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東廠和西廠,背後還有更大推手:了解下什麼叫內行廠

2020-12-16 大白讀史

我們都知道,自秦始皇併吞六國,統一國家之後我們的封建王朝開始了。他開創了前古未有的皇帝制度,自此為了鞏固皇權,各朝的皇帝用了一系列的措施來進行統治。等到明朝的時候,君主專制制度發生了重大的改變,上升到了一個新的層次。上過高中的一定忘不掉,明朝廢宰相,設內閣,來進行朝廷上的管理。

我們都知道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很熱衷於屠殺,因為害怕皇權受到威脅,殺死了很多開國功臣,其實這樣的皇帝在歷史上並不少見,他的兒子孫子什麼的也為了更加進一步的加上皇權設立了各種組織。

我們對於內閣好像並不是特別的了解,其實他就是直接為皇帝服務的,他就是為國家的軍國大事負責的。我們看過歷史片的好像都對東西廠感興趣的。的確,太監之間的鬥爭確實很刺激,那麼大家可知道東西廠是幹嘛的嗎?

他和內閣是什麼關係呢?還有錦衣衛,當然他們上面就除了皇帝沒有人管了嗎?接下來讓我們一起走進明朝的特務機構,了解其中的各種事情。

內閣和錦衣衛,東西廠不同,他們都是朝廷的大臣組建起來的,他們的職責是為了朝廷中的軍國大事,為了給皇帝決策提供意見,就相當於現在的秘書,整理資料,安排事項啥的。

錦衣衛是幹啥的呢,錦衣衛出現的時間,算是老大哥了吧。他是最早的,它的前身是朱元璋的御用拱衛司,其實簡單點來說就是皇帝的保鏢,保護皇上的安危的。他們一般由皇帝信任的武將擔任,去考察民情,策反敵將,管理皇帝儀仗,搜捕查案等工作。

然後他比不上天天跟在皇上身邊的人啊,他們辦事,必須的通過皇帝的允許,不像東西廠那樣,自己可以拿主意。

東廠的成立是在朱棣時期,是為了防止錦衣衛一家獨大。東廠的首領是皇帝信任的宦官,但是人員也是從錦衣衛當中挑選出來的較好的人,我們都知道,身邊親近的人肯定是和自己呆的時間長的人,東廠的建立也是開啟了宦官幹政的開端,它也是歷史上最早的特務情報機關。

東西廠的職責也不相同。東廠主要是刑獄審訊和社會監視,大家在歷史劇中看到的那些個去秘密抓人的,然後把人抓回來進行嚴刑拷打的就是他們。剛開始,他們還沒有監獄,也就是給錦衣衛跑腿的,後來人家自己勢力壯大,就有了自己的監獄了。

還有社會監視,我們都知道,每個朝代肯定有那些個密謀造反的大臣,東廠就是把這些個膽大包天的私底下忤逆皇上的人抓起來,當然,他們也屬於那種欺軟怕硬的,對於官大一點的就還得向皇上請示一下。

剛開始東廠也是為了皇帝著想,想的是廉潔奉公,一心一意,在明代東廠大堂入內即可見大幅嶽飛畫像,提醒東廠緹騎辦案毋枉毋縱,堂前還有一座「百世流芳」的牌坊。但是到了最後都是以權謀私,為了自己的利益著想了,他們常常敲詐勒索,使得很多的忠臣都死在他們的手中。有人肯定會問,到底東廠先成立還是西廠先成立。

西廠,是在東廠後才成立的,是在明憲宗的時期,也就是成化十三年,增設的。和東廠錦衣衛合稱為廠衛,權力還比東廠的大,他的任務就是查看民官的言行,同時也監督東廠。

其實說起來為什麼,還挺搞笑的,在明憲宗時期,也就是成化帝朱見深害怕有人要殺他,因為在那個時候有「妖狐夜出」的傳聞,還有妖道李子龍進入皇宮內要刺殺成化帝,所以成化帝才派人打扮成百姓查看民情的。

這只是西廠的前期,慢慢的才有了這個成熟的組織,西廠了。其實西廠大部分的人都是從錦衣衛調過來的,東廠也是,但是他比東廠的人數多,而且它還包含了東廠和錦衣衛的職責。但是他的生命力超級的短,在歷史上存在了僅僅幾個月,雖然在後面也有復出,但是總之並沒有多好。

