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開學一周,我跟著娃哭了一周,解決分離焦慮讓娃開心上學

2021-01-09 銀花育兒

文/銀花

孩子們已經上了一周的幼兒園,你家寶寶入園還順利嗎?

同事今天早上說:「孩子上幼兒園哭了一周,自己也跟著哭了一周,每天上幼兒園就是一場拉鋸戰,不知道孩子什麼時候能痛快說再見」

我家也是,因為送沐沐上幼兒園,我跟她爸爸也有了分歧。

他覺得新冠疫情還有,孩子在幼兒園得不到像家裡那樣的照顧,容易生病,加上第一天送沐沐上幼兒園,沐沐也出現了哭鬧,孩子的分離焦慮也加重了娃爸的焦慮。

「反正家裡又有人照顧,上幼兒園有那麼重要嗎?讓孩子自由自在,不受幼兒園的約束不好嗎?」

所以沐沐流露出不想上幼兒園的焦慮,對爸爸說:「老爸,你幫我退學好不好?」

她爸居然真想讓沐沐退學,不過,我並沒有妥協。

什麼是分離焦慮

分離焦慮,又稱離別焦慮,嬰幼兒因與養育人形成了情感聯結,與養育人分離而引起的焦慮不安或不愉快的情緒反應。

英國著名精神病學家、心理學家約翰·鮑爾比把嬰兒的分離焦慮分為反抗、失望、超脫三個階段:

反抗階段——嚎啕大哭,又踢又鬧;

失望階段——仍然哭泣,斷斷續續,動作的吵鬧減少,不理睬他人,表情遲鈍;

超脫階段——接受老師的照料,開始正常的活動,如吃東西,玩玩具,但是看見媽媽(撫養人)時又會出現悲傷的表情。

幼兒園分離焦慮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會出現的,大多數初上幼兒園的孩子會有一周左右的焦慮期,有些孩子不會大哭鬧,有些孩子會哭哭啼啼,甚至會持續一個月以上,多的半年也有,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有:

1.先天氣質的差異

有些孩子天生比較內向脆弱,對新環境的適應性和接受程度差,所以分離焦慮會比較突出。大多數孩子1-2個禮拜就能適應幼兒園的生活了,但是這類孩子可能需要更長的時間來適應。

不過先天比較內向脆弱的孩子,也可以通過後天的安撫和教育改變來彌補的。

2.家庭因素

如果父母採用了不適合的方式,有可能會加重孩子的分離焦慮。比如有些缺乏的耐心的父母,面對孩子哭鬧,經常會威脅孩子:「你再哭,我們就不要你了」或「你還哭,我把你扔了、送人了」,這會造成孩子有被拋棄的感覺,每當與家人分離,會產生強烈的不安全感。

除此之外,現在家庭對孩子的關注度高,六個大人面對一個孩子,嬌生慣養不可避免,通常這樣的孩子獨立性差,對新環境、新朋友的適應需要一個時間。

3.父母的分離焦慮

入園是孩子邁入社會的第一步,對很多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姥姥姥爺來說,和孩子分開很難。我們鄰居家孩子第一天上幼兒園,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四個人一起去送孩子。孩子一開始還挺開心,但聽到奶奶說:「寶寶,奶奶和爺爺在家會想你的,你在幼兒園要好好的,多喝水、多吃飯。」

孩子哇就哭了:「我不要和奶奶分開,我不要上幼兒園......」

後面是老師把孩子硬抱進幼兒園的,一家人都在那哭起來了。所以說,孩子焦慮有一部分是來源於家長焦慮情緒的傳遞。

孩子分離焦慮其實是正常的現象,但是如果太激烈就會引起生理上的應激反應,如果長時間焦慮,就容易使孩子抵抗力下降,這也是為什麼經常有孩子在初上幼兒園幾天後會出現感冒、發燒、咳嗽等原因了。

如何幫助孩子解決入園焦慮呢?

