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完人生中第8個半馬,168.78公裡,文章寫給喜歡跑步的你

2020-12-24 小胖愛跑步

今天分享一下我兩周前,在操場跑半馬的補給方式,給有興趣的大家做個參考。首先根據Hansons Marathon Method書中敘述,根據天氣狀況不同,跑者每個小時會因流汗而損失500~1000毫升水。而當損失的水超過身體體重的2%(以60公斤的跑者為例:1.2 kg),就會對運動表現有直接的影響。

而除了水以外,另外一個重要的補充則是醣類。身體能夠儲存的肝醣有限,跑一場馬拉松依個人能力不同,扣除本身肝醣儲存量(依體重不同可儲存800-1200大卡)之後,仍會有約500-1000的能量缺口。在運動中適時補充能量,可以有效延遲撞牆的發生。

因此,大神選手的補給策略常是每五公裡,補充約240ml的水,以及100大卡的能量,能量來源常見有兩種,一種是固態的能量膠(每條100大卡),另一種是直接在飲料中攝取。後者的好處是可以一併攝取水分,不過不同半馬賽事的運動飲料,常常因配方不同而難以掌握,要特別注意。

我這次因為是跑操場,所以第一次有機會自己準備能量飲料,我使用運動飲料水,可以提供320大卡的能量。我一共準備了2罐各500 ml的運動飲料 -總共提供1000 ml的水,能量640大卡以及若干的電解質。另外每一罐飲料,我自己加了各一片咖啡因片(100mg* 3)此外,也準備了2條能量條,以備不時之需。

依我的體重,應該算是準備多了,不過當天的計劃就是能喝得下就儘量喝。最後跑完一場21.0975km公裡的馬拉松,總共補充了600 ml的水,以及350大卡的能量。

可能是當天氣候並不熱,儘管保持每20分鐘喝一次水的頻率,不過喝的不算多。最後補水頻率有增加,不過跑完還是剩下300 ml的飲料。(賽後就喝掉了)

幾點要提醒的:

1.這次因為是操場上繞圈,所以才有「榮幸」使用自備飲料,大多數我參加半馬比賽,身上會帶6~7條能量膠,每25分鐘吃一條,搭配官方水站使用。水站平均會進去4~5次,也就是4~5公裡一次。

2.無論是哪一種補給方式(能量膠、飲料、或其他),賽前一定要提前調節。許多人練習的時候不願意、或捨不得花能量膠的成本,但如在比賽的當下才發現腸胃不能調節,就會有肚子痛或是消化不良的風險。

3.咖啡因對於運動表現,個人認為有效。不過每個人依生活習慣及使用習慣不同,可以調整咖啡因攝取的份量,個人經驗是不超過400mg為主,超過可能會引起心悸。如果平時不喝咖啡的,那麼比賽也少用咖啡因比較保險。

4.並不是有適時水分及能量補充,你就不會撞牆。水分及能量補充只是跑好一場比賽中,環環相扣的幾十項項目中的一環。除此之外,平時的訓練方式,比賽的配速策略、心態等等,都是能否跑好一場馬拉松的關鍵。

最後必須強調:每個人需要的補給,可能會因為個人體重、天氣、賽事路線等狀態而有不同,在此提供的只是我自己幾年下來的經驗(還有一點書本上的知識)。在參考之餘,最好能夠依照你的體重、跑步速度、流汗速度、以及溫度等,計算需要的水跟能量。

比賽中要煩惱的事已經夠多了,這種能提前做好功課的,就不要等到臨場再煩惱。知道了幾分鐘要補多少,正式上就只是照表操課,幾公裡到了就吃什麼、喝什麼,心裡有譜就不會慌。