其實我們說這些個特務機構是常常看到的,聽到的。但是,他們背後還有一個大boss我們都還不太了解。

內行廠是一個凌駕於錦衣衛和東西廠的一個更大的特務機構。在明武宗時期,掌管東廠的是馬永成,掌管西廠的是另一人谷大用。當時司禮監太監劉瑾因為與馬永成和谷大用不和,並且劉瑾也深得皇帝的寵愛,權勢滔天,就另設內行廠。

內行廠比他們偵查的範圍都要大,錦衣衛偵查一切的官民,東廠偵查官民和錦衣衛,西廠則偵查東廠,而內行廠則偵查錦衣衛,東西廠和一切官民。

除此之外,權力居東西廠之上,而且內行廠的酷刑很厲害,當時劉瑾為了把持朝政,對反對勢力極其嚴酷,

「罪無輕重皆決杖,永遠戍邊,或枷項發遣。枷重至百五十斤,不數日輒死。」

所謂幹的壞事多了肯定得不到什麼好結果,正德五年(1510年)八月,劉瑾因「謀反」被處死,內行廠被廢除,雖然它只存在了二年,但它把特務的囂張狠毒演繹到了極致,也給明朝臣民帶來了深重災難。

明朝的這些個特務機構都是為了加強皇權而設立的,其實這也是一個時代的產物,雖然但最後的結局都不是很好,但是在當時的確起到了制衡的作用。

朝廷的官員大臣見到東西廠裡的人都要禮讓三分,這也和我們看到過的歷史劇中的場景相同,朝廷官員對待太監也是不敢造次,畢竟「枕邊人」吹吹風也就可以要了自己的小命。

東西廠的成立也起到了彼此限制的作用,雖然兩家太監之間的鬥爭傷及了眾多的無辜,但是我們無法說它的存在是沒有意義的。

還有內行廠,可能因為太過低調,也可能因為存在時間太短,人們對他的印象少之又少,但是在當時那個時期內行廠可謂是一家獨大,錦衣衛和朝廷官員見了他也要下跪。

相關焦點

  • 明朝的東廠、西廠、內行廠、錦衣衛、六扇門,哪個最厲害?
    東廠、西廠、錦衣衛、六扇門,其實還有個內行廠,受文學和影視作品的影響,這些無疑是明朝歷史上最為著名的幾個衙門,那麼這些個衙門都是幹什麼的,他們中又是哪個最為厲害呢?這個則要分兩方面來說,權力最大者無疑是存在最短的內行廠,而為禍時間最長的則毫無疑問是東廠,我們分別來說。
  • 明朝時期東廠、西廠、錦衣衛誰的權力大?主要任務是幹什麼的?
    錦衣衛和東廠、西廠是明代的特務級織,合稱廠衛。它們直接由皇帝指揮,不必通過刑部、都察院和大理寺等政府機構,可以任意偵緝所有臣民的言論行動,擁有搜捕、系獄、拷掠、處死等權力。又設兩鎮撫司,其中北鎮撫司專管詔獄,有監獄和法庭,權勢最大。錦衣衛地位特殊,負責侍衛、緝捕、刑獄等事,史書記載:錦衣衛秘訪「盜賊奸究」,巡察「街塗溝洫」,也就是說舉國上下的政治性重案要犯,都會由錦衣衛處理,並在詔獄中審刑。詔獄有各種修絕人寰的酷刑,械、枷、鐐、樨之外,還有剝皮、抽腸、斷脊、刺心等名目。錦衣衛製造了無數冤獄,人人為之側目。
  • 明朝的四大特務機構,誰最厲害?錦衣衛、東廠、西廠,還有?
    文史博覽 明朝的錦衣衛作為特務機構,想必很多人已經了解。但鮮有人知的是,除了錦衣衛之外,明朝還曾出現過三大特務機構。每當緹騎出動時,天下必會因此騷動。四大特務機構掌權時期,上至藩王宰相,下至普通百姓,幾乎都處於其監視之下。若是有人稍稍逆了他們的命令,就會面臨家破人亡的悲慘下場。
  • 明朝時期,錦衣衛與東、西廠有什麼區別,哪一個權力最大
