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30 10: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平涼市堅持「宜融則融、能融盡融」理念,以全域旅遊建設為統攬,以改革攻堅為動力,以項目建設為抓手,突出產業聯動,深入推進文化旅遊提質增效十大行動,全市文化旅遊產業呈現出積極發展的良好態勢。2019年,全市接待旅遊達到2906.51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173.77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5%和30%以上。
一是優化發展環境。平涼市委、市政府把文化旅遊產業作為區域首位產業來打造,成立了市旅遊產業發展協調領導小組,設立了市文化旅遊產業發展專家庫,建立了一個產業、一套工作班子、一個推進方案、一個運作平臺、一套運營機制的「五個一」產業發展模式,先後出臺了《中共平涼市委 平涼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快全域旅遊發展促進產業轉型升級的實施意見》等促進文旅產業發展的扶持政策,確立了「政府主導、市場運作、高起點規劃、大手筆運籌、全要素提升、全社會參與」的發展思路,提出了絲綢之路經濟帶國內外知名的文化旅遊休閒養生目的地和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市建設目標,著力打造「問道崆峒·養生平涼」品牌,重點發展崆峒山、大雲寺·王母宮和關山三個大景區和打造20個精品景區,著力打造國內外知名目的地。
二是深化體制改革。崆峒山、大雲寺·王母宮兩個省列大景區按照「產權清晰、權責明確、資源整合、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思路,推進「管委會+旅遊公司」開發模式,實現了景區所有權、管理權與經營權分離,探索出了符合市場規律的旅遊發展新模式;莊浪縣、華亭市、崇信縣、靈臺縣「政府主導、市場運作」的目標初步實現,全市8個國有文藝院團完成改制,培育文化集市生產基地15家、文化及相關產業企業法人單位752家、國有文藝院團從業人員303人,組建文化社團2100多個。
三是完善產業體系。共實施500萬元以上文化旅遊產業項目112個,概算總投資180億元,實際完成投資53億元。目前,全市有國家A級旅遊景區23處,5A級1處、4A級5處、3A級15處、2A級2處。現有社會賓館540家,星級賓館20家,總床位3.2萬張,旅行社33家,導遊員172名,旅遊專業村38個,農家樂541戶,旅遊從業人員3萬多人,開發文旅商品8大類300多種,逐步形成了功能齊全、協調配套的旅遊業服務體系。
四是夯實發展基礎。實施景區連接貫通工程,新改建景區連接道路3條,改建旅遊景區周邊、鄉村旅遊點旅遊廁所150座,實現了5A級景區通達高速公路、4A級景區連通一、二級公路的目標;全面接入「一部手機遊甘肅」平臺,建成 「樂途旅遊網平涼品牌體驗館」,智慧旅遊實現了3A級以上景區核心區域、星級賓館飯店無線網絡全覆蓋;建設專業旅遊村38個,涇川鳳凰村等8個村被命名為省級鄉村旅遊示範村。
五是加強公共文化建設。堅持把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納入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著力完善城鄉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各級財政資金累計投入13.06億元,新建了平涼市博物館新館、成立了市美術館(市書畫院),年均爭取「三館一站」國家免費開放經費1800多萬元,市、縣(市、區)兩級財政配套1300多萬元,舉辦公共文化活動超過千餘場次。全市現有圖書館9個,文化館8個,博物館7個,紀念館3家,國有演藝公司8個,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101個,村級綜合文化服務中心1525個,農家書屋1550家;現有國家級非遺保護項目3個,省級非遺保護項目29個,市級非遺保護項目170個;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1名,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41名,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136名。境內有不同時期歷史文化遺存2252處。
六是加強藝術創作。制定出臺《平涼市優秀文藝作品獎勵辦法》《平涼市社會文藝團體發展獎勵扶助辦法》等政策文件,對優秀文藝團體和文藝作品予以獎勵。編纂出版《人文平涼》《大道平涼》等文化系列叢書30餘部,編排《黃帝問道》等精品劇目40多個,原創歌曲《神仙留戀的好地方》《崆峒行》等被廣泛傳唱,電影《遇見崆峒》《皇甫謐》《麥穗黃了》在院線放映,大型「非遺」紀錄片《一脈心香》倍受好評。現代眉戶劇《崆峒山下》榮獲「第八屆黃河戲劇節」劇目金獎,《崆峒山下》《大山深處》榮獲甘肅省第九屆敦煌文藝獎,《關山尋蹤》《溫記燈籠》入圍第六屆中國(嘉峪關)國際短片電影展,《浴血反擊》獲得第五屆溫哥華華語電影節「紅楓葉獎」,紀錄片《走進華亭》獲得「亞洲旅遊影視藝術周」好紀錄片獎。大型隴東婚俗實景劇《憶畫崆峒》、古裝神話劇《西王母》、情景劇《黃帝問道》《武僧護經》等精品劇目在崆峒山景區實現常態化演出。
七是打造城市品牌。組織參加央視《魅力中國城》第二季兩輪競演,整合力量組團參加敦煌文博會、中國國家旅遊年度榜單頒獎盛典等國內大型節會,聯合中央數位電視書畫頻道等高端平臺,邀請文化藝術體育屆名家大咖赴平涼,組織舉辦崆峒文化旅遊節、西王母華夏母親節、平涼金果節、皇甫謐文化節等品牌節會,先後榮獲「優秀魅力城市」「年度魅力文旅扶貧城市」和「最佳全域旅遊目的地」「避暑旅遊十強城市」等榮譽。同時修訂完善了《平涼市鼓勵組織引進市外旅遊團體來平旅遊獎勵辦法》,2019年獎勵旅行社19家、兌現獎勵資金64.6418萬元;14家旅行社獲得「引客入甘」補貼資金9.18萬元。
八是規範文旅市場。紮實開展「雙隨機、一公開」和跨部門聯合檢查,大力開展誠信經營和質量服務提升行動,公布一批守信紅榜和失信黑榜旅行社。利用政務網、微信公眾號等媒體平臺,倡導「文明出行、和諧旅遊」理念,引導市民增強文明旅遊意識。積極開展旅遊景區全域無垃圾治理,加強文化和旅遊市場監管,持續不斷開展全行業安全檢查,有效預防和遏制了安全事故的發生,確保了文化旅遊市場的平穩安全有序運行。
文字:甘肅省文化和旅遊廳 馬青彥整理
供稿:平涼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
來源:甘肅省文化和旅遊廳網站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