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都是被這本書騙大的

2020-12-14 澎湃新聞

作者 | 夏阿貓

編輯 | 未生

朋友們,小時候你們聽過百慕達三角的「恐怖故事」嗎?

據說那是一片恐怖危險的死亡海域,被喚作「魔鬼三角區」:發生過300多起沉船事件,還有近百架飛機和兩千多人,在經過這片區域時人間蒸發、神秘失蹤。

那也是一個可以體驗「時空穿梭」的詭秘地帶:據說,人們曾在百慕達發現一位二十多年前失蹤的士兵。他的容顏較當年絲毫未變,親人說他已消失二十年,但他覺得自己只是眨了一下眼......

還有說法是,即便你有幸安全穿越百慕達,出來後你依舊會發現,自己手錶上的時間要比正常時間慢幾個小時。

總之從小,百慕達對我來說,就是一個mystery。

後來時光飛逝,我長大了,才發現,所謂的百慕達謎團,原來是一個人為杜撰的謠言。

百慕達存在嗎?存在,那是百慕達群島、邁阿密、聖胡安三點連線形成的一片三角海域。

百慕達の神秘事件存在嗎?不存在,科學表明,那些事故不是飛機訓練失事,就是船隻技術失誤。

真實的百慕達,既不驚悚也不神秘,是世界上最繁忙的商業海域之一,也是一個平和優美的度假勝地。

△百慕達1960年明信片

第一次知道這個事實的時候,我感覺世界在崩塌。事實上,除了我,還有千千萬萬的人,都曾經生活在這個巨大的謊言裡。

△來源:微博

而在這些」謠言受害者「中,我懷疑大部分人都和我一樣,第一次知道類似百慕達的神秘傳說,都源自一本奇書——《世界未解之謎》。

△來源:微博@田浩

保守估計銷量至少上百萬冊的《世界未解之謎》,是90後的童年共同記憶。

千禧年間,無論在超市的圖書區,還是街口的小書攤,隨處都可以找到它的身影。

後來才發現,在中國的圖書界,原來曾經流傳過大概上百種出版社、編輯、封面裝幀都不盡相同的《世界未解之謎》。不過它們都共享同一個名字,以及同一個匪夷所思世界故事體系。

在各類封面中,以「迷惑的法老.jpg」 和 「外星人的凝視.jpg」 知名度最高。它們一個象徵著神秘的過去,一個代表著未知的未來,全面衝擊你的好奇心,極度挑戰你的想像力,為好幾代小朋友帶去了奇奇怪怪的知識無數。

如今看來,《世界未解之謎》中的獵奇故事,歸結起來,脫離不出三大類:

憑空消失大變活人

百慕達有神秘的三角、莫斯科有憑空消失的地鐵,美國有一架航班,失蹤了50年又重現人間……海陸空全立體無死角。

對每一個看過《世界未解之謎》的小朋友而言,走出家門就是一件令人膽戰心驚的事。畢竟,即便只想在大馬路上好好走個路,你依舊會想起:埃及有一條吃人馬路,上面有個口徑僅0.16m的「魔洞」,專門吞噬漂亮姑娘。

奇人異事大盤點

從尼斯湖水怪到突破地球重力跑天花板上呆著的家具,從自燃的人體到吃釘子就能過活的特異功能…....

一本課外書,用無數駭人聽聞的奇聞異事,在莘莘學子的腦海中種下了一個了不起的觀念:世界之大,無奇不有。

△來源:微博

外星人

這是神秘學與陰謀論永恆的母題。在《世界未解之謎》中外星人,有的把地球人捉去外太空,有的被美軍悄咪咪關進實驗室。稍有追求的,則喜歡通過製造麥田怪圈來啟示地球人。

關於外星人的種種故事中,最著名的一個莫過於水晶頭骨。

傳說,有13個外星人的水晶頭骨流落於地球的各個角落,其中蘊藏著關於人類起源的資料,集齊後不僅能解開宇宙生命之謎,還能避免2012年12月21日的世界末日。

這些未解之謎,就像《走近科學》的前半集,什麼鬼剃頭村村民一夜之間頭髮全脫落,死過人的單元樓狗經過就會發出悽厲慘叫——離奇而莫測。

而這些「未解之謎」的真相,也像《走近科學》的後半集——鬼剃頭村是因為村民長期食用長在礦山上的蓮花白導致鉈中毒、狗叫是因為電線漏電把狗電疼了——讓人啼笑皆非。

就拿這個煞有其事、能避免2012世界末日的外星人水晶頭骨來說吧,早在2005年,大英帝國博物館用電子掃描顯微鏡鑑定了它,你猜怎麼著,在這外星頭骨上,有現代機輪留下的利落弧線。

