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文原音動漫vs國語版動漫,你更喜歡哪一個?

2020-08-14 高考日語喬保斌老師

隨著中日文化交流的頻繁和加深,日本的影視劇作品陸續進入中國。其中,日本動漫以其天馬行空的想像,豐富生動的人物形象、溫婉深刻的寓意、以及帶入感強的配音和優美動聽的配樂,在中國廣受好評。網際網路的普及和字幕組的出現推動了日本動漫在中國的傳播,掀起了日本動漫熱潮。近年來,電影院也正式引進了多部日本動漫電影,讓日本動漫從電腦屏幕走向了大銀幕。據調查,近5年,中國正式引進的日本動漫,其中近80%是動漫電影,足以看出日本動漫在中國受歡迎的程度。

日本動漫進入中國市場時,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是翻譯。外國影視作品的翻譯方法主要有配音和字幕翻譯兩種。近年來,字幕翻譯因其節約時間和經濟成本、觀眾可以感受動漫的原聲原影、原汁原味等優勢,越來越多的外國影視作品採用字幕翻譯。字幕翻譯是一種特殊的翻譯形態,受到諸多因素的制約。主要是人物對白的文字化,受鏡頭切換、人物的說話語速等時間限制。而且,字幕必須與畫面相配合,字幕在屏幕所佔據的比例和字幕的字數有規定和要求。一般情況下字幕翻譯不能加注進行補償或解釋。而且考慮到觀眾的教育程度和閱讀能力,字幕翻譯要求淺顯易懂,簡潔清晰,不能讓觀眾產生視覺上的負擔,同時為了避免文化衝擊帶來的不適與困惑,字幕翻譯時適當地進行本土化處理。因此,字幕翻譯具備瞬時性、通俗性、簡約性、無注性、可視性等特點,而這些特點決定了字幕翻譯與普通文本翻譯不同。

正所謂翻譯三原則:「信、達、雅」,完全字對字的翻譯結果可能沒人看的懂……還有句話叫「一千個人眼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各個字幕組對原文的理解都不可能完全一樣,還有原文中的各種術語和專有名詞,在沒有官方解釋之前,只能各用各的一套,這就造成各字幕組對同一句話的不同翻譯。對我們來說,只要翻譯可以讓我們看懂並理解原作的意思和內涵即可。但是翻譯這一塊自有一套規則,雖然看起來挺無釐頭的。例如「多啦A夢」大陸,香港,臺灣翻譯都不一樣,還有「一休哥」,「中華一番」等,甚至到現在中國這三個地域翻譯的版本都不一樣,而且似乎有另外一套規則。

強行音譯

說起強行音譯,就想起早期的「多啦A夢」的阿蒙和野比康夫都是根據音譯,記得當初的胖虎還是「大熊」,如今的「大雄」卻一直被揍,不過野比大雄真實名字叫野比伸太。還有,這個乍一看這個有些莫名其妙的名字,原名中To LOVEる和とらぶる本身就是在玩音似梗,而翻譯成「出包王女」中的「出包」一詞與とらぶる(Trouble)也是在玩音似梗。

喜好&情感譯(這個得看情況分析,畢竟每個人的喜好都不相同)

雖然現在好多日本動漫的名字都改過來了,但是想想以前,似乎當初有些熱血的翻譯也是挺好笑的。另外「哆啦A夢」除了最初的音譯外,中國臺灣和中國香港的翻譯就是根據當時喜好流行來定的。「叮噹」或「小叮噹」這種叫法在臺灣十分流行,香港亦如此。據說香港人喜歡在頸部墜個東西祈求平安,他們把此物稱做叮噹;而機器貓身上正好掛著一個大鈴鐺。同時,機器貓早期被各國引進時都分別使用不同譯名,以便當地少兒接受。


還有就是我提到的《魔卡少女櫻》裡面早期的男主「李小狼」,他在日本還有中國臺灣、香港裡面的名字都是以這個稱呼,而到了大陸怎麼就變成了「王小明」了呢?簡單扒了下原因應該是這個...

