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山東省教育廳印發《關於加強高等學校食堂管理工作的意見》,明確了食堂管理的具體要求。要求高校食堂合理搭配高、中、低價位的菜品,低價菜(2元以下)所佔比例不得低於20%。同時,高校食堂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量化等級在2022年底前須達到A級標準。該意見有效期五年,自印發之日起施行。
意見要求,高校食堂應堅持公益性原則,不以營利為目的。高校食堂的大宗食品一律實行集中招標和定點採購,建立源頭可溯的食品安全監管體系。高校要制定承包或者委託經營食堂方退出管理辦法,實行負面清單制度,對年度考核不合格的要堅決予以清退;對發生食品安全事件、存在食品安全問題且拒不整改或連續整改不到位的承包方或者受委託經營方,學校要及時終止承包或委託經營行為。食堂一律實行明碼標價,高、中、低價位的菜品搭配合理,低價菜(2元以下)所佔比例不得低於20%。
高校要統籌財政撥款、學費收入及其他收入等資金渠道,設立學生食堂飯菜價格平抑基金,根據市場物價上漲情況,適時對學生食堂(包括社會力量承包或委託經營的食堂)進行補貼,抑制飯菜價格過快上漲。學生食堂成本上漲幅度超過學校調控能力時,學校要廣泛告知學生,取得學生理解。
意見還強調,要推進「農校對接」和農產品聯合採購,減少農產品流通中間環節,發揮集約優勢,降低原材料採購成本。鼓勵高校通過「消費扶貧」方式,深入做好「精準扶貧」工作,推進與欠發達地區共同構建長期穩定的農產品供銷關係,助力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和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高校要嚴格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建立以校長為第一責任人、分管校領導為直接責任人的學校食品安全責任制。高校食堂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量化等級在2022年底前須達到A級標準。高校要根據在校師生規模,科學規劃食堂選址、數量、面積,配足配齊相應食堂設施設備,食堂餐位不少於學生人數的三分之一。
鼓勵高校食堂採用信息化手段採集、留存、管理食品原料採購及食品貯存、食品加工製作、分餐或售賣、餐用具清洗消毒、食品留樣、從業人員健康體檢和食品安全培訓、食品安全自查等信息。要藉助「網際網路+明廚亮灶」,隨機抽查食堂運行狀況,主動查找、發現食品安全問題及風險隱患。鼓勵高校積極運用第三方評價的方式,對食堂進行量化監督考核。(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王世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