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香片》篇幅很短,卻是一個令人非常難受的故事。這個叫聶傳慶的孩子,一個嚴重缺愛的孩子似乎心理已經不健康,但是除了那個叫言丹珠的女同學,沒有人真的關心他。可是他嫉妒女同學的一切,她的家庭、愛她的父親。他出手打了女同學,以為她死了,可是沒有,他的煎熬還將繼續。
這種無休止的痛苦會一直持續在聶傳慶的生命裡,沒有人幫他解壓,甚至沒有人發現他的痛苦。
一 缺愛的孩子永遠陰鬱
聶傳慶母親在他4歲時就病逝了,後來父親又娶了後母,夫妻兩個只知道抽鴉片對他並不上心,以至於他一隻耳朵被父親打壞了。那個家在他的眼裡是陰鬱的,碩大的院子有空就曬鴉片,成片的花木死的死荒的荒。
在父親和後母跟前,他永遠像是做錯事的孩子,頭低了又低,差一點垂到地上去。而父親不是拿報紙敲打他一下,就是喊著讓他一邊去。在父親和後母嘴裡永遠都是譏諷和打擊,這樣的家庭讓他20上下還像十六七歲發育不良的孩子。
他討厭這個家,討厭女傭因為是後母帶來的。討厭父親和後母,他們不是在吸鴉片就是打麻將。這個家留給他的慰藉大概就是母親的那點遺物了。
二 缺愛的孩子不會愛別人
女同學言丹珠有事沒事喜歡和他聊天,這讓孤獨的聶傳慶有了一個可以說話的人。因為同學們不光不喜歡他,還嘲笑他像女生。一個在家不被愛,在學校也被孤立的孩子主要還是因為不會愛別人。
言丹珠與他聊天,他能把天聊死。丹朱又說話了,他擰著眉毛勉強笑道:"對不起,沒聽見。"她提高了聲音又說了一遍,說了一半,他又聽不仔細了。可能真是因為聽不真切,更大可能是他不想說話,所以大多數時間是言丹珠在說,聶傳慶在聽,偶爾回一兩個字。
言丹珠父親就是這所大學的國文老師言子夜,也是聶傳慶的老師。他成績不好,就以為老師不喜歡他。其實老師因他是上海來的,在學習上對他寄於後望。這些他只能從言丹珠口中得知,可見他平日與老師也沒有交流。
聶傳慶從母親遺物裡看到過一個叫言子夜的名字。後來他腦補了母親與這個言子夜的愛情故事,幻想自己也有一個這樣有學問、疼愛孩子的父親,也有這樣一個充滿花聲笑語的家庭。可是現在這一切都是言丹珠的,如果當年母親嫁給言子夜那麼現在言丹珠的一切都是他的。
聶傳慶一方面嫉妒擁有愛的言丹珠,一方面又對他寄於厚愛。他希望她不僅是一個愛人,還能給他父親與母親的愛,給他一個不曾有過的家。言丹珠就是聶傳太的神。這樣的厚望讓小女孩子害怕,她不敢承認喜歡聶傳慶了。於是聶傳慶感覺自己受取欺騙和侮辱,
於是在夜晚的山路上,他毫無理智地捶打言丹珠,他嘴裡喊的是有了你,就沒有我。有了我,就沒有你。他把今生所有的不幸都劃到這個無辜的女同學身上,只是蒙在鼓裡的言丹珠又怎麼可能奪走他的幸福生活。
因為沒有被愛過,他面對女同學的欣賞和喜愛根本就是無所適從,他不會表達愛,也不知道怎麼樣回應。只是用他狹隘的目光苛責甚至傷害一個陽光幸福的小女孩。
三 缺愛的孩子用一生治癒
這個故事的主角聶傳慶讓人不由想起張愛玲的弟弟。張愛玲4歲時母親出國遊學,回國後即與父親離婚。可以說自小他們姐弟是沒有得到母愛的,後來也有了後母,與小說中的人物經歷如出一轍。張愛玲被父親毒打後逃到母親那裡,後來弟弟也逃過來時母親卻拒絕撫養他。這個可憐的弟弟只能回到那個黑暗的舊家庭,繼續與父親和後母生活在一起。所以小說中,那個瘦弱、孤獨、得不到愛又不會愛的小男孩正是張愛玲心中不幸的弟弟。
張愛玲用才華為自己撐起一片天,她雖然不怎麼幸福可是也有過兩段婚姻。可是她的弟弟終生未婚,在一間小屋子裡與後母相依為命,名聲傳遍華人的大作家姐姐張愛玲未曾照顧過他。他獨孤的一生正是不幸童年的照應。
缺愛的孩子只能用一生來治癒。《紅樓夢》裡四小姐惜春雖然是寧府嫡出的正牌小姐,可是自小父親出家、母親去世、兄嫂不管,跟著幾個堂姐和老祖母生活在一起。她其實是極度缺愛的,賈家最小的小姐卻不曾得到過什麼特殊關照。府上過年放鞭炮,林妹妹有老祖宗摟著,寶玉有王夫人抱著,連強硬慣了的王熙鳳也有嫂子尤氏去抱。可是年紀最小的惜春呢?沒有人管。
惜春後來讓尤氏帶走入畫時,尤氏罵她小小年紀冷麵冷心。可是這個可憐的孩子誰又來愛過她。沒有得到過溫暖,又憑什麼要求她會愛別人。惜春最後出家放空一切,可是聶傳慶或者張愛玲他們需要用一生的坎坷來讓內心豐盈,其實是做不到的。他們的一生都有缺撼,因為沒有陽光的童年會在一生中留下陰影。
《茉莉香片》很苦很苦,卻讓人異常清醒。好好身邊的人,如果不會愛也不要傷害。因為大人不經意的言行會影響孩子一生。
如果你不幸也缺愛,那就從好好愛自己開始。你學會了愛自己,才能學會愛別人。愛就像陽光首先自己發熱,別人得到回應也會用愛的光芒照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