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將自己的涼薄自私寫進了《茉莉香片》,實在可憐的卻是丹朱

2021-01-20 福澤萌柚子

張愛玲在《第一爐香》發表後,名震上海灘,自此她不再是那個被母親拋棄,被父親冷落,被繼母打罵的可憐孩子,徹底成為了一個有名有才又有錢的大作家。

然而她成名後的生活不但沒有讓我們看到任何光鮮,卻處處展露出了蒼涼與陰鬱。我一直覺得張愛玲這個人天性是涼薄的,我喜歡她的作品,但是這個人實在讓人感到寒冷。

《茉莉香片》講述的故事非常簡單,之所以很多人津津樂道,是因為《茉莉香片》裡那個聶傳慶,被認為是張愛玲的影子,她的涼薄,自私皆來自於母親的出走,父親的冷漠。

馮碧落=黃逸梵

小說主人公聶傳慶的母親馮碧落,從心裡就看不起他的父親,她在婚前心理有了一個人,也就是聶傳慶的女同學言丹朱的父親言子夜,而恰巧言子夜是傳慶和丹朱的文學史教授。

當年的事情,也許是出於家族利益考慮,也許是為了為了媒貌之言,門當戶對,母親嫁到了這個家裡,她的犧牲是清醒的。但是傳慶出生在這個家庭裡面,是沒有選擇的,是被動的,不僅被動,並且最後被母親拋棄了。

他母親在他四歲時去世了,把他放在這樣一個沒有愛的家庭裡面,讓他生活在像古墓一樣幽暗的房子裡面。

聶傳慶對母親是有恨意的,一如張愛玲對自己的母親——黃逸梵。

張愛玲出身豪門巨族,家世顯赫。父系張家出自晚清名臣張佩綸;祖母系李家出自晚清重臣李鴻章;強大的豪門聯姻下,張愛玲的父親、生母均繼承了豐厚的家族財產。到底有多少財富呢?張愛玲的弟弟張子靜曾經說過:

作為前清遺族,我家確實是有金礦。我無法用數字來形容我家的票子有多少多少,但我的父親、生母、後母,都是一輩子都不用工作的人,他們有一輩子都花不完的錢。我的母親直至死去那一天,財產仍有餘裕。而我的父親,用盡一生去敗家,敗到52歲,才如願以償住進了十四平米的小屋。他總共才活了57歲,去世前總算看到,錢,是會有花完的那天的。

張愛玲的父親張廷重與黃逸梵結婚後生下張愛玲和張子靜一對兒女,隨即住進了英租界的花園洋房。他們的生活富足而幸福,有錢有閒,有兒有女,光是傭人就有好幾個。張子靜回憶說:「姐姐和我還都有專屬的保姆。」

然而隨著父親的墮落,母親作為新式女子,毅然決然地離家出走,去往歐洲尋找自我。那時候張愛玲4歲,弟弟張子靜3歲,正是需要母親的年紀。《茉莉香片》中聶傳慶4歲喪母,也許對於小小的張愛玲來說,4歲那年,自己的母親已經不存在了。

母親的出走,更讓兩個孩子猶如跌進一個陰冷的古墓,追求自我的背後,黃逸梵任性地扔掉了一個母親的身份。

言丹朱是繼母的影子?其實無論是丹朱還是張愛玲的繼母,都是最不幸的。

在小說中,言丹朱是一個開朗,自信,美麗並且很有人緣的女孩子,有一個很幸福家庭和一個疼愛她的父親——言子夜。

聶傳慶是一個孤僻的,瘦削的,臉色蒼白帶點病態的,甚至有三分像女孩的男生。這個形象真是像極了張愛玲。

聶傳慶在和言丹朱的無意談話間,得知了言教授的全民後,一絲震撼和疑慮從他的心裡油然而生。他記得,他的母親馮碧落生前收藏的一本《早潮》的空頁上題有「碧落女史清玩 言子夜贈」。於是一些從隨嫁保姆馮媽那裡聽到的,或明或暗的關於他母親馮碧落的事,他都開始回憶起來。

於是聶傳慶開始了病態似的幻想,幻想如果母親勇敢一點,那麼他就是言子夜的孩子,肯定比丹朱更完美。每日他呆在二樓他的房間裡,那個幾乎從沒有開窗,只有灰塵和髒頭髮味道的房間裡,幻想著一個又一個的如果。

