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導演來自不同的文化背景,一個融合了典型的東方傳統和英國式冷漠的香港導演,一個具有基督教新教背景的工業化的美國,一個來自南國奉醇酒,美人,音樂為人生之樂的天主教國家,自然,在表達愛神這個主題上各自有獨特的風格。
王家衛的電影被視作近年亞洲電影的代表,和北野武共同被稱為亞洲電影的領軍人物。王家衛的電影更是被人稱作小資的最愛,和村上一樣。
此短片的英文名Eros,是希臘神話中愛神的名字,在英語中也是「愛欲」、「情慾」的意思。我覺得,愛神更含蓄,而「情慾」要來的更貼切一些。中文名「愛神之手」雖是系列中之一,也只是引題,而其中含有的「情慾」意義,卻是點睛之筆。
安東尼奧尼早已無力承擔任何一部電影的錄製,甚至連說話都困難,可依舊向東、西兩方著名導演下請貼共烹一部《愛神》,可見這次是有了相當大的創作衝動。我讀過他的筆記和一些微型小說,發覺他其實是一種類似於費裡尼的人,他們的創作稱得上是純粹的衝動,甚至只是腦中的某些不穩定的意象。或許這些騷動不安的活躍思緒和與之相配的表現力是上帝給他們的禮物,別人是體會不來的。
上海、舞女,欲望的女神鞏俐高坐神壇,我們和張震(裁縫小張)一同窺探與旁觀她在情天恨海中浮沉,「從一個男人轉到另一個男人」的生活。王在接受訪談時,提到自己從前常聽父母談起工作時遇到的人和事,其中之一便是舞女。顯然,舞女也和重慶大廈一樣,是童年時代神秘的話題之一。
影片的大膽和前衛是超然的,儘管場景依舊是我們熟知的舊上海。在王家衛的電影裡,沒有那種華麗的頹靡是不可想像的,就像他一直以來流露的戀母情結。所以,在影片裡充斥著小裁縫對華小姐愛恨交織的情愫,也飽含了華小姐若有若無的歡喜,她歡喜還有一個男人真心對她好,儘管她明了他們是不同世界的人。
據說此片有向巴黎最後的探戈致敬,它大概是王式作品中感情最強烈的一部了。
這是王家衛最踏實的電影,務實,人性,不在雲端高處不勝寒。
這也是鞏俐後期層次最豐富的表演,雖然形式上還是一貫的御姐做派,但側拍心底裡那份獨屬少女的彷徨純真令人不禁心動。
以張震久經情場的個人經驗出演處男的表演可評十分。
這部片子讓我徹底對鞏俐改觀。要知道最先看到秋菊打官司的首因效應要想消除談何容易。但是這部片子令我徹底改觀,回頭再看看其他作品,發現她確實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好演員。張震才華橫溢,驚為天人。它是新生代中堅小生中最有實力的一位。只是風格有些過於藝術和小眾,恐怕離開王家衛這種悶騷導演,光芒還真是無從放射。
電影的最後,小裁縫終於渾身顫抖地回到了店裡,他生命中最美妙的體驗仿佛被人從身體裡抽離了出去。
而那對精緻而美麗的手,那對愛神與欲望的手,那對小裁縫愛著的手,在他的心底,在長久的歲月更迭裡慢慢變換著姿態,仿佛盛開的玉蘭,慢慢向上揚起,也終於變成了一種告白的手勢,向他所有短暫的快樂與長久的遐想,向他漫無涯際的青春期與白髮紅顏的蒼老,向他孤獨感懷的一切一切,沉默地作別。
當西方解放思潮大行其道的時候。東方尚滯留在意識初期。而當此刻婚外情題材的影視作品大張旗鼓的時候。西方的影片裡已然回歸到探討婚姻的本質以及愛與欲的平衡。
電影表演裡那種冰山頂端的分寸,那種凝練且餘韻悠長的光彩,震哥其實些許用在了他平生第一部電視裡。還是很成功的,發酵起來後勁十足。
但電影那種瞬間即永恆的感覺,那種無法靠篇幅滲透和潛移默化來造就的魅力,終究是難以複製。
至於王家衛,不必完全搞懂也罷~~~~~因為,反正你終究還是會搞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