首先,接納孩子的感受

我家沐沐上幼兒園,只在第一天表現出很嚴重的分離焦慮,我想跟他爸爸當時的情緒有關,後面幾天她就逐漸減輕了,僅在上幼兒園時言語上有些不願意。

經過周末的兩天休息,周一早上起床,她知道是要上幼兒園的,然後她故意問我:「媽媽我刷完牙洗完臉幹什麼去?」「我梳完頭、換完衣服幹什麼去?」其實我知道,她又有點兒焦慮了,我只是微笑著看著她。

「媽媽,老師說我們休息2天,我可不可以再休息2天?」

當她發洩了這一通談話後,就主動背上了自己的小書包。在路上,我和她聊得也非常愉快,談到了今天幼兒園會吃什麼,老師會帶大家玩什麼遊戲,到了幼兒園,她不僅主動和老師問好,還跟我說了再見。

當孩子表現出分離焦慮,父母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很重要,這是幫孩子度過分離焦慮的重要時期,父母最重要的是用自己輕鬆的心態來影響孩子,讓孩子覺得,「上幼兒園」是件正常又普通的事情。

其次,放學後,家長和孩子的交談內容也很重要

我在接孩子放學後,經常聽到家長這樣的追問:「幼兒園有沒有小朋友打你啊?」「老師兇不兇啊?」「老師有沒有給你水喝?」

其實當家長向孩子問出這些話時,會給他傳遞一個信號:「幼兒園是不好、不安全的」。這樣反而會增加孩子的入園焦慮。所以,家長不焦慮,也能減少孩子的焦慮。

我一般會比較喜歡和孩子聊聊她在幼兒園跟哪個小朋友玩了?吃了哪些在家裡沒吃過的食物?老師上課的時候玩什麼遊戲了?在這樣的交談中,孩子會覺得自己的幼兒園很好。昨天放學,沐沐用手指向一個花盆:「媽媽,你說我的幼兒園漂亮不漂亮?」

父母放學後和孩子輕鬆的交談,不僅能讓父母了解孩子在幼兒園的狀態,也能讓孩子知道上幼兒園的好處。

最後,入園初期準備很重要

讓孩子熟悉幼兒園的環境。平時可以多帶孩子一起去幼兒園周圍走一走,多帶孩子和其他同齡孩子一起玩遊戲,當孩子對幼兒園和集體遊戲有過親身的經歷和感受之後,也可以幫助他更快適應幼兒園生活。

家長也要跟老師多溝通。在孩子上幼兒園時,我就跟老師說了沐沐的喜好和習慣,老師在剛上幼兒園的前兩天,也會給我拍幾張孩子在幼兒園的生活照。並且老師也鼓勵孩子。

(以上圖片均來源於網絡,侵權聯繫刪除)

第三天放學,沐沐對我說:「老師今天鼓勵我了,說我很聰明,在幼兒園做的很好,和小朋友玩得很開心。」

儘量提前調整孩子的作息與幼兒園一致。孩子午睡也是很多家長頭疼的問題,有些孩子在幼兒園從來不睡覺,可是回家了就沒精神。所以儘量讓孩子的作息與幼兒園同步,孩子也能更好地適應幼兒園生活。

除此之外,家長們還可以通過各種各樣的方法幫助孩子緩解入園焦慮,但最重要的是家長要捨得放手,積極鼓勵引導、順其自然、耐心等待,相信孩子能夠適應新生活!

高級育兒師,關注母嬰健康和0-10歲孩子的養育和教育,獲取更多育兒資訊,歡迎關注銀花育兒!

