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特種兵CAR-T中國臨床試驗數全球第二,有望彎道超車

2021-01-12 第一財經

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裡,接連批准兩款CAR-T產品上市,讓其產業化前景更加光明,也使得資金對該領域更加關注。

11月11日召開的「2017國際精準醫療學術及產業論壇」,就邀請了3位諾獎學者在內的諸多專家,希望探討中國CAR-T治療標準化進程,力求早日實現細胞藥品「零」的突破。

CAR-T即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免疫療法。具體來說,就是把病人的免疫T細胞在體外通過生物技術改造,令其識別腫瘤細胞表面的抗原,然後把這些細胞輸回給病人,達到識別、殺死癌細胞的效果。

上海細胞治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錢其軍對記者表示,我國的CAR-T行業近幾年快速發展,目前正在開展的CAR-T臨床試驗141項,僅次於美國的143項,位居全球第二。未來有望彎道超車,步入國際CAR-T領域第一梯隊。

近日,上海細胞治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申報的「基於修飾型抗體及免疫細胞的精準醫學治療的標準研究」,獲得國家衛計委「精準醫學研究國家重點項目」的正式立項,可以為CAR-T的臨床規範化提供更多研究可行性方案。

突破性的2017

今年10月18日,FDA正式批准Kite Pharma公司開發的CAR-T免疫療法Yescarta上市,用於治療罹患特定類型的成人大B細胞淋巴瘤患者。

在此之前的8月31日,FDA批准諾華的CAR-T免疫療法Kymriah上市,用於治療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

這兩個消息,無疑給行業帶來了巨大的刺激。有分析稱,CAR-T療法未來的市場空間預計在350億~1000億美元之間。目前,國際上在CAR-T療法領域領先的公司包括諾華、Kite Pharma、Cellectis、Juno等。此外,輝瑞、施維雅、新基等巨頭也積極介入這一領域。

不過,迄今為止,國內外CAR-T細胞治療相關藥品大都仍然處於臨床研究階段。錢其軍說,CAR-T是為數不多的中國不落後於西方國家的藥品研發領域,所以我國的CAR-T行業有望彎道超車。

當天發布的《2017年度精準醫療產業報告》顯示,目前我國腫瘤免疫細胞治療產業鏈已經初具規模,上遊企業主要從事腫瘤免疫細胞存儲的業務,如北科生物(中源協和持股13%)、開能環保等。

中遊企業主要從事以CAR-T細胞技術、多靶點抗原肽負載自體免疫細胞技術(MASCT)等介導T細胞技術等腫瘤免疫細胞治療技術研究及產品研發。代表企業主要有上海細胞治療集團(君聯及姚記撲克投資)、博生吉(安科生物持股15%)、中美康士(北陸藥業持股51%)、香雪製藥、海欣股份等。

下遊企業主要包括一些開展腫瘤免疫細胞治療的醫院科室,代表醫院如北京307醫院、中山腫瘤醫院和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等。

不過,目前國內CAR-T療法申報方面的準備工作遠遠落後於國外,一方面是相關政策缺乏連續性和明確性,另一方面是國內臨床試驗數據的合規性不足,這兩方面將阻礙CAR-T療法產業化的進度。

10月23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公開徵求《藥品註冊管理辦法(修訂稿)》意見,錢其軍表示,意見稿中提到將細胞治療作為藥品申報,這將加快CAR-T國內上市的步伐,實現生產流程標準化和規範化、開發安全有效的產品、具備專利先發優勢以及合理定價策略、符合國家審批監管政策的企業必將脫穎而出。

費用高的難題

不過,費用高依然是一個大問題。

諾華的CAR-T療法Kymriah,一次治療的定價為47.5萬美元。Kite Pharma公司開發的CAR-T免疫療法Yescarta,費用為37.3萬美元。

由於高度個性化的特性,精準醫療的檢測及治療費用相對比較高,大部分病人的經濟能力無法承受高昂的費用或者不願意承受,這些都將會限制精準醫療的發展及市場規模。

錢其軍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CAR-T治療在美國是根據骨髓移植的價格來定位的,做一次骨髓移植大約在60萬美元,而美國認為免疫治療比骨髓移植更有效,所以價格不能太低。

