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士兵因為已經有一技在身,和大學生兵源一樣屬於優質兵源,是非常受部隊歡迎的,只要年齡不超過24歲且身體條件符合要求的退役士兵都可以「二次」入伍。二次入伍的退役士兵不會因為自己曾經在部隊服役過而獲得特權,一切都需要從頭開始:先到到武裝部報名參軍,然後體檢和審查,入伍通過六個月的新兵訓練後授予列兵軍銜。重新入伍後起點與新兵一樣。下圖為成功「晉級」為列兵的新兵,列兵是進入軍營的第一道「拐」。
退役士兵二次入伍的志向。在我國選擇二次入伍的退役士兵人數呈上升趨勢,原因在於我國實行義務服役加志願服役的募兵制,士兵也開始職業化的,職業軍人的福利和待遇越來越高,所以做職業軍人也是一個不錯的職業選擇。義務兵不屬於職業軍人範疇,只有在服滿兩年國家規定的義務兵役以後才能申請轉為士官,一旦當上士官就意味著軍人職業生涯的開始。許多從前在部隊因為各種原因沒能當上士官的義務兵通過二次入伍的形式向部隊表明立志於軍旅職業的發展志向,部隊也會著重於培養此類士兵,如果文化程度較高且表現優秀,甚至有機會被推薦至士官學校深造。下圖為武警士官學校的學員兵正在訓練。
二次入伍的基本條件。有機會獲得二次入伍的退役士兵年齡不得超過24周歲,這是兵役法規定的「硬指標」,是入伍當兵最基本的條件之一。義務兵退役以後便與百姓無異,所以再次報名參軍必須符合兵役法相關規定,學歷為高中學歷或者高校在讀為18歲~22歲,高校畢業的為18~24歲。
假設一名學歷為高中的義務兵在18歲時入伍,20歲時退伍,他的年齡還在法律允許的入伍要求範圍內,如果年齡超過了22歲,那就永遠失去再入伍的機會了。對於有志向在部隊繼續發展的義務兵最好的途徑是服役期間爭取成功轉士官。下圖為海軍陸戰隊一名上等兵,「二道槓」的上等兵軍銜是義務兵的最高軍銜,當兵當到「二道槓」就意味著兩年義務兵役期滿,可以選擇退役或繼續服役當士官。
二次入伍的分配。前文已經講過,二次入伍應徵者與新兵無異,所以成功入伍以後部隊將會根據新兵的實際情況和部隊需要分配兵種,比如二次入伍者以前是武警,重新入伍後有可能會分配到空軍;以前是陸軍的,也有可能會分配到武警。因此,二次入伍以後不會再分配到原部隊,甚至原兵種。下圖為武裝部舉行的新兵入伍儀式,從服裝上來看這批同屆新兵有分別被分配到陸軍、空軍和武警部隊服役。
二次入伍的待遇。為了鼓勵優質兵源積極入伍,各個地方政府相繼出臺了優待二次入伍士兵的相關政策,比如雲南省2018年出臺的「關於開通優質兵源入伍綠色通道」的政策,其中所謂的「優質兵源」就包括二次入伍的應徵者。二次入伍的退役士兵已經經過上一次的服役考驗,選擇再次報名參軍後在辦理入伍前的各種手續上理所當然會比未服過役的社會青年要順利許多。入伍後雖然起點與新兵一樣,但是本身已經掌握基礎技能,部隊會著重培養此類士兵使其儘快具備轉士官條件。
另外,在服義務兵役期間是沒有工資的,軍隊中只有軍官和士官這些職業軍人才有工資拿,義務兵每個月只有一定金額的「津貼」,轉為士官以後不但每個月有相對應等級的工資,而且還有五險一金。
二次入伍與召回的區別。二次入伍是本人自願再次服兵役,因此起點與新兵一樣;而召回則是國家根據《國防法》和《兵役法》規定,將已退役的軍人(包括轉業業軍官)召回部隊訓練或者作戰,是屬於退役軍人必須服從的強制命令。召回分為兩種,即訓練需求性召回和作戰需求性召回,訓練召回一般只針對特殊技術兵種,比如飛彈、雷達、坦克、艦艇等兵種,特殊技術兵種每年會被召回參加訓練一次,每次歷時約十天。而作戰召回則是在發生戰爭時國家大規模召回退役老兵參戰,凡作戰召回的老兵一律回復退役前軍銜或者向上晉升一級軍銜。我軍史上曾在1979年自衛反擊戰開始前大規模召回過退役軍人。下圖為武裝部向用人單位發出的「士兵召回涵」,召回時間為12天,可見這是一次訓練性召回。
總而言之,二次入伍的退役士兵要把心態調整好,不要太介懷軍銜問題,萬丈高樓平地起,與新兵同一起跑線上衝刺,你會表現得更出色。第一次入伍沒有如願轉士官,那麼第二次入伍就好比擁有一個開掛般的人生,別人都是頭一次,而你則仿佛穿越回到兩年前,從新來過了。
圖片文字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