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時期,鄒城市文化和旅遊局緊緊圍繞文化強市、傳統文化首善之區建設目標,持續夯實基礎設施建設,創新融合發展思路,打造文旅融合亮點,持續提升群眾文化滿意度,文旅業深度融合、高品質發展的態勢初步形成,正成為釋放綠色經濟新動能、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
這邊軟工京胡聲音高亢、明亮,那邊笛風悠揚,上午十一點文化館內各公益課堂上學員和老師都沉浸在藝術的海洋中。自去年新文化館啟用以來,「幸福文化快線」公益培訓班班次、課程不斷增加,眾多市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在這裡得到滿足。今年我市就有二胡、竹笛、古琴、鋼琴、國畫、攝影等34個班次,全方位提升全民藝術水平。
【市民 陳燕】工作忙,一直沒有時間學,現在鄒城文化館有公益活動,我就選了李老師這個笛子(課)。我們李老師教得非常好,我就覺得對這四個月的學習成績,還是很滿意的。因為掌握了很多技巧性的東西,對自己也是一個提升。
十三五期間,我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日臻完善,普惠城鄉。圖書館、文化館(站)、博物館等公共文化設施免費開放持續深入,鎮村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建設實現全覆蓋,累計開展「孟子鄉音」文化惠民活動5000多場次,放映農村公益電影50000多場次,組織「幸福文化快線」公益輔導培訓一千多場次,2018年孟子大劇院籤約北京保利劇院公司託管運營。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持續深入推進,覆蓋城鄉的「陣地+活動」公共文化網絡日臻完善。
「軟硬環境」建設齊頭並進。在提升公共文化服務的同時,文旅項目也遍地開花。我市將項目作為文旅產業發展的載體和支撐,從品牌、資源和線路等方面加大整合力度,全面推進孟子研究院一體化、伏羲文化產業園、鳳凰山國際旅遊度假區等文旅項目建設,覆蓋鄉村旅遊、休閒體驗、歷史民俗、生態觀光等領域。目前,建築面積8.7萬平方米的孟子研究院一體化項目進展順利,建成後將成為國際孟子研究中心、全國重要的幹部政德教育基地、具有地方特色的廉政教育基地、優秀傳統文化研學目的地。
【市聖城文化旅遊開發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孫強】孟子研究院一體化建設項目,目前已經完成了主體施工,外牆裝飾基本完成,南區綠化基本完成,室內裝修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年前部分樓體可以達到投入使用條件。
「雲時代」需要「雲思維」,新時代的文旅產業應該與「雲」俱進,線上線下、全方位立體出擊。為順應時代發展,十三五期間我市不斷加快旅遊信息化建設步伐,攜手電商巨頭京東,利用其在電商、大數據等數字領域擁有的豐富資源,實現文旅產業跨界共生。
【鄒魯融媒記者 王娜】「文化+雲+產業」,藉助京東智聯雲,我市實現了文化與商業的深度融合。在我身後的大屏上,正在展示的是京東為我市製作的旅遊宣傳片,運用生動活潑的網絡語言,全面展示了孟母孟子的新形象。
除了充分利用大屏的宣傳功能,小屏也同步研發了「一部手機遊鄒城」小程序,遊客可通過微信小程序搜索「鄒城旅遊資訊」,從這裡了解景點、住宿信息和鄒城美食,全方位認識我市,開啟智慧旅程。同時,我市充分利用京東全產業鏈生態資源,積極利用京東帶來的商業流量對文化發展要素進行多元轉化。
【鄒魯融媒記者王娜】從印有孟子語錄的手機殼,到手提袋再到親子裝,我市聯合京東製作了24個系列的孟子文創產品IP ,將文化創意轉化為文化產品,完成了文化嫁接電商的跨界嘗試。
十三五期間,我市成功創建山東省全域旅遊示範區,累計接待遊客超2000萬人次,形成了4處4A級景區、14處3A級景區、10處2A級景區的發展梯隊,完成旅遊廁所新建改建326座,創建各類研學基地14處,授權省內外「孟子修學遊」代理商26家,推出研學產品20餘項;累計創建省級旅遊強鄉鎮12處、省級旅遊特色村34處、省級工農業旅遊示範點20處、省級精品採摘園30處,「多點輻射、全域覆蓋」的大旅遊集散格局逐步形成。
【市文化和旅遊局黨組書記 局長 高勝】十四五期間,文旅工作的首要任務就是貫徹落實好習總書記提出的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要求,把孟子故裡建設成為「首善之區」。我們要讓歷史資源活起來,讓文物會說話,讓傳統文化走進現實,走入生活,讓群眾的文化生活更加豐富起來,讓文化惠民的孟子鄉音更加響亮,要不斷創作更多謳歌時代,謳歌生活,謳歌群眾的文藝作品,讓好作品引導人、鼓舞人、激勵人。我們要不斷地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讓文旅產業更加高質量地發展,十四五期間,把文旅產業培育成鄒城市的支柱產業。
(鄒城市融媒體中心)#鄒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