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思政」怎麼做?凸顯特色、突出重點,才能打造育人精品

2020-12-17 騰訊網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記者 陳素萍 通訊員 趙青 時憶寧

2020年,浙江旅遊職業學院藝術學院迎來了建院15周年。

在11月25日的藝術學院慶祝大會上,「思政+藝術」專場匯演精彩紛呈:陳軼群副教授傾情演唱抗疫原創歌曲《生命相託》,聲樂教師樓依妮獨唱《浙江頌歌》,學生雙人舞《同行》……演出匯聚了師生對祖國和家鄉的熱愛,對抗疫精神的贊詠,對歷史英雄的敬畏。這是藝術學院積極推進課程思政建設的成果呈現。

近年來,該校藝術學院圍繞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深入挖掘提煉各門課特別是專業課程知識體系中所蘊含的思想價值和精神內涵。

「我們圍繞區域和行業發展需求,結合人才培養目標定位,根據學院專業特點和優勢,加大力度推進課程思政教學改革與創新,力爭建成全面覆蓋、特色鮮明、類型豐富、相互支撐的課程思政體系。」浙旅院藝術學院院長羅曼麗表示。

頂層設計:精準施策是關鍵

11月,亞太手工藝大師、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龍泉青瓷燒制技藝代表性傳承人徐朝興第三次來到藝術學院為工藝美術品設計專業學生傳授青瓷技藝。他親自示範修坯、跳刀等技藝,手把手傳授技藝。在「青瓷人生」專題講座中,他結合自64年的求藝經歷與師生分享了他心中的「工匠」意義。

「非遺特色、設計核心、技藝主導是我們專業人才培養的特色。圍繞課程思政建設內容,陶瓷藝術、木雕雕刻模塊以大師領銜、導師指導、行業主導的人才培養模式也已經寫入到了我們的人才培養方案當中。」教研室主任王冠說。

人才培養方案、課程標準、考核評價制度是構建課程思政教學體系的關鍵。在優化人才培養方案的基礎上,學院研究打造具有藝術學院特點的課程思政系列課程,如在學院平臺課中推出《職業素養》《新媒體素養》等提升學生職業素養的課程。此外,學院修訂《教師年度綜合業績考核辦法》,將課程思政納入教師教學業績考核,加快課程思政教學改革。

教學科研:共繪育人「同心圓」

今年,藝術學院專業教師團隊憑藉《青瓷香器設計與製作》課程,榮獲2020年浙江省高職院校教學能力比賽二等獎。課程以前導課程《動物雕塑》《計算機輔助設計》《青瓷設計》《木雕》等為基礎,在夯實技能的前提下融入文化元素,以香器設計為載體,培養學生工匠精神,提升勞動職業素養。

「培育課程思政教學創新團隊,鼓勵教師參加各級各類教學技能比賽,形成全員參與課程思政建設氛圍,是我們著力推進的工作任務。」副院長王珏說。

「藝文學苑」是學院重點打造的課程思政教學成果展示平臺。學院的教學能手、科研達人、青年骨幹、資深教師紛紛主動展示優秀的教學、科研案例,推廣課程思政優秀建設經驗。學院還積極「引進來」,邀請校內外優秀教師和行業專家,以專題輔導,教學觀摩等形式,加強專業教師對課程思政的內涵、目標及原則的理解,指導教師科學有效地挖掘課程思政元素,提升課程思政建設能力。

實踐育人:有「新」更走「心」

日前,藝術學院與義烏市義亭鎮缸窯村共建課程思政示範實訓基地。工藝美術品設計專業學生在現場展示了自己的作品以及非遺技藝。「缸窯村以制陶聞名,已有近千年制陶史,它的歷史積澱及代代相傳的制陶技藝讓整個村子充滿了鮮活的文化氛圍。通過此類技能實踐,可以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和工匠精神教育。」工藝美術品設計專業副教授王亞紅表示。

「創新課程思政載體,充分發揮第二課堂陣地的實踐效能,是我們學院落實課程思政育人目標的重要手段」。羅曼麗說。

除了建設好課程思政示範實訓基地,開展「思政+藝術」系列展演活動、勞動教育實踐、專業技能競賽活動,也是學院結合專業特色推進課程思政建設的舉措。

11月23日至29日,工藝美術品設計專業舉辦了主題為「工藝築夢人 青春向黨行」的作品展。此次作品展參展的作品涵蓋傳承非遺技藝的黃楊木雕、龍泉青瓷、扇藝書畫,響應「一帶一路」號召的絲巾設計作品,追根溯源中國古代遊牧民族立體畫面雕刻的皮具箱包作品。

不久前,空中乘務專業主辦職業技能大賽剛剛落下帷幕。同學們圍繞空中乘務專業的核心技能,展現職業禮儀、語言表達、急救技能等綜合素質。「在專業建設過程中,我們一直積極將課程思政理念有效融入到學生的技能比賽中,一方面通過課程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道德、技能、素養,另一方面通過技能競賽展示和提升學生的知識技能。兩者相互融合,助推學生思想引領和價值觀塑造。」空乘專業教研室主任葛婷婷說。

