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託融媒體教學診改平臺 提升課程思政育人實效

2021-01-09 中國青年網

  一、實施背景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關係高校培養什麼樣的人、如何培養人以及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加強和改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事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是否後繼有人,是一項重大的政治任務和戰略工程。「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規律,遵循教書育人規律,遵循學生成長規律,不斷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習近平總書記高屋建瓴對拓展和創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徑指明了方向。因此對學生進行思政教育不只是思政課教師的職責,而應是所有學科老師的共同職責,習近平總書記形象地指出:「其他各門課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這就要求要實現「思政課程」向「課程思政」的轉化。

  融媒體時代的到來掀起了各行各業主動融媒的浪潮,為了打造各類各門課程與思政課協同育人格局,讓課程思政真正落地生根活起來,提升其育人實效,我院依託融媒體建立的網絡化教學診改平臺,以期通過對課程思政實施情況的動態量化和實時監控,形成一套科學有效的課程思政教育教學質量考核評價體系。

  二、實施時間

  此平臺自2018年投入使用以來,藉助校情分析和大規模在線開放課程兩大平臺,對課程思政建設實施月度診改與年度診改,對課程思政教學實施周診改與學期診改。依靠網絡平臺開展課程思政質量評價的新模式,很好的實現了對課程思政的實時監控和有效反饋,打破了原有線下課程思政質量監控評價的滯後性。

  三、實施目標

  中醫作為我國四大國粹之一,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希望《中醫護理》這門課程能夠依託教學診改平臺落實課程思政化教學,結合醫學專業特點,對學生進行醫德教育、三觀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突出培育學生的科學精神、探索創新精神,並注重把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貫穿滲透到專業課教學中,引導學生樹立萬物相生相剋本應和諧共生的意識,明確中醫的文化淵源和當代醫護人員所擔負的振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歷史責任。

  四、實施過程

  教學診改思路:《中醫護理》課程思政化教學診改採用8字形質量螺旋,包括目標、標準、設計、組織、實施、監測、預警、改進、診斷、激勵、學習、創新、改進幾個環節。教學診改實施周診改與學期診改相結合,依託校情分析平臺、大規模在線開放課程平臺進行。

  具體運作情況如下圖所示:

  (一)目標鏈

  根據國家文件和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制定了《中醫護理》課程思政目標,在課程思政目標的指導下制定了課程思政教學目標。

  (二)標準鏈

  根據目標鏈,制定了《中醫護理》課程標準,進而制定了課程教學標準。

  (三)設計:以《中醫護理》緒論一課為例,展示課程思政教學設計思路。

  緒論部分的教學,主要以教授課程學習方法、透過全局把握課程整體內容為主。因此,課程思政目標的設計有先後順序:

  首先,通過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和發展的觀點來體現課程思政目標;

  其次,依據緒論部分授課內容,設計了以下幾部分課程思政內容:

  (1)中醫作為我國文化瑰寶,當代青年大學生肩負著傳承和弘揚它的歷史使命,在授課中要幫助學生樹立文化自信,增強大學生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自豪感;

  (2)利用中醫發展中的名人事跡、德行、名人名言,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在感受中醫歷史名人博愛精神、敬業精神和崇高醫德中,完成職業道德教育目標;

  (3)運用馬克思主義中整體與部分、辯證與統一的相關觀點,講授中醫護理基本特點和中醫護理原理的相關內容,實現方法論與教學內容的有機結合。

  (四)組織:組織安排如下圖所示

  (五)實施:

  下面以《《中醫護理》緒論一課為例,展示課程思政教學診改實施情況:

  1.課前,發布學習包,督促學生自學中醫護理學發展概況和有關本小節課程思政的相關內容,並進行測試。

  問題:學生得分較低。

  原因:題目難度較大;部分同學沒有預習課本。

  措施:降低題目難度;督促部分同學按照要求預習課本。

  2.課中,根據學生測試情況,分重點難點層層遞進的講解。

  問題:部分學生回答不準確、看問題不深入。

  原因:兩個問題雖然依據本課程所設計,但是問題中所蘊含的課程思政內容跨度較大,讓學生一時間難以將中醫基礎知識和醫者仁心的博愛精神相聯繫。

  措施:運用馬克思主義聯繫和發展的觀點,對弘揚我國傳統文化瑰寶中醫和當代中醫學者醫德素養之間的關係進行精講分析。

  3.課後,發布測試,檢測知識目標掌握情況;發布思考討論,結合自身專業特點,談談如何將中醫國粹發揚光大,檢測學生情感價值目標的達成度。

  問題:知識目標基本達成,情感價值目標達成度不高。

  原因:部分同學對作業存在應付心理,還有部分同學理論聯繫實際能力不足。

  措施:下節課針對這一作業進行深入講解,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情感價值目標。

  (六)監測預警改進

  (七)診斷

  1.通過雲班課對教師教學活動進行診斷

  問題:

  (1)沒有發揮班課在學生間自主學習的作用。

  (2)課堂上的激勵鼓勵作用不明顯。

  原因:活動設置不豐富,經驗值設置不合理。

  措施:

  (1)利用好答疑討論這一功能,鼓勵學生間自學,設置相應的經驗值。

  (2)減少資源類資料在經驗值獲取中的比例,增加課上活動在經驗之中的比例。

  2.通過雲班課對學生學習情況進行診斷

  問題:

  (1)學生學習情況差異明顯,優秀學生與後進生之間對比明顯。

  (2)後進生參與課堂積極性低。

  原因:學生的積極性沒有被調動起來。

  措施:

  (1)開啟掛科預警功能,提醒學生有不及格的危險。

  (2)課下與學生談心,了解情況,適時引導,提高課堂學習積極性。

  3.通過教學診改平臺對課程目標達成度進行診斷

  問題:未完成7個單元課程思政教學設計。

  原因:專業課教師課程思政化意識不夠強。

  措施:加強量化考核,提高教師課程思政意識。

  (八)激勵

  1.提高平時成績在期末考核中的分值。

  2.對表現優異的學生及時實施表揚、鼓勵。

  3.將課程思政納入教師教學考核評價體系中。

  (九)學習

  1.開展學生競賽,通過知識問題、比賽增強學生學習能力。

  2.進行學生作品展示,通過優秀作品展示,增加學生間的學習交流。

  (十)創新

  1.通過雲班課、數據監控系統,實時掌握分析課程思政開展情況和學生學習情況。

  2.專業課教師可以根據教學診臺平臺量化數值實時調整課程思政教學設計。

  3.學生可以利用雲班課平臺作業互評功能來提高自我學習能力。

  (十一)改進

  1.專業教師課程思政教學設計能力不斷提升。

  2.課堂課程思政教學活動形式不斷豐富。

  3.學生課堂學習積極性和自律性不斷提高。

  五、實施意義

  (一)解決了「抬頭率低」的問題

  在診改實踐過程中,學生能夠及時看到自己的表現,促使學生不斷調整學習狀態,學生學習主動性明顯增強,改變了學生上課抬頭率低的問題。

  (三)促進了專業課和思政課教師的共同成長

  依託教學診改平臺,專業課教師的課程思政化教學意識和教學能力不斷增強,與專任思政課教師共同研討、切磋取經的集體備課樣式已成為我院亮麗名片。

  (四)探索融媒體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

  教師依託大規模在線平臺、教學監控平臺、雲班課教學軟體,可以靈活運用信息化教學手段,並形成「網際網路+」的教學方法。

  (五)完善了考核方式

  通過診改,形成了「五結合」的動態、全方位、全過程考核方式。

相關焦點

  • 用課程診改帶動教學質量提升
    這是課堂革命的總體原則,也是課程層面教學診改的基本準則。筆者所在學校圍繞「建設優質課程、構建智能課堂」的目標,利用移動網際網路技術,對課程層面診改進行了實踐探索,在這裡與大家分享。    做好建設方案,貫通學校診改目標鏈注重整體設計、逐級分解落實,構建「學校—二級學院—專業—課程」銜接貫通的診改目標鏈。
  • 探索實踐「四化」教學模式 切實提升思政課鑄魂育人實效
    》,大力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推進思政課改革創新,近年來,山東城市建設職業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堅守立德樹人初心,堅持思政課是第一課、馬克思主義學院是第一學院、價值塑造是第一要務、政治素質是教師考核第一標準,深刻把握思政課教學改革創新時代要求,紮實推進以「教師團隊結構化、授課內容融合化、教學環節模塊化、教學實踐體驗化」為主的「四化」思政課改革創新,研磨思政「金課」,取得良好育人成效。
  • 山東高校高質量發展典型案例:濰坊醫學院德醫相融,課程思政打造新...
    實驗課老師將醫學專業課蘊涵的德育元素融入專業課教學之中,提升課程思政育人實效。這是濰坊醫學院的一堂「德醫相融」教學課。學校堅持價值引領、能力培養、知識傳授有機融合,把思想政治教育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打造了凸顯「德醫相融、雙向貫通」特色、入情入味的課程思政教學。
  • 理工學科:思政教育與專業知識相得益彰 育人成效與課程質量雙向提升
    在理工科課程思政建設中,堅持以專業教學質量為本,以課程思政為魂,提升專業課程品質,逐步探索出一套育人成效與課程質量雙向提升的理工科課程思政經驗方法。通過課堂中鹽溶於水般地融入思政元素,實現價值引領,激發學生學習內在動力,促成從「要我學」到「我要學」的學習動機轉變,促成從「學為小我」到「學為大我」的學術志向提升,使專業教育與思政教育相互促進、相得益彰。