以至於最後將所有的恨意都轉嫁到了丹朱身上,可憐的丹朱一直覺得傳慶不像其他男孩子一樣輕浮,是個可以交心的朋友。

於是就發生了那個悲劇,聶傳慶在和丹朱跌落懸崖後,繼續對丹朱拳打腳踢,誓要把她打死,唯有這樣才能找回屬於自己的父愛。

張愛玲的父愛是被誰奪走了呢?她的繼母,在此之前,雖然母親遠走,父親墮落,但是父親張廷重對這個女兒還是很疼愛的,並且在發現張愛玲在文學創作上的天賦後,傾其所有的教導。

張廷重是有著深厚的傳統國學底蘊的人,雖然當時國學不受重視,甚至說是百無一用,可對於張愛玲的文學啟蒙幫助很大。

張愛玲是不喜歡繼母的,以她的個性是容不下繼母存在的。

她在她的自傳體的散文《私語》裡面寫到:姑姑把父親要再娶的消息告訴我,當時是在一個小陽臺上,當我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我就覺得如果我的這個繼母就在我的眼前,我就會把她從這個陽臺上推下去,讓她摔死掉。

聯繫小說中丹朱最後的遭遇,張愛玲的內心願望在小說裡得到了發洩。

多年以後,有人採訪她的繼母,問她當年責打張愛玲,現在受到萬人唾罵,是不是很後悔?她說沒有,她從來沒有後悔過對張的管教!後母難做,更何況張愛玲這種孤僻的孩子,她應該是很難的。

丹朱也好,張的繼母也罷,他們做錯了什麼呢?陰差陽錯搶走了別人的父愛?他們在別人眼中都是美麗優雅,善良仁慈的,只是因為聶傳慶和張的孤僻性情,才有了如此不堪的結局而已。

