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村裡的「城裡人」

2020-12-16 青海日報

老人家的衛生間。本報記者 陸廣濤 程宦寧 攝

走進玉樹藏族自治州玉樹市民主路社區,園區環境乾淨整潔,車輛停放有序,樓道裡看不到一樣雜物,園區牆體都畫上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容的牆體畫,牆體畫內容豐富多彩,居民們悠閒地坐在小板凳上嘮家常,兒童們在一旁嬉戲玩耍……

66歲的尼吉家住民主路日吾格村,是村裡的老住戶,說起這些年的變化,他滔滔不絕:「我們日吾格村是典型的城中村,以前村外面馬路乾淨整潔,但進了村裡就變成了坑窪的土路,晴天土飛揚,雨天一身泥。不過隨著這幾年來政府對我們的關心,村裡現在也有了硬化路,不少地方還畫上了停車位,有了停車位,大家也就自覺地規範停車了,不像以前橫七豎八,現在我感覺真的像個城市樣兒了。」

談及這些年生活的變化,尼吉帶著記者朝他家走去。

推開青銅色的大鐵門,映入眼帘的是乾淨整潔的小院,院子裡停放著小汽車,透過碩大的落地窗,一眼就能看到尼吉的家。客廳裡電視、冰箱等家電樣樣齊全……眼前的這一切似乎和想像中的農村相差甚遠。

尼吉說:「我們村裡大部分家庭都是這樣,我們住在農村,但是已經過上了城裡人的生活。」

尼吉家的衛生間在院落的一角,打開門,一陣清香的味道就飄了出來。5平方米的衛生間裡鋪設著雕花瓷磚,洗手臺、馬桶、熱水器、木質浴缸一應俱全。

「修這個衛生間我們家可是花了不少錢,現在這裡已然變成了家裡最豪華的地方。」尼吉向記者介紹,「2017年我們趕上了政府的『廁所革命』,政府對我們村的地下水管網進行了疏通,為我們每家每戶都補貼了2000元進行廁所改造。」

尼吉的兒子才仁尼瑪說,「2017年以前,我們家的廁所就是一堵牆一個坑,下雨天上廁所就是滿身雨,夏天更是臭氣燻天,蒼蠅亂飛,別提衛生有多差了。現在就不一樣,自從改造了新廁所,生活方便多了,母親年紀大了,家裡有了馬桶方便多了,在家就可以泡澡,再也不用跑幾公裡路去外面折騰了。」

這一切源自於玉樹市全面推進農村「廁所革命」所帶來的可喜變化。

「十三五」期間,為有力推進農村「廁所革命」,社區採取「家家有廁,戶戶潔淨」的原則,建設農村廁所。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村莊美不美,主要靠引領。小廁所關乎大民生,群眾滿不滿意、贊不贊成,也是對我們社區工作人員的一種評價考核。由於時間緊,任務也比較重,要是光靠社區四五個人,宣傳發動起來既費時又費力,難免磕磕碰碰,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社區黨支部書記尼瑪拉毛說。

由於社區內許多居民都是自建房,拆了以前的旱廁換成水廁,誰來施工,誰來付錢,政府的補貼夠不夠,自己要貼多少錢,貧困戶擔心自己拿不出錢怎麼辦,還有怎麼節約使用又能符合驗收標準等,一堆難題擺在了社區面前。

「『廁所革命』政策磨破嘴皮子講得好是不夠的,關鍵要帶頭做得好,讓大家眼見為實,老百姓說好才是真的好!我們把方案制訂、選址確定、建材採購、投工投勞、建設標準和工期等各環節都精心算出一本細帳,政府補貼、為貧困戶建新型環保廁所、建設排汙管網等措施很快打消了群眾的顧慮。」社區居委會主任扎西土多說。

如今,許多居民家都擁有了整潔、乾淨、衛生的廁所。全社區無害化衛生廁所覆蓋率達90%,其中新型環保廁所111座,居民衛生意識普遍增強,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也更進一步。

作者:陸廣濤 程宦寧 稿件來源:青海日報 聲明:以上內容版權為《青海日報》所屬媒體平臺所有,未經許可禁止轉載,違者必究!