而在中國,錢其軍認為,國內細胞免疫治療患者能承受的價格應該在10萬元人民幣以內,價格過高就無法大規模推廣。

如何讓精準醫療覆蓋到需要的患者,需要科學界、企業界以及政府的共同努力。

基於新一代CAR-T在內的多項精準醫療技術,上海細胞治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在2016年提出抗癌「白澤計劃」——10年內實現60%腫瘤消失,60%病人用得起。

錢其軍表示,中國為精準醫療的科學研究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包括多樣化的地理環境以及眾多人口面臨的多種常見、罕見病。我國開展CAR-T的單人單療程臨床成本不超過3萬~5萬元,較美國(5萬美元)具有顯著的成本優勢;而且多個具有國際藥企、學術機構豐富研發經驗的科學家歸國,大幅增強國內CAR-T領域的技術積累。

目前,該中心推進的白澤T技術,結合了現有CAR-T技術和PD-1等免疫檢查點抗體的優勢,在目前已作療效評價的患者中,總體完全緩解率達到10.6%,疾病控制率達到71.2%,在黑色素瘤、鼻咽癌、橫紋肌肉瘤及喉癌等幾個癌種中更是達到了100%的疾病控制率。

「隨著技術不斷突破和成熟,未來10萬元人民幣左右即可達到預期治療效果,惠及更多患者。」錢其軍說。

相關焦點

  • 陳悅教授:抗癌症幹細胞的藥物化學與新藥臨床申報
    上海2016年5月10日訊 /生物谷BIOON/ --5月6日,由生物谷主辦的2016(第二屆)腫瘤幹細胞轉化醫學論壇隆重召開。南開大學百名青年學科帶頭人陳悅教授為我們帶來,《抗癌症幹細胞的藥物化學與新藥臨床申報》的精彩匯報。90%的癌症死因,源於癌症的復發和轉移,而癌症幹細胞(CSC)是很多癌症復發和轉移的根源。其含量雖然極少,卻有很強的自我保護機制,且處於靜止狀態,對各种放化療手段均不敏感,也可以分化產生祖細胞,再進一步分化產生腫瘤裡的各種癌細胞。
  • 深圳將成攻克宮頸癌「主戰場」 爭取年內臨床試驗
    HPV治療性疫苗爭取年內開展臨床試驗金羊網訊 記者郭起報導:9月22日,作為2018國際(深圳)BT領袖峰會同期活動,2018國際生物治療高峰論壇於五洲賓館舉行。宮頸癌預防疫苗的發明者伊恩·弗雷澤在論壇宣布:將帶領布裡斯班團隊和深圳團隊合作進行HPV治療性疫苗的研發,爭取年內在深圳開始臨床試驗。
  • 濾泡性淋巴瘤,有望迎來首個CAR-T療法:Kymriah
    近日,CAR-T療法Kymriah(Tisagenlecleucel,原CTL019)在治療復發性/難治性(r / r)濾泡性淋巴瘤(FL)患者的ELARA II期臨床試驗中獲得積極結果。中期分析顯示,這一全球性研究達到了完全緩解率(CRR)的主要終點。
  • 臨床試驗表明:靶向GD2的CAR-T細胞有望治療神經母細胞瘤
    12名復發性或難治性神經母細胞瘤兒童接受了這種治療,這是英國癌症研究中心資助的I期臨床試驗的一部分。這項研究是首批證明CAR-T細胞實現實體癌快速消退的研究之一。雖然有益效果只持續了很短的時間,但是它提供了重要的證據表明這種特殊的CAR-T細胞療法可以作為未來治療兒童實體癌的方法。
  • 藥明巨諾(2126.HK):中國潛在FIC&BIC的CAR-T療法
    我們預計relma-cel有望2021年獲批上市,佔取CAR-T市場頭部份額。銷售享有先發優勢公司在臨床試驗階段,已經積累了部分領先醫院的醫生資源。有助於未來的商業推廣。此外,公司計劃初步打造60-70人的銷售團隊,覆蓋50家頂尖醫院。未來三年預計將擴充銷售團隊至100-120人,覆蓋100家腫瘤醫院。
