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儲器巨頭美光科技:華為是最大客戶,已申請新供貨許可證

2020-12-27 站長之家

DoNews 9月30日消息(記者 程夢玲)據第一財經報導,美光科技總裁兼執行長桑傑 · 梅赫羅特拉在財報會上表示,9月14日公司停止了對華為的供貨。華為約佔美光當季銷售額近10%,是其近年來最大客戶。由於短時間在不同客戶間調整供貨能力有限,美光未來兩季度營收將承壓。桑傑指出,「美國商務部對華為的制裁對我們2021財年一季度產生重大負面影響,並在較小程度上對二季度營收產生負面影響。公司需要時間彌補損失的訂單。」桑傑稱,現有的許可證因為美國政府施加的新限制已經不適用。美光已申請了對華為供貨的新許可證,但不知道是否能獲得以及何時能獲得這些許可證。

相關焦點

  • 失去最大買家華為,將損失超136億!剛剛,美光緊急申請供貨許可
    來源:金十數據據鳳凰網科技9月30日報導,美國晶片巨頭美光(Micron)CEO桑傑·梅洛特(Sanjay Mehrotra)表示,華為是美光最大的買家,為了不失去華為,該公司正向美國政府申請新的供貨許可證,但無法保證何時或者是否能夠拿到許可證
  • 臺資南亞科技:9月15日起暫停供貨華為,擬向美方申請許可
    9月14日,臺資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DRAM)廠南亞科技今天宣布,自15日起暫停供貨華為,未來將依照相關規定向美方申請恢復供貨。 南亞科技今天公告表示,遵循貿易相關法令規定,自15日起暫停供貨華為,未來將依照相關規定向美方申請許可後恢復供貨,預期對營運狀況無重大影響。公司在法律許可範圍內,支持客戶,盡力符合客戶需求。
  • 「潘多拉魔盒」已打開!美國傳來消息,斷供華為引發連鎖反應
    最近一段時間,受美國禁令的影響,華為接二連三傳來壞消息,令人為其擔憂。先是在5月,美國禁令規定,使用了美國技術與設備的廠商,只有獲得了美方許可證才能為華為代工。受此影響,臺積電在公布第二季度財報時宣布,在9月14日禁令生效後,不會再為華為代工。
  • 新綸科技:公司CPI產品具備供貨能力 新材料客戶包括蘋果/華為等
    新綸科技:公司CPI產品具備供貨能力 新材料客戶包括蘋果/華為等
  • AMD獲得華為供貨許可證;疑似堅果5G新機曝光:白色前面板;微信發布...
    (圖源水印,內容整合,侵刪) 早上好,今天是 2020 年 9 月 20 日,為各位朋友帶來近日的數碼科技快訊。
  • 韋爾股份旗下豪威科技已獲得向華為供貨許可
    摘要:11月1日消息,根據業內信息顯示,國產圖像傳感器廠商豪威科技已獲得美國商務部許可證,可向華為供貨。這也意味著華為手機及PC業務的將可得到圖像傳感器的供應。
  • 美方損失1.1萬億之後,華為晶片難題迎來轉機,8家企業恢復供貨
    在全球的晶片市場中,華為算是數一數二的晶片設計廠商,已經設計出最先進的5nm的手機麒麟晶片,但華為還需要每年從高通、英特爾等晶片巨頭企業手中進口大量的晶片以滿足其他需求。由於華為在5G領域發展實在太快,威脅到了美國在科技領域的地位,最終華為被美國列入實體名單。在今年9月15日,美國針對華為頒布的晶片禁令正式生效,導致華為無法從其他企業手中購買到晶片。事實上,美國禁令不僅讓華為損失慘重,也讓與華為合作的晶片企業遭受巨大的損失。
  • 一個禁令引發國芯反擊戰:對華為封禁,難阻中國半導體黃金十年
    而此次盛傳的「新禁令」,更是讓產業界感到唇亡齒寒的危機感。為什麼這次業界的反應會如此激烈?過去40年,電子產業已在全球形成分工合作大體系。波士頓諮詢公司發布的一份新報告顯示,如果停止向中國出口美國的晶片和晶片製造設備,而中國禁止進口美國電子產品和軟體,則美國企業的年銷售額可能損失830億美元,超過2018年美企總銷售額的三分之一。拿晶片巨頭高通來說,2019年它的銷售額為243億美元,其中中國區客戶佔比高達47.8%,約116億美元。
  • 臺積電Q4不會向華為供貨;阿斯麥出口中國DUV光刻機無需許可證
    一、【物聯網頭條】 臺積電:Q4不會向華為供貨此前有報導稱,臺積電已經獲得了部分成熟節點向華為出貨的許可證。對此,臺積電總裁魏哲家在第三季度財報線上會議上回應:公司完全遵守法律法規,對於不必要的猜測不作回應,華為許可證的申請狀態暫不對外透露,並明確表示第四季度臺積電不會向華為出貨。
