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湖口12月9日消息(記者王一凡 通訊員徐會剛 鄭飛華)入冬之後,在湖口縣舜德鄉靠近鄱陽湖一村莊,瀰漫濃濃的甜蜜香。原來這是徐蘭峰舍村村民正在收甘蔗、榨甘蔗、熬紅糖的時候。
徐蘭峰舍村村民正在收甘蔗(央廣網發 通訊員鄭飛華 攝)
走到村口,微風掠過一片甘蔗田,甘蔗的絲絲甜味在空氣中飄蕩。該村自古就有熬紅糖的歷史,幾乎每家每戶都會在冬季榨甘蔗、熬紅糖。
傳統工藝熬紅糖(央廣網發 通訊員鄭飛華 攝)
全村以徐氏紅糖最為出名。徐氏家族製糖史可追溯到1883年,至新中國成立後從未間斷過。該村村民徐會清就是徐氏紅糖的後人,自小看著父母辛勤製糖的身影,吃著父母親手熬製的紅糖長大,在長期耳濡目染之下也習得了父母的製糖手藝,成為遠近聞名的製糖能手。今年58歲的徐會清,為了傳承這一傳統手藝,為了感念並傳遞這份家的甜蜜,創辦了紅糖廠。種植甘蔗20多畝,幫助十餘名村民每年每戶平均增收3000多元。
用傳統工藝熬紅糖(央廣網發 通訊員鄭飛華 攝)
熬紅糖,原材料精選清甜水果鮮蔗,以傳統「連環鍋」工藝,經過榨汁、開泡、趕水、出糖、打沙、成型等多道工序手工熬製而成,天然醇香,不添加現代工藝中任何防腐劑、色素等,從甘蔗取汁到最後的成品入庫。
師傅們正在給紅糖打沙(央廣網發 通訊員鄭飛華 攝)
據悉,中國人食用紅糖早在唐代之前便已興起,最初為藥用,而後成為國人廣泛食用的滋補佳品,含有多種可提高人體免疫力的營養物質,是一種純天然、無添加、高營養的傳統保健食品。紅糖的藥用價值在《本草綱目》中有確切記載:「紅糖利脾緩肝、補血活血、通淤以及排毒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