    錦衣衛,東廠和西廠,大家知道,他們是明朝的特務機構。但是,他們成立的背景,隸屬關係,權力大小,很多讀者並不清楚,小編用這篇文章,給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朱元璋為加強中央集權,對中央和地方政權機構,進行了巨大的改革。
  • 明朝的錦衣衛、東廠、西廠、內廠到底誰的實力最強?
    ,也叫東廠提督。,又把東廠與錦衣衛的職權包攬起來,它的職權比東廠和錦衣衛更大。西廠雖然權力大,但是名聲太臭,前後只有兩任提督,分別是汪直和谷大用。因此內廠在他的領導下,更是大肆培植自己的勢力,期間害人無數、壞事做盡。正德五年劉瑾的垮臺,內廠被正式下令裁撤,從此退出了明朝的政治舞臺。
  • 明朝是如何誕生出四大特務機構,錦衣衛、東廠、西廠、內行廠的呢
    錦衣衛由此誕生朱元璋已經意識到現在用老一套的方法對付胡惟庸已經不管用了,他覺得現在要對付胡惟庸必須要啟用一批全新的人,有一天晚上朱元璋叫來了儀鸞殿的指揮使毛驤,就跟他說以後你不但要替咱開道保護我的安全,還要替我去查一查那些文官,所以明朝歷史上最具有特色的外朝特務機關錦衣衛就應運而生。
  • 明朝四大神秘組織:錦衣衛、東廠、西廠和六扇門
    最近《大明風華》《錦衣之下》熱播,不少人對明朝歷史產生了興趣。今天我們一起來梳理下讓人聞風喪膽的錦衣衛、東廠、西廠、六扇門這四大明朝神秘組織。明武宗正德時期,東廠勢力漸起,錦衣衛逐漸勢弱,錦衣衛不得不依附於東廠。明世宗嘉靖時期,陸炳執掌衛政,錦衣衛權力達到頂峰。有明一代,錦衣衛一直存在,歷史長達290年。 東廠 東廠,即東緝事廠,中國明代的特權監察機構、特務機關和秘密警察機關。明成祖於永樂十八年(1420年)設立,由親信宦官擔任首領。
  • 比肩美國FBI的明朝特務機構
    明朝中央集權厲害,它分別搞出了東廠、西廠、內行廠、錦衣衛,這四個機構高手如雲,行事果斷,心狠手辣,百姓聞風喪膽。東廠東廠,官署名。即東緝事廠,中國明代的特權監察機構、特務機關和秘密警察機關。明成祖於永樂十八年(1420年)設立東緝事廠(簡稱東廠),由親信宦官擔任首領。
  • 明朝四大組織:東廠、西廠、錦衣衛、六扇門,哪個更厲害?
    明朝四大組織:東廠、西廠、錦衣衛、六扇門,它們哪個更厲害?明朝是中國最後一個由漢人統治的封建王朝,封建君主專制達到了新的高度。由於明朝的開國者朱元璋出身寒微,從小經受了很多苦難。如東廠、西廠、錦衣衛、六扇門的建立更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這些組織既神秘又獨特,在很多的影視作品中都能看到他們的存在,那麼他們到底是幹什麼的呢?
  • 東廠,西廠,錦衣衛,六扇門,究竟哪個是明朝權力最大的組織?
    "夏商與西周,東周分兩段,春秋和戰國,一統秦兩漢,三分魏蜀吳,兩晉前後延,南北朝並立,隋唐五代傳,宋元明清後,皇朝至此完。"這歷史朝代歌我相信大家並不陌生。清朝是我國歷史上最後一個朝代,而由漢人統治的最後一個王朝卻是明朝。
  • 明朝四大組織:東西廠、錦衣衛和六扇門誰最厲害?最厲害是第五個
    錦衣衛的長官為指揮使,是為正三品,副長官為指揮同知,是為從三品,其下還有指揮僉事,是為正四品,鎮撫使從四品,緊接著便是分別屬於正五品、從五品的千戶與副千戶,以及屬於正六品與從六品的百戶與試百戶
  • 明朝四大特務組織東廠、西廠、錦衣衛、六扇門,誰最豪橫?
