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男子快手上花三千元購珍藏版銀元,貨到手真假難辨,專家提醒投資...

2021-01-08 直播海南

海口的鐘先生愛好收藏銀元

前不久

他從一名快手主播那裡購買了幾枚藏品銀元

收到貨之後竟然發現

收到的藏品竟然貨不對版

當事人 鍾先生:當時我提到我獨愛船洋,他(就)私下又給我推薦一個,俗稱船洋,給我的價格是2460,我最後給他的價格是1888 。

「船洋」是指國民政府在上世紀30年代鑄造的海洋帆船圖案銀幣的俗稱。鍾先生說,他跟快手直播平臺的那名主播是通過微信私下交易的。剛開始,他購買了兩枚銀元,一枚是船洋,花費1888元;另一枚是袁大頭,花費420元。賣家在微信中承諾,「船洋」銀元經過北京一家名為公博的鑑定公司鑑定,有鑑定編號。然而,收到貨後,鍾先生發現,「船洋」銀元的鑑定編號查詢不到,而「袁大頭」銀元是枚裸幣。對此,賣家稱,「船洋」銀元剛剛鑑定完,編號要等等才能查到。鍾先生相信了賣家的說法,又花費1600元從賣家手上買了另一枚「船洋」銀元。哪想,這次,收到的藏品竟然貨不對版。

鍾先生再次聯繫賣家,這次對方微信不回,電話不通。鍾先生通過快手直播平臺給對方留言,也沒收到回復。那麼,鍾先生購買的這幾枚藏品是真是假呢?記者看到,「船洋」銀元附帶的鑑定標籤上,有二維碼、鑑定編號及鑑定公司的LOGO。然而,掃描二維碼顯示查詢不到。記者又通過鑑定公司的LOGO,查詢到北京公博古錢幣藝術品鑑定公司。客服回答「假的,因為我們只是到8094的編號,8095往後都沒有編號。」

而鍾先生到手的另外兩枚藏品,「袁大頭」及「光緒龍」都是裸幣,連鑑定編號都沒有。為此,記者陪同鍾先生找專家進行鑑定。

海南省收藏家協會 常務副會長 何翔:袁大頭通過重量,音色都不錯,都是真幣,品相一般中上。另外這兩枚一個,船洋沒有開盒我們不做鑑定,光緒龍鏽蝕過重,待考,不好確定。

針對這種情況,鍾先生向快手平臺進行反饋。平臺文字回復稱:如未通過小黃車交易,平臺接受消費者的舉報投訴,按照平臺規則打擊惡意售賣行為,保證用戶權益。與此同時,鍾先生也向市場監督部門投訴。

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表示,後續會根據掌握的情況做進一步調查,再將調查結果反饋給消費者。同時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提醒廣大消費者,網上購物,一定要到有證有照的店家去消費,後續的維權才可以得到保障。

鑑別銀元真假有妙招

專家提醒入手需謹慎

銀元屬於民間藏品,可以自由買賣。近年來,隨著銀元收藏市場漸漸成型,不少拍賣會上會拍出一枚枚價值不菲的銀元,但是高暴利往往伴隨著高風險。

01

銀元收藏與投資要注意什麼?

專家表示,收藏銀元和收藏其他錢幣並無太大的區別,銀元的價值同樣受限於「老、珍、稀」三大因素。收藏銀元,有必要了解此銀元的鑄造時間、發放數量、工藝圖案、重量及歷史背景等知識,切記盲目收藏。

在收藏銀元的過程中,不要盲目投資,認為只要是民國銀元都具有收藏價值,一些存世量多的銀元價格其實非常一般,而且市場上不乏贗品銀元,藏家千萬要擦亮眼。收藏銀元,可以通過掂量法、秤量法,評估銀元的重量,看其重量是否與真幣的重量相符,一般假銀元在重量上差別較大。

02

如何鑑別銀元藏品的真假?

通過聽音法也能辨別銀元的真假。用兩枚銀元相互敲擊,聽其聲音,真銀元聲音柔和而音長,假銀元聲音雖響,但音聲過短,音頻落差較大。

而通過視形法,可以用肉眼仔細察看銀元的老包漿顏色、花紋、圖案、大小、厚薄、暗記、輪齒是否正常。假銀元一般圖案泛腫、筆畫模糊、文字線條不流暢,厚薄不均勻,缺乏立體感和層次感等。最後,專家提醒,銀元收藏莫要求全,要理性、要創新、要有個性,這樣才會有所收穫。