至今,2012已過去了8年,世界末日仍未到來。

而當年讀這些故事讀得津津有味的小朋友,多半已晉升996。偶爾在網際網路上看到針對這些未解之謎的闢謠帖,一邊大呼著童年被顛覆了,一邊忙不迭分享自己當年被嚇出來的童年陰影。

那是一個網際網路剛剛起步,進機房還要穿鞋套的純真年代,那時候「信息爆炸」還是一個頗具未來感的詞彙。於是,一本講述稀奇古怪奇幻故事的課外書,給充滿了好奇心的90後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衝擊力。

一邊被嚇出花樣百出的童年陰影——

一邊又欲罷不能、甘之如飴。不僅自己看,還拉上小夥伴一起看,誰看的最多、誰討論的時候講得最頭頭是道,誰就是課間的王者——

當年看《世界未解之謎》的90後,對書裡的故事堅信不疑,在外出旅行時,心懷親眼見證未解之謎的期待——

即便起初半信半疑,最後也信了——為啥?這可是正經出版的書誒!

於是,兩個很迷的問題誕生了——《世界未解之謎》這書到底怎麼被製造出的?又怎麼廣泛流傳開來的?

其實仔細扒一下,會發現《世界未解之謎》這個系列的內容大部分抄襲自美國的各式地攤文學、廁所刊物。

尤其是1948年創刊的《Fate》,一本專門編造都市傳說、講講飛碟外星人之類的獵奇雜誌,包括百慕達在內的許多概念,都源自這書。

看封面就知道這雜誌走的是奇幻風。辦刊宗旨一句話:開局一張圖,其他全靠編。一篇關於《大西洋仍然是個巨大的迷》的報導,就是百慕達的創作靈感。

不過《世界未解之謎》的內容,除了抄襲,也有自創的。比如「神迷失蹤的莫斯科地鐵」,這事在俄文搜尋引擎上無跡可尋。少有的相關英文網頁,是對早期中文網頁的翻譯——可謂神秘學造謠界,一項逆向輸出的成功案例。

至於這本奇書到底怎麼是堂而皇之地出現並廣泛流通於各大圖書市場的,這事本身就是一個未解之謎。

事實上,早就有好奇網友在賽博世界裡提出疑問:《世界未解之謎》系列圖書內容大都差不多、而且部分寫得玄之又玄,是不是假書:

事實上,在各類《世界未解之謎》中,的確有一個「權威版」。那是湖北教育出版社在2009年出的,全稱《德國少年兒童百科知識全書:世界未解之謎》。

這書的作者叫雷納-科特博士,是德國有名的科學家兼科普作家。在書中,他就世界上存在的諸多神秘現象展開了生動且科學的論述,比如星象真的可以預測未來嗎?我們可以與死去的人進行溝通嗎?真的有飛碟到訪過地球嗎?

但顯然,在這本《世界未解之謎》裡,你找不到什麼駭人聽聞的百慕達三角、埃及吃人馬路。將童年記憶與之做一個比對,你會覺得要不就是自己當年進入了平行時空,要不就是這書是「假書」。

不管怎麼說,當年真正大行其道、幾乎每個小朋友人手一本的,是胡編亂造版《世界未解之謎》。

為啥會這樣?其實不難發現緣由——我們考古了一下千禧年初的圖書出版發行大環境,似乎窺得一絲真相:幾乎只要是「有錢味」的地方,比如教輔,那就是一片亂象,任誰都會想來分一杯羹。

《世界未解之謎》 是有錢味的地方嗎?當然。不然為什麼會那麼火——畢竟,神秘學+陰謀論的獵奇故事,誰不愛?

