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21年四月,已年過花甲的劉備在成都稱帝,定國號:漢。登基大典結束後,大宴群臣,史稱「開國第一宴」。
文武百官輪番給領導敬酒,沒一會兒,劉備就有點兒喝高了,面對滿桌的山珍海味,放下筷子,嘆起氣來。
剛任命為丞相的諸葛亮問:「陛下為何嘆息?是菜不合口嗎?這事兒都怪我,大廚原本說吃火鍋,我沒同意,哪有國宴吃火鍋的?」
劉備擺擺手說:「不是菜的事兒,是家裡的事兒。」
此言一出,諸葛亮立刻就明白了,一個事業成功的男人,如果說還有什麼煩惱,那多半是因為孩子。
果然,劉備在為兒子劉禪的婚事操心:「今年已經14了,連個女朋友都沒有,一天到晚就知道玩遊戲,你說可咋整?哎,也怪我,當初在長坂坡摔那一下,下手有點兒重了。」
諸葛亮說:「咱家阿鬥還愁找不到對象啊?只怕多少人排著隊搶呢,放心吧,這事兒交給我了,今天是個高興的日子,先不說這些,來,喝酒!」
1.
雖然是酒桌上的話,但諸葛亮說到做到,第二天就給劉禪介紹了個女朋友。
婚姻講究的是門當戶對,女方也是幹部家庭出身,父親在部隊任車騎大將軍,領司隸校尉,封西鄉侯,姓張名飛字翼德,女孩叫張大妞。
劉備一聽:「害,說了半天,原來是三弟家姑娘。」
諸葛亮說:「親上加親啊,不好嗎?」
劉備說:「好是好,就是......大妞那姑娘我見過,人挺實在的,就是長得有點兒......怎麼說呢,隨他爹。」
諸葛亮說:「太子選妃,事關國家未來,不能把自己混同於一般群眾,只看重容貌,陛下與張將軍聯姻,對於漢室政權穩定,君臣團結一心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陛下不可不察。」
劉備沉吟片刻,道:「嗯,是這麼個理兒。」
當天晚上,劉備下班回家把這事兒跟兒子一說,阿鬥當時就炸了:「爸你咋啥都聽諸葛亮的?論智謀,丞相沒的說,論找老婆,我真沒看出來他有何高明之處,張飛家姑娘長得又醜又黑,年齡還比我大,我不同意這門親事。」
劉備說:「別傻了孩子,女大三,抱金磚,家有三寶,醜妻、薄田、破棉襖,你亮叔在這方面是有經驗的,男子漢大丈夫當以事業為重,豈能沉迷於女色之中,自古紅顏禍水,美色誤國,古有妺喜妲己褒姒西施,今有貂蟬趙飛燕殷鑑不遠,歷史的教訓還不夠深刻嗎?!」
劉禪捂著耳朵跺腳:「我不聽我不聽我不聽!反正我不要跟張大妞結婚。」
劉備也惱了:「婚姻大事,豈能由你做主?!聘禮我已經準備好了,你亮叔也看過黃曆了,下月初八就是良辰吉日,婚禮如期舉行。」
2.
這個張大妞到底長啥樣?
劉備拿到照片的時候,吃了一驚:「哎呀,真是女大十八變啊,沒想到幾年不見,大妞竟出落的如此白皙漂亮,我都快認不出來了。」
阿鬥瞟了一眼,不屑一顧地說:「切,現在女孩子的照片你也信?P圖技術發展到什麼程度了你不會不知道吧。"
關於張飛女兒的長相,史書中並無記載,提到的時候只有兩個字:「甚賢」,就是特別賢惠。
我跟你講,如果誇一個女孩子,特別賢惠,特別實在,特別善良,心眼兒特別好,特別有愛心,特別能幹,特別會操持家務......誇得像十大傑出青年一樣,唯獨對相貌隻字不提,那只有一種可能,就是人長得特別醜。
在《三國演義》裡,沒說姑娘長啥樣,但對她爹的外貌有描述,說張飛「身長八尺,豹頭環眼,燕頷虎鬚,聲若巨雷,勢如奔馬,形貌異常。」
一般來說,女兒隨爹。
公元221年五月初八上午,春光明媚,在諸葛丞相的親自主持下,太子劉禪的新婚典禮在成都香格裡拉國際大酒店盛大舉行。
現場高朋滿座,嘉賓雲集,在萬眾矚目中,張飛長女張大妞被冊立為太子妃。兩年後,劉備病逝於白帝城,16歲的劉禪繼位,立張大妞為皇后。
劉禪與大妞在一起生活了16年,很不幸,公元237年,大妞因病去世,諡號「敬哀皇后」。
敬哀皇后英年早逝,再立新皇后的問題又提上了議事日程。
此時,諸葛亮已過世多年,劉禪終於可以當家做主,自己決定終身大事了,可誰也沒想到,劉禪續弦的第二任老婆還是張飛的女兒,已故敬哀皇后的妹妹張二妞,自己的小姨子。
關於這兩段婚姻,《三國志》中有記載如下:後主敬哀皇后,車騎將軍張飛長女也。章陵元年,納為太子妃。建興元年,立為皇后,十五年薨,葬南陵。後主張皇后,前後敬哀之妹也,建興十五年,入為貴人,延熙元年春正月,策曰:「聯統承大業,君臨天下,奉郊廟社稷,今以貴人為皇后。」
3.
這是什麼情況?老張家到底有什麼神奇魔力,兩個女兒把皇帝拿捏得死死的?如果說第一個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那第二個怎麼解釋?劉禪難道就不想換換口味嗎?
