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作為北非國家之一,綜合經濟實力如何?

2020-12-22 誠說風雲

埃及,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位於非洲東北部,又稱為北非國家,周邊與蘇丹、利比亞、巴勒斯坦和以色列接壤,居住人口佔據中東第一、非洲第二,同時在科技、經濟等方面在鄰國處於領先水平。另外,由於古埃及歷史文化悠久,再加上建造了聞名世界的金字塔和帝王谷,因此,在國際上的知名度一直較高。當然,近代埃及的農業、工業、服務業和旅遊業等經濟支柱推動國內經濟穩定增長,所以,再加上個別產業在北非、中東均處於較為領先的地位,因此,GDP總值超過不少非洲國家,經濟增速也較快。既然埃及作為北非國家之一,那麼綜合經濟實力如何?

首先,北非一共有8個國家和地區,它們分別是埃及、利比亞、突尼西亞、阿爾及利亞和摩洛哥等,其中大多數均是小國家,因此,綜合經濟實力相對較弱,對應國內生產總值(GDP)也較低,從而在世界排名比較靠後。當然,根據19年北非各國實現經濟數據可知,埃及完成名義GDP總量約54278.97億埃鎊,同比增長4.9%,按照兌換美元平均匯率折算,大約相當於3229.14億美元,名義GDP增量超過500億美元,經濟運行平穩、穩中有升的發展態勢,其經濟綜合實力位居非洲第三。另外,阿爾及利亞19年經濟實際增長0.8%,實現名義GDP總量61706億第納爾,按美元計價約1699.08億美元,從全年完成各項經濟指標來看,該國經濟增長陷入停滯,名義GDP增量為負值,不過在北非各國中仍穩居第二大經濟體。

其次,摩洛哥作為北非國家之一,對應經濟連續兩年下行,而在19年實現名義GDP總量約10024.61億迪拉姆,同比增長2.3%,增速比上年下降0.8個百分點,按照全年兌換美元平均匯率折算,大約等同於1186.47億美元,主要經濟產業增長乏力,通過簡單對比可知,其經濟實力遠不如埃及和阿爾及利亞,人均GDP也不足3500美元,因此,經濟相對較為落後。另外,剩下的利比亞和突尼西亞19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均不足1000億美元,經濟增速較為緩慢,對應主要經濟產業欠發達,因此,綜合經濟實力在北非各國中處於墊底,再加上眾多內部因素,促使該兩國經濟發展不盡人心,從而GDP與埃及相比差距較大。

綜上所述,埃及作為北非國家之一,在經濟與科技等領域長期處於非洲領先態勢,再加上部分產業相對發達,因此,國內生產總值(GDP)連續多年穩居北非第一,對應經濟超過阿爾及利亞和摩洛哥等國家,這也意味著綜合經濟實力在北非處於較高水平,而且19年GDP在上年基礎上穩定增長,故經濟總值在非洲排名靠前,在北非穩居第一。