正如這條評論所說:現實太不好玩了,神秘幻想才真的有意思。

原標題:《90後都是被這本書騙大的》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眾多90後都是被這本書騙大的!
    眾多的80後、90後的朋友們,不知道你們在小時候有沒有聽過那些發生在「百慕達三角」的恐怖故事呢?據說那是一片恐怖危險的死亡海域,被喚作「魔鬼三角區」:發生過300多起沉船事件,還有近百架飛機和兩千多人,在經過這片區域時人間蒸發、神秘失蹤。
  • 東北90後,都被荔枝汽水騙了
    東北80後、90後的小時候,紅色易拉罐的珍珍荔枝一拿出來,必定能吸引一堆羨慕的目光。每打開一罐,都得小心翼翼地喝,一小口一小口,慢慢咂摸那個味道,經常喝到最後都沒汽了。在東北80後、90後的記憶裡,珍珍荔枝總是和過年的記憶拴在一起,以至於有人說「在東北,有珍珍荔枝才叫過年」。
  • 90後都是被動畫片騙大的
    90後的童年,是在這些動畫人物的陪伴下長大的:能拿出無數道具的哆啦A夢,總在營救雅典娜的星矢,一心想找回二柱子的鳴人,頭撞籃板迷倒無數女生的櫻木花道,BGM一響便天下無敵的亞古獸,十萬伏特電壓的皮卡丘……但是你有沒有想過, 我們童年最愛看的動畫片,其實是一種賣玩具的廣告。
  • 90後都是被動畫片騙大的
    這可是上個世紀的百萬啊,要知道那些年父母一個月的工資也不過幾十塊錢。雖然這跟棍子看上去特傻,爸媽也不允許上流君像動畫片裡那樣拿著棍子跟在四驅車後面跑。但上流君當時特自豪,感覺一棍在手天下我有。八年後,海爾集團為了延伸海爾企業文化,樹立品牌形象,投資製作了動畫片《海爾兄弟》,讓那首「打雷要下雨~雷歐~下雨要打傘-雷歐」成為了當年的洗腦神曲。現如今,如果你說海爾是專門賣《海爾兄弟》動漫周邊的一家公司,大概率不會有人反對(誤)。
  • 90後都是被動畫片騙大的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而後為了宣傳推廣這款玩具,萬代聯合東映製作了《數碼寶貝》動畫片。每一版《數碼寶貝》動畫都是結合玩具特點推出的。初代《數碼寶貝》動畫就是為了宣傳數碼暴龍機的進化系統,二代《數碼寶貝》動畫片誕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則是因為廠家需要推廣數碼暴龍機的聯機合體功能。
  • 90後都是被動畫片騙大的-虎嗅網
    90後的童年,是在這些動畫人物的陪伴下長大的:能拿出無數道具的哆啦A夢,總在營救雅典娜的星矢,一心想找回二柱子的鳴人,頭撞籃板迷倒無數女生的櫻木花道,BGM一響便天下無敵的亞古獸,十萬伏特電壓的皮卡丘……但是你有沒有想過
  • 這夥90後專騙00後:「送裝備」騙得數千中小學生微信帳號
    浙江杭州西湖區警方日前在廣東東莞搗毀一個騙取微信帳號的犯罪團夥,抓獲20餘人,被騙微信帳號的基本是「00」後在校中小學生。由此,一個騙微信帳號在網上售賣的犯罪團夥浮出水面。10月,警方在東莞抓獲20餘人,繳獲手機卡100餘張,專用卡池設備1臺。該團夥成員全部是「90」後,下手目標基本是「00」後中小學生。據介紹,這個團夥通過「吸粉」團隊在網上發布「借微信給公司公眾號點讚,送遊戲皮膚」等廣告,向當事人索要登錄密碼或手機登錄驗證碼,拿到帳號後更改密碼,與原手機解綁。
  • 視頻丨三國演義這本書騙過多少人?給關羽刮骨療傷的主治醫生原來...
    視頻丨三國演義這本書騙過多少人?給關羽刮骨療傷的主治醫生原來根本不是華佗!華佗啊,這不從小都知道的事情你怎麼知道?課本裡寫過啊,沒文化真可怕哈哈,課本裡從來沒寫過,歷史上真正的關羽連華佗的面都沒見過事實上我們的記憶裡,之所以覺得華佗跟關羽有關,是源自於《三國演義》這本書。
  • 畫風有點萌 提示很到位 90後警花畫漫畫教市民防騙
    畫這些漫畫的是28歲的「90後」警花胡詩堯。她畢業於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是二七街派出所的一名治安警。  胡詩堯向記者介紹,自己在基層派出所經常參與防範打擊詐騙違法犯罪的工作。有一次,她正在值班,接到武漢市反電信網絡詐騙中心發來的指令,要求尋找轄區的一名中年婦女,這名婦女與騙子頻頻聯繫,很可能中招了。
  • 以後就這樣騙孩子喝藥了,90後父母花式坑娃,你家有同款嗎?
    要知道「苦口良藥」,所以大部分的藥,都不是很美味,是小孩子難以接受的味道。要想讓孩子喝藥,就要讓孩 子從心底裡接受,所以,我90後父母,開啟了花式坑娃。媽媽很貼心,我們「就喝6口」中藥,沒幾個人喜歡喝,又難聞又不好喝,更別說喜歡甜甜食物的小孩子了,奶娃眉頭直皺,十分的抗拒。