第一個因為裡面堂妹李莓玲喜歡小狼,而在中國堂兄妹之間暗戀是不允許的,所以把莓玲改成了表妹,加上小明這個姓祖傳名字符合當時,於是就全改了。

第二個可能上頭覺得小狼的名字太血腥了,呃,少兒不宜。於是...並且裡面的內容也稍加修改,從70集剪成了62集。

第一個因為裡面堂妹李莓玲喜歡小狼,而在中國堂兄妹之間暗戀是不允許的,所以把莓玲改成了表妹,加上小明這個行祖傳名字符合當時,於是就全改了。

第二個可能上頭覺得小狼的名字太血腥了,呃,少兒不宜。於是...並且裡面的內容也稍加修改,從70集剪成了62集。


中式名任性譯(直接用主角名字來當這個動漫的名稱)

早年間,除了大陸引進的日本動漫外,還會直接拉來臺灣那邊譯好的來。但是臺灣似乎對中式名有著一種深沉的熱愛。不知你們還記得《聰明的一休》嗎?現在想來裡面最讓人不能理解的是那位新右衛門被翻譯成「李靖武」,還有足利義滿被翻譯成洪子傑。

硬廣譯(添加廣告,畢竟是金主爸爸嘛)

上述的動漫最多算是翻譯技術欠佳,那植入廣告的的翻譯在當年絕對是牛*...想必大家都猜到了,就是這個《中華一番》。當然我們在電視上看到的還是叫《中華小當家》。因為當年統一的贊助,為了推廣當初他們的「小當家乾脆麵」,把主人公劉昂星的名字改為綽號「小當家」,簡單來講赤裸裸的硬廣告啊!


當然我看過的動畫不算多,有民間字幕的也有正版的,當然,錯誤確實存在,大概90%以上的動畫字幕都會有或多或少的翻譯錯誤或者準確來說是不準確的翻譯。

比如題主提出的持ち時間,的確這樣翻譯是不精確的,我去查了一下持ち時間的意思後發現,如果要觀眾完全理解,需要花費一定的文字去解釋,而且並不能保證解釋的通俗易懂,況且這個詞,就算是日本人,不了解將其的話對它的意思也是模稜兩可。

在這裡僅代表我個人觀點,還是建議看日語原版的,畢竟一部動漫的精髓就在畫工、情節和聲優上面 原版的聲音我覺得更能表達角色的想法 何況我們不能只期待那些加工過的產物,很多更好的動漫因為各種原因沒有被翻譯過來 新番動漫不能及時被翻譯出來 如果不看豈不是很遺憾。