相關焦點

  • 埃及經濟為什麼可以在中東北非地區率先回暖
    特約撰稿 鄭蓉10月19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布了《中東和中亞地區經濟展望》的更新報告。報告顯示,埃及是今年中東和北非地區實際GDP將實現正增長的唯一國家,預計增長率可達3.5%。此外,IMF還將埃及列入佔全球總產值83%的30個最大經濟體之一。
  • 觀察|埃及經濟為什麼可以在中東北非地區率先回暖
    特約撰稿 鄭蓉10月19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布了《中東和中亞地區經濟展望》的更新報告。報告顯示,埃及是今年中東和北非地區實際GDP將實現正增長的唯一國家,預計增長率可達3.5%。此外,IMF還將埃及列入佔全球總產值83%的30個最大經濟體之一。
  • 埃及光伏產業助力經濟發展
    作為北非地區發展可再生能源最為積極的國家之一,埃及正致力於將豐富的太陽能資源轉變為助力經濟發展、改善民生的清潔電力。坐擁豐富太陽能資源的北非國家埃及,也將目光聚集在光伏發電領域,持續推動光伏產業快速發展。「埃及擁有豐富的太陽能資源,是全球最令人興奮的可再生能源市場之一。」
  • 研究預測:埃及或將是中東和北非地區GDP增長最高的國家
    當地時間8日,全球知名金融信息服務企業惠譽解決方案公司發布中東和北非地區月度經濟評估報告稱,埃及在2020/2021財年的經濟增長預計將達到3.3%,低於上一個財年的3.5%。報告同時預測,埃及將是中東和北非地區GDP增長最高的國家,預計2020年至2024年將達到4%。
  • 中東北非地區五強:伊朗、沙特、土耳其、以色列、埃及的GDP對比
    在聯合國、世界銀行、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OECD(經合組織)等主要國際機構中,通常將「中東北非地區」作為一個獨立的區域來分類,並將其與亞洲其他地區,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同等對待」。該地區,主要有五大強國,分別是:土耳其、沙特、埃及、以色列、伊朗,那這五個國家的經濟總量、人均GDP如何呢?接下來,南生為大家一一介紹。
  • 埃及是中東國家兼非洲阿拉伯國家,那裡的大型機場你都去過幾個?
    埃及是一個在國際上非常有名的國家,原因一方面是埃及悠久的歷史與燦爛的古代文明,另一方面便是其獨特的地理位置。根據現代國際地理上的劃分,埃及是一個非洲國家,說得更準確一點是一個北非國家。然而,如果根據文化、信仰以及國家政治參與傾向來說,埃及更像是一個阿拉伯國家。
  • 「北非之狐」阿爾及利亞,軍事裝備兼顧實用與可靠,北非獨樹一幟
    北非國家阿爾及利亞,自1960年獨立後便一直不溫不火,人們熟知它的原因還是因為該國的男足在世界大賽中表現出色,有著"北非之狐"的美譽。但其實這個國家在其他領域也有令世界受關注的方面,比如該國的軍事力量。根據著名軍事研究機構的統計,在過去的幾年中,阿爾及利亞的武器進口量大約佔整個非洲的52%,其綜合軍事力量僅次於埃及。
  • 埃及作為非洲第三大經濟體,19年GDP總值和經濟表現如何?
    在非洲有三大經濟體,它們分別奈及利亞、南非和埃及,其中埃及經濟總量雖然不如奈及利亞、南非,但因為屬於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因此,在世界上的知名度和影響力相對較高。
  • 歷史的思考:北非的決勝點在哪?不在埃及,而是馬爾他島
    北非戰場,二戰中在戰術最為精彩絕倫的戰場。軸心國和同盟國在這裡互有勝負,戰爭優勢幾經易手。後世很多人都認為,是美國的援助和美軍援兵抵達,才讓同盟國在北非擊敗了軸心國。然而如果仔細觀察歷史,會發現北非的決勝點,並不是在北非的大地上,而是在地中海的馬爾他島。為什麼這座小島會成為二戰北非戰場的決勝點?今天筆者就為大家分析一二。
  • 北非的決勝點在哪?不是埃及的開羅,而是地中海的馬爾他島
    如果提起北非戰役,就不得不說起隆美爾和他的北非軍團。在北非軍團初到北非時,隆美爾僅用很少的兵力就擊敗了韋維爾,迫使英軍大幅度的後退。但從此之後,戰線就在反覆的搖擺。因為隆美爾始終匱乏用來進攻埃及的補給,原本應該送給隆美爾的補給,也都被英國人一個一個擊沉到了海裡。其中導致隆美爾補給嚴重不足的關鍵,就是馬爾他島。
  • 世界上最早王國,埃及仍是非洲大陸第三大經濟體,教育實力也很強
    南接蘇丹,西連利比亞,東臨紅海與巴勒斯坦、以色列接壤,北經地中海與歐洲隔海相通,東南與約旦和沙烏地阿拉伯相望,埃及的官方語言是阿拉伯語,由於歷史的原因,英語、法語也被廣泛使用。古埃及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王國,他們建造了聞名世界的金字塔和帝王谷。公元前3200年建立奴隸制統一國家。前525年屬波斯帝國,前30年開始被羅馬統治。
