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萬噸巨輪凌晨爆炸,美國海上封鎖政策失敗,中方火速表明態度

2020-12-25 烽火崛起

沙特是美國在中東地區的堅定盟友,在跟葉門的矛盾衝突中,美國跟沙特對葉門實施了海上封鎖,切斷了葉門跟其他國家的海上聯繫。

最近沙特疑似遭到了胡塞武裝發起的恐怖襲擊,一艘七萬噸級的油輪在12月14日凌晨發生了爆炸,這預示著美國的海上封鎖政策可能要宣告破產。雖然中國堅決反對美國的封鎖政策跟單邊制裁,但是對平民跟民用設施發起的襲擊同樣受到了中方的嚴厲譴責。

沙特油輪遭到襲擊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在12月14日報導了凌晨發生在沙特吉達港口的爆炸事件,受到襲擊的是從沙特石油巨頭企業阿美公司租借來的,用來運輸從沙特延布港運來的燃油。沙特方面表示這艘七萬噸級的油輪遭到了一艘裝滿炸藥的船的自殺式襲擊。

現在「襲擊者」還沒有得到確認,但是沙特已經把葉門的胡塞武裝分子當做了懷疑對象。因此這種類似的襲擊在胡塞武裝手中出現過,不過之前的主要目標還是沙特的機場、軍事基地和邊境哨所等。

沙特方面給出了更加具體的懷疑原因,因為在這場事故之前,吉達北部的石油分銷基地跟浮動卸貨平臺也有類似的襲擊發生。沙特認為胡塞武裝是在針對沙特的能源布局進行破壞,所以對裝載燃油的貨輪發起了襲擊。

由於沙特是少有的石油出口大國,沙特表示胡塞武裝襲擊自己將會威脅到全球能源供應,呼籲各國一起來抵制這一極端主義行為。中國方面火速回應表示任何武裝衝突都不應該波及平民,中國對此極端行為進行了譴責,呼籲相關各方做出反應,避免局勢進一步升級。

美國封鎖告破

美國跟沙特早就對葉門實行了海上封鎖政策,在美國跟沙特的武力威脅之下,葉門已經有二十多萬人死於封鎖政策。但是這次距離葉門邊境六百公裡外的吉達港遭到了襲擊,說明對葉門的海上封鎖已經失去了作用。

儘管美國將矛頭對準了伊朗,指責是其給胡塞武裝提供了武器裝備,但是伊朗跟葉門都不認帳,反倒是美國的武力封鎖行為遭到了指責。

美國跟其盟友利用武力強行對其他國家進行封鎖已經遭到了突破跟報復,有一就有二,如果美國還不知道收斂,類似的事件可能還會接二連三上演,這將對中東局勢的穩定造成重大威脅。