相關焦點

  • 動漫迷們為什麼喜歡日文配音反而對國語沒那麼喜歡
    我國的動漫市場主要由日漫和國漫組成,且在兩者中又以日漫為主,我國動漫由於家長的關愛和某些其他原因一直是處於苟延殘喘的狀態,也是因為這樣國漫一直處於很尷尬的地位,在很多地方都被曾經的徒弟日本所超越其中就包括聲優。
  • 照橋心美真人版Vs動漫版,你更喜歡哪一個?
    哈嘍,今天又是一個陽光明媚的好天氣,大家是不是都有一個好心情呢?這一次又到了小編和各位見面的時候了,希望各位看官看的開心!如果各位看官喜歡小編的話,記得歡迎關注一下「品談動漫之美」,各位每一個關注都是對小編的支持呢~哦呼!照橋心美真人版Vs動漫版,你更喜歡哪一個?
  • 中國動漫vs外國動漫,這幾個動漫你看過嗎?你更喜歡哪個?
    現在很多人喜歡國外的產品,比如日本的大米和電飯煲,美國的商品。中央二臺做過實驗,中國的電飯煲和尿不溼不比日本和美國的差,同樣功能的產品比外國的實惠,質量還更好。同時我們也見證了中國動漫的發展,下面這些動漫中,國漫和外國動漫你更喜歡哪個?
  • 這幾部國產動漫都有日配版,你更喜歡哪一個?
    以前的國漫,很多人吐槽不是動作太僵硬,就是畫風太幼稚,只適合「兒童」看的等等,雖然的確差不多,但是經過這些年國漫的不斷發力,終於讓國漫不再是「兒童」看的動漫了。當畫質好了,動作不在那麼僵硬了,配音又不行了,有好幾部就是配音毀動漫的,當然了這麼說有點誇張成分,其實近年來的國產動漫配音也還是不錯的,可能很多漫迷日漫看多了,在看國漫的時候,有一點無法接受國漫的配音罷了。
  • 你跟這部動漫叫什麼名字?能說出來的,都暴露年齡了
    對於這部動漫名字的念法,才是暴露了年齡,你跟它叫什麼?記得最小接觸這部動漫時,是國語版配音。不過國語配音也有不同種類。印象最深的應該屬於遼藝的配音,遼藝配的《美少女戰士》,也是一部非常值得回憶的動漫。隨著網絡發達,日語原音名氣越來越大,導致國語配音被吐槽的越來越差。但在05年左右時,黃金時間播出的基本都是國漫,就算是引進的日漫,也全部都是國語配音。所以你們喜歡這部動漫的國語配音,還是日語原音?你跟這部動漫叫什麼?歡迎告訴咖啡~(圖片來源於網絡)
  • 《千與千尋》國語版遭吐槽,「回憶殺」變「殺回憶」
    周冬雨捏著嗓子,井柏然粗聲粗氣,一點少年氣都沒有……」範兒君也去看了國語版,最後也是大失所望,雖然「國語版」配從感情傾注到咬字斷句,做得也非常棒,但音聲真的不適合原設,特別是男女主角配音。「國語版」配音白龍上線後,吐槽聲從未停止。井柏然聲音厚重深層,世故感強,而他配的白龍,完全是少年老成。
  • 影視版、動漫版、Q版哪一個更能觸動你?
    魔道祖師因此也出現了三個版本的演繹播放,影視版、動漫版、Q版這三個版本哪一個才是你心中的C位呢?⒈影視版我很喜歡的一句話「我永遠懷念19年的夏天,一個不太火的導演,帶著一群不太火的演員,成為了一群女孩子的青春」。這句話說的真的很貼切,影視版的魔道祖師名為陳情令,是一群非常優秀的男孩子們一起演繹的,19年的那個夏天它火的一塌糊塗。
  • 動漫真人對比,你更喜歡哪一個?
    再來是在背後支持葉修組建心欣戰隊的老闆陳果,看過這部劇的人都知道,陳果是心欣網吧的老版,當葉修被嘉世驅逐後,來到的就是心欣,而陳果看起來也是一個喜歡榮耀的女孩子,但動漫中的陳果給人的感覺是她年紀已經很大了,真人版的陳果看起來 也是個年輕人,
  • 你看的第一部日本動漫是什麼?哪一部動漫是你都入坑作呢?
    你還記得你看過的第一部日本動漫嗎?又是你哪一部動漫讓你至今難忘呢?我的童年看的第一部日本動漫是《灌籃高手》,我記得是在「炫動卡通」頻道看到的。這部動漫讓我愛上了籃球這項運動,更讓我喜歡上了一句話,「我是天才」,這是櫻木花道的一句話。
  • 動漫國語配音如此辣耳朵,真實原因你知道幾個?
    前言:相信許多喜歡動漫的朋友們經常都會看到動漫彈幕和評論區吐槽配音辣耳朵,尤其是資深漫迷們,看日漫時基本不會看漢化國語配音版的,就像大多數喜歡看國外影視劇的小夥伴基本不會看中文配音版的一樣。為什麼我們會感覺動漫國語如此辣耳朵,或者說為什麼我們不喜歡動漫國語配音呢,究竟是什麼原因呢?日本動漫和特攝中的國語配音1.
  • 千與千尋:日文原版和配音版將同步上映,你刷哪個?