  • 「課程思政」怎麼做?看浙旅院如何打造育人精品
    圍繞課程思政建設內容,陶瓷藝術、木雕雕刻模塊以大師領銜、導師指導、行業主導的人才培養模式也已經寫入到了我們的人才培養方案當中。」教研室主任王冠說。  人才培養方案、課程標準、考核評價制度是構建課程思政教學體系的關鍵。在優化人才培養方案的基礎上,學院研究打造具有藝術學院特點的課程思政系列課程,如在學院平臺課中推出《職業素養》《新媒體素養》等提升學生職業素養的課程。
  • 我省高校課程思政建設有了這些要求和任務~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和全國、全省教育大會精神,落實教育部《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全面推進高校課程思政建設,強化課程育人功能,提升課程育人實效
  • 「課程思政」怎麼做?凸顯特色、突出重點,才能打造育人精品
    圍繞課程思政建設內容,陶瓷藝術、木雕雕刻模塊以大師領銜、導師指導、行業主導的人才培養模式也已經寫入到了我們的人才培養方案當中。」教研室主任王冠說。 人才培養方案、課程標準、考核評價制度是構建課程思政教學體系的關鍵。在優化人才培養方案的基礎上,學院研究打造具有藝術學院特點的課程思政系列課程,如在學院平臺課中推出《職業素養》《新媒體素養》等提升學生職業素養的課程。
  • 課程思政與鑄魂育人——機械系第三黨支部舉辦「黨支部+課程思政...
    本站訊(通訊員 邢元)12月20日,天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機械系第三黨支部和工程圖學課程團隊聯合邀請天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科學技術與社會研究中心張巍副教授以「課程思政與鑄魂育人」為題,為黨員同志們上了一堂生動的黨課。課後,又圍繞《工程圖學》和《工業設計導論》兩門課程的思政建設進行了交流和提升,同志們反響熱烈。
  • 陝西師範大學「五個聚焦」 紮實推進「課程思政」建設
    挖掘並發揮專業課教師、思政課教師、輔導員、管理幹部等育人作用,調動每一位教師參與課程思政建設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將立德樹人貫穿教育教學和學生成長成才全過程。聚焦隊伍建設,提升教師思政育人能力。在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大賽、課堂教學創新大賽及實驗教學教師技能大賽等體系中強化課程思政指標,以賽促建、以賽促教,引導教師挖掘專業課程中的思政元素,自覺加強課程思政建設,不斷提升育人能力。聚焦課程建設,強化課程群主陣地作用。
  • 開啟「新工科」課程思政建設新篇章
    《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提出,要緊緊抓住教師隊伍「主力軍」、課程建設「主戰場」、課堂教學「主渠道」,讓所有高校、所有教師、所有課程都承擔好育人責任,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政課程同向同行
  • 開展課程思政建設,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倫敦瑪麗女王大學工程學院...
    西工大新聞網12月23日電(範藍予 範藍予 李璨)為深入貫徹全國教育大會、全國高校思政工作會議和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精神,全面推進學院一流課程建設,充分發揮課堂教學主渠道在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2020年12月中下旬學院開展了院級一流本科課程及「課程思政」示範課程立項工作,於12月22日成立倫敦瑪麗女王大學工程學院課程思政教學研究中心
  • 新華網與陝西師範大學籤約共建課程思政教學研究中心
    新華網北京12月24日電 24日,陝西師範大學與新華網共建的課程思政教學研究中心正式在陝西師範大學揭牌。  黨懷興在致辭中表示,在「大思政」背景下,陝西師範大學與新華網聯合成立課程思政教學研究中心,是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貫徹落實《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的重要舉措,標誌著學校課程思政建設工作進入了2.0階段。