  • 布局6G,歐美日韓想要彎道超車?中國早有準備
    如果6G研發成功的話 ,那麼5G就不值得一提,這就是美國想要達成的目的,目前全球關於5G的標準專利聲明,大概有21571個,其中華為以6147個排名第一,中興以2561排名第三,在前幾名中看不到美國的身影,在各行業做慣老大的美國,怎麼可能在5G上服輸,既然繞不過我們的專利限制,那就整一個超前的6G,奪回自身通信領域的領導地位,對此中國還是有壓力的,畢竟世界幾個大佬聚在一起產生的能量
  • 成飛,彎道超車,成就中國最強戰機!
    圖為殲20無須贅述,中國當前最強戰機非殲20莫屬,而說起殲20難免會讓我們想到它的製造公司,成都飛機工業有限責任公司。成都飛機工業有限責任公司,簡稱航空工業成飛、成飛,是中國重要殲擊機研製生產基地。但事實卻並非如此,成飛之所以擁有了如今這樣的規模,完全是因為其彎道超車,製造出了另一家主流戰機製造公司所還沒有研製出來的戰機才得到的。當前,中國有兩個專門製造戰機的公司,分別是瀋陽飛機工業有限責任公司和成都飛機工業有限責任公司。儘管同為戰機製造企業,沈飛與成飛還是有高低之分,而成飛就是低的那個。
  • 日本消化道腫瘤名醫下山來引領的腫瘤學項目,發表《大腸癌臨床試驗...
    在美國舊金山召開的全球最大的臨床癌症相關協會ASCO-GI2015(美國臨床腫瘤學會胃腸癌研討會)上,日本消化道腫瘤名醫下山來引領的德州會腫瘤學項目組,發表了《大腸癌臨床試驗成果》。下山來是日本最大的醫療集團德州會旗艦醫院——湘南鎌倉綜合醫院腫瘤中心負責人兼外科部長。
  • 漫畫小品《愚哥相聲》2:「彎道超車」
    我們俱樂部要「彎道超車」,即將成為中國足球的「銀河艦隊」了,我真是好興奮好激動好幸福啊!愚哥:什麼彎道超車?什麼「銀河艦隊」?你說明白一點。楊哥:「彎道超車」,就是幾輛賽車在賽道上比賽,後面的車被前面的車拉開了一段距離
  • 中國完成全球首個新冠隨機對照藥物臨床試驗
    新冠肺炎COVID-19的全球第一項隨機對照臨床試驗結果公布。北京時間3月19日,國家呼吸疾病臨床研究中心、中日友好醫院、武漢市金銀潭醫院、北京地壇醫院、北京協和醫學院等團隊的研究團隊聯合在頂級醫學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JM)在線發表了研究論文「洛匹那韋-利託那韋(商品名「克力芝」)治療重症COVID-19成人住院患者的試驗」。
  • 奮力迎頭趕上 實現彎道超車
    黨委政府、市場主體、科技工作者擰成一股繩,助推海南科技創新再上新臺階奮力迎頭趕上 實現彎道超車■ 海南日報記者 王玉潔 況昌勳12月11日,海南省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海口召開,這是一場屬於全省科技工作者的盛會
  • 霍爾發動機關鍵技術被突破,中國彎道超車歐美,多項技術全球首創
    今天跟大家聊一聊:中國航天科技801所在霍爾發動機上突破新高,在關鍵技術上實現了彎道超車趕超美俄,那我們究竟突破了什麼技術呢?對於工業起步晚的中國來說,很多科研都受到了發達國家的限制,而在航天領域一直以來的霸主都是美國和俄羅斯,直到2000年以來,中國加入了這場太空的鬥爭中去,也改變了當前的局勢。中國後來居上,在航空領域也逐漸取得了驕人的戰績。
  • CAR-NK全球年內交易超300億元,中國公司僅佔2億元?