  • 美日韓已損失12340億!美國終於「改口」:允許8家企業向華為供貨
    美國允許8家企業恢復對華晶片供應據《聯合早報》12月4日報導,日本存儲晶片製造商鎧俠(Kioxia)已經獲得美國當局許可,可向中國科技巨頭華為出口部分產品。報導指出,該許可證主要適用於數據中心伺服器等的商用晶片,不包括智慧型手機的快閃記憶體晶片。
  • 【一周熱點】美光DRAM廠突發停電;半導體又一重大併購案
    01 美光DRAM廠突發停電 根據全球市場研究機構TrendForce集邦諮詢提供的最新信息顯示,12月3日,存儲器大廠美光位於臺灣林口的晶圓廠發生停電事件,停電時間約1個小時,據了解,此次發生停電事由並非外力
  • 業績不被看好,美光在臺內存廠停電3小時
    12月3日,據臺灣《經濟日報》、《工商時報》等多家媒體報導,美國存儲晶片廠商美光科技位於臺灣桃園的DRAM(動態隨機存儲器)工廠突然發生跳電事故,引發市場對內存行情的關注。 隨後,美光證實桃園廠區確實發生跳電事件,已實時啟動安全防護機制,所有員工均安全無虞,事件影響正在調查確認中。至於是否影響產能,該公司尚未有明確說法。
  • 三星/SK海力士確認斷供華為
    9月9日早間消息,韓國媒體發布最新報導稱,三星和 SK 海力士兩大存儲晶片巨頭將於9月15日起停止向華為出售零部件。據稱這兩家公司將在這一天出臺一系列針對華為的新規定。距離美國禁令生效日期僅有一周時間,此消息一出,對於華為來說可謂雪上加霜,華為最艱難的時刻來了。禁令不僅令華為受傷,對三星、SK海力士的傷害並不亞於華為。
  • 9月22日:國務院發文加快5G網絡建設;索尼已暫停向華為供應相機
    ·今日熱點索尼已暫停向華為供應相機CMOS:正申請許可受制裁令影響,日本一些科技廠商已經被迫暫停了對華為的供貨。根據日媒整理,就智慧型手機而言,索尼中止了對華為圖像傳感器的出貨,鎧俠則中止了快閃記憶體晶片供貨。
  • 美不得不找臺階下,但華為卻拉出兩個小狼崽
    最近幾年來,中國在科技領域的發展越來越強大,這似乎影響了美國科技霸主的地位,於是美國便站出來,頻頻給中國的科技設下障礙。在這樣的情況之下,世界上所有的晶片巨頭包括臺積電,AMD,索尼等等都在不斷的申請,希望能夠恢復與華為之間的供貨。美國開始找臺階下這些企業希望能夠申請恢復供貨不是沒有原因的。
  • 3大晶片巨頭相繼斷貨,好在華為未雨綢繆
    進入2020年之後,華為所經歷的種種像是不小心打開了潘多拉魔盒,美方不斷升級的禁令、各大供應商的斷供以及部分西方國家的放棄,都讓華為陷入越發艱難的處境。尤其是美方禁令的升級,直接切斷華為的購芯退路,三大晶片巨頭相繼宣布斷供華為。
  • 買不了我們自己造,華為晶片被斷供之後一個潘多拉盒子被打開了
    915川普籤發的制裁正式令生效,臺積電、聯發科、三星、高通、美光、sony等華為晶片及核心元器件的供應鏈企業,全部和華為停止合作供貨了,麒麟晶片或將成為絕版。受此影響日本、韓國、臺灣等半導體相關企業也苦不堪言,損失將會損失數千億美元,可是又敢怒不敢言,只能向美申請恢復供貨的許可證。
  • 華為任正非正式訪問中科院:掀起國產科技替代潮
    隨後德國晶片巨頭英飛凌、法國達索系統公司等,都相繼表態:「自身技術100%可控,不會受到美國禁令限制,未來將會加大中國市場布局。」,而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更是直接表示:「對華限制晶片出口,對美國企業發展不會有任何絲毫好處,甚至還會讓美國企業直接失去全球最大的晶片消費市場—中國市場;」
  • 無法為華為代工之後,AMD成臺積電7nm最大客戶,蘋果去哪了?
    但是隨著美國的晶片規則在9月15日這一天正式生效,臺積電被迫終止了與華為的業務往來,因為它最核心的生產設備離不開美國技術的支持。而華為也因此面臨著晶片短缺的問題,唯一的一款5nm晶片麒麟9000也無法確保供應充足。其實臺積電並不想失去華為這個大客戶,並且為此作出了很多努力,例如積極申請許可證和用技術向美國交換市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