    我們先了解一下這幾個特務組織成立的時間和職能。一、錦衣衛。是在洪武十五年(1382年)朱元璋設立的,整個明朝一直存在。三、西廠成立於成化十三年(1477年),明憲宗為加強特務統治在東廠之外增設西廠,與東廠及錦衣衛合稱廠衛,用太監汪直為提督,其權力超過東廠,活動範圍自京師遍及各地。後因遭反對,被迫撤銷。正德元年短暫復開五年後又被撤銷。
  • 明朝四大組織:東廠、西廠、錦衣衛、六扇門,它們哪個更厲害?
    明朝是中國最後一個由漢人統治的封建王朝,封建君主專制達到了新的高度。由於明朝的開國者朱元璋出身寒微,從小禁受了很多苦難。所以登上皇位之後,對貪官汙吏十分痛恨,不僅廢除了實行了兩千多年的丞相制度,還設立了很多神秘組織,強化中央集團,監管審判官員。如東廠、錦衣衛、六扇門的建立更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 明朝的特務機構不只錦衣衛與東西廠,還有個更牛的廠卻少有人知
    東廠權力在錦衣衛之上,只對皇帝負責,不經司法機關批准,可隨意監督緝拿臣民,從而開明朝宦官幹政之端。 三、西廠 明憲宗成化年間,京城裡屢屢發神秘案件,明憲宗朱見深為加強偵輯力量,於是就成立了一個新的偵察機構,命名為「西廠」。 憲宗令大太監汪直建立西廠,欽定校尉人數一倍於東廠。
  • 《錦衣之下》、《繡春刀》:錦衣衛與東廠真的是「水火不容」嗎?
    「廠」,指的是東廠,雖然也有西廠,但是它存在的時間很短,所以「廠」一般指東廠,「衛」指的是錦衣衛,錦衣衛和東廠真的是「水火不容」嗎?他們是什麼關係?到底誰更厲害呢? 下面就帶大家了解一下他們「相愛相殺」的關係吧!
  • 明朝的廠衛是什麼意思,分別是指什麼
    廠衛,是明朝內廷偵察機構。廠,指東廠、西廠、大內行廠;衛,指錦衣衛。合稱廠衛。1.錦衣衛,是明朝專有軍政搜集情報機構,前身為明太祖朱元璋設立的「拱衛司」,後改稱「親軍都尉府」,統轄儀鸞司,掌管皇帝依仗和侍衛。洪武十五年(1382年),裁撤親軍都尉府與儀鸞司,改置錦衣衛。
  • 明朝的特務機關,除去錦衣衛還有哪些?
    明朝是文臣集團權力比較大的朝代。皇帝為了監視大臣,設置了眾多的特務機關。明朝皇帝自明成祖朱棣起,頗為喜歡使用太監,常常賦予太監特殊的權力。這就造成了太監職位不高,權力不小的局面。除去開國皇帝朱元璋設立的錦衣衛,明朝還有哪些特務機關呢?
  • 從明朝聽命於皇帝的特務組織入手,漫談錦衣衛存在的必然性
    由此這些特務場所本身是統治者為了自身統治而創立的,最終卻成為被利用的對象,也最終導致了明朝政權的滅亡,實在是可悲。那麼,這四個間諜組織的責任有什麼不同?為了保住明朝剛剛萌芽的政權,明朝統治者建立了專門的間諜組織,如錦衣衛,加強了對大臣和人民的監督和控制。隨著之前幾代的覆滅,保護他們的忠臣成為極為重要的課題。
  • 細說中國古代最神秘的特務組織——錦衣衛,你了解多少?
    此外,他也擔心自己死後,下一任皇帝駕馭不了文武大臣,設立錦衣衛算是給自己的後代加了一份保險。 錦衣衛名義上有兩個職責:一是作為親兵侍衛負責日常巡護,二是在朝會大典及皇帝出巡時負責天子儀仗。然而實際上,錦衣衛的職責只有一個:皇帝的專用特務。他們只對皇帝負責,但凡是對皇權有威脅的事物,都會被他們「抹殺」,他們是皇帝的利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