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逆回購是什麼?為什麼放了1600億,市場還跌!

2020-12-09 騰訊網

股市有風險,入市須謹慎!

我們經常能看到各種財經媒體轉發宣傳,說央行逆回購了多少多少,為市場注入了流動性,看好股市!然而結果真的是這樣嗎?

比如剛剛結束的本周五,央行一改近幾個月小打小鬧的脾氣,出手就1600億,流動性來了,然而市場展現出完全相反的走勢,這是為什麼呢?

今天我們來好好研究一下央行逆回購的操作原理,來看看這個東西究竟如何影響股市!

首先,這個名詞的意思,我們就不多說了,到處都能查到,簡單說就是央行主動站出來說「我要借錢出去,你們誰要?」,商業銀行出於各種理由(想拿去賺錢的,想拿來周轉的,單純完成政治任務的)拿東西過來抵押競標(通常是債券),約好時間還錢(通常是7天或14天)。

於是我們發現,整個過程裡面有央行,有商業銀行,有一筆錢,抵押物通常是債券,但壓根不直接涉及股市和股票,為啥這麼多財經新聞天天盯著呢?

這裡面宏觀經濟的基本原理,流動性!

的確,在央行發起逆回購的這個過程中,並不直接設計證券市場,但銀行拿到短期資金,比如上周五的1600億,按照目前國內銀行的運轉效率(貨幣乘數7倍),只要我們的銀行系統正常,那麼這1600億在不考慮有多少逆回購到期的情況下,通過商業銀行的轉化,可以在短期內提供至多萬億的流動性。

什麼叫流動性,各行各業的交易行為,都是貨幣流動性的表現!真正能有多少流向股市呢?這是一個沒人能回答的問題!

因為哪怕銀行高速運轉,把這7天1600億的借款都貸出去,並且都到了投資機構手中,他們也未必就會直接買股票。正好各類基金的三季報也在上個月底發布完畢了,不少7月發售的明星基金,目前倉位都很低,甚至完全存款化的人也是有的,有興趣的話可以去查一下。

那麼逆回購是不是完全就跟股票走勢無關呢?

這麼說也很極端!按照目前中國的金融系統運轉方式,任何新釋放出來的流動性,第一時間都會釋放到各種有錢人手中,這裡要用到另外一個原理:有錢人拿到錢,通常會去投資。

是不是投到股市裡就不好說了。

那麼央行為啥要在周五搞大動作呢?這裡大家不要忽略整個逆回購中的關鍵物品,抵押物,也就是包括國債在內的各類債券。周五,A股其實不是主角,債券市場各種大雷才是主要戰場。雖然信用債和國債品類不一樣,但連帶恐慌效應還是存在的,央行通過逆回購從銀行手裡拿點債券回來,免得這些人恐慌了跟著市場一起砸盤,連鎖反應也許更大。(這條是純個人猜想,無任何依據,不喜歡的直接無視就行)

小結一下:上面說了這麼多,其實我個人認為,股市更多時候還是在按照自己運行規律去走,之所以這麼多媒體天天盯著,我個人認為僅僅是因為這玩意的關鍵詞好,又是央行,又是流動性,而且幾乎交易日天天都有得寫,僅此而已。

鬧了半天,原來以為找到了玩轉A股的精準參照物,現在白高興一場是嗎?別急,銀行逆回購其實還有兩個重點,能拿來把玩。

第一個就是利率。

比如,本周五,央行發的是7天,1600億,利率2.2%.

而今年2月10號,央行發的是7天,7000億,利率2.6%。

相比之下,就是央行認為市場2月份比11月份差錢,而且銀行系統也是這樣認為,不然不會用更高利率去競標。

我個人的認知是,真正好做的時候,市場是不需要這樣注入流動性的,比如4、5月份央行就長期沒有放過逆回購,比如11月6號也是如此,後來的中短期A股走勢大家也都看到了,也就是注入未必有效,不放逆回購反而證明市場不差錢。

第二個就是可以把看似同質化嚴重的銀行股區分開。

銀行這個行業,我估計很多股民都玩過,不然我以往寫銀行的文章就不會流量更大了。很多人都認為銀行是個同質化嚴重的周期性行業,其實我不這麼認為。

區分方式有很多,逆回購其實也能成為一個線索。

比如我們找兩個總市值相近的銀行股,3379億的交通銀行和3334億的平安銀行,咱們打開它們的同期財報,找到「向中央銀行借款」項:

交通銀行的三季度借款總額是4564.22億。

平安銀行的三季度借款總額是1220.74億。

這相當於是在說,交通銀行手裡握的債券比平安銀行多,正常年份時交通銀行的資金成本更低,在不考慮其它運轉成本的情況下,這個項目讓交通銀行更有競爭力,但反過來,如果出現各類拽債券的炸雷年份,那麼平安銀行的風險就會比交通銀行小。

以上所有內容,不作為推薦股票的原因,純財務和宏觀工具解讀素材!

