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三大境界,在《人間詞語》原文:「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則是經歷迷茫孤獨、有了目標、足夠的積累從量變到質變,這三個階段。人生的課題很大,在你結束你人生旅途之前,估計都沒辦法評判和完全感悟自己的一生。就像火影忍者裡面,鬼鮫在最後明白鼬的話:無論怎樣的人在最後一刻到來之前,往往都不清楚自己是怎樣的人,在臨死之際,才會留意到自己究竟是何許人也,你難道不覺得這就是死亡的意義嗎?多麼深刻的理解!哈哈,小編閒扯淡一下,這個課題太大,留給每個人各自思考吧。
那麼,按照這個套路,咱們養龜也可以分出個三種境界。
第一境界:養龜人是孤獨的!尤其是今年,大家都在說著國爬的艱難。不被理解就是很嚴重的偏見。總是會有不一樣的眼光被看待被區別對待,在這種情況下貫徹自己的「忍道」是需要享受孤獨的。因為不被理解所以感到孤獨。雖然龜的接受範圍相對還是交廣的,但仍然屬於爬類不是嗎。或許最大的欣慰就是,你的愛人或者身邊的人,從不關心龜到開始陪你看龜,給你買龜,這或許就是最大的幸福吧。
第二境界:同是天涯養龜人,誰沒真正死過龜?剛到家,沒處理好,掛掉了;心血來潮換水了,沒留意具體溫差多少,掛掉了;看它們吃得香,多餵了一點,掛掉了;暴雨來襲,沒辦法預測,受風受涼了,掛掉了;環境多換幾次,應激了,掛掉了……種種跡象表明,這弱不禁風的傢伙,隨便搞搞就掛掉了,即使好生伺候,還是各種腐皮腐甲、白眼疥瘡,又瀕臨死亡。
有些技術和心態,繞不開用龜的死亡來堆疊,但永遠不要抱著無所謂的態度,不然殼堆成山了,也是毫無進步,咱們得有目標了不是。
第三境界:量變到質變,養龜不白折騰。看而不養,沒意思;瞎養不精,沒品位;養出品位,沒止境。養龜不僅僅只是一種餵養或者是一種謀生手段,而是在培養一種心情、一種境界。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水源以及不同的飼養人,養龜的手法是不盡相同的,任何的經驗只是參考,少走彎路。但仍然需要和自己的現實做比對、配合,才能得出適合自己的飼養方式。
養龜是為自己而養,養出自己的風格,不是受限於人或者完全按其他人的指示,這就沒意思了哦。不折騰,是不可能的,要做到不白折騰,或許就是很高的一種境界了。因為平時的大動作小動作,大翻缸還是小改良,多半都是無用功。浪費了體力,傷害了龜。
人生三大境界,套用在養龜得出三大養龜境界,有沒有一種同步的感覺。哈哈,這樣你的人生和龜就分不開了。成為真正的龜公,不對,是龜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