相關焦點

  • 從張愛玲《茉莉香片》,聊聊「天才作家」的寫作藝術和悲美人性
    「張愛玲體」的形成與她的自身經歷、文化背景和原生家庭息息相關。張愛玲接受的中西兩種不同文化的薰陶。1、張愛玲作品裡滲透著古典小說的遺風,這是「襲舊」。張愛玲的祖母是李鴻章的女兒,李鴻章又很注重子女教育,這種家風融進了張家,給張愛玲古典文學啟蒙的源泉。張愛玲7歲寫小說,終身研讀《紅樓夢》。
  • 張愛玲《茉莉香片》:人生一世,唯有自渡
    這樣一來,越是有人對自己好,這份善意越顯得只是像一份可憐與悲憫,讓人感覺厭惡。張愛玲的《茉莉香片》裡,講述了一個苦澀的故事,不知道是故事太苦,還是那一壺茉莉香片太苦,甚至,你會感到整個城市都是苦澀的。聶傳慶是一個二十歲上下的男孩子,但是眉梢嘴角卻已經帶著老態。說起來,這是一個可憐的孩子,在他很小的時候,母親就去世了,他對母親沒有什麼印象,卻對她帶著恨意。
  • 張愛玲《茉莉香片》:一個想和自己母親前男友的女兒結婚的男孩
    文/暮妍 圖/網絡張愛玲要寫《茉莉香片》的時候就說了,她給大家沏了一壺苦味的茉莉香片,因為她要講的故事也很苦。我做好心理準備看完了這個故事,看完之後確實心裡久久不能平靜。他不喜歡言丹朱,因為言丹朱是個健全美麗的女孩子,熱情奔放,有很多的朋友,在她面前聶傳慶會對自己分外得感到不滿意,最終因為言丹朱一而再再而三地靠近他,他對言丹朱起了殺心……從小缺愛的孩子,性格多孤僻陰鬱聶傳慶的母親叫馮碧落,在他四歲時就去世了,留給他的只有一張婚前的照片。
  • 《茉莉香片》:讓張愛玲告訴你,缺愛的人生是多麼可怕
    《茉莉香片》篇幅很短,卻是一個令人非常難受的故事。這個叫聶傳慶的孩子,一個嚴重缺愛的孩子似乎心理已經不健康,但是除了那個叫言丹珠的女同學,沒有人真的關心他。可是他嫉妒女同學的一切,她的家庭、愛她的父親。他出手打了女同學,以為她死了,可是沒有,他的煎熬還將繼續。
  • 《茉莉香片》:人性的陰暗面,不是所有的善良都會有好報應
    熟知張愛玲的讀者都知道,這個才華橫溢的女子,卻出生在一個悲涼的家庭裡。父親雖為貴族遺少,但卻無比的自私,自私到甚至了為了省錢,寧願不給兒子做媒,任憑自生自滅。而她的母親,雖為大家閨秀,婚後卻不甘願只做良家婦女,纏過足的她為了擺脫這個落沒又沒前途的家庭,不顧丈夫子女,堅持出國留學。母親離開的那年,張愛玲也不過年僅四歲。
  • 《茉莉香片》:發現老師竟是母親的初戀,他對老師的女兒瘋狂施暴
    張愛玲的《茉莉香片》寫的是一個華南大學的男青年聶傳慶,由於受原生家庭的影響嚴重缺愛,導致他一步步心理扭曲變態的故事。聶傳慶長什麼樣子呢?「一個20歲上下的男孩子。說他20歲,眉梢嘴角卻又有點老態。他用一隻手臂緊緊挾她的雙肩,另一隻手就將她的頭拼命地向下按,似乎要將她的縮回到腔子裡去。她根本不該生到這世上來,他要她回去。他還因為言丹朱對他沒有防備心而生氣,因她低估了自己作為一男人的能力而備感侮辱。「你就看準了我是個爛好人!
  • 張愛玲《茉莉香片》:沒出息的男人,有三個特點
    《茉莉香片》中的男主聶傳慶就是個唯唯諾諾的男人,他的懦弱讓人幾度誤會覺得他是個女生。他不敢開口和人說話,也不同自己的家人交流,把自己變成了孤僻的怪物。面對生活的不幸,他不敢反抗自己的命運,只會一味地怨天尤人,怪自己的母親沒把自己生在一個健康的家庭裡,怪言丹朱對他的好意幫助。懦弱讓他懼怕與外界接觸,即使上到大學了,他身邊也沒有同齡的朋友,連自己的親生父親也覺得他陰鬱。
  • 她用《傳奇》寫自己的傳奇:張愛玲33堂寫作課,華美與蝨子的悲美
    她在寫故事,也在寫自己,看故事的人在讀故事,也在故事中尋找自己。 如同戲裡所說:原來奼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哪有什麼賞心樂事?讀這本端木向宇老師寫的《張愛玲的33堂寫作課》,就是一邊向張愛玲的文字深處索取技巧,一邊窺探她的生活,再一邊心裡暗暗叫勁替她拈蝨子般的感覺。看似精明世故的張愛玲,厚厚的高傲外表下,所包裹的仍然是一顆屬於小女人的心靈,脆弱敏感,旅途寂寞。
  • 深度剖析:民國才女張愛玲,為何一生淡漠涼薄?
    張愛玲看似給了一個有情人終成眷屬的結局,實則這背後是對於情感無盡的涼薄。01 從作品到人生,都透露著濃濃的淡漠與涼薄成年之後再讀張愛玲的作品,從中感受到的大約都是這種淡漠與涼薄的情感。她筆下的愛情故事,但凡動了真感情,真的付出了愛的那一方,絕對不會有什麼好下場,譬如《色戒》中的王佳芝。
  • 普通人靠一篇文章收入1000元,寫作復盤——毫無保留分享寫文思路