相關焦點

  • 幼兒園開學哭成一片,卻有萌娃鎮定玩積木,網友:這樣的娃來一打
    每年9月份開學,幼兒園的門口就是最熱鬧的地方,被拖著去的,被扛著去的,和家長分別的時候,各種撕扯哭喊,尤其是班級裡,更是「聽取哇聲一片」,堪稱「幼兒園大型年度災難片」現場。江蘇徐州,某幼兒園開學報到第一天,場面一度失控,小朋友們哭著喊著找媽媽,要回家,孩子們之間情緒互相感染,哭聲越喊越大,無奈的老師只能把門鎖上。
  • 幼兒園園長:第一天上學「不哭」的娃,多半來自這3種家庭
    不過不是每個孩子上幼兒園都不聽話,有的孩子第一天上幼兒園表現的就很突出,不哭不鬧很懂事,不僅讓家長省心,老師也會很喜歡。而縱觀那些上學不哭的孩子,經過一些老師的細心觀察發現和總結,將第1天上學「不哭的娃」,分為這幾種家庭當中的寶寶,一位幼兒園園長朋友道出了自己獨到的見解。
  • 幼兒園第一天上學朋友圈說說文案 寶寶入園家長寄語祝福語簡短
    寶寶入園第一天怎麼發朋友圈2020 寶寶上幼兒園發第一天心情說說2020幼兒園開學第一天。我把兒子送到幼兒園。千叮囑萬囑咐,希望他在幼兒園開心快樂幸福健康成長,與同學和睦相處,做一名優秀的人。下面小編帶來:寶寶入園第一天怎麼發朋友圈 寶寶上幼兒園發第一天心情說說。
  • 幼兒園開學一個月,哭泣,摔跤,尿床,甲流……丸子都經歷了什麼
    一方面,開心進了心儀幼兒園的我丸老母親對幼兒園有很大期待感覺丸子會認識好朋友老師會教很多新知識可以科學的、更好的玩耍>另一方面,失落上學之路就是一條不歸路一路往前,孩子漸漸長大那個成天叫著媽媽,粘著媽媽的娃也離家長越來越遠她會有自己的好朋友,自己的生活
  • 送娃上學了嗎?
    新加坡學生新加坡不停學但是,上學這件事兒跟之前也不太一樣了中小學,初級學院一周在家學習一天後天(4月1日)起,中小學初院學生每周在家學習一天小學:周三照常營業教育部旗下的幼兒園並不像中學校那樣一周休一天新加坡幼兒園,託兒所都如常營業之前PCF幼兒園休息4天周一也開始照常營業了不過,所有課外活動還有增強課程都暫停了
  • 孩子不願意上幼兒園,是分離焦慮?哭鬧的這些原因要知道
    這個漫長的寒假,在無形中讓很多原本不想上學的孩子,更是產生「上學恐懼症」,每到這個時候,家長都少不了與孩子鬥智鬥勇。近日,在遼寧就有一位網友在一幼兒園門口拍到了萌娃不願意上學的視頻。只見,家長在送孩子入園的時候,孩子不僅是又哭又鬧的,不願意進入校園。
  • 天冷,娃不想上學怎麼辦?這娃寶媽讓孩子撿垃圾,說到做到值得學
    有些小朋友,鬧脾氣不去幼兒園,說什麼也不去。可能有些寶媽們遇到這種事才不管你哭得兇不兇,直接生拉硬拽也要送娃去幼兒園。當然也有一些乾脆妥協,不去就不去嘛。但寶媽們,有沒有想過,前者會讓娃對上幼兒園產生心理陰影,後者則是一种放縱孩子的行為。
  • LV太子妃送娃上學,4歲LV「小太子」上學不哭,五娃辣媽驕傲誇讚
    法國進一步實施解禁措施,繼全國餐館、咖啡館、酒吧等恢復營業後,中小學和幼兒園也陸續開放。當地時間9月1日,法國迎來了開學季。在新學期開學的時刻,因疫情停課數月的孩子們被重新送回學校,久別課堂後,孩子們似乎十分想念學校。和無數法國父母一樣,LV太子妃娜塔莉亞·沃迪亞諾娃(Natalia Vodianova)在開學當天,親自送娃上學。
  • 上幼兒園像「歷劫」?那些不哭不鬧的娃,多是父母提前做了三件事
    但總有些寶寶仿佛適應能力特別好,在一眾人仰馬翻之中非常淡定,不哭也不鬧,實在讓其他媽媽羨慕。孩子上幼兒園像「歷劫」,為啥有的娃就那麼乖?小吳從好幾個月之前就犯愁,寶寶從出生以後就基本沒離開過自己的視線範圍,和自己黏得不行,上幼兒園了可怎麼辦啊。
  • 孩子不想上幼兒園,杭州媽媽不打不罵放大招,娃回家後吵著要上學
    杭州網友「陳二二」家的小外甥,最近鬧脾氣不想去上幼兒園,睿智媽媽不打不罵也不吼,直接和娃籤訂條約,不愛去幼兒園,那麼就去撿一天的垃圾吧。娃終究是年幼無知,只要不去幼兒園,媽媽說啥就是啥。最後,撿了滿滿一袋子,媽媽讓他拎著垃圾袋站在幼兒園門口,看著那些熟悉的小朋友正在教室裡愉快地玩耍……想起以前寫過的一篇文,當時是夏天,都開著窗戶,一大早就聽見樓下孩子哭,大人吼,一個小朋友死活不肯去幼兒園,媽媽忍不住大吼著說:你不想去幼兒園,是想要去要飯嗎?啊?
  • 第一天上幼兒園 寶寶手提尿不溼等媽媽接放學