    CAR-NK 有望成為繼 CAR-T 之後最令人期待的工程細胞療法之一。安德森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員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公布了美國首個 CAR-NK 細胞臨床試驗數據。研究人員利用臍帶血來源的 CAR-NK 細胞療法治療復發或難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 (NHL) 和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 (CLL) 受試者。
  • MPB-1734 新劑型抗癌藥物通過美國FDA臨床1/2a IND申請
    MPB-1734新劑型抗癌藥物通過美國FDA臨床1/2a IND申請 巨生生醫所開發的MPB-1734新劑型抗癌藥物新藥已通過美國FDA審查,IND核准進行臨床1/2a期試驗。
  • 21世紀彎道「超車」兩大領域,5G技術和難度不亞於晶片的「它」
    落後就要被挨打,這是中國深深記得的歷史教訓。為此,中國以「科技強國」為奮鬥目標,在短短幾十年的時間裡,巨龍開始騰飛,華為5G領域的領先,還有量子領域實現世界上首次千公裡級量子保密通信。這些成績讓世界為之震撼、讓世界美國為之懼憚。
  • CAR-T細胞療法是什麼?一文讀懂免疫療法之星CAR-T細胞療法!
    需要注意的是,截止到目前為止,第三、四代Car-T細胞的發展並不完善,仍有諸多問題有待解決,而目前臨床上應用最多的為第二代Car-T細胞,主要用於血液惡性腫瘤的治療,且具有很好的療效。CAR-T細胞療法的主要目的是加強免疫系統內在的抗癌能力,它從患者的血液中提取T細胞,並在體外對這些細胞進行基因改造,給它們裝上識別癌細胞表面抗原的「嵌合抗原受體」(CAR)。然後,將這些改造之後的細胞進行大量擴增,再輸注回患者體內,從而增大CAR T細胞在體內的存活率。CAR T細胞在患者體內一旦存活,將繼續繁殖,最終實現對癌細胞的攻擊。
  • ...出現無法解釋的神經系統病症而暫停新冠疫苗臨床試驗的數天後...
    【阿斯利康疫苗試驗在美仍在暫停中 出現第二例神經系統病症報告】在阿斯利康(AstraZeneca)因受試的一位志願者身上出現無法解釋的神經系統病症而暫停新冠疫苗臨床試驗的數天後,這家英國瑞典合資製藥公司發布了一份111頁的試驗計劃,計劃許諾新冠病毒疫苗有「 50%的效果」。
  • 無人駕駛領域落後了一百年,中國能否實現彎道超車?
    在汽車製造這條道路上,中國落後了一百多年。今天,雖然中國的自主品牌汽車已經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是仍然沒有完全擺脫其在人們心目中「低端、廉價、性能差」的形象。比亞迪新款汽車那麼,在無人駕駛這條新賽道上,中國能否一血前恥,實現彎道超車呢?
  • 第三代半導體彎道超車 5年後碳化矽市場規模超160億
    (原標題:第三代半導體彎道超車,五年後碳化矽市場規模將超160億)
  • 積極參與中國新冠疫苗臨床試驗
    智利方面確認,將參與中國新冠肺炎疫苗臨床試驗,望疫苗量產後優先供應。智利衛生部長恩裡克·帕裡斯透露了這一消息,並表示智利也曾成功對其他類型的病毒進行了類似實驗。智利開展臨床試驗,將為疫苗的研發和科學發展做出貢獻。我們了解到中國新冠疫苗的進展,中方現已進入人體測試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