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出塞二首·其一》
2020年11月21日,105歲的詹大南將軍與世長辭。
戎馬生涯二十七載,在14歲的時候就加入了少先隊,16歲參加紅軍,先後經歷了鄂豫皖蘇區反「圍剿」、紅軍長徵、百團大戰等等。在抗日戰爭中,曾經率領一個營殲掉了日軍140餘人,這才裝備落後的情況下是不敢想像的。抗美援朝戰爭中,面對美國的戰機毫不畏懼,率領自己的隊伍全殲美國一個加強團。
在抗美援朝戰爭初步勝利之後,我們的國家對這些英雄們進行了授銜會議。除了詹大南將軍之外,還有1613位。在那個特殊的年代,百姓對他們也以開國將軍著稱。每次在天安門閱兵的時候,他們坐在改造的大巴車上面,身穿軍裝排好勳章,成為所有隊伍中最特殊的一群人。時光荏苒歲月爭鬥,因為詹大南將軍的離去,還健在的開國元勳也只剩下黎光、鄒衍和楊永松三位。
詹大南
詹大南將軍在1915年出生,安徽金寨人。在1931年的時候,16歲的他與自己的同鄉好友一起參加了紅軍。三年後的一天,鄂豫皖省委召開會議期間,詹大南被任命為徐海東的保衛幹事。就是我們所熟知的保衛員,此時的他也不過19歲。在看望首長的媽媽期間,鬼子突然包圍了整個村子,剎那間戰火一片,混戰中一枚冒著青煙的手榴彈朝著徐海東滾過來。
詹大南見狀,直接將徐海東撲倒在地,不過後者的腿還是被炸到了一塊。隨後,詹大南立馬背起徐海東往外衝,其餘的士兵站成一排進行掩護。一路上他同自己的弟弟詹大海換著背,最後也成功將徐海東送到了醫院。在事後徐海東充滿感激地對詹大南說:「小詹,這次要是沒有你,我的小命還不知道在哪,你是好樣的。」可就是這樣一位英雄,永遠地離開了我們。
黎光
黎光將軍原名黎光裕,1914年出生於四川儀隴。因為童年的苦難,黎光將軍也變得十分堅強。在1932年,紅軍進駐到四川,建立地方武裝,黎光積極參加到其中。時隔不久,敵軍開始了所謂的「六路進攻」計劃。為了粉碎這次敵人的計劃,黎光率領自己的軍隊帶頭衝鋒,不料被敵軍的子彈打中小腿。
在戰爭結束之後,黎光被送去了醫院。傷口感染過於嚴重,醫生建議他進行截肢,如果保守治療不成功的話,會蔓延到整個身體。黎光直接從病床上坐起來說道:「不行,革命才剛剛開始就截肢,沒有腿怎麼打敵人?這不開玩笑嗎?」醫生面對黎光也很無奈,最終採取了保守治療,萬幸的是腿保住了。如今的黎光將軍也已經106歲高齡,讓我們把最真誠的祝福一起送給他。
鄒衍
鄒衍將軍於1915年出生在興國縣崇賢鄉一個貧苦農民家裡,也正是因為這樣的條件,造就了鄒衍獨立的性格,印證了我國那句「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古話。在1928年就參加了秘密農民協會,經常奉命打探消息,傳遞信件,此時的他也只不過13歲。每次農協一開會,他便機警地在會場附近放哨,14歲時就當上兒童團的指導員。
1934年10月,鄒衍隨軍參加了艱苦卓絕的二萬五千裡長徵。在革命勝利後,鄒衍將軍去東北軍區任職副政委。在1952年的時候,率部生擒了美國CIA間諜唐奈和費克圖,轟動了整個世界。在後來的抗美援朝戰爭中,鄒衍將軍又一次次地指揮部隊把前來東北偷襲的敵方特務一個不漏地抓了起來,實在令人欽佩。2019年11月5日,鄒衍在瀋陽喜過106歲生日。
楊永松
楊永松將軍在1918年7月出生於廣東大埔,依舊是很小的年紀,在13歲的時候就參加了中國工農紅軍。在參加後不久,1934年就開始了兩萬五千裡長徵之路。在中蘇特區時,他經歷了第三、四、五次反「圍剿」,還有直羅鎮戰鬥、平型關大捷等著名戰役。在1955年的時候也成功被組織授予少將軍銜。
「人民軍隊永遠不能忘了初心,為了革命,就要活著幹、死了算……」在2019年的一個春天,在北京織女橋東老胡同一座靜謐的四合院裡,老紅軍楊永松堅定而硬朗的聲音,震撼到每個人的心房。如今他的年事也已經過百,但每天仍然堅持讀書看報。在2008年的時候,楊永松完成了15萬字的回憶錄《硝煙往事》。
他的英雄事跡有多少人知道?有多少人會在後代裡說到?有多少開國將領與功臣被人們記在心裡?又有多少人會記住他們的名字?他們為了曾經的革命事業付出了多少努力?我們的英雄紀念碑是他們的鮮血,在戰場上為了整個國家,為了我們的民族,付出了自己的鮮血。最後讓我們為這些逝去的革命先烈,獻上心底那份最崇高的敬意。
參考文獻:
《出塞二首·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