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香片》:讓張愛玲告訴你,缺愛的人生是多麼可怕

2020-12-22 小扇讀書

《茉莉香片》篇幅很短,卻是一個令人非常難受的故事。這個叫聶傳慶的孩子,一個嚴重缺愛的孩子似乎心理已經不健康,但是除了那個叫言丹珠的女同學,沒有人真的關心他。可是他嫉妒女同學的一切,她的家庭、愛她的父親。他出手打了女同學,以為她死了,可是沒有,他的煎熬還將繼續。

這種無休止的痛苦會一直持續在聶傳慶的生命裡,沒有人幫他解壓,甚至沒有人發現他的痛苦。

一 缺愛的孩子永遠陰鬱

聶傳慶母親在他4歲時就病逝了,後來父親又娶了後母,夫妻兩個只知道抽鴉片對他並不上心,以至於他一隻耳朵被父親打壞了。那個家在他的眼裡是陰鬱的,碩大的院子有空就曬鴉片,成片的花木死的死荒的荒。

在父親和後母跟前,他永遠像是做錯事的孩子,頭低了又低,差一點垂到地上去。而父親不是拿報紙敲打他一下,就是喊著讓他一邊去。在父親和後母嘴裡永遠都是譏諷和打擊,這樣的家庭讓他20上下還像十六七歲發育不良的孩子。

他討厭這個家,討厭女傭因為是後母帶來的。討厭父親和後母,他們不是在吸鴉片就是打麻將。這個家留給他的慰藉大概就是母親的那點遺物了。

二 缺愛的孩子不會愛別人

女同學言丹珠有事沒事喜歡和他聊天,這讓孤獨的聶傳慶有了一個可以說話的人。因為同學們不光不喜歡他,還嘲笑他像女生。一個在家不被愛,在學校也被孤立的孩子主要還是因為不會愛別人。

言丹珠與他聊天,他能把天聊死。丹朱又說話了,他擰著眉毛勉強笑道:"對不起,沒聽見。"她提高了聲音又說了一遍,說了一半,他又聽不仔細了。可能真是因為聽不真切,更大可能是他不想說話,所以大多數時間是言丹珠在說,聶傳慶在聽,偶爾回一兩個字。

言丹珠父親就是這所大學的國文老師言子夜,也是聶傳慶的老師。他成績不好,就以為老師不喜歡他。其實老師因他是上海來的,在學習上對他寄於後望。這些他只能從言丹珠口中得知,可見他平日與老師也沒有交流。

聶傳慶從母親遺物裡看到過一個叫言子夜的名字。後來他腦補了母親與這個言子夜的愛情故事,幻想自己也有一個這樣有學問、疼愛孩子的父親,也有這樣一個充滿花聲笑語的家庭。可是現在這一切都是言丹珠的,如果當年母親嫁給言子夜那麼現在言丹珠的一切都是他的。

聶傳慶一方面嫉妒擁有愛的言丹珠,一方面又對他寄於厚愛。他希望她不僅是一個愛人,還能給他父親與母親的愛,給他一個不曾有過的家。言丹珠就是聶傳太的神。這樣的厚望讓小女孩子害怕,她不敢承認喜歡聶傳慶了。於是聶傳慶感覺自己受取欺騙和侮辱,

於是在夜晚的山路上,他毫無理智地捶打言丹珠,他嘴裡喊的是有了你,就沒有我。有了我,就沒有你。他把今生所有的不幸都劃到這個無辜的女同學身上,只是蒙在鼓裡的言丹珠又怎麼可能奪走他的幸福生活。

因為沒有被愛過,他面對女同學的欣賞和喜愛根本就是無所適從,他不會表達愛,也不知道怎麼樣回應。只是用他狹隘的目光苛責甚至傷害一個陽光幸福的小女孩。

三 缺愛的孩子用一生治癒

這個故事的主角聶傳慶讓人不由想起張愛玲的弟弟。張愛玲4歲時母親出國遊學,回國後即與父親離婚。可以說自小他們姐弟是沒有得到母愛的,後來也有了後母,與小說中的人物經歷如出一轍。張愛玲被父親毒打後逃到母親那裡,後來弟弟也逃過來時母親卻拒絕撫養他。這個可憐的弟弟只能回到那個黑暗的舊家庭,繼續與父親和後母生活在一起。所以小說中,那個瘦弱、孤獨、得不到愛又不會愛的小男孩正是張愛玲心中不幸的弟弟。