除了作品展覽、專業技能競賽等活動,「勞模先鋒故事會」成為了學院勞動教育實踐活動的品牌活動。全國勞模陳霞娜、陳美芳、丁衛松等先後為師生作講座。

他們結合個人經歷、實踐活動講述了不忘初心、不懈奮鬥、收穫耕耘的精神與信念,向師生們傳遞了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和榜樣力量。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課程思政」怎麼做?看浙旅院如何打造育人精品
    近年來,該校藝術學院圍繞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深入挖掘提煉各門課特別是專業課程知識體系中所蘊含的思想價值和精神內涵。  「我們圍繞區域和行業發展需求,結合人才培養目標定位,根據學院專業特點和優勢,加大力度推進課程思政教學改革與創新,力爭建成全面覆蓋、特色鮮明、類型豐富、相互支撐的課程思政體系。」藝術學院院長羅曼麗表示。
  • 課程思政與鑄魂育人——機械系第三黨支部舉辦「黨支部+課程思政...
    本站訊(通訊員 邢元)12月20日,天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機械系第三黨支部和工程圖學課程團隊聯合邀請天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科學技術與社會研究中心張巍副教授以「課程思政與鑄魂育人」為題,為黨員同志們上了一堂生動的黨課。課後,又圍繞《工程圖學》和《工業設計導論》兩門課程的思政建設進行了交流和提升,同志們反響熱烈。
  • 高校課程思政建設工作調研推進會發言摘登
    高度重視「金課」建設,從精品視頻公開課、資源共享課到在線開放課,再到國家一流課程,產生了一批課程思政的優秀案例。如南京中醫藥大學在疫情防控期間,創建了課程思政「空中課堂」,結合疫情防控和中醫藥學科專業特色,打造立德樹人、課程思政育人高地。四、積極組織交流培訓,不斷增強教師課程思政能力。
  • 我省高校課程思政建設有了這些要求和任務~
    結合專業特點分類推進課程思政建設。準確理解和把握課程思政建設的目標要求和內容重點,完善課程思政內容體系,統籌規劃公共基礎課、專業教育課、實踐類課程的課程思政建設。要把專業課作為課程思政建設的重點,根據不同學科專業的課程建設要求,分類推進各學科專業的課程思政建設。
  • 山東高校高質量發展典型案例:濰坊醫學院德醫相融,課程思政打造新...
    濰坊醫學院《德醫相融,課程思政打造新「配方」》入選「山東高校高質量發展典型案例」。濰坊醫學院強化德醫相融特色推進課程思政改革9月新學期,第一堂解剖課的教室裡,師生們面向「大體老師」(醫學界對遺體捐贈者的尊稱)鞠躬致敬。這是每個學期人體解剖第一課前,師生們都會舉行的感恩「無語良師」祭奠儀式。
  • 課程思政「三問」:課程思政是什麼?為什麼?怎麼幹?
    課程思政是對高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鑄就教育之魂的理念創新和實踐創新。從發展維度看,課程思政是對新時代教師教書育人職責的深化和拓展。課程思政要求課程門門有思政,教師人人講育人。教師不能只做傳授書本知識的教書匠,而要成為塑造學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從理論維度看,課程思政是對教育理念的發展。
  • 「新時代高校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同向同行」理論研討會圓滿舉辦
    隨後,他簡要介紹了該校的基本情況和辦學特色,並對會議提出殷切希望:「落實立德樹人,思想政治理論課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和針對性,其他各門課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殷曉元代表湖南省委宣傳部對本次研討會的召開表示熱烈祝賀並高度評價湖南一師馬克思主義學院取得的成績。
  • 陝西師範大學「五個聚焦」 紮實推進「課程思政」建設
    陝西師範大學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全國教育大會、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和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精神,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深入挖掘各類課程蘊含的「思政元素」,實現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同向同行、同頻共振,切實推進思政育人體系建設。聚焦黨的領導,完善課程思政建設機制。
  • 依託融媒體教學診改平臺 提升課程思政育人實效
    加強和改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事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是否後繼有人,是一項重大的政治任務和戰略工程。「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規律,遵循教書育人規律,遵循學生成長規律,不斷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習近平總書記高屋建瓴對拓展和創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徑指明了方向。
  • 鄭州西亞斯學院:努力打造鑄魂育人網上思政「金課」
