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幼兒園像「歷劫」?那些不哭不鬧的娃,多是父母提前做了三件事

2020-12-21 糖果的媽媽

幼兒園可分為全日制和寄宿制幼兒園,通常從三周歲開始接收幼兒。

執筆:胡蝶

編輯:胡蝶

定稿:歐陽比文

提起送寶寶上幼兒園的第一天,恐怕當媽的都有一肚子的故事想說。哪怕先是在家做了長久的鋪墊工作,到了幼兒園以後面對著哭聲一片,很難有寶寶能控制住不掉下「金豆豆」。

但總有些寶寶仿佛適應能力特別好,在一眾人仰馬翻之中非常淡定,不哭也不鬧,實在讓其他媽媽羨慕。

孩子上幼兒園像「歷劫」,為啥有的娃就那麼乖?

小吳從好幾個月之前就犯愁,寶寶從出生以後就基本沒離開過自己的視線範圍,和自己黏得不行,上幼兒園了可怎麼辦啊。

果然不出小吳所料,本來在家說得好好的,到了幼兒園女兒就變了臉,哭得上氣不接下氣,嘗試了好幾天才勉強在幼兒園能安心待上多半天,困難指數堪比「歷劫」,其餘的小朋友大多如此。

在一眾委委屈屈的小娃娃中,小吳卻發現了一個特殊的孩子,不僅沒有纏著媽媽不放,反而乖乖和媽媽「再見」。之後小吳瞄準時機和這位寶媽攀談起來。

這位寶媽大方地和小吳分享育兒秘籍,她的竅門就是家裡人輪流帶娃,讓寶寶不會對某一個家庭成員過度依賴,聽得小吳直點頭。

讓孩子適應分離,對成長有長遠好處

當環境改變會與親近的家庭成員分離時,兒童出現不同程度的分離焦慮是非常正常的心理現象,1.5~3歲以及上幼兒園前後是分離焦慮出現的兩個高峰期。

寶寶之前一直與家人不論是生活上還是心理上都建立了緊密的聯繫,突然來到幼兒園,孩子與家庭的紐帶突然被割斷,需要一段時間適應也是情有可原。

想減緩對寶寶心理的衝擊,就要讓孩子理解並適應分離,這對孩子構建內心世界以及形成獨立人格都有長遠好處。

上幼兒園不哭的娃,多是父母提前做了三件事

1. 經常接觸陌生人

兒童在半歲左右就會經歷認生期,對陌生人以及陌生環境的恐懼感是與生俱來的,是天然的保護能力。小時候認生強烈的孩子,在上幼兒園時也會更為抗拒。

想鍛鍊寶寶對陌生環境的適應能力,就要在上幼兒園之前多帶寶寶接觸陌生人,孩子接觸的始終是家庭成員,這樣在面對集體生活時會無所適從。

2. 經常帶孩子外出

一個人面對陌生環境能表現出強大的適應能力,說明他具備強大的內心世界。在孩子小時候經常帶他見識更廣闊的世界,有助於孩子構建最初的世界觀,理解分離與重聚的意義。

3. 培養孩子獨立意識

在幼兒時期,孩子會逐漸意識到自己與媽媽是各自獨立的個體,逐漸形成完整的人我關係,幼兒自我意識主要在5歲前基本建立。

讓孩子嘗試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可以幫助孩子適應獨立,並且讓孩子掌握更多技能,在集體生活中面對各種困難遊刃有餘,就不易滋生牴觸情緒。

送寶寶上幼兒園注意三個細節,更快適應集體生活

帶孩子熟悉環境在確定帶孩子選擇哪家幼兒園之前,最好帶著孩子親身體驗一番,參考寶寶的意見做選擇,對於自己做出的決定,孩子通常有自己感興趣的點,在真正入園後接受度更高。

介紹幼兒園生活在孩子入園前,媽媽可以偶爾事先向寶寶描繪幼兒園的日常活動,一方面引起寶寶對幼兒園的好奇心,一方面讓孩子有一個心理準備。

準時接送孩子之所以不願與媽媽分開,害怕被拋棄的感覺,一開始媽媽可以與孩子約定好接他的時間,並準時出現,讓孩子明白媽媽不是不要他,安全感逐漸建立,孩子就不會過於緊張。