相關焦點

  • 北京順義農村院子出租,城裡人說種好菜我就租,菜種好了人不見了
    自從專門做閒置農村房屋出租的美麗新鄉村公眾平臺和美麗新鄉村網讓農民有一個出租自己家房屋的平臺,讓更多的農村院子被城裡人租下過鄉居生活。但是對於城裡人來說到鄉村居住不是剛需,只是情懷,或者衝動性消費,所以有的城裡人去村裡租房看院子時表現興趣滿滿,但是回過頭就忘記了,也就出現了約好要租,但過幾天又不租的現象出現。在北京順義的農村就有這麼一個院子,在美麗新鄉村公眾平臺農房版發布出租信息後,第一天就迎來三組看房客戶,其中就有一組確定要租,但是提出的要求是讓把院子中央給種上菜,只要種上菜他肯定租。
  • 上班族找兼職做副業找到農村去了,給城裡人到農村找房也賺錢
    最後梁先生選擇了一個讓人想不到的副業,那就是幫農村人把農村院子出租給城裡人。2020年疫情發生時,梁先生就開始不斷聯繫專門發布農村院子出租信息的美麗新鄉村網,希望能備案成為農村院子經紀人,但因為是城裡上班的經紀人,沒有農村資源遭到連續的拒絕。不過梁先生並沒有放棄,因為有車,自己去直接去村裡找房源。這一行好做嗎?
  • 北京農村幾乎村村有城裡人租房子,他們怎麼找到農村租房信息?
    現在在北京農村有一個現象,就是幾乎每一個北京農村都有城裡人在這裡租房子,有的環境好的租房的人就多,有的地方遠的租房的城裡人就少點,那麼這裡城裡人是怎麼找到農村可以租的房源的呢?無外乎三個途徑,一是投親靠友,在村裡有朋友或親戚牽線的;二是自己開車去村裡找的;三是網上看到的,如專門發布出租農房信息的美麗新鄉村公眾平臺的農房版就有數萬套農房出租信息。
  • 「一夜」成為城裡人?農民進城的底氣缺失,城裡人也來湊熱鬧?
    而隨著城鎮化的不斷推進以及農村年輕人的爭相進城,「一夜」成為城裡人,已經不再是一件稀奇的事情。除了部分農村年輕人,需要掏空幾代人的積蓄進城買房以外,剩餘農民的進城意願,近幾年卻有連續下降的趨勢。
  • 農村一到冬季就流行「睡衣外穿」,城裡人說不文明,你咋看呢?
    今天要分享的話題是:農村一到冬季就流行「睡衣外穿」,城裡人說不文明,你咋看呢?歲月如光,時間不知不覺之中,已經悄悄從我們身邊溜走。如今2020年剩下的時間也不多了,馬上就要迎來2021年元旦節了。現在進入冬季後,農村農民朋友也有了時間休養生息的時間。
  • 「城裡人」的優越感:給農民工取「綽號」
    不少「城裡人」總是有著一股子優越感,認為來自農村的就是鄉巴佬。 作為城市建設的核心團隊,非農民工這個群體莫屬。雖然這個群體一直處於社會的最底層,但是在城市裡,他們卻是建設的核心。
  • 「我們也能像城裡人一樣晚上跳廣場舞啦!」
    「以前天一黑就是躲在房間裡看電視、刷抖音,身體都差了,多虧了『好商量』這個平臺,讓我們也能像城裡人一樣晚上跳廣場舞啦!」村民們高興地說道。  白馬山林場是一個偏遠小村。近年來,村民生活水平得到大力提升,美中不足的是村裡沒裝路燈,一到夜晚,全村黑漆漆,出行安全隱患較大。這也是村民最急切想解決的問題。  情急之下,白馬山林場場長想起了弋陽縣政協的「好商量」平臺。
  • 一千餘日夜,老鄉說她從一個城裡人變成地道的農村人
    劉順豔與村社幹部群眾放棄了國慶假期和周末休息,每天從早上八點就下地和村民們一起勞動,中午就在周邊農家吃飯,一直幹到天黑才收工,從一個城裡人變成了地道的農村人,連續一幹就是26天,完全改變了當地百姓對她的印象,大家都說:「沒想到劉書記這麼能吃苦!」短短的一個月時間,800畝農田林地間,種上近10萬株花椒幼苗,也播下了致富增收的種子。
  • 這裡是城裡人心中的「詩和遠方」,為何村民卻紛紛「出走」?
    傳統農耕「慢生活」,讓山西盂縣的古老村莊大汖,成了不少城裡人心中的「詩和遠方」,這個「中國傳統村落」也被攝影家們稱為太行山上的「小布達拉宮」。但這並不是大汖年輕村民的追求,在這裡掙不到錢,上不了學,娶不上媳婦,他們不得不和古村「訣別」,另謀生路。居民的流失,讓這個千年古村愈發遲暮,宛如現在生活其中的十餘位老人。凋敝還是興旺,這個「千歲」村莊的路在何方?
  • 河北省康保縣:滿意村裡說不完的滿意事