未經允許 請勿轉載

本期編輯:戴玉春

相關焦點

  • 龍洋銀元一年漲50% 教你四招辨識老銀元真假
    四枚銀元三枚是贗品  本周,記者帶著張先生的四枚銀元,兩次來到重慶中興路收藏品市場。  其中,兩枚「四川省造庫平七錢二分光緒元寶」和一枚「浙江省造庫平七錢二分光緒元寶」,被眾多幣商一眼否定。有幣商告訴記者:「這三枚銀元材質不對,版模不清,包漿明顯是做舊。像這枚浙江省造光緒元寶,如是真品,要值幾萬元。」
  • 銀元怎樣鑑定真假?教你最簡單最實用的方法!(建議收藏)
    ,所以本期節目先不聊版別,只聊聊袁大頭的新老真假,首先我們將袁大頭拿在手中用手指搓一下,有些銀元仿品是會掉一些銀粉的,真品是不會的。帶綠鏽的銀元 1.重量鑑別法:首先我們要知道袁大頭一般都是26克左右,當然古代也有很多偷銀減重版,而且以前也不是一個造幣廠在生產,杭州、廣州都有製造廠,有的造幣廠違規操作
  • 手中的銀元一吹就響,是真的嗎?行家教你這樣做
    很多朋友經常看到電影或者電視劇裡面的畫面,手拿銀元然後在嘴上吹一下聽到有聲音就認為是真的。然而事實是什麼呢?銀元真的可以憑藉吹響它就能區分真假嗎?在這裡我們首先就要了解,銀元為什麼吹一下可以響,其次是響了的銀元就是正品嗎?帶著這樣的問題我們一起了解一下銀元中的小秘密。
  • 男子拿50元發黴紙幣去銀行兌換,工作人員拒絕:我辨別不了真假
    一男子拿著一張發黴的50塊錢紙幣去銀行兌換,卻遭到了工作人員的拒絕,理由是她無法辨別真假。之後男子去別的銀行兌換了錢幣,稱之前的工作人員只是個小姑娘,不和她計較。按照規定,當錢幣殘缺部分不超過五分之一時,可以兌換,剩餘部分的圖案、文字能夠連起來的話,也可以兌換,但是不可以流通使用。但若是票面殘缺超過50%、因為汙損、變色、水溼等導致真假難辨時,銀行櫃員是可以拒絕兌換的,工作人員並沒有違規。
  • 袁世凱銀元行情(2020年12月08日)-民國銀元
    金銀網提供袁世凱銀元行情(2020年12月08日),袁世凱頭像銀元最新消息(2020年12月08日)。袁世凱銀元行情(2020年12月08日)品種名稱面額特徵參考價中華民國開國紀念銀元(袁像)壹圓齒邊150000元
  • 菸灰擦一下銀元變白?男子假銀元掉包真銀元被抓
    用菸灰擦一下,銀元會變白嗎?兩男子打著收購銀元名義,用假銀元掉換真銀元,一人逃之夭夭,另外一人已被民警抓獲。據溫州龍港公安分局民警介紹,11月10日上午,福建籍男子吳某和同夥事先謀劃,騎著摩託車到了蒼南龍港農村尋找作案目標,準備以收購銀元名義,用假銀元掉包真銀元從中非法牟利。期間,吳某兩人向一名中年婦女打聽「收購」銀元,剛開始,這名婦女先拿出2個假銀元讓吳某他們驗貨,吳某用放大鏡細緻查驗,說2個銀元是假的。
  • 那些資深的專家,如何判斷銀元真偽?
    近幾年,銀元的價格飛速上漲,普通的袁大頭普遍都在千元以上,隨之而來的就是層出不窮的高仿版本,白銀便宜銀幣貴,材質上已經難以判別,以至於不少泉友談銀色變,那麼文瀚樂拍會好奇:資深的專家們是如何判斷一枚銀元的真偽的呢?
  • 315特輯:手機換屏真假難辨,修手機需防「水太深」
    連線嘉賓:武進區市場監管局消費者權益保護中心 胡鑫手機換屏真假難辨 修手機需防「水太深」一基本案情王先生的手機壞了,他家住在牛塘,就近去鎮上的某營業廳維修手機。工作人員查看後告知需要更換手機屏,更換原裝屏價格為580元,王先生支付費用後維修人員便更換了手機屏。但手機更換屏幕後屏顯效果不好,王先生諮詢了其他專業人員,檢測後發現手機屏不是原裝屏。於是王先生向市場監管部門投訴商家欺詐,讓商家更換原裝手機屏並賠償。
  • 識銀元包漿輕鬆辨別銀元真假和出處!
    清末期銀元成為主要流通貨幣之一,距今已近百年歷史,銀元的主要材質為白銀還包含鎳和銅等材質,經過時間的沉澱,銀元表面會相應產生各種各樣的鏽色,這些鏽色稱為「包漿」。 讀到這裡有小夥伴激動地說,我收藏的銀元沒有包漿,是不是很特殊稀缺品種啊?很值錢啊?
  • 抖音快手上的便宜貨,靠譜嗎?
    6月14日,辛巴回歸快手,整場直播進行了7個多小時,帶貨60款產品,銷售額超12億。其中一款蘭芝氣墊在天貓旗艦店的價格是300元,但在辛巴直播間被賣到119元,聲稱是全網最低價。一位從業多年的日韓代購告訴燃財經,在淘寶搜「蘭芝氣墊」相關關鍵詞,價格更低的還有很多。「這款產品能賣到119元價格的,90%都是假貨。
  • 真假難辨!諸暨姑娘用黏土手工捏出永生多肉
