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有風險,入市須謹慎!
我們經常能看到各種財經媒體轉發宣傳,說央行逆回購了多少多少,為市場注入了流動性,看好股市!然而結果真的是這樣嗎?
比如剛剛結束的本周五,央行一改近幾個月小打小鬧的脾氣,出手就1600億,流動性來了,然而市場展現出完全相反的走勢,這是為什麼呢?
今天我們來好好研究一下央行逆回購的操作原理,來看看這個東西究竟如何影響股市!
首先,這個名詞的意思,我們就不多說了,到處都能查到,簡單說就是央行主動站出來說「我要借錢出去,你們誰要?」,商業銀行出於各種理由(想拿去賺錢的,想拿來周轉的,單純完成政治任務的)拿東西過來抵押競標(通常是債券),約好時間還錢(通常是7天或14天)。
於是我們發現,整個過程裡面有央行,有商業銀行,有一筆錢,抵押物通常是債券,但壓根不直接涉及股市和股票,為啥這麼多財經新聞天天盯著呢?
這裡面宏觀經濟的基本原理,流動性!
的確,在央行發起逆回購的這個過程中,並不直接設計證券市場,但銀行拿到短期資金,比如上周五的1600億,按照目前國內銀行的運轉效率(貨幣乘數7倍),只要我們的銀行系統正常,那麼這1600億在不考慮有多少逆回購到期的情況下,通過商業銀行的轉化,可以在短期內提供至多萬億的流動性。
什麼叫流動性,各行各業的交易行為,都是貨幣流動性的表現!真正能有多少流向股市呢?這是一個沒人能回答的問題!
因為哪怕銀行高速運轉,把這7天1600億的借款都貸出去,並且都到了投資機構手中,他們也未必就會直接買股票。正好各類基金的三季報也在上個月底發布完畢了,不少7月發售的明星基金,目前倉位都很低,甚至完全存款化的人也是有的,有興趣的話可以去查一下。
那麼逆回購是不是完全就跟股票走勢無關呢?
這麼說也很極端!按照目前中國的金融系統運轉方式,任何新釋放出來的流動性,第一時間都會釋放到各種有錢人手中,這裡要用到另外一個原理:有錢人拿到錢,通常會去投資。
是不是投到股市裡就不好說了。
那麼央行為啥要在周五搞大動作呢?這裡大家不要忽略整個逆回購中的關鍵物品,抵押物,也就是包括國債在內的各類債券。周五,A股其實不是主角,債券市場各種大雷才是主要戰場。雖然信用債和國債品類不一樣,但連帶恐慌效應還是存在的,央行通過逆回購從銀行手裡拿點債券回來,免得這些人恐慌了跟著市場一起砸盤,連鎖反應也許更大。(這條是純個人猜想,無任何依據,不喜歡的直接無視就行)
小結一下:上面說了這麼多,其實我個人認為,股市更多時候還是在按照自己運行規律去走,之所以這麼多媒體天天盯著,我個人認為僅僅是因為這玩意的關鍵詞好,又是央行,又是流動性,而且幾乎交易日天天都有得寫,僅此而已。
鬧了半天,原來以為找到了玩轉A股的精準參照物,現在白高興一場是嗎?別急,銀行逆回購其實還有兩個重點,能拿來把玩。
第一個就是利率。
比如,本周五,央行發的是7天,1600億,利率2.2%.
而今年2月10號,央行發的是7天,7000億,利率2.6%。
相比之下,就是央行認為市場2月份比11月份差錢,而且銀行系統也是這樣認為,不然不會用更高利率去競標。
我個人的認知是,真正好做的時候,市場是不需要這樣注入流動性的,比如4、5月份央行就長期沒有放過逆回購,比如11月6號也是如此,後來的中短期A股走勢大家也都看到了,也就是注入未必有效,不放逆回購反而證明市場不差錢。
第二個就是可以把看似同質化嚴重的銀行股區分開。
銀行這個行業,我估計很多股民都玩過,不然我以往寫銀行的文章就不會流量更大了。很多人都認為銀行是個同質化嚴重的周期性行業,其實我不這麼認為。
區分方式有很多,逆回購其實也能成為一個線索。
比如我們找兩個總市值相近的銀行股,3379億的交通銀行和3334億的平安銀行,咱們打開它們的同期財報,找到「向中央銀行借款」項:
交通銀行的三季度借款總額是4564.22億。
平安銀行的三季度借款總額是1220.74億。
這相當於是在說,交通銀行手裡握的債券比平安銀行多,正常年份時交通銀行的資金成本更低,在不考慮其它運轉成本的情況下,這個項目讓交通銀行更有競爭力,但反過來,如果出現各類拽債券的炸雷年份,那麼平安銀行的風險就會比交通銀行小。
以上所有內容,不作為推薦股票的原因,純財務和宏觀工具解讀素材!
最後,聊一聊下周市場策略
問:目前市場處在什麼什麼狀態?
上個月末,10月30日市場出現冰點狀態,由於伴隨跌停潮,因此11月2號才能確定冰點的有效益,我們確定之後,上車吃肉,中間市場走得不算波折,賺錢效應也不錯,出現了3個沸點級別的普漲,但是沒有明顯的連板龍頭股。
11月9是第三個沸點,但11月10號競價的異常爆量,我們提醒容易形成短期高點,開始退倉位休息。
目前市場依然處在降溫狀態,正常情況下接下來就是退潮,然後再次抵達情緒冰點。
我們的建議是不操作,休息。雖然目前稍微退潮,每天都會有些東西漲起來,但第一價格上不會大概率不會比之前高,就算做也僅僅是短差一日遊,第二,降溫階段做反包的確定性不會比升溫階段做強勢股大,手藝不好,容易挨打回吐利潤。
雙十一那天中午,我們說過預計三個交易日後退潮,明天就是第三天,各位注意風險,節奏與我不同的,只能祝你好運!
股市有風險,入市須謹慎!文章為個人觀點,據此投資,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