    聚焦精準脫貧攻堅【河北省康保縣:滿意村裡說不完的滿意事】張桂平怎麼也沒想到,自己能徹底搬離「窮窩」,住上寬敞明亮的電梯小洋房,過上了城裡人的生活。張桂平所在的河北省康保縣張紀鎮滿意村,土地貧瘠,致富無門,過去努力了幾代人,都無法改變貧窮的面貌,外鄉人問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滿意村,你們滿意了個啥?
  • 看,我們村裡的年輕人
    蘇姣大學畢業後,曾在城裡做過銷售,村裡有了咖啡館,她就回到村裡,在一家咖啡館裡做咖啡。隨著鄉村旅遊的升級,2019年下半年,高槐村引入北京一家建築設計公司,開始進行整體提升打造,提出「原住民+新農人+新村民」的眾創共建新模式。因為工作量增加,村委會對外招聘工作人員,機緣巧合下,蘇姣就到了村委會工作。
  • 豬肉跌得兇,豬崽漲得狠,城裡人都吃不起了?我有農村土豬,怕啥
    導讀:大家好,大奎帶大家了解三農精彩故事,為三農發聲,今天要分享的話題是:豬肉跌得兇,豬崽漲得狠,城裡人都吃不起了?我有農村土豬,怕啥!村裡過年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會殺年豬,聽老年人說農家豬香,好吃。超市裡買的豬肉都沒「豬肉味」。吃不完的就醃製成臘肉,夠一家人吃一年的。
  • 城裡人真厲害(笑話四則)
    城裡人真厲害幾個農村人在一起閒聊,聊著聊著他們就感慨起來,城裡人真厲害,咱們都吃自已地裡種的蔬菜和糧食,他們天天吃有農藥帶毒的蔬菜和糧食就是藥不死他們。
  • 貴州鄉村深度遊之大山深處的「那納村」,村裡的日子像野花般燦爛
    面對美食,我們是沒有見識的城裡人,吃到嗓子眼都滿了才肯罷休。歇了一會,又討了坡下人家的米豆腐來吃,各家配料風格不同,美味高度卻是一致的。天麻、石斛、靈芝,這些城裡餐桌上的珍品,在那納村裡是尋常物件:天麻如土豆般尋常、石斛的身份等同蔥蒜、靈芝也不是寶貝。
  • 江蘇-常熟~尋「味」紅沙,是什麼讓「城裡人」回到鄉村?
    尋求改變的源動力為書寫新時代農村新篇章董浜鎮紅沙村走「新」更走心攝影師眼中 家鄉的蝶變如今,住在董浜鎮紅沙村的村民村裡的居住環境變美了,住著也舒服。回來看看也比較整齊,比較舒心。所以我帶著老婆、兒子一家人,都回鄉下來居住。不遠處,幾位村裡的老人在話家常,他們遠遠地就喊著「建華、建華……」,周建華習慣性地拿起相機,給這些「金鄉鄰」記錄下難忘時刻。
  • 福州「阿強嫂」帶領村裡姐妹脫貧致富奔小康~
    福州婦聯自信從容 秀美大方勤勞睿智 與時俱進關注阿強嫂(中)和村裡婦女一起裝蓮子。8月30日下午,羅源縣飛竹鎮秀嶺自然村,「竹海莊園」門前的蓮田還開著蓮花長著蓮蓬,早些時候採收下來的蓮蓬被製作成了精緻的鐵蓮。
  • 農村姑娘打工8年,返鄉創業被父稱不務正業,今卻成村裡「神人」
    十六歲時隨鄉裡大人一起外出打工,八年後又回到家鄉,在村裡拍下那張照片,上傳到網上,初一時老父親見她整天拿著手機,仿佛在閒逛,便說這姑娘變了,「變壞了!」事實上,王朋豔是個非常有頭腦的90後。2016,在廣東打工的她,遇到了一個業餘的工友做微商,後來做了電商,她覺得很好奇,就跟著問了這個問題,跟著學了。2017年,她決定告別工作,回到家鄉從事電子商務。
  • 農村戶口轉為城鎮居民 城裡人能否繼承農村祖屋?
    農村戶口轉為城鎮居民 父母皆逝留下村裡老房北京濟和律師事務所合伙人,中華全國律師協會會員,北京市律師協會會員,從事法律工作近十年,專注商事、房地產建築、刑事法律領域,具有深厚的法學理論功底和豐富的訴訟經驗
  • 爆笑段子:城裡人嘲笑我沒見識,我卻嘲笑他沒了命
    段子: 一個鄉下人和城裡人去登山,城裡人問:「你穿過這樣的衣服嗎?」 鄉下人搖搖頭,城裡人嗤笑一聲:「那你真夠土的。」 城裡人又問:「你用過像我手裡這樣的手機嗎?」 鄉下人又搖搖頭,城裡人嘲笑:「那你真夠落後的。」
  • 為何農村的「土雞土鴨」,城裡人不買了?老農的話心酸又無奈!
    以前在縣城的菜市場裡能夠看到很多賣「土雞土鴨」的人,一開始城裡人都很喜歡購買這些「土雞土鴨」,但是後來漸漸的就沒人買了,現在收到疫情的影響更是不能出現活禽。為何城裡人不買這些農村養殖的「土雞土鴨」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