    鄭州西亞斯學院:努力打造鑄魂育人網上思政    一、精心製作戰「疫」中的思政第一課    從春節期間開始,學校思政課教師就開始搜集整理相關新聞媒體資料,並開始製作《戰「役」中的第一課》課件課程,經過十幾天的撰寫製作和反覆修改,共17集的《戰「役」中的第一課》——「思政第一課」課件教學課程最終製作完成,內容從黨中央正確決策、河南啟動「一級應急響應」、河南教育系統抗擊疫情、完善國家重大疫情防控體制機制,到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
  • 高校課程思政建設全面推進
    教育部近日印發《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為此前部分地區和高校探索實踐的課程思政建設明方向、劃重點、定規則,課程思政建設成為覆蓋全國所有地區、所有高校的制度性工作。  《綱要》明確強調,要在所有高校、所有學科專業全面推進高校課程思政建設,系統進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法治教育、勞動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切實提升立德樹人的成效。
  • 華中師大:思政之「鹽」化於課程之「水」
    如何破解思政教育與專業教育存在相互隔絕的問題,讓所有教師都挑起「思政擔」、所有課程都上出「思政味」?華中師大通過抓住教師隊伍「主力軍」、課程建設「主戰場」、課堂教學「主渠道」,逐步探索形成具有教育元素、師範特點、信息化特色的課程思政建設模式。
  • 黨委書記馬小潔:課程思政要把準「四個高度融合」的內在邏輯
    蘭州大學始終堅持老中青「傳幫帶」,積極打造課程思政教學團隊,將蘭大特色的育人經驗傳承創新,將勵志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社會主義民主法治教育等融入課堂教學,激勵和帶動廣大教師樹牢課程思政育人理念,提升課程思政育人能力,既當好知識傳授的「經師」,更做好價值引領的「人師」。二是顯性教育和隱性教育高度融合,匯聚強勁整體合力。
  • 課程思政④|思行合一,大道行遠 ——交通運輸工程學院「課程思政...
    編制國內首部《交通運輸類課程思政教學指南》;成立國內首個交通學科思政教育研究中心;首次構建橫向覆蓋全專業的課程思政群、縱向貫穿培養全過程的課程思政鏈,形成完整的課程思政體系;率先制定每門課程立德樹人達成指標;首次系統提出專業教師課程思政勝任力提升路徑和工作機制……定標準,建平臺,繪藍圖,出「施工方案」,自去年年底入選「上海高校課程思政重點改革領航學院」以來,交通運輸工程學院
  • ...財經類高校課程思政建設研討會暨財經類高校課程思政聯盟成立會議
    蔣慶哲還表示,希望財經類高校課程思政聯盟的成立只是一個開端,今後可以通過共建、共治、共享,打造以財經學科為紐帶的跨校、跨區域的高校思政建設共同體,形成思政類課程的特色和品牌。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長徐青森致辭。
  • 物理科學學院首屆一流課程與「課程思政」建設研討會順利召開
    新聞網訊 12月3日上午,物理科學學院召開首屆一流課程與「課程思政」建設研討會。劉鳳芹教授,王文軍教授分享了各自國家一流課程建設及申報經驗,並分別演示了各自課程如何挖掘、如何融入課程思政元素。張魯殷教授細緻講解了「課程思政」,分享了如何從新的視角去設計和組織課程思政,指出做好課程思政關鍵在於教師熟悉課程及課程體系,重視思政元素的凝練度與契合度,並結合實際,結合山東省物理思政元素,加強自身專業能力和教學能力的提升。
  • 構建具有深厚文化底蘊的網絡思政育人體系,開創「1233」工職特色...
    成都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及黨的十九大、全國教育大會、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緊跟時代步伐,在深入分析新形勢下三全育人工作內涵,充分了解學生網絡生活的狀態的基礎上,嘗試利用網絡空間構建起「1233」具有工職院特色的網絡思想政治育人體系,「1」即圍繞塑造學生的理想信念為核心;「2」即形成「成工職·易班」、「工職青年」兩大網絡思政教育推手;「
  • 紮實推進「33566」全景式思政教育 方式方法創新 育人成效顯著
    著力打造內職「三大品牌」實踐活動:一是「弘揚紅色文化」實踐活動,充分利用主題班會、主題團課或暑期社會實踐,廣泛開展紅色實踐,傳承紅色基因;二是「傳承傳統文化」實踐活動,年均舉辦校園文化藝術節大型活動19場,2016年,「禮敬中華傳統文化」項目獲評教育部、光明日報社聯合主辦第二屆禮敬中華優秀文化特色展示項目,學生經典誦讀作品《滿江紅》獲四川省大學生中華經典美文誦讀大賽二等獎;三是「打造節日文化」實踐活動
  • 開展課程思政建設,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倫敦瑪麗女王大學工程學院...
    西工大新聞網12月23日電(範藍予 範藍予 李璨)為深入貫徹全國教育大會、全國高校思政工作會議和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精神,全面推進學院一流課程建設,充分發揮課堂教學主渠道在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2020年12月中下旬學院開展了院級一流本科課程及「課程思政」示範課程立項工作,於12月22日成立倫敦瑪麗女王大學工程學院課程思政教學研究中心
  • 對外經貿大學牽頭髮起,財經類高校課程思政聯盟在京成立
    今天上午,在首屆全國財經類高校課程思政建設研討會上,財經類高校課程思政聯盟揭牌成立。該聯盟由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牽頭髮起,全國35所財經類高校參與。聯盟將匯集各方力量,打造以財政學科為紐帶的跨校跨區域的高校課程思政建設共同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