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寺廟掛單這幾天,遇到一個有意思的人:
上早課時,他高興地跟大家分享,自己好像覺悟了;但到了晚上入睡時,又覺得自己沒有覺悟,一個人靜靜坐在庭院樹下發呆。
開始覺得新奇,但了解之後才知道,這種現象並不是特例。如今,很多人學佛很久,讀了不少經書,拜了不少佛。假如某一天,突然聽懂了法師的某一句話,或者理解了幾句禪語,就覺得自己開悟了,只能說你把開悟想得太簡單了。
佛法上講:「佛是開悟的人,人是未來的佛」。大千世界中,眾生皆具有佛性,但因本身的妄想執著而難以開悟。再加上如今是末法時代,眾生慧根淺薄、佛法義理晦澀難懂,能夠開悟的人更是屈指可數。
當然,這並不代表就沒有人可以開悟。畢竟佛學不是玄學,而是揭示宇宙實相的真理。只要潛心修行、深信因果、知善惡有報,也能做到善法上的開悟。
那麼,學佛修行之人,如何印證自己已經開悟了呢?一般來說,一個人學佛後,有這3種狀態,說明已經福慧具足了,看看你有沒有:
01內心清淨
從數據上看,如今學佛的人越來越多,開悟的人卻鮮少出現。究其原因,不是眾生變笨了,而是其學佛的目的不再單純。
前往寺廟燒香拜佛的,不是為了表達自己的恭敬心,而是為了向佛求心中所要。比如:升職加薪、姻緣結合、生兒育女等,只要現實中實現不了的願望,便妄想通過燒香拜佛,從中借力。試問這種貪痴心太強的人去學佛,能有所成就嗎?
所謂世情淡一分,佛法自有一分得力。一個人只有將世情看破看淡,並不為世間情愛所累,念佛工夫才能得力。
那些真正學佛念佛之人,學佛從來不是為了滿足一己私慾,而是為了修心,求生淨土。相比於世俗的名利、金錢、地位,誠心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要有用得多。
因此,要想真正學佛,就不要再每天為生活、為名利、為物質等身外之物奔波勞碌。學會慢慢消除自己的貪嗔心,內心才能得清淨,慢慢與道相應。
也就是說,當你越學心裡越清淨,感覺越踏實,並不再被欲望所奴役時,就說明你已經有了一顆清淨心,真正有進步了。
02明因果,知善惡
「知善惡,了因緣,明因果,能中道」,對佛法有一定了解的人都知道這句話,但並不是知道這句話,便都能悟道。
曾有一位相識的居士,在參加寺廟的放生儀式時,特意從家裡帶了兩隻龜過來,想要放生。結果,寺院的主持望了一眼之後,告訴他:「阿彌陀佛,施主如果不想殺生的話,就請繼續飼養它們吧」。
居士表示不解,主持解釋道:「這兩隻龜是巴西龜,屬於外來物種。因在淡水中缺乏天敵,貿然放生到其中去,它們會把水中的其他生物吃掉,從而影響水中的生態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