希望對大家有幫助,大家也可以互相留言分享自己習慣的補給方式,例如喜歡的能量膠或是飲料、特別喜歡的牌子或口味。我也能從你們身上學到一些!#北京跑步達人#

相關焦點

  • 跑五公裡、十公裡、半馬、全馬、百公裡都有啥不一樣
    第一次五公裡,第一次十公裡,第一次半馬,第一次全馬你還都清晰的記得那時的自己狀態嗎?跑步讓你改變了什麼?對你來說每次挑戰有什麼不同,來看看總結的對不對。之所以說是最舒服的裡程,是因為十公裡用時的恰到好處,也因為十公裡之後的舒適感,當然這是對於有很好的跑步基礎人來講的。沒有跑量的積累,每一次新的挑戰都不可避免的會有疲憊感、勞累感。所以在十公裡在去半馬和全馬的路上又是一個關鍵點。
  • 跑步的堅持:5公裡,10公裡,半馬,全馬骨子裡的倔強!
    從開始跑步已經超過3個年頭,一直想靜下心來沉澱一下,今天藉助百家號的平臺做一個梳理。記得第一次開始跑步就出現了小插曲,當時很小白,堅持跑了大概3公裡的樣子第二天上班膝蓋疼得厲害,並且一直疼了幾天,還到醫院拍了片子,後來才知道這個是長時間不運動,一次運動量過大了。
  • 35分鐘之內能跑8公裡,這速度能跑半馬嗎?看完心裡有底了!
    問題:35分鐘之內能跑8公裡,這速度能跑半馬嗎? 現在已經能跑8公裡,而且還跑這麼快,完成半馬當然不在話下,肯定沒問題啦。因為半馬比賽的關門時間大多是3小時,假設你先用35分鐘跑完8公裡,那還剩2小時25分鐘完成餘下的13.1公裡,時間上綽綽有餘。
  • 最長一次跑了10公裡,配速6,能不能去試試半馬?
    最長一次跑了10公裡,配速6,能不能去試試半馬?先來聊聊小編的看法吧。最高一次跑10公裡,配速6,能不能去跑半馬主要取決於你自己平時是否進行其他運動,以及離你半馬的距離。本人上一次半馬前,10公裡配速都是7分左右,但沒有用盡全身力氣跑,平時多以爬山為主,半馬前一個月跑了22公裡,用了3個小時,但這僅供參考,不值得學習。若沒有以上兩種運動,能跑半馬這個我覺得在這裡問一下沒什麼意義,一方面我們跑過10公裡6分的速度後,自己的狀態已經告訴了我們,只是那時我們還不知道這就是答案。
  • 半馬和全馬的差距有多大,跑步訓練可以彌補這種差距麼?
    半程馬拉松和全程馬拉松的差距非常大,試想當你用洪荒之力跑完了半馬21公裡之後,馬上又把另一個21公裡放到你面前,那將是一個多麼巨大的壓力,跑過半馬的朋友大多有這種體會,所謂 「半馬不是馬」所言非虛,半程馬拉松和全程馬拉松差距是巨大的。
  • 跑步要跑到什麼程度才可以嘗試半馬?
    跑步要達到能夠跑完兩次16㎞的條件後,就可以去嘗試半馬了。比賽時有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項,希望能引起大家重視。深秋了,又到了跑馬的季節。今年雖然有疫情的影響,但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全國各地的馬拉松賽事也陸陸續續地重啟了。
  • 「人物專訪」那個今年要挑戰25次半馬的男人
    木屋跑神——王茂吉2019年王茂吉跑了16次半馬,一年下來跑了700多公裡。2020年截止至6月中王茂吉已經完成10次半馬,其中5月份完成了7次!4月木屋跑神榮譽證書咕咚線上賽完賽證書感覺很輕鬆就完成半馬,他堅持跑步很多年了嗎?但其實不是,來木屋之前茂吉並不喜歡跑步,喜歡打球,到健身房擼鐵。2018年,王茂吉才開始愛上跑步。
  • 68歲醫學泰鬥月跑量300公裡挑戰7天7個半馬:知行合一的背後
    關注慧跑,助您輕如羽、跑無傷差不多3年多時間完成31次全馬,33次半馬,月跑量目前已經達到300公裡,並且配速還在不斷提升。;● 2016年12月11日,骨折後第80天,勵教授在廣州馬拉松賽上完成了人生第一個全馬。
  • 10公裡路跑紀錄再被刷新,你的跑步成績,能排到第幾級?
    10公裡不是馬拉松,卻是距離與速度的完美結合,對於初跑者,10公裡是一次長距離挑戰,而堅持跑步一年以上時,它就成了每天的標配。作為老司機,10公裡是一次速度考驗。跑圈流行著這樣一句話:如果你不懂得如何跑一場10公裡,那你就很難跑出成功的半馬或者全馬。
  • 先看看你10公裡、半馬成績是否達標
    如何以5公裡、10公裡、半馬最好成績來推算全馬成績?撰文/柳條編輯/柳條出品/馬孔多跑步研究室得冬訓者,得PB。現在在數九寒天努力跑步的人,想必內心都會暗暗有一個新賽季想要達到的馬拉松成績目標,跑進4小時、330、3小時甚至更快。如今冬訓已經過去三分之一,不知你有氧基礎打的怎樣?