關於這個問題,後世有多種說法。
有人說,這是劉禪走向成熟的標誌。找老婆專找漂亮的,那是年輕時幼稚的想法,作為一個優秀的政治家,婚姻從來就不是你一個人的事兒,不要談什麼個人喜好,找老婆首先要看是否有利於國家發展,有利於政權穩固;
有人說,這是因為張氏姐妹有過人之處。漂亮女人可能只有漂亮一個優點,醜女人可能只有醜這一個缺點,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鬥量,張氏姐妹一定有秘不外傳的獨門馭夫術,才讓阿鬥樂此不疲,大妞病故接著又娶二妞;
還有人說,不是劉禪不想換,是有人不讓換。雖然諸葛亮不在了,但下面還有蔣琬、費禕、董允、譙周等一大批人管著他,這些叔叔大爺跟諸葛亮一樣,不光幹預工作,在生活上也喜歡對劉禪指手畫腳。
有一次,劉禪想通過民間選秀的辦法充實後宮,以彌補婚姻中的缺憾,黃門侍郎董允立刻站出來反對:「古者天子后妃之數不過十二,今嬪嬙已具,不宜增益」。後宮嬪妃最多12個,你爸都沒超過這個數,你不能再增加了,不然對身體不好。硬是把這事兒給攪黃了。
劉禪說那好吧,既然不讓增加嬪妃,那我在後宮搞個文工團,找點兒漂亮的小姐姐唱個歌跳個舞啥的總可以吧?不行,光祿大夫譙周又站出來反對,說你這是鋪張浪費,是享樂主義思想,什麼皇家文工團,明修棧道,暗度陳倉,這裡面的潛規則誰不知道?
總之,劉禪雖然貴為皇帝,但不論在工作上,還是個人生活上,並不能為所欲為,有人推測,冊立已故元老張飛之女張二妞為新皇后,多半是大臣們極力主張的結果。
4.
除此之外,還有一種說法,說張飛的女兒長得其實並不醜,也不黑,人家長相隨媽,白白嫩嫩美美噠。
對,張飛雖然「形貌異常」,但老婆是個美女。
據《魏略》記載:「建安五年,時霸從妹年十三四,在本郡,出行樵採,為張飛所得。」
就是說,張飛年輕時候,在野外遇到一個正在採摘的十三四歲的小姑娘,看人家長得漂亮,頓時心生歹意,強搶民女,霸佔為妻,後來生下了大妞和二妞,姐妹倆分別成為蜀漢皇后。
當年那個採蘑菇的小姑娘叫夏侯涓,所謂無巧不成書,張飛怎麼也沒想到,這個小蘿莉竟是夏侯霸的堂妹,曹操手下大將夏侯淵的侄女,更不會想到,整個三國的人物關係由此發生了重大變化。
這事兒說起來有點亂,咱們慢慢捋一捋啊。
我們知道,夏侯淵跟曹操是同族親戚,夏侯淵的老婆跟曹操的老婆是一對親姐妹,倆人是連襟;張飛娶了夏侯淵的侄女,也就成了曹操的親戚;張飛的女兒嫁給了劉備的兒子;劉備娶了孫權的妹妹;曹操的女兒嫁給了漢獻帝,而漢獻帝是劉備的侄子,也就是說,劉備、孫權、曹操,三個人是親戚。
還有,孫權娶了袁術的女兒,袁術跟袁紹是同父異母的兄弟;孫權的哥哥孫策和周瑜娶了一對親姐妹;諸葛亮的老婆的大姨媽嫁給了劉表;夏侯淵侄子的女兒嫁給了司馬懿的兒子;劉禪兩個女兒一個嫁給了諸葛亮的兒子,一個嫁給了關羽的孫子......
這也就意味著,張飛跟劉備、關羽、劉禪、劉表、劉璋、孫權、孫策、孫堅、曹操、袁紹、袁術、周瑜、夏侯淵、夏侯霸、諸葛亮、諸葛瑾、司馬懿、司馬昭、漢獻帝等這些大咖,統統都是親戚關係。
是的,歷史就是這麼神奇,三國群英會,其實是一家人。
5.
扯遠了,再說回來。
總之,劉禪先後娶張飛兩個女兒做老婆的事兒,社會上傳言雖多,但都是猜測,並沒有直接證據證明人家幸福與否。
婚姻就像腳上的鞋子,舒不舒服,只有自己心裡最清楚。
也許人家就喜歡這種類型的呢?兩個算啥,我們漢獻帝一口氣娶了曹操三個女兒,誰又能證明不是因為愛情呢?
曹丞相說是,那就一定是。
公元263年,魏國大軍大舉攻蜀,兵臨城下,劉禪投降,蜀漢滅亡。
作為拐了十八道彎兒的遠房親戚,司馬昭並沒有虐待戰俘,為難劉禪,而是讓劉禪從成都搬遷至洛陽,「封禪為安樂公,賜住宅,月給用度,賜絹萬匹,僮婢百人。」
就是說,劉禪的生活待遇按照王卿公候標準執行,不但在市中心分了房子和生活用品,每月按時發工資,還給配備了一百多名生活服務人員,當然,包括大量漂亮的洛陽小姐姐。
劉禪從此過上了聲色犬馬、花天酒地的生活。
一天,司馬昭請劉禪喝酒,為助酒興,席間專門安排了具有蜀國地方特色的歌舞表演,當那首熟悉的《成都》響起,「蜀官盡皆落淚」。唯有劉禪,「嘻笑自若」。
司馬昭問:「是不是有點兒想念蜀國啊?」
劉禪兩眼直勾勾盯著伴舞女演員雪白的大腿,說了著名的一句話:「此間樂,不思蜀。」
作品信息
本文來自凱迪社區原創作者:孫繼勝。文中觀點僅供參考,不代表本平臺意見。配圖來源於網絡,如涉侵權請聯繫後臺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