扯人員之眾都遠遠超過了東廠和錦衣衛。西廠人員從錦衣衛裡面挑選,權利很大,東廠能做的事情他們可以做,東廠不能做的事情他們也能做,後來因為很多人反對,正德七年(1512年),明武宗將其撤銷。
四、六扇門
六扇門不是職能部門,只是老百姓對縣衙之類的統稱,因為衙門外面就是安裝了六扇門。六扇門是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三法司衙門的合成。明朝萬曆年間,這個組織被建立來處理有關國家大事的案件,因為它辦事手段兇狠,行為詭異,專辦大案,在民間傳說的渲染下,六扇門這個組織極為神秘。但其實這個組織的主要職責還是輔助辦案,類似於現在辦刑事偵查案件的公安。
綜上所述,明朝的這四個特務機構,按權力大小排名,西廠>東廠>錦衣衛>六扇門,正因為有如此門類眾多的特務組織,才有後人諷刺明朝為「特務治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