  • 世界銀行預計2020/2021財年埃及GDP增長3.5%
    綜合埃及《今日埃及》、《企業報》網站10月20日消息:世界銀行在其最新的中東北非經濟報告中表示,預計2020/2021財年埃及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實際增長3.5%,埃及成為中東北非地區唯一可實現正增長的國家。
  • 非洲強國埃及,擁有1億人,經濟超越山西省,月薪多少錢?
    從經濟總量來說,埃及排名非洲第三,僅次於奈及利亞和南非。從人口來說,埃及的總人口在1億人左右,幾乎與中國的河南省、山東省相當。從軍隊實力來說,埃及堪稱是整個北非的扛把子。那麼,埃及的普通人,一月工資能有多少錢呢?今天,我們就聊聊這個問題。
  • 託勒密王朝在經濟上對埃及歷史所起的作用
    經濟壟斷和稅收為國家提供了廣泛的財政來源,農業產量的提高和結構的調整以及手工業的發展奠定了國家經濟基礎。託勒密王朝將希臘人遷徙至埃及,建立城市,發展商業貿易。希臘人的到來也為埃及帶來了商品經濟,在託勒君主實行的相對開放的經濟政策下,埃及商品經濟的發展在託勒密王朝時期達到了史上從未有過的繁榮,一度成為希臘化的世界強國。
  • 疫情中斷埃及經濟向好勢頭 旅遊和外國投資等支柱產業受重創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給眾多國家經濟帶來巨大波動,疫情造成的經濟後果日益凸顯,埃及國內主要經濟支柱受到重創,旅遊業、外國投資等蒙受嚴重損失,近年來逐步向好的埃及經濟發展勢頭被中斷。疫情之下,防控趨嚴,埃及經濟支柱受創。全球多數國家普遍實施「居家隔離」和關閉邊境措施,埃及旅遊業受此影響損失慘重。國際旅遊協會3月預計,埃及旅遊收入在今後10個月內每月至少損失10億美元。埃及旅遊和文物部長哈立德.阿納尼日前表示,疫情發生後,埃及旅遊業已經完全停滯,旅遊業為超過100萬個埃及家庭提供就業機會,部分家庭因此失去經濟來源。
  • 北非、中東顏色革命十周年:戰亂和死亡,民主夢不再,地獄門敞開
    今天,12月17日,是北非、中東顏色革命發生十周年。這一顏色革命事件,被稱之為「阿拉伯之春」。2010年12月17日,北非國家突尼西亞一名26歲菜販布瓦吉吉因擺攤與執法人員發生衝突,後自焚抗議。在美國中情局的指揮下,北非和中東地區掀起反政府抗議浪潮,埃及、利比亞、葉門、敘利亞、阿爾及利亞短時間內先後爆發大型抗議,導致時任的埃及總統穆巴拉克、利比亞領導人卡扎菲、葉門總統薩利赫等,相繼下臺或被殺,北非與中東地區多個國家政權被推翻。中東北非地區,幾十年來的政治秩序被徹底打破,顏色革命在這些國家取得根本性的勝利。
  • 足球地圖之崛起的北非,旅歐球員星光閃耀已成各自球隊招牌
    而像非洲和亞洲球隊,往往都是扮演著陪太子讀書的角色,當然了,尤其是是非洲球隊最近幾年的進步是讓人難以想像的,最近幾屆世界盃他們在和強隊交鋒時的場面和氣勢已經有了反超之勢,北非足球人才的井噴式湧現,完全可以讓他們在未來的世界大賽中騰飛。其實就拿2018年世界盃的冠軍法國隊來說,這支球隊陣中的多位球員其實都是北非人,因為種種原因代表法國隊出戰而已。
  • 埃及和敘利亞組成的「阿拉伯聯合共和國」,為什麼3年就解體了?
    阿拉伯人對世界文明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伊斯蘭教就是阿拉伯人創建的,阿拉伯語也因而是聯合國的六大工作語言之一。但是,阿拉伯語卻不像英語、法語、俄語、西班牙語和中文這五種語言有一個讓人熟知的代表性國家,現今世界上在西亞、北非分布了20餘個阿拉伯國家。
  • 花費超450億美元,埃及即將迎來一座智慧型的新首都
    ▲圖片來源:新京報網文 | 趙曉靜 李昊作為中東人口最多的國家,近年來埃及正在開羅以東45公裡處建立一個700平方公裡的新型智慧城市作為行政首都,定位為埃及的政治、文化和經濟事務中心。新行政首都建設的意義開羅作為非洲發展最快速的城市之一,也是世界上最擁擠的城市之一。新首都的建立旨在緩解首都開羅人口增長壓力、解決開羅的「大城市病」並成為經濟增長的新動力。
  • 埃及經濟發展前景向好
    埃及內閣媒體中心日前公布的數據顯示,2018/19財年(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埃及經濟增長率達到5.6%,實現了11年來最高的經濟增幅。從各項經濟指標來看,埃及預算赤字和貿易赤字持續下降,外匯儲備不斷增加,公共債務、通脹率和失業率均出現下降。值得一提的是,埃及經濟的「四大支柱」——旅遊收入、僑匯收入、蘇伊士運河收入和油氣收入增加有力推動了經濟增長。2018/19財年,埃及旅遊收入超過125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蘇伊士運河收入達到創紀錄的59億美元,增長了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