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東濟南沿220國道東北而行百餘公裡,到達惠民縣的魏集鎮。下國道不遠,快要抵著黃河壩堤的地方,就是那謎一樣的魏氏莊園了。這是中國北方僅存的清代城堡式建築群。也是中國三大莊園之一。那青色磚屋青色的瓦,構成了一幢神秘的歷史深宮。那麼魏氏莊園到底有何特殊之處呢?
首先魏氏家族所能考到的先祖為河北棗強縣農民魏自顯,明洪武年間遷徙至山東棣州永安鎮,即現在的惠民縣魏集村,後代逐漸發跡,十世時達到家族鼎盛。據說,魏氏家族五世前一直務農為本。至長支五世時,多人出仕為官。至十一世,除許多人是邑庠生、郡庠生外,24人是太學生,20多人有官職,五品以上的13人,最高從二品階,家族先後與23個官宦人家聯姻。
至於魏氏家族歷史中最重要人物魏肇慶,我們所知道的是,他生於1853年,靠在甲午海戰時捐白銀1000兩作軍餉,被欽賞為同知職銜,正五品階,其餘不得詳知。但可以推斷:同知在清代為知府或知州佐官,分掌或督糧、或緝捕、或水利等吏務。這是一個集司法、行政及某些地方性政策制訂大權於一身的官職,是一個極實惠的肥缺。可以說魏肇慶是典型的官商。中國封建史上所有成功的商人要麼有深厚的官背景,要麼乾脆就是官。
魏氏莊園建於清光緒十六年,該莊園布局巧妙,結構合理,城垣、住宅房屋相互為用,巧奪天工。莊園佔地面積24613平方米,分城堡式住宅、廣場、池塘、花園四大部分。住宅外圍城垣為青磚砌體,南北長84米,東西寬46米,牆高10條米,基寬3.8米,頂寬1.5米。
住宅群體共三進九座院落,共有大小256間房屋。現存院落6個,住房40餘間,房屋營造為硬山,分卷棚頂、花脊兩種營造方式,形式風格特異的前廈迴廊。院落群分別由中路院落和東西側跨院組成,中路院落為主體建築,屬於典型的北京四合院住宅。
魏氏莊園是中國古代建築的一顆明珠,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和汗水的結晶,是留給後代人的一筆珍貴財富。莊園大門入口處挺立著一株大槐樹,已經有167年的高齡了,取意「門口栽棵槐,不是升官就發財.」。我想正是建築和歷史雙重結合才賦予了魏氏莊園中國三大莊園之一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