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記者 周丹 視頻製作 向瑩 楊凝寒
1月23日,除夕夜前一天,武漢,一座人口千萬的城市宣布:封城。
但城市會封,生活不會封。
外賣騎手成為人們與超市、便利店、餐廳之間的橋梁。他們穿梭於社區和醫院,為醫患送去熱飯,為居民送去生活所需。
武漢下雪那天,餓了麼藍騎士舒雷和同事一起,在醫院門口等醫護人員來取餐。等最後一名取餐的護士趕來,時間,已經過去了4個小時。
「對不起,搶救病人,來晚了!」看到凍得直哆嗦的外賣小哥,護士瞬間紅了眼眶。
再難也要讓醫護吃上飯
在那段大疫襲來的日子裡,醫院,是讓很多人談之色變的地方。可有一群人,卻每天往返於不同的醫院之間,幾乎沒有間斷。
舒雷,39歲,漢川人,餓了麼迪亞斯礄口站副站長。第一次往醫院送餐,是正月初二,武漢封城第3天。
那天,舒雷所在的站點,聽說醫院裡,醫護人員每天只能吃泡麵。「說什麼也要給他們弄點好吃的。」騎手們迅速聯繫平時熟識的商家。
可因為封城,店鋪幾乎都關門了。關門關不住溫暖。寶豐路「叫個炸雞」店的老闆,聽說是給醫護人員送餐,二話不說開了門:「有多少存貨做多少!」
60份熱氣騰騰的炸雞做好,舒雷和同事迅速將餐送到了醫院。接餐的護士長哭了,她說:「吃了三天泡麵了。」
舒雷和同事們心裡難受,暗下決心,再難,也要繼續往醫院送餐。
好在,愛心商家也不少。免費供應愛心餐的餐廳越來越多,「舒雷們」送出的盒飯量也越來越大。
風雪裡街頭等候四小時
2月的武漢,空蕩蕩的街道上,冷入骨髓。外賣小哥的工作,要比以前難很多。
下雪的那天,舒雷和另外3名同事,正好在給協和醫院送餐。因為每個科室來取餐的人都不同,只有等到所有人取完餐,他們才會離開。
不巧,當天取餐的醫護人員都很忙,取餐的時間只能延後。路邊,舒雷和同事將雙手夾在各自胳肢窩裡,這樣可以暖和一點。
可是,雨雪早已打溼了衣褲,再怎麼取暖,都還是冷。等最後一名取餐的護士出來,四個小時已經過去了。看到凍得哆嗦的騎手們,護士眼眶一下子就紅了:「實在對不起,搶救病人耽擱了。」
每天給醫院送餐,自己又是吃的啥呢?
「每天忙完回到站點,讓隔壁小賣部的老闆,把門開一條小縫,塞出來幾盒泡麵,開水一泡就是了。」舒雷說得很輕鬆,但聞者心酸。
滿城給醫護人員找蛋糕
一直奔忙著的外賣騎手還有很多。他們替病人買藥、為老人送餐……他們用自己的方式,守護著這座城市。
「早上好,今天送飯來的時候能帶塊蛋糕嗎?」2月4日一大早,餓了麼藍騎士李浩潔收到了一份特殊訂單。
「我們檢驗科有小姑娘過生日,每天三班倒待在醫院,昨天突然提到想吃奶油蛋糕了。」武漢大學中南醫院檢驗科工作人員還說,小姑娘的父親剛剛過世。
「必須送,而且我們要送她一個大蛋糕。」李浩潔當即行動起來,在武漢餓了麼騎手配送群裡,發起了一場特殊的全城接力。當時,武漢大部分糕點店都歇業了,騎手們一家一家找,終於聯繫上武昌一家店:米糯烘焙。商家胡老闆是武漢人,他第一時間回覆:「可以,我馬上開門做事,我免費請這個醫生吃。我不會收錢的,你放心。」
當騎手把剛出爐的蛋糕送到醫院時,「太感謝了,我們也知道很難,只是想試一試,沒想到真的送來了一個蛋糕。」醫護人員感動不已。
用自己的方式守護城市
他們做的,其實遠不止於此。
大年初一,餓了麼藍騎士王濤接到跑腿代購訂單,要買好幾種藥。跑遍十幾家藥店也沒買齊,他主動與客戶溝通:「要不我去醫院給您看看吧?」
2020年,大年初一,醫院。
人太多了!在醫院裡,王濤緊張回想著自己的每一個防護步驟,稍微心安了些。3個多小時後,藥終於買齊。那一刻,他感覺自己棒極了!
疫情期間,武漢超半數藍騎士送外賣之餘,擔任城市志願者。雷神山、方艙醫院……都有他們身影。也正因這特殊的經歷,7月,舒雷和同事們籤名的外賣服,被國家博物館收藏。10月,餓了麼電動車和餐箱在「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武漢抗疫展上展出。
重歸靜好歲月,藍騎士們依舊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為人們送上一份份溫熱茶飯。
今天,一年一度的藍騎士節,衷心想對這些忙碌的藍騎士們道一聲:節日快樂,出入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