    近日,山西太原的一位寶媽到幼兒園接第一天上學的兒子回家,寶寶轉身看到媽媽,一下子就打開了眼淚開關,指著媽媽表達自己被拋下的憤怒,然後嚎啕大哭,又生氣又委屈。媽媽看到寶寶哭也覺得很心疼。網友:我也看哭了。 其實每個孩子都要上幼兒園,要離開父母去感受集體生活。
  • 養娃就像養吞金獸,你需要一輛更經濟實用的車接送孩子!
    金秋九月,新學期如約而至,國產片《開學》陸續在全國各地上映,形形色色的返校場景,讓廣大網友大呼"真實"。剛上幼兒園的小朋友,還沒做好離開家的準備,就被強行推向社會,哭聲那叫一個驚天動力,場面一度失去控制。
  • 幼兒園老師直言:第一天上學不哭的孩子,父母多是這麼做的
    但是大多數孩子在和爸爸媽媽分開的時候,情緒都是很難控制得,當他們第一次離開爸媽身邊時,就會哭個不停;有些孩子第一天還好一點,但是接下來的時間就會大爆發,甚至不願意去幼兒園。很多寶媽面對這種情況,都不知道應該怎麼解決。
  • 明年打算送娃上幼兒園的家長看過來,五條妙招教你緩解入園焦慮
    下一個學期是明年三月份開學,有的家長有疑問,為什麼這麼早就開始寫入園焦慮的文章?人的心裡有焦慮是很正常的,撫平焦慮是需要時間的。所以今天我們來聊一聊,入園前要準備什麼?在幼兒園報名之後,園所一般會提供一個清單,告知需要上交的材料。一般包括:戶口本複印件、體檢單(提前帶幼兒去指定醫院做)、幼兒信息說明表等。家長還需要把幼兒的被褥、園服等物品領回去,清洗完畢以備幼兒開學之需。這些都比較簡單,只要按照幼兒園的要求做就行。今天主要聊的重點就是幼兒園分離焦慮症。
  • 如何幫助黏人娃成功適應幼兒園?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說說咱家娃,ID:mykidsstory】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上幼兒園是孩子脫離家庭,走向社會的第一步。這個適應的過程多少都會有些慘烈,尤其是比較黏媽媽的孩子。
  • 海南日報數字報-hold住「開學焦慮症」開心上學去
    ,稍有焦慮是正常的表現。  開學焦慮症很常見   海南醫學院附屬醫院心理門診主任醫師嶽筱雯介紹,「開學焦慮症」其實是很常見的心理現象,多集中於青春期、性格內向的學生,而且女生比例高於男生。成績優異、追求完美的學生和適應能力、處理人際關係能力較差的大一新生是「開學恐懼症」常見的易發群體。家長或者老師正確及時地引導可以改善學生焦慮心態,一般開學一周左右孩子即可自我調節。
  • 開學第一天,家長激動成表情包:在家帶了兩個多月娃,我都怕了
    近 3 個月沒上學,難免生出不少岔子,大家也玩出了不少段子:海口一位小學生,作業沒寫完,聽說開學要上臺檢討,補是補不動了,乾脆全部扔掉。▼(圖片來自:都市快報 | 微信公眾號)遠在烏魯木齊,也有不少一年級的娃,在為座位不停撓頭。▼看來全天下的小學一年級座位,都不是很好找的樣子。▼ 網友:那也比當年的我強多了。
  • 男孩不願上學求救路人 小朋友到底有多不想開學
    9月2日,俄羅斯媒體發布一段視頻:新學期伊始,一名男孩哭鬧著不願上學,父母只能把他強行拖到學校。家人問他為什麼不想上學,小男孩思考了一下回答稱,因為他不會寫字。家人勸說,你能學會的,上完課就學會了。這時,旁邊路過了一位高年級的小學生說道:我勸你別反抗了,我在這裡都待了四年了。上學才是你的宿命,小男孩並不聽勸,依然大聲呼救:救救我、救救我!我不要上學!小孩到底有多不想去上學?最近江西南昌一個幼兒園開學了第一天,孩子們哭成一片,大喊「我要回家」、「要找媽媽」!
  • 爸爸姓「李」,給孩子取名時沒注意諧音,上學第一天娃被同學氣哭
    孩子一出生,起名這件事就成了全家的難題,畢竟名字是要跟著孩子一生的,如何起一個既好聽又有深度的名字就變成了一件難事。如果起名時沒有考慮清楚,草草了事,那麼名字產生的歧義和諧音極有可能讓孩子長大後受到其他同學的嘲笑。
  • 「慢半拍」寶寶上幼兒園,第一天不哭第二天哭,如何適應幼兒園?
    執筆:安野風編輯:安野風定稿:歐陽比文幼兒園開學第一天,正是年度「哭戲」上演的一天。「小豆丁」們第一天上幼兒園,面臨跟媽媽分離的焦慮,還有對新生活環境的不適,很容易「哇」聲一片。幼兒園老師最頭疼的就是,本來哄好了,但一個孩子哭起來,「傳染」一群剛剛平復情緒的「小豆丁」,再次上演「哇」聲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