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中描寫了一個15歲的男人的故事,但是他絕對不是有自己的思想而已,他一直在用行動爭取一個15歲的高中生,意識到自己愛上了27歲的女人,看到自己未來的很多不確定性,能坦然承認主觀存在的困難,繼而選擇行動起來一步一步去靠近,努力爭取,這是很多人都永久缺乏的勇氣和決斷力。
影片描述,孝雄的媽媽曾經和小12歲的男朋友談起過自己小兒子,孝雄媽媽的男朋友是一個設計師,起初對孝雄要做一個製鞋師的理想沒什麼興趣,但當他聽到孝雄已經開始製鞋的時候,態度卻有了180度的轉變,秋月孝雄沉著冷靜,有自己獨立的人格,對事物本質之外的東西不怎麼關心,不僅敢想而且敢幹。
不僅敢幹而且是有計劃有步驟的幹,遇到問題不放棄,展現了性格中堅韌的一面,綜上所述,這絕逼是個幹大事的人,難怪他可以泡美女老師,對不起,15歲的我就是一個弟弟很多人都特別糾結孝雄和雪野最後到底有沒有在一起,新海誠本人也經常被問這樣的問題:作者筆下的誰誰有沒有在一起……馬爾克斯有過這樣一句話:當人物被創造出來之後,就有了自己獨立的人性,有他們自己的命運,不是我能決定的。
馬爾克斯甚至為了《百年孤獨》中上校的死,狠狠哭了一場……按理說他不就是作者嗎,只要他不把上校寫死不就行了?答案是不行,作者沒有這樣的權力,對於事物的發展我們可以客觀地分析、大膽地猜測,如果大家有細細去想這個問題就會發現,雪野與孝雄,這是兩個在根性上相通的個體。雖然有身份、年齡上的差異,有旁人外力的幹擾。
但這些困難是人力可克服的,兩人的許多行為也反映了他們具備這樣的素質。人的本質才是決定未來的關鍵因素,他們只要相遇就註定會發生點什麼,只要沒有大的變數他們在一起應當是順理成章的事,凡人與凡人萍水相逢,簡單平實的故事,高潮卻突然山呼海嘯而來,把人感動得猝不及防。
從言葉之庭的畫風和劇情上來說,個人覺得算是我看過的很多動畫電影裡面算前三之列的,以至於我現在還記得我當初看完言葉之庭後的感受,那時候看完動畫結束的時候,我轉頭一看,發現現實的世界變得有點不一樣,有種說不出的內心溫暖,好像心裡住進了一個火種。這種感受其實當初看完你的名字之後也有。
但是因為看君名之前期待了太多,反而沒有當初看完言葉之庭的那種震撼,所以如果說言葉之庭是新海誠的巔峰,這個可能要看每個人的感受,畢竟一部動畫能感動到人,不只可能只看畫風和其它硬製作等,一部好作品,總有某些點,能觸動人心,也相信新海誠以後還有更好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