張愛玲用才華為自己撐起一片天,她雖然不怎麼幸福可是也有過兩段婚姻。可是她的弟弟終生未婚,在一間小屋子裡與後母相依為命,名聲傳遍華人的大作家姐姐張愛玲未曾照顧過他。他獨孤的一生正是不幸童年的照應。

缺愛的孩子只能用一生來治癒。《紅樓夢》裡四小姐惜春雖然是寧府嫡出的正牌小姐,可是自小父親出家、母親去世、兄嫂不管,跟著幾個堂姐和老祖母生活在一起。她其實是極度缺愛的,賈家最小的小姐卻不曾得到過什麼特殊關照。府上過年放鞭炮,林妹妹有老祖宗摟著,寶玉有王夫人抱著,連強硬慣了的王熙鳳也有嫂子尤氏去抱。可是年紀最小的惜春呢?沒有人管。

惜春後來讓尤氏帶走入畫時,尤氏罵她小小年紀冷麵冷心。可是這個可憐的孩子誰又來愛過她。沒有得到過溫暖,又憑什麼要求她會愛別人。惜春最後出家放空一切,可是聶傳慶或者張愛玲他們需要用一生的坎坷來讓內心豐盈,其實是做不到的。他們的一生都有缺撼,因為沒有陽光的童年會在一生中留下陰影。