糖果媽媽叮囑:在孩子入園期間,輕易不要請假,離開幼兒園時間較長,好不容易建立的規則感又需要重新培養。

我是糖果媽媽,一個學習成長型寶媽,專注孕產和育兒,想要輕鬆養娃別忘了關注,糖果媽媽團隊將為您的育兒之路答疑解惑。

相關焦點

  • 幼兒園園長:第一天上學「不哭」的娃,多半來自這3種家庭
    不過不是每個孩子上幼兒園都不聽話,有的孩子第一天上幼兒園表現的就很突出,不哭不鬧很懂事,不僅讓家長省心,老師也會很喜歡。而縱觀那些上學不哭的孩子,經過一些老師的細心觀察發現和總結,將第1天上學「不哭的娃」,分為這幾種家庭當中的寶寶,一位幼兒園園長朋友道出了自己獨到的見解。
  • 幼兒園老師直言:第一天上學不哭的孩子,父母多是這麼做的
    幼兒園入學號啕大哭,「淡定娃」引人注意之前好友佳佳就分享過送孩子送幼兒園入學的經歷,佳佳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已經給孩子物色好了幼兒園,在開學之前也一直給孩子做一些思想工作,讓孩子明白什麼是上幼兒園,但是在開學的那天,看到別的小朋友哭,小可愛還是忍不住哭了。
  • 萌娃上幼兒園不哭不鬧,沒想到卻碰上了「戲精媽媽」,網友:萌翻
    以前的人總說「窮人的孩子好當家」,這句話的意思是因為孩子獨自一人在家,所以也可以很快的獨立起來,然而現在的孩子卻是因為家長不願意做事情而自己變得獨立,不得不說孩子們有時候遇見這樣的父母也是很不容易的了。
  • 幼兒園老師的經驗:這4種家庭的孩子,上幼兒園大概率不哭不鬧
    4種家庭的孩子上幼兒園之後不會哭一、經常出去玩孩子上幼兒園之,哭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脫離了原來熟悉的家庭環境,來到陌生的校園中內心會有極大的恐慌和不適,在兒童心理學上這種現象被稱為「分離焦慮」,這種分離焦慮本質上是無法避免的,只能想辦法減輕或者提前適應,而一個家庭如果能在孩子上幼兒園之前就經常帶孩子出去玩,不管是旅遊也好,還是去別人家串門,或者是公園等與家庭環境不同的場所,只要讓孩子熟悉了經常去自己不認識的地方,那麼孩子自然就不會因為去幼兒園換了環境而感到害怕恐慌了。
  • 孩子不想上幼兒園,杭州媽媽不打不罵放大招,娃回家後吵著要上學
    杭州網友「陳二二」家的小外甥,最近鬧脾氣不想去上幼兒園,睿智媽媽不打不罵也不吼,直接和娃籤訂條約,不愛去幼兒園,那麼就去撿一天的垃圾吧。娃終究是年幼無知,只要不去幼兒園,媽媽說啥就是啥。於是這娃愉快地走在路上,非常認真地撿著地面上垃圾,就連刮進樹叢中的垃圾,娃也努力地夠出來,在撿了兩個多小時後,這娃終於明白過味兒來,這活兒又累又風吹日曬地,超想回家,卻又被條約束縛,不能回。
  • 「慢半拍」寶寶上幼兒園,第一天不哭第二天哭,如何適應幼兒園?
    9月1日,是幼兒園新生入學的日子,不管是老師、學生還是家長,都是一個比較混亂的日子,孩子哭成一片,老師「手忙腳亂」,家長各種不放心。「慢半拍」寶寶,上幼兒園第一天不哭,第二天哭朋友方玲的兒子從小就皮實,看起來沒心沒肺的,去年9月份的時候,送兒子去了幼兒園。本來方玲還擔心兒子天天跟在自己身邊,突然上幼兒園會哭鬧一場,沒想到第一天出奇的順利,兒子還以為是刷卡進地鐵,進了幼兒園還跟她揮手告別。
  • 幼兒園開學一周,我跟著娃哭了一周,解決分離焦慮讓娃開心上學
    文/銀花孩子們已經上了一周的幼兒園,你家寶寶入園還順利嗎?同事今天早上說:「孩子上幼兒園哭了一周,自己也跟著哭了一周,每天上幼兒園就是一場拉鋸戰,不知道孩子什麼時候能痛快說再見」我家也是,因為送沐沐上幼兒園,我跟她爸爸也有了分歧。
  • 娃6歲以前,父母再忙下班後也要陪娃做4件事,堅持越久好處越多
    如今生活速度越來越快,壓力也越來越大,人們每天下班後都恨不得直接躺在床上。越來越多的父母回家後也是「葛優癱」,最多舉起手玩玩手機。「什麼,娃?不知道,全交給爺爺奶奶或者姥姥姥爺管了!」年輕的爸媽如是說。
  • 三歲娃被「扔」幼兒園5天,父母全都不找,打開書包後老師哭了!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將婚姻變得不再嚴肅,經常是沒有考慮好便結婚生子,可生下了孩子選擇離婚時,受傷的卻是孩子。年紀小小的孩子便要承擔父母的錯誤所造成的後果。離婚,看似簡單的兩個字,做起來卻是一件很難的事情。