最後,聊一聊下周市場策略

問:目前市場處在什麼什麼狀態?

上個月末,10月30日市場出現冰點狀態,由於伴隨跌停潮,因此11月2號才能確定冰點的有效益,我們確定之後,上車吃肉,中間市場走得不算波折,賺錢效應也不錯,出現了3個沸點級別的普漲,但是沒有明顯的連板龍頭股。

11月9是第三個沸點,但11月10號競價的異常爆量,我們提醒容易形成短期高點,開始退倉位休息。

目前市場依然處在降溫狀態,正常情況下接下來就是退潮,然後再次抵達情緒冰點。

我們的建議是不操作,休息。雖然目前稍微退潮,每天都會有些東西漲起來,但第一價格上不會大概率不會比之前高,就算做也僅僅是短差一日遊,第二,降溫階段做反包的確定性不會比升溫階段做強勢股大,手藝不好,容易挨打回吐利潤。

雙十一那天中午,我們說過預計三個交易日後退潮,明天就是第三天,各位注意風險,節奏與我不同的,只能祝你好運!

股市有風險,入市須謹慎!文章為個人觀點,據此投資,風險自擔!

相關焦點

  • 中國央行降息2020最新消息 央行重啟逆回購操作釋放重磅信號
    央行重啟逆回購操作,釋放重磅信號。  值得一提的是,本期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為2.2%,一次性「降息」20BP,相比上次下調多降了10個基點,背後釋放的信號非同尋常。  這是時隔近1個月之後,央行再次通過逆回購向市場釋放流動性,利率下降20個基點,更是2020年4月份LPR降息的最強信號。
  • 央行逆回購今日淨回籠100億元
    央行逆回購今日淨回籠100億元 2020年12月16日09:17   來源:西本新幹線
  • 央行重啟逆回購 債市不漲反跌?機構:信號意義大於實質
    5月26日,央行公告稱,為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100億元逆回購操作,當日無逆回購到期,單日淨投放100億元,利率方面,與前期持平,為2.2%。而在此前,央行已連續37個交易日未開展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
  • 央行開展200億逆回購 機構:明年一季度貨幣政策難收緊
    截圖來源:央行網站   Wind數據顯示,央行公開市場本周(12月14日-12月18日)共4500億逆回購及MLF到期,其中,周一到周五逆回購到期規模分別為500億、600億、200億、100億和100億元,周三另有3000億元MLF到期。
  • 易綱重磅發聲後 央行重啟逆回購操作但利率未下調
    財聯社(北京,記者 李願)訊,在連續暫停37個工作日後,央行終於重啟逆回購操作,但利率未下調。5月26日,央行公告稱,為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了100億元逆回購操作,利率為2.2%,與上次持平。
  • 14天期逆回購重啟,中標量1000億!另有7天期100億
    中新經緯客戶端12月21日電 14天期逆回購操作重啟。21日早間,央行發布公告稱,為維護年末流動性平穩,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了1100億元逆回購操作,其中14天期1000億元,中標利率2.35%,與前次持平;另有7天期100億元,中標利率2.20%,同樣與前次持平。Wind數據顯示,今日有200億元逆回購到期,因此實現淨投放900億元。
  • 央行第二批定向降準落地 降準對經濟有什麼影響?
    [導讀]央行第二批定向降準落地 降準對經濟有什麼影響?相較於到期規模,今日新作MLF規模縮量,加之未如市場預期那樣降息,貨幣政策進一步放鬆預期落空,導致今日國債期貨開盤後短線跳水,10年期主力合約跌0.03%,不久後又恢復上漲。
  • 央行又有大動作!投放9500億 歷史新高
    12月15日早間,央行在官網公告稱,為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當天開展規模高達9500億規模MLF操作,創下單日投放量歷史新高,遠超市場預期,利率仍維持不變。同日,央行還開展了100億7天期逆回購操作。從今年下半年開始,央行已經連續多次對月中「MLF」操作進行了超額續作,可見呵護流動性的明確態度。
  • 央行開展萬億級公開市場操作 A股市場如何開局?
    記者孟俊蓮 見習記者 劉佳 為確保農曆新年第一次開市後金融市場平穩運行,央行發布公告稱,為維護疫情防控特殊時期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和貨幣市場平穩運行,2月3日中國人民銀行將開展1.2萬億元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投放資金,確保流動性充足供應,銀行體系整體流動性比去年同期多9000億元。
  • LPR「九連平」下,年末資金市場探營:「7+14」逆回購組合維穩跨年...