    自從《千與千尋》確定在中國引進後,不少動漫迷,宮崎駿粉們早已期待不已了吧。這部宮崎駿的巔峰之作,時隔十八年終於要在國內上映了,那麼到時將會在大螢屏帶給我們怎樣的感動呢?某人表示真的很期待。其實《千與千尋》全名應該叫做《千と千尋の神隠し》。其中的「神隠し」意思是「被神仙藏起來」。
  • 一人之下:國語與日語像是兩部動漫,阿威十八式失去了該有的靈魂
    雖然因為歷史原因百分之八十的人都不喜歡這個國家,但不得不承認僅就動漫來說,日漫在前些年要領先國漫不少。不過近些年一些優秀的IP出現,讓國漫在國內能夠和日漫分庭抗禮。而《一人之下》最讓人眼前一亮的地方,正是強勢的登陸了日本。
  • 《快把我哥帶走》:動漫版、網劇版、電影版你更喜歡哪一版?
    看到這個作品,讓靜哥哥想起來自己當年的學校生活,不禁感嘆這才是我們的青春,與動不動就墮胎自殺的青春類題材不一樣的地方,這部作品更真實,沒有讓人不適的劇情多的反而是那種青春期才有的小煩惱和小美好,同時劇中也充滿了溫情的部分,表面上哥哥時分隨時都在欺負妹妹十秒,但其實是為了不讓十秒因為父母不和的關係而難過,是一個又二又溫情的哥哥。
  • 動漫的和真人版的《不良人》,你更喜歡哪一個
    動漫的《不良人》大家看過,那麼真人版的看過了嗎?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畫江湖之不良人第一季》改編的古裝武俠季播網絡劇,由鄭業成、李純、範世錡、蔡文靜、季晨、馬薇等主演。鄭業成飾演李星雲,從形象來看,鄭業成具有有那種英雄氣概的氣勢,非常適合演李星雲,顏值與演技都好。
  • 神奇寶貝:真人版和動漫版皮卡丘哪一個更可愛?網友:兩個都要!
    神奇寶貝一直都是小夥伴們非常喜歡的一部動漫,不僅僅是這樣,皮卡丘的身價也因為動漫而水漲船高,成為了神奇寶貝裡面的明星動漫人物,最近上映的大電影票房也是相當可觀,而且皮卡丘的周邊也一直都是大家瘋搶的對象,但是當電影真人版的皮卡丘出現,和動漫版的皮卡丘出現的時候,你更喜歡哪一個,覺得哪一個更可愛?
  • 動漫中的眾多「貞德」,你最喜歡哪一個?
    另外由於日本動漫非常喜歡借鑑那些歷史上有名的英雄人物,所以在很多的動漫作品之中,聖女貞德也是經常出現的角色之一。那麼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究竟哪些動漫中出現過我們熟悉的貞德吧!1.決鬥怪獸聖女貞德,出自我們童年經典之作《遊戲王》。攻擊力2800,防禦力2000,由大慈大悲的修女與墮天使瑪麗融合而成。
  • 《妖精的尾巴》國語版將上線 零時差同步播放
    第十一屆中國國際動漫節上周在杭州白馬湖舉辦,搜狐視頻攜《妖精的尾巴》等頂級動漫首次參展並在現場舉行《妖精的尾巴》全新國語版發布會。搜狐視頻獨家宣布,《妖精的尾巴》全新國語版將於5月11日同步日語版全球首播。  攜手超人氣配音團隊 同步日語版全球首播  動畫《妖精的尾巴》改編自講談社旗下的超人氣魔幻冒險漫畫,原作在日本本土就有六千萬的銷量。
  • 七龍珠第一部國語版在線觀看
    這是一款最全的動漫資源的APP,如,七龍珠第一部國語版在線觀看,還擁有精緻觀看體驗,有多種人性化的觀看方式,獨創電影式切換分屏模式,局部展現動漫內容,也可以全屏拖動觀看,雙擊對頁方式瀏覽,快來下載試試~
  • 動漫「鬥破蒼穹和鬥羅大陸」,你更喜歡哪一個
    動漫鬥破蒼穹和鬥羅大陸都是根據原版小說改編而成的,兩部作品可以說都是曾經輝煌一時的經典小說,鬥破蒼穹更是創下了超過一億四千多的點擊量,當時那個年代裡,貼吧裡面人氣排名第二的也是鬥破蒼穹,不得不說鬥破是開創了一個時代的經典之作,以至於後面模仿這種套路的小說越來越多
  • 麻麻我真的在看動漫!盤點幾個中文配音比日文配音更加有趣的動漫
    作為85後的大媽,還記得筆者小時候在電視上看的動畫都是中文配音版的,比如《灌籃高手》、《名偵探柯南》、《神奇寶貝》(那時候翻譯為寵物小精靈)、《龍珠》等等,當時聽到中文配音的時候並沒有感覺有什麼不妥,但隨著日本動漫開始慢慢淡出廣播電視圈,上個世紀,我們這群日漫粉也只能用DVD光碟來看動漫,後來就開始通過網絡來追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