  • 高校課程思政建設工作調研推進會發言摘登
    2019年4月,印發《關於加快培養一流人才建設一流本科教育的實施意見》,明確提出要「強化課程思政和專業思政」,要求高校在專業教育中做到「思想引領、知識傳授、能力提升」相融合。今年7月,印發《關於深入推進全省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的實施意見》,在全國率先建立課程思政學校層面、專業層面和課程層面三級指標體系。三、抓好課程建設「主戰場」,提高課程思政育人實效。
  • 華中師大:思政之「鹽」化於課程之「水」
    與此同時,學校立足五大學科課程門類的教學實際,進一步制定建設目標、內容,提供制度保障,比如社會科學類課程要堅持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融入專業教學,引導學生正確認識世界和中國發展大勢;工程技術類課程要注重培養學生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提升自主創新意識和創新創造能力……  在此基礎上,各學院充分利用考核「指揮棒」,根據專業特點制定課程質量評價標準,將課程建設內容
  • 「新工科課程思政一體化研究與實踐項目」入選教育部第二批新工科...
    本項目著力構建以「課程思政」項目為鏈條的模塊化課程體系,挖掘專業課程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在專業課教學過程中嘗試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新工科核心素養共性的東西一起來講,有機融入家國情懷、學以致用、工匠精神、道德倫理等思政元素,提升新工科人才人文軟實力。
  • ...財經類高校課程思政建設研討會暨財經類高校課程思政聯盟成立會議
    他相信通過今天的研討,財經類高校必將能進一步集思廣益,凝聚共識,匯聚力量,切實提高課程思政育人的實效。中央財經大學校長王瑤琪代表兄弟院校致辭。王瑤琪指出,課程思政是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有力抓手,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舉措,更是時代賦予教育工作者的光榮使命和崇高任務。
  • 對外經貿大學牽頭髮起,財經類高校課程思政聯盟在京成立
    今天上午,在首屆全國財經類高校課程思政建設研討會上,財經類高校課程思政聯盟揭牌成立。該聯盟由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牽頭髮起,全國35所財經類高校參與。聯盟將匯集各方力量,打造以財政學科為紐帶的跨校跨區域的高校課程思政建設共同體。
  • 高職教學診改應重點做好三件事
    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關於印發〈高等職業院校內部質量保證體系診斷與改進指導方案(試行)〉啟動相關工作的通知》中提出,高職院校診改的具體任務是完善高職院校內部質量保證體系」「提升教育教學管理信息化水平」和「樹立現代質量文化」。筆者以本校診改試點工作為例,圍繞以上三項任務介紹本校的實踐探索,希望對同行院校開展診改工作有所啟發。
  • 我校成功舉辦首屆「課程思政」示範教師評選教學大賽
    月14日,我校首屆「課程思政」示範教師評選教學大賽在教學樓階梯一教室召開,副校長李雪萍出席本次比賽,教務處處長蘇興利、副處長張軍峰、曹弘毅、各學院(部)院長(主任)、「課程思政」示範課程負責人及教學團隊、授課教師代表、學生代表參加了本次比賽。
  • 課程思政④|思行合一,大道行遠 ——交通運輸工程學院「課程思政...
    編制國內首部《交通運輸類課程思政教學指南》;成立國內首個交通學科思政教育研究中心;首次構建橫向覆蓋全專業的課程思政群、縱向貫穿培養全過程的課程思政鏈,形成完整的課程思政體系;率先制定每門課程立德樹人達成指標;首次系統提出專業教師課程思政勝任力提升路徑和工作機制……定標準,建平臺,繪藍圖,出「施工方案」,自去年年底入選「上海高校課程思政重點改革領航學院」以來,交通運輸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