    時隔三個月又恰逢年末,市場對資金的需求量提升。  央行再次開啟14天逆回購操作,與7天逆回購一起護航跨年流動性平穩過渡。值得關注的是,7天逆回購操作利率從3月30日起,就一直保持在2.2%不變;14天逆回購操作利率從6月18日起,一直保持在2.35%不變,同時LPR從今年4月起到12月的報價一直維持不變。
  • 央行逆回購創10年來新低!投的不是錢,而是態度
    20億元的7天期逆回購操作量處於近10年來的最低位。Wind數據顯示,在過去近10年裡,單日低於100億元的7天期逆回購操作,只有12次。50億元單日逆回購操作只有6次,其中三次就發生在本月。 20億元!央行逆回購創10年來新低!
  • 逆回購和MLF利率小幅上行5基點
    央行14日進行了300億元7天逆回購操作、200億元28天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至2.5%、2.8%,此前分別為2.45%、2.75%,同時,央行還進行了2880億元人民幣一年期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利率3.25%,此前為3.20%。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和MLF操作利率均上行5個基點。
  • 央行踱步時刻:美聯儲降息多國跟進,市場關注中國態度
    對於以上政策,市場普遍解讀為,中國央行可能暫時不會跟隨全球降息潮,而是通過公開市場操作降低MLF和逆回購利率,從而引導LPR下行,繼而引導商業銀行降低貸款利率,逐步降低企業的融資成本,並利用專項再貸款和定向降低存款準備金率,對因疫情陷入困難的企業提供精準支持。
  • 央行今日實現淨回籠500億元
    央行今日實現淨回籠500億元 2020年12月15日09:37   來源:西本新幹線
  • 加印5000億,歐央行水淹全世界
    簡單說,就是告訴歐元區金融市場,寶寶們,別怕衛生事件捲土重來,爺的錢多著呢,你們儘管來借!下面的這幅圖,是2000年迄今全球四大央行資產負債表的規模變動情況。現在,歐央行說,原來我們的印鈔計劃太少了,印鈔不力就是抗疫不力,對不起人民群眾,所以我們要在原本計劃印鈔的基礎上,加印5000億歐元,就緊急抗疫印鈔這塊兒的規模,就將達到1.85萬億歐元,讓歐元區的金融機構,全都幸福的浸泡在溫暖的歐元洪水之中,直到將衛生事件淹死為止……我曾經詳細分析過美聯儲的印鈔和日本央行的印鈔,現在,該來詳解一下歐央行的印鈔了。
  • 2017年11月7日中國鋼材市場早報:今日市場價格將繼續震蕩偏強
    4、上證指數報3388.17點,上漲0.49%,成交額2043.11億。深證成指報11373.74點,上漲1.41%,成交額2607.02億。創業板指報1850.3點,上漲0.95%,成交額690億。兩市合計成交4650.13億。5、美元指數收跌,截止北京時間11月7日06:26美元指數報94.71;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報6.6247,下調175個基點。
  • 逆回購挑擔:「兩節」前後流動性充裕 年底降準無望
    來源:中國證券報12月21日,央行逆回購操作大舉放量,且14天期逆回購現身。股債市場同步上漲。分析人士表示,操作放量、品種增加、期限拉長,三大變化釋放央行加大跨年流動性投放的清晰信號。歲末年初,流動性有央行和財政資金投放「雙保險」託底,「兩節」前後流動性總體無憂。
  • 中國人民銀行在香港成功發行100億元人民幣央行票據
    此次發行受到市場歡迎,全場投標總量超過290億元,是發行量的2.9倍,認購主體包括商業銀行、中央銀行、國際金融組織、基金等各類離岸市場投資者,覆蓋歐美、亞洲等多個國家和地區。  2018年11月以來,中國人民銀行先後在香港發行了14期、1700億元人民幣央行票據,逐步建立了在香港發行央行票據的常態機制,目前餘額為800億元。
  • 公開市場轉為淨投放,債市買氣略增,現券期貨走暖
    交易員稱,在流動性充裕而且逆回購到期量低的局面下,周二央行逆回購操作反而加量,顯露呵護年末流動性之意,中長期資金預期也趨於緩和,同業存單需求明顯向暖。考慮到銀行負債端壓力以及跨年兩方面因素疊加,預計年底前央行應該還能維持相對溫和的調控態度。
  • 情報:央行時隔29日重啟逆回購;積木盒子將推其它兌付方案;湖南將...
    (中國新聞網)央行時隔29日重啟逆回購 利率下調至2.20%30日,央行公告稱,為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2020年3月30日人民銀行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500億元逆回購操作。此前,央行已連續29個工作日暫停逆回購操作。央行上次開展逆回購操作是在2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