  • 9名院士雲集「黃馬」,53歲施一公半馬136:放鬆自己,享受跑步
    而57歲的王曉東院士也參加了半馬,他的半馬淨成績為1:53:23,將個人半馬PB提高了七八分鐘,這是他第二次跑黃埔馬拉松。又一名院士跑者,57歲跑出這個成績也是很不錯!王曉東,1963年出生於河南新鄉,1980年考入北京師範大學,41歲入選美國科學院院士,成為新中國培養出來的第一位獲此殊榮的科學家。
  • 為何熱愛跑步?因為能看到自己努力的結果,很有成就感!
    你喜歡跑步嗎?明明這麼痛苦,這麼難過,為什麼就是不願意放棄跑步?有一些成就感、滿足感、愉悅感,只有在你跑過之後,才會體會。下面跑步過程中讓人很有成就感的10個瞬間,熱愛跑步的你,經歷了多少呢?跑完步回到家,將跑步路線圖發到朋友圈,再配上早就在腦海中想好的文字,看著那一個個的點讚和評論,心裡別提多美了。別說你在跑步初期沒做過這件事!!!
  • 跑十公裡都沒事兒!半馬卻慫了?掌握這些,挑戰不可能!
    跑步真不像我們想像的那麼枯燥,你看看每年中國舉辦多少馬拉松比賽,有多少人在踴躍參加,還有多少人因為搖不上號而不得不放棄!其實跑步是一項趣味與挑戰並存的運動項目,越來越多的人都想去跑步,去不斷的挑戰自己去走上馬拉松的戰場,讓自己變得越來越強!
  • 半馬與全馬成績究竟存在什麼關係?如何才能讓跑步訓練更加精細有效
    從全馬5小時到2小時,在半馬耗時乘以2的基礎上,增加7分鐘到5分鐘不等,約等於全馬耗時,也即從半馬到全馬,每公裡配速延長10秒至8秒不等。總的時間增加率從2.5%到4.5%左右。
  • 小哥每天跑步5公裡,堅持1個月跑了150公裡,看身材有什麼變化
    今天介紹的這位小哥就給我們做了一個很好的榜樣,為了健康體魄,他決定嘗試每天跑步5公裡,連續堅持1個月看身材能有怎樣的變化。能下這樣的決心本身就值得欽佩不是麼?先來看看小哥挑戰開始前的身材,一看就有一定的健身基礎,雖然因為體脂率較高肌肉線條並沒有完全顯現,但不管怎麼說有了這樣的基礎再努努力就沒有那麼困難。
  • 最全跑步(全馬、半馬、10公裡)等級標準更新,來看你在哪一級?
    在沒有馬拉松的日子裡,相信廣大跑者仍在堅持跑步,但是因缺少比賽的動力,相信有些人的訓練會懈怠下來了吧。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一份了最全跑步(全馬、半馬、10公裡、5公裡)等級標準,來刺激各位一下,請來對照下你的等級是上升了?還是下降了?
  • 有一種跑法叫:佛系跑步!你肯定也這樣!
    但我並沒有過度狂熱,過分去追求跑步了。或者說,我更喜歡的是自然隨性的跑法,叫做:佛系跑步。狀態好的時候,我會跑得更快,跑得更盡興;狀態不好的時候,我會跑得更慢,跑得更隨性。你跑步幾年了?你是否也與我一樣佛系跑步了呢?
  • 喜歡跑步,卻無法堅持到底?這4個方式,或幫你提高跑步積極性
    跑步是我們平時非常熟悉的一項運動,也是一項非常低門檻的運動,而一些減肥的人也會通過跑步的方式來完成。其實堅持每天適當的跑步的確是能給我們的身體帶來一些好處,但是一些人明明很喜歡跑步,卻無法堅持到底,這類人不妨使用一下下面這幾個方法或許能幫你提高跑步的積極性,讓你跑出健康。
  • 跑步10公裡就可以達到健康的目的,為什麼有人要跑馬拉松呢
    如果只是純粹為了強身健體而跑步,10公裡完全足夠用,不需要更大的跑量,但人生追求的不僅僅只是健康,還有更高的追求目標。但是眾多跑者集合在一起的時候,喜歡跑步的人就有了歸屬感,這叫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當突破自我極限的時候,實現的就是更高層次的人生需求。馬拉松是極限運動,與半馬完全不是一個概念,會面臨很多需要自我突破的問題。帶來的成就感也是沒跑過全馬的人無法理解的。
  • 跑完半馬,你還會繼續跑步嗎?
    現在舉辦馬拉松的城市很多,似乎成為了一種時尚,一個潮流,每一次的賽事,都會有成千上萬的人參加,有的人水平很高,可謂業餘中的大神;有的人就是圖個熱鬧,全程根本跑不下來,一邊小跑,一邊吃路邊補給那種。不過不管怎樣,安全完賽第一,健康快樂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