  • 這4本漫畫,90%的90後,00後都看過,每一本都是童年的回憶
    如今時間飛逝,大家都有了手機,小賣部裡也已經沒有了漫畫書,大街上的書店也已經幾乎不見,屬於我們90後的最後一份回憶也已經消失不見。現在讓我們來回憶一下小時候我們最喜歡的漫畫,這四本漫畫百分之九十的90後、00後都看過。
  • 90後這代人是被無數神作餵大的
    對於90後來說,這無異於是令人驚喜又感慨的消息。90後,是被魔法世界和神奇寶貝環繞著長大的一代人,帶著這些幻想,等待那隻送來霍格沃茨入學通知書的貓頭鷹,也等待成為被選召的孩子。而在這些兒時的夢想逐漸遠去的2020年,這兩則消息,就好像是來自遙遠童年的一束光,來拯救並不順心的今天。
  • 90後的回憶,長在花瓶裡的「花瓶姑娘」,究竟是如何騙孩子的?
    ——《津門陽詩》想必大家或多或少都聽說過民間雜技,民間雜技就是指演員靠自己的身體技巧完成一系列高難度動作的表演性節目。而大部分70、80後,甚至90後對民間雜技團其實並不陌生,因為小的時候總是盼望著能夠去集市上一睹風採,像胸口碎大石、吞火球、耍大刀等各式各樣的絕活令人拍案叫絕。
  • 90後和00後代溝有多大?蘇寧推客大數據告訴你
    效率驚人的蘇寧率先發布了年終大數據報告,喚醒了「社畜們」難得的好奇心。  「你會在朋友圈買東西嗎?」朋友急衝衝在微信上問我。  「看到好東西就會買啊,你問這個幹啥?」  在我的追問下朋友告訴我,原來這兩天「90後和00後的代溝有多大」衝上了熱搜,她一邊咆哮著我還沒老,一邊暗搓搓觀察自己是不是真的跟00後有代溝,結果就看到了蘇寧推客的年終大數據指出:會在朋友圈買東西的90後佔了31.7%,80後佔了37.0%,而00後只佔了9.0%。
  • 這本90後童年最愛的冒險小說
    那本伴隨著我們一起成長的冒險小說,你還記得當這本書帶給你的那些幻想嗎?今天我們就來一起回憶一下《冒險小虎隊》吧。《冒險小虎隊》是由奧地利作家託馬斯·布熱齊納創作的一部冒險小說,這部小說在90後的童年裡,可謂是風靡一時的課外讀物。兩年時間,它的總銷售量就達到了400萬冊,其火熱程度,不亞於當時的《哈利波特》。
  • 答案都在這本書裡!
    戴維·謝弗 《遊戲結束》成書於1993年,作者是當時身為記者的戴維·謝弗。這並不是一本新鮮出爐的書,正相反,自出版距今已經有27年歷史。或許有讀者會感到疑惑,為何會御宅學選擇引進這樣一本老書? 答案,就藏在本書的內容之中。
  • 90後 00後看過來 in潮流的真選好貨都在這
    近日,商務部研究院發布的《2020年中國消費市場發展報告》顯示,90後、00後等「新生代」日益成為消費中堅力量,他們熱愛線上消費,並在移動網際網路中佔據著極大的網絡話語權與流量高地。   以90後和00後為代表的「新生代」消費群更追求簡約、實用性強、性價比高的商品和服務,這些消費訴求與國美一直致力為用戶提供好產品、好價格、好服務不謀而合。
  • 這9本經典漫畫,勾起了80、90後集體的青春記憶
    想當年,有多少人的課桌底下、書櫃角落都藏著幾本漫畫書,課間放學,一群人圍坐在一起翻看著;有多少人,千辛萬苦省下一筆零花錢,只為能擁有一本新的漫畫書;又有多少人,追一部漫畫一追就是十幾年,從熊孩子變成熊孩子的父母…幾本小小的漫畫,串起了眾多80後、90後的童年與青春。
  • 05後吐槽00後和90後過兒童節,蒼天饒過誰……
    01 兒童節的兒童05後吐槽00後和90後過兒童節,這一話題最近風起。90後感受到了暴擊,當年,80後被90後嘲笑,90後被00後嘲笑,如今最大年齡20的歲00後也開始受到了05後的攻擊。《都市快報》的採訪中,05後們操著還沒變聲的童聲喊到:「他們年齡太大了」,「12歲差不多就不可以過(兒童節)」,「他們的智力僅限於兒童……」嗯,對了00後爹媽大多是80後,這不得不讓人思考——背後有人?好吧,這是一個調侃。05後不要高興得太早,15後已經在成長了。
  • 有睡眠困擾的人一定要看看這本書,基本都是乾貨,且可操作性強
    有睡眠困擾的人一定要看看這本書,基本都是乾貨,且可操作性強關於睡眠,幾乎每個人都有自己固定的模式。有些人,甚至會在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睡眠模式。小編一直有一個疑惑:為何我不需要鬧鐘,每天睡夠6個小時就會自動醒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