  • 引人反感的幾種接娃方式,幼兒園老師不好意思揭穿,家長別裝糊塗
    所以有些煩人的接娃方式,老師不好意思揭穿,但是家長不能裝糊塗。家長多注意一點才能改善這樣的現象,畢竟誰也不想在接娃這件事上耗太多的精力。幾種引人反感的接娃方式,一些家長仍在做三天兩頭提前接娃很多父母都不重視孩子上幼兒園這件事,甚至不少家長經常會提前接送孩子,提前送孩子去幼兒園其實沒什麼問題。
  • 帶娃出去的6大注意事項,保證孩子不哭不鬧
    很多新手爸媽,由於自己還年輕也沒有什麼帶娃經驗,經常會在照顧寶寶的時候出現一些疏忽,而這些不經意的疏忽,可能會給寶寶的安全帶來一些安全隱患,所以年輕爸媽在照顧寶寶的時候要更加精心才行。父母會經常帶著寶寶出門,如果父母沒有較高的安全意識,那麼很容易就會使寶寶面對意外的危險。尤其是父母帶寶寶出門吃飯的時候,更需要注意。
  • 為什麼幼兒園不開學?這三件事如果沒做好,五一過後都不一定開學
    隨著形勢一天天好轉,各省市初中、高中、大學都陸續發布開學通知,但是幼兒園卻一直沒有消息。現在已經到了4月中旬,有個別地區雖然向外界透露出開學計劃,然而家長們卻一萬個不同意。事實上,如果這三件事落實不到位的話,五一小長假之後,幼兒園都不一定開學。
  • 第一天去幼兒園不哭的孩子,老師直言:大多出自這3種家庭
    每年的開學季都是家長最頭疼的時候,面臨孩子要上幼兒園的哭鬧,許多家長也對此束手無策,而有的孩子卻狀態很好,不哭不鬧,對此老師直言:第一天去幼兒園不哭的孩子,大多出自這3種家庭。
  • 幼兒園放學,你選擇幾點去接娃?晚接娃幾分鐘影響的是寶寶的性格
    一些新手父母可能不知道接孩子會有這麼多講究,多是會隨心意去接孩子,這樣其實真的會對寶寶的性格有很多的影響。 送兒子去上幼兒園一個星期後,多多發現兒子特別牴觸去幼兒園這件事,於是多多便開始多想。
  • 孩子上幼兒園不適應?做好這幾點讓孩子輕鬆上幼兒園
    幼兒園馬上就要開學了,很多三、四歲的孩子準備入園,家長們有些擔心孩子不能適應新環境,今天我們來聊一聊,孩子準備入園的家長們需要做哪些準備?應該怎麼幫助孩子儘快適應新環境?孩子入園之前,家長要做哪些準備呢?
  • 家長把三件事做好了,娃不太容易生病
    文|西紅柿媽媽現在是冬天了,可有的小寶貝,卻很喜歡「裸睡」,特別愛踢被子,根本就改不掉夏天的睡眠習慣,這可怎麼辦呢?寶媽小李最近就遇到了這個問題,她特意跑來留言說:家裡的娃平時挺乖巧,基本不太讓人操心。但唯獨睡覺這件事,真的惹人心煩啊!
  • 幼兒園老師:第一天上學「不哭」的孩子,實際上內心是最脆弱的
    他們並沒有像其他孩子一樣大哭,表現得非常理智,好像對陌生的環境適應良好。小王還和老教師談論起這些孩子,覺得他們很堅強,肯定是家長教育的好。沒想到老教師卻說,這些不哭的孩子其實內心更加脆弱,需要小王在平時多多關注。
  • 兄弟姐妹關係再好,也別做這3件傷感情的事,搞不好會鬧翻臉
    多胞胎家庭,從小父母就教育子女彼此要相互關愛,和睦相處。為了讓孩子們感情進一步加深,父母還會刻意製造機會讓他們一起玩耍。雖然很多孩子在父母的引導下關係親密無間,但隨著年齡增長心智成熟,孩子們有不同的人生經歷和想法,相處時也會出現問題。
  • 天冷,娃不想上學怎麼辦?這娃寶媽讓孩子撿垃圾,說到做到值得學
    有些小朋友,鬧脾氣不去幼兒園,說什麼也不去。可能有些寶媽們遇到這種事才不管你哭得兇不兇,直接生拉硬拽也要送娃去幼兒園。當然也有一些乾脆妥協,不去就不去嘛。但寶媽們,有沒有想過,前者會讓娃對上幼兒園產生心理陰影,後者則是一种放縱孩子的行為。
  • 不具備這四項能力的孩子,去幼兒園只能是白受罪,父母提前做準備
    01不具備這四項能力的孩子,去幼兒園只能是白受罪判斷孩子是否可以送進幼兒園,標準不應該是年齡,而是能力。無論孩子發育的如何,如若不具備這四項能力,去幼兒園也是受罪,父母要提前做好準備,理性對待。1)獨立吃飯、上廁所雖說幼兒園老師負責孩子在校的生活,但每個班級都有很多孩子,老師不可能細心到餵每個孩子吃飯,幫每個孩子上廁所,最多只能起到「輔助作用」。因此,如果孩子不具備獨立吃飯、上廁所這樣的基本能力,那在幼兒園就可能餓肚子或者拉到褲子裡,時間長了就會被學校「勸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