    在諸暨「大美匠心:工藝美術作品邀請展」上,一盆盆真假難辨的「多肉」成了現場的明星展品,想不到,「扁葉福娘」「黛比」「石蓮花」「蔓蓮」「虹之玉」等等各個品種的多肉盆栽,竟然都是用黏土手工捏出來的。製作黏土多肉的姑娘名叫李煜,她的真實身份其實是諸暨城區一家老字號餃子館的「二當家」。在她的餃子館裡,不僅有好吃的餃子,還有琳琅滿目的黏土工藝品。
  • 秦時明月中,三位男扮女裝的角色,一個步伐妖嬈,一個真假難辨
    其中一位步伐妖嬈,還有一位真假難辨。你想到的是誰呢?01少羽少羽作為秦時明月的主角之一,歷史原型是項羽。尤其是在第五部,少羽為了幫助天明找到高月,在蜃樓上遭到陰陽家星魂、大小司命、雲中君的全面圍剿,加上還有公輸家的機關監控著蜃樓的一舉一動,所以天明少羽等人不得不隱藏自己的身份,於是男扮女裝混入給雲中君送藥材的侍從隊伍裡。為了不被人發現,石蘭還刻意交代兩位要扮得好一點。所以大力士項氏少主也走起了貓步 。
  • 真假難辨,1:1還原...有人開始擔心了→
    真假難辨,1:1還原...有人開始擔心了→ 2020-12-20 17: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袁大頭銀元鑑定費用是多少袁大頭鑑定方法一覽
    「袁大頭」在貨幣收藏界被稱為銀元之寶,它是中國近千種近代銀幣中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銀元品種。因此不乏眾多造假者為追逐利益偽造或仿造「袁大頭」,不少收藏者不小心就為了「袁大頭」而稀裡糊塗成了「冤大頭」。那麼,袁大頭銀元鑑定費用是多少呢?
  • 蘇軾不僅是詩人,還是「段子手」,被貶時寫過一鬼故事真假難辨
    蘇軾簡直是個靈魂「段子手",大家都聽過「一樹梨花壓海棠」,其實這是蘇軾的「葷段子」,他是在諷刺80歲老友娶了18歲的媳婦。不僅如此,還有一次蘇東坡的一位粉絲帶著自己的詩來請教蘇東坡:「大人,您看我的詩寫得怎麼樣啊?」蘇東坡答道:「一百分。」那人聽了很高興,可蘇東坡接著又說:「朗誦七十分,詩歌三十分。
  • 外教TESOL證書真假難辨,阿卡索稱暫未開放查詢頁面
    2020年5月15日,在對方多次推銷後,胡先生支付了3388元進行了報名。但結果胡先生發現,課程的質量並不像之前試聽的一樣,並且對阿卡索的外教資質產生了懷疑。「老師的口音不是特別好,教學只是按照課本讀書之類的。」胡先生說,他想申請退款,但遭到了拒絕。
  • 一男子網上投資被騙4萬餘元
    「怎麼辦,我投資的錢都沒了!取不出來了!」6月13日晚上20時16分,一男子著急地跑進浦壩港派出所,說話的聲音都有點顫抖。「我在手機app上面投資,結果app軟體不能使用,錢都在裡面提現不了。」據了解,男子姓王,安徽人,在浦壩港務工。今年5月14日,王先生在手機百度上搜索投資軟體,看到一款名為「先進農場」的App,稱把錢投資在軟體中養寵物就可以賺錢。於是,王先生掃描並下載了這款軟體。
  • 難辨真假菜芙蓉
    然而如此一株「特點鮮明」的植物,卻很少有人能一眼將之辨認出來。結果立刻就認出了其中一株植物和傳說中早已滅絕了的菜芙蓉十分相似,早在八十年代起,農科院的專家們就開始著手研究野生植物的開發和利用,所以對於這一類已經滅絕的植物十分敏感,於是唐益雄教授就採集了一些該植物的樣本等回到北京後便開始檢索相關的文獻。
  • 男子帶「小龍袍」鑑寶,稱款型太小被人恥笑,專家氣急:一群外行
    男子帶「小龍袍」鑑寶,稱款型太小被人恥笑,專家氣急:一群外行 文物是古人在社會文化活動中遺留下來的物品,不僅富有歷史意義,還具有藝術價值和人文價值。是人類的寶貴財富,是歷史文化遺產。雖然每個國家對文物的稱謂定義不盡相同,但是對文物都會進行保護。如果不是專家級別的人,很難分辨文物的真假。
  • 虛情假意,真假難辨,號稱偽裝高手的星座,極難對付
    人和人相處是一種學問,也是一種較量,比的就是誰比較厲害,能夠根據環境的不同去偽裝自己,達到真假難辨的境界。可以說這一類人十分可怕,因為看似是無公害還很友好的他們,或許是埋藏在身邊的危險。真真假假,虛虛實實,偽裝得天衣無縫,讓人真假難辨,更難對付。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星座裡面,擁有這樣特質的會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