    比如,我選用了張愛玲的《茉莉香片》,主要是因為她在開頭寫的那句「我給您沏的這一壺茉莉香片,也許是太苦了一點。我將要說給您聽的一段傳奇,恐怕也是一樣的苦。」讓我一直念念不忘。當知道母親馮碧落同言丹朱父親的關係後,他借著言丹朱的熱情,刻意對她施加冷漠。最後發現自己會錯了意,言丹朱並不愛他,一氣之下,所有的不滿都宣洩了出來。但是張愛玲卻稱之為「傳奇」,這個故事在讀完之後,就一直印在我的腦海裡。為何會將其冠以這樣的稱謂,這個問題揮之不去。
  • 《茉莉香片》:清純少女對缺愛少年的救贖,卻換來他一場狠狠發洩
    不管怎麼說,聶傳慶在自己死氣沉沉的家裡,是再無可能得到正常的父母關懷了。02 你以為的善意就是善意嗎?終日萎靡的聶傳慶,得到了女同學言丹朱的注意和關心。言丹朱,從名字上來看這就是一個熱情而充滿活力的女孩:滾圓的臉,曬成了赤金色,眉眼濃秀,個子不高,可是很豐滿。
  • 才華滿身,無畏向前——書評《張愛玲:才華是女人最大的底氣》
    張愛玲出身名門,爺爺張佩綸是清末名臣,奶奶李菊耦是清朝重臣李鴻章的長女,除了父母給的出身,還有一個身份是她自己掙得的,那便是「民國四大才女」之一。張愛玲從7歲開始就寫小說,從1943年起相繼創作了《沉香屑·第一爐香》、《沉香屑·第二爐香》、《茉莉香片》、《傾城之戀》和《紅玫瑰與白玫瑰》等諸多篇優秀小說。
  • 張愛玲《傾城之戀》:世紀末的愛情 既有浪漫情慾 又兼有虛偽自私
    張愛玲的許多小說中,捕捉到了二十一世紀在戰亂頻發,中國封建勢力開始瓦解中男女的感情變化。她筆下的愛情常常帶有這樣的時代氛圍。在小說中她撥開男女內心中的層層蠶繭,用放大鏡觀察彼此細膩的情感變化。她用自己的筆,書寫上海男男女女的欲望和感情,同時也將自己的情感隱匿在這散落的一字一句中。
  • 盈美的佐料,烹調文學盛宴——談談張愛玲小說中食物所蘊含的意象
    張愛玲常利用食物烘託人物,以描繪食物來顯示人情,如《茉莉香片》的聶傳慶,幻想母親婚前的情人言子夜是自己的父親,張愛玲便創造了一種虛構的食物──「如果」,來形容聶傳慶的心理:傳慶由地幻想著:如果他是言子夜的孩子,他長得像言子夜麼?十有八九是像的,因為他是男孩子,和朱同。……傳慶想著,在他的血管中,或許會著這個人的血。呵,如果……如果該是麼樣的果子呢?
  • 楊絳評價張愛玲:長得難看,愛出風頭還奇裝異服,你們太高看她了
    楊絳的一生和張愛玲的一生,屬於完全不同的兩段經歷,楊絳出身名門,在21歲就與錢鍾書相識相戀,此後感情順遂,生活幸福。在2016年逝世之時,她已經是105歲的高齡,這長長的一生中,她的光芒也並未完全被錢鍾書掩蓋,依舊有著自己明亮、堅韌、平淡而回甘的特質。
  • 寫在張愛玲誕辰百年之際:張愛玲活到現在會怎樣?聽聽他們怎麼說
    2020.09.30張愛玲誕辰100周年她才情卓絕,一問世就轟動文壇,但幾十年如一日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她悲天憫人,時時洞見芸芸眾生「可笑」背後的「可憐」,但在實際生活中顯得冷漠寡情;她通達人情世故,但自己從衣著打扮到待人接物,均我行我素;她善於將藝術生活化,將生活藝術化,是享樂主義者
  • 楊絳評價張愛玲:長得難看愛出風頭,看人眼光差,你們都高看她了
    「我覺得你們都過高看待張愛玲了,我對她有偏見,我的外甥女和張同是聖瑪利女校學生,我的外甥女說張愛玲死要出風頭,故意奇裝異服,想吸引人,但她相貌很難看,一臉「花生米」(青春豆),同學都看不起她。我說句平心話,她的文筆不錯。但意境卑下...現在捧她的人,把她美化得和她心目中的自己一樣美了。我沒有見過她。」
  • 從《百年孤獨》開始,學習如何寫小說
    莫言曾經讀《百年孤獨》的開頭就說「我知道小說怎麼寫了!」那麼,今天就讓我們一起看一下這本書的魅力所在。《百年孤獨》是以布恩迪亞的七代人的傳奇故事構建的魔幻現實主義小說,許多人就因為其錯綜複雜的人物關係和重複出現的人名所放棄,但是實際上如果讀下去,你就會被這瑰麗的魔幻故事所吸引。
  • 以《傾城之戀》解讀張愛玲,愛情如何在這舊殘酷社會中重獲自由?
    要不就在環環相扣的機緣中洩憤遷怒,往比自己更悲弱的人身上開鍘,每場悲劇到最後弄不清誰是加害者,誰是受害者。《傾城之戀》與張愛玲的關係張愛玲寫的故事,從來不是甜如粉紅水果糖的愛情劇。我讀張愛玲的小說,才真正認識到「悽涼」一詞。悽涼,是被世事殘酷洗劫的沉重情緒,刺入心底,稍一觸動便痛入心扉。
  • 1945年,張愛玲與李香蘭座談,李香蘭:比我還小?張愛玲直言回懟
    此後張愛玲在《雜誌》、《萬象》、《古今》等刊物發表《茉莉香片》、《心經》、《傾城之戀》、《金鎖記》、《留情》、《紅玫瑰與白玫瑰》等一系列小說和散文。 風靡上海灘。1944年,正是張愛玲最紅最得意的一年。除了作品暢銷,這年8月,胡蘭成與第二任妻子離婚,在炎櫻的媒證下與張愛玲結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