《茉莉香片》很苦很苦,卻讓人異常清醒。好好身邊的人,如果不會愛也不要傷害。因為大人不經意的言行會影響孩子一生。

如果你不幸也缺愛,那就從好好愛自己開始。你學會了愛自己,才能學會愛別人。愛就像陽光首先自己發熱,別人得到回應也會用愛的光芒照耀你。

相關焦點

  • 從張愛玲《茉莉香片》,聊聊「天才作家」的寫作藝術和悲美人性
    都說藝術作品來源於生活並高於生活,張愛玲把她的悲情、她的情真實感都投射在了她的文學作品裡,因而才能如此的動人心魄。最能體現她原生家庭下精神病態的非《茉莉香片》莫屬。她的其他作品如《沉香屑.第一爐香》、《沉香屑.第二爐香》、《紅玫瑰與白玫瑰》等,標題同樣很溫馨唯美,但故事透視的都是悲劇人生,反諷意味強烈。②、我們來看看作品《茉莉香片》的開篇。我給您沏的這一壺茉莉香片,也許是太苦了一點。我將要說給您聽的一段香港傳奇,恐怕也是一樣的苦——香港是一個華美的但是悲哀的城。
  • 張愛玲《茉莉香片》:人生一世,唯有自渡
    人生在世,不論是誰,若認真計較起人生來,總會發現自己是苦的。因為自己本該有更好的人生,只可惜因為這樣或者那樣的原因錯過了。若再細細想來,也許自己都是一個不值得愛的人,而且想得越仔細,越會在內心搜集各種各樣的證據來證明這一點。待到說服了自己,相信自己的一文不值後,便開始嫉妒那些看起來光鮮亮麗的人,而且對這世界會慢慢地裝滿惡意。
  • 張愛玲將自己的涼薄自私寫進了《茉莉香片》,實在可憐的卻是丹朱
    《茉莉香片》講述的故事非常簡單,之所以很多人津津樂道,是因為《茉莉香片》裡那個聶傳慶,被認為是張愛玲的影子,她的涼薄,自私皆來自於母親的出走,父親的冷漠。馮碧落=黃逸梵小說主人公聶傳慶的母親馮碧落,從心裡就看不起他的父親,她在婚前心理有了一個人,也就是聶傳慶的女同學言丹朱的父親言子夜,而恰巧言子夜是傳慶和丹朱的文學史教授。
  • 《茉莉香片》:發現老師竟是母親的初戀,他對老師的女兒瘋狂施暴
    張愛玲的《茉莉香片》寫的是一個華南大學的男青年聶傳慶,由於受原生家庭的影響嚴重缺愛,導致他一步步心理扭曲變態的故事。聶傳慶長什麼樣子呢?「一個20歲上下的男孩子。說他20歲,眉梢嘴角卻又有點老態。「告訴你,我要你死!有了你,就沒有我。有了我,就沒有你,懂不懂?」他用一隻手臂緊緊挾她的雙肩,另一隻手就將她的頭拼命地向下按,似乎要將她的縮回到腔子裡去。她根本不該生到這世上來,他要她回去。他還因為言丹朱對他沒有防備心而生氣,因她低估了自己作為一男人的能力而備感侮辱。
  • 《茉莉香片》:人性的陰暗面,不是所有的善良都會有好報應
    張愛玲和弟弟張子靜童年照《茉莉香片》這部作品尤為明顯。這就是一部以弟弟張子靜和她所憎恨的家庭為背景寫成的。4歲就沒有母親的聶傳慶與張愛玲童年有著驚人的相似。眾所周知,張愛玲的母親就是在她四歲那年,離開他們遠赴英國去留學。都說3歲到6歲是一個人成長最關鍵的年紀,這個時間段發生的所有事情無形中也會影響到一個人往後的人生。
  • 張愛玲《茉莉香片》:一個想和自己母親前男友的女兒結婚的男孩
    文/暮妍 圖/網絡張愛玲要寫《茉莉香片》的時候就說了,她給大家沏了一壺苦味的茉莉香片,因為她要講的故事也很苦。我做好心理準備看完了這個故事,看完之後確實心裡久久不能平靜。他不喜歡言丹朱,因為言丹朱是個健全美麗的女孩子,熱情奔放,有很多的朋友,在她面前聶傳慶會對自己分外得感到不滿意,最終因為言丹朱一而再再而三地靠近他,他對言丹朱起了殺心……從小缺愛的孩子,性格多孤僻陰鬱聶傳慶的母親叫馮碧落,在他四歲時就去世了,留給他的只有一張婚前的照片。
  • 張愛玲《茉莉香片》:沒出息的男人,有三個特點
    要知道,機會是與挑戰並存的,風險越高利益越大,你能承受得起多大的風險,就能獲得多大的收益。《茉莉香片》中的男主聶傳慶就是個唯唯諾諾的男人,他的懦弱讓人幾度誤會覺得他是個女生。他不敢開口和人說話,也不同自己的家人交流,把自己變成了孤僻的怪物。
  • 《茉莉香片》:清純少女對缺愛少年的救贖,卻換來他一場狠狠發洩
    別具匠心地,張愛玲安排本篇小說女主人公言丹朱也喜歡穿白色。01 愛而不成反生恨言丹朱是言教授的女兒,她與聶傳慶是同學。她親近聶傳慶,只因聶傳慶是同學中另類的存在。聶傳慶孤僻甚至有些病態,他出身於一個滿清遺老遺少的家庭,生母馮碧落在他4歲那年就去世了。父親聶介臣很快娶了後母,兩人的日常是躺在榻上吸鴉片煙。
  • 29條張愛玲經典語錄,告訴你人生和愛情的真諦!你最愛哪一條?
    三、你早晚會明白,清晨的粥比深夜的酒好喝,騙你的人比愛你的人會說。——張愛玲四、有一種勇氣叫放棄,放棄一個無緣相守的人,放棄一份愛,一段情。也許選擇放棄是一種無悔的美麗。五、人生只是一趟旅途,無論得意失意、順境逆境、富貴貧賤、高峰低谷,都會過去,都只是沿途的驛站。人生太複雜,很難用暫時的眼光去判斷好與壞。
  • 楊絳評價張愛玲:長得難看,愛出風頭還奇裝異服,你們太高看她了
    張愛玲則不一樣,她雖然也睡出身於顯赫世家,但她父母這一代已經是家族的晚景,並且在她10歲時父母就離異了。雖然蜚聲文壇,但她的生活並不算幸福,胡蘭成風流薄倖,即使給了張愛玲「現世安穩,歲月靜好」的承諾,也不過是鏡花水月。最終張愛玲在孤寂中離世,甚至死後一周才被人發現,享年75歲。
  • 她用《傳奇》寫自己的傳奇:張愛玲33堂寫作課,華美與蝨子的悲美
    筆下的文字內涵豐富,言之有物,既有張愛玲的家世揭密,也有她的創作背景和縝密心思及寫作手法,這些雕梁架構了她作品中斑駁閃動的金粉,細密意象織成的彩錦,缺一不可。一、不甘沒落的家世密密織進故事中張愛玲的家世曾經煊赫過,後來又沒落了。
  • 才華滿身,無畏向前——書評《張愛玲:才華是女人最大的底氣》
    張愛玲出身名門,爺爺張佩綸是清末名臣,奶奶李菊耦是清朝重臣李鴻章的長女,除了父母給的出身,還有一個身份是她自己掙得的,那便是「民國四大才女」之一。張愛玲從7歲開始就寫小說,從1943年起相繼創作了《沉香屑·第一爐香》、《沉香屑·第二爐香》、《茉莉香片》、《傾城之戀》和《紅玫瑰與白玫瑰》等諸多篇優秀小說。
  • 張愛玲的一句話告訴你:男人對待「婚外的感情」,真實心態是這樣
    吳翠遠的心在跟呂宗楨的交談中已經漸漸地動搖了,雖然她也很理智,她覺得他肯定會對自己說他太太的不好,在他說他不會離婚的時候語氣很冰冷,她告訴他電話號碼時語速很快,在她看來,如果呂宗楨愛她的話應當記得她的電話號碼,但是她的心還是靠向了呂宗楨,並且打算如果他待他真心的話,她就會答應他一切。
  • 張愛玲:不愛是一生的遺憾,愛是一生的磨難,這句話想要說啥?
    這一句「不愛是一生的遺憾 ,愛是一生的磨難」表述出了她的內心 的對白,不愛是遺憾,而愛卻成了她自己的磨難。這也正是她和胡蘭成婚姻的寫照。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張愛玲的世界。張愛玲是一位非常獨立自主的女性。張愛玲在幼年時親眼見證了封建社會中女子地位的低下,看到自己母親在家操持家務,生兒育女,而父親在外花天酒地。
  • 張愛玲的經典語段,哪句最讓你心碎、感悟至深?
    張愛玲實在忍受不下去了,就搬去跟媽媽一起住,可是媽媽並不是十分喜歡她,在媽媽身邊也得不到多少溫暖,於是就選擇一個人生活。後來遇到胡蘭成,獻出了自己的真愛,卻遭到了背叛。她的一生坎坷,情感生活不順,作家王安憶說:「張愛玲的一生,就是一個蒼涼的手勢,一聲重重的嘆息。」她在書中的心碎語段,哪句最讓你心碎、感悟?
  • 1945年,張愛玲與李香蘭座談,李香蘭:比我還小?張愛玲直言回懟
    在李鞠耦22歲的時候,李鴻章愛才心切,把她嫁給了年過四旬的張佩綸。李菊耦育有一子一女,其子名張志沂,就是張愛玲的父親;其女名張茂淵,即張愛玲筆下文字中常提到的「姑姑」。1915年張志沂娶清末首任長江師提督黃翼升的孫女,廣西鹽發道黃宗炎的女兒黃素瓊。
  • 楊絳評價張愛玲:長得難看愛出風頭,看人眼光差,你們都高看她了
    「我覺得你們都過高看待張愛玲了,我對她有偏見,我的外甥女和張同是聖瑪利女校學生,我的外甥女說張愛玲死要出風頭,故意奇裝異服,想吸引人,但她相貌很難看,一臉「花生米」(青春豆),同學都看不起她。我說句平心話,她的文筆不錯。但意境卑下...現在捧她的人,把她美化得和她心目中的自己一樣美了。我沒有見過她。」
  • 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張愛玲和弟弟的塑料姐弟情
    1988年,有報紙誤傳張愛玲已去世,張子靜去有關部門打聽,得到了姐姐在美國的地址,去了一信,收到的是張愛玲冰冷的回信,寥寥數語,道盡親情的薄涼,張愛玲在信中說:「沒有能力幫你的忙,是真覺得慚愧。」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顆是什麼味道。
  • 張愛玲的愛情故事……
    他對張愛玲的讚美多不勝數。如痴如醉地愛著張愛玲。哎,張愛玲啊!這個在她的作品中對愛情充滿悲觀情緒的女人,在她的文字間,把愛情形容的透透徹徹,明明白白,但,這一次,她也傻了一回!女人在第三者的角度總是可以把愛情分析透徹,但倘若自己之身其中,卻又總是犯迷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