相關焦點

  • 7萬噸巨輪凌晨爆炸,美國罕見陷入沉默,中方第一時間把話挑明
    汪文斌明確表明中國態度,而與此同時,一向愛多管閒事的美國卻罕見陷入沉默。吉達港發生油輪爆炸據新華社援引沙烏地阿拉伯通訊社14日報導,一艘排水量達7萬多噸的萊茵號油輪當天停靠在吉達港時遭到了「非法武裝襲擊」,船體瞬間爆炸,火光通天,但慶幸的是並沒有造成人員傷亡。
  • 凌晨時分,一聲巨響過後,萬噸巨輪突然爆炸,22名船員當場跳船
    據悉,此次遇襲發生爆炸的油輪隸屬於環球航運集團旗下的哈夫尼亞公司。爆炸發生後,該公司的一個下屬分公司在其官網發表了油輪爆炸的相關聲明。聲明中稱,爆炸發生在當天凌晨,該公司旗下的一艘名為「萊茵河」號的油輪裝載的6萬噸無鉛汽油在沙烏地阿拉伯吉達港卸貨時,突然遭遇到「不明來源的外部襲擊」,隨著一聲巨響,船隻發生了劇烈的爆炸並燃起大火。
  • 沙特港口凌晨傳出巨響,掛新加坡國旗的7萬噸油輪爆炸,中方發聲
    汪文斌明確表明中國態度,而與此同時,一向愛多管閒事的美國卻罕見陷入沉默。 吉達港發生油輪爆炸 據新華社援引沙烏地阿拉伯通訊社14日報導,一艘承載重量達7萬多噸的萊茵號油輪當天停靠在吉達港時遭到了
  • 美國這回賭了把大的,中方火速出手打響三連擊
    美國賭大了,中方三連擊 美國國防安全合作署12月7日表示,美國國務院已經批准對臺軍售價值2.8億美元的裝備。而這已經不是第一次美國對臺軍售裝備了,算上這次,今年已經有6次,而這是川普在任的第11次。這樣的行為嚴重違反了中美關係交往的準則,破壞了「一個中國」的原則。
  • 正面回擊美國發起的制裁!中方釋放的三大態度值得品味
    崛起中國作者:滕飛崛起中國編輯:淺夢今年應該是中美關係發展得最為嚴峻的一年,前有貿易戰的鋪墊和後有新冠疫情的衝擊,美國對中方發起的制裁舉措,也變得越來越激進和頻繁。7月13日,華春瑩在外交記者會上宣布,針對美方錯誤行徑,中方決定自即日起對美國「國會-行政部門中國委員會」以及美國務院國際宗教自由無任所大使布朗巴克、聯邦參議員魯比歐、克魯茲、聯邦眾議員史密斯實施相應制裁。
  • 英國變種病毒失控,40國緊急封鎖,美澳國門大開,中方亮明態度
    但美國和澳大利亞,卻反其道而行,向英國敞開大門。 12月23日,英國《衛報》發文自嘲道:"我們以前是個寶島,現在是個瘟疫島。" 報導截圖 面對英國目前的問題,許多國人也在關心中方的回應。截至目前,中國暫未採取"斷行措施"。
  • 美國務院發推特攻擊中國軍民融合政策,外交部回應:一些美國跨國...
    《環球時報》記者:美國務院2日發推特攻擊中國軍民融合政策。同日,美副國務卿克拉奇也就此發推特稱,他已致函美國各大學董事會,指出所謂中共在學術自由、大學捐贈基金、研究和智慧財產權等方面構成嚴重威脅,並稱中國的軍民融合政策是其致函原因之一。中方對此有何回應?
  • 嫦娥五號凱旋,全球目光緊盯,會否把月壤分享美國?中方態度鮮明
    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號返回器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成功著陸,標誌著中國首次月球採樣返回任務凱旋而歸。按照計劃,回收後的嫦娥五號返回器將空運至北京開艙,取出樣品容器及搭載物。迄今為止,中國成為第三個從月球採樣回來的國家,此次中國的探月工程任務更是讓全球目光緊盯。
  • 美國率先展開攻擊?伊朗核設施遭爆炸威脅,大批特種部隊進駐現場
    隨著前段時間伊朗核專家法赫裡扎德遭遇暗殺,越來越多的跡象表明,美國很可能會在2021年1月20日前加大對伊朗重要軍政人員以及重要核設施的打擊力度。近日,伊朗核設施再遭打擊威脅,大批特種部隊精銳火速控制了事發地點。
  • 20萬噸日本巨輪突然失控,如猛獸般衝上海岸,畫面令人匪夷所思
    當地時間7月25日下午時分,一艘滿載排水量高達20萬噸的日本巨輪,突然在正常航行的過程當中,如同猛獸一般以接近10節的最快速度,十分匪夷所思的衝上了位於印度洋西南海域島國模里西斯所屬的一座島嶼。並在距離當地海岸線數百米的地方,因為撞上了暗灘而被迫擱淺。
  • 拜登時代正式開啟,中方火速回應態度鮮明!此時川普又收3噩耗
    美國2020大選已經正式落下帷幕,經過美國選舉人團12月14日的集體投票,拜登最終鎖定勝局,不出意外將在明年一月份就任美國總統,領導接下來四年的美國。川普雖然質疑大選充滿貓膩,但是一直沒有拿出證據,法律訴訟已經被美國最高法院駁回,目前「翻盤」希望已然不大。
  • 間諜行動失敗?美國特工於凌晨越境抵達,伊朗果斷出擊圍剿
    美國與伊朗的不和已經是人盡皆知,作為美國在中東地區最大的對手,伊朗是美國在中東謀取利益的最大障礙,而美國對於和自己作對的人會怎麼處理也是人所共知,美國從早先的退出伊朗核協定,要求聯合國對伊朗實行武器禁運條令,到後來的與以色列聯手對伊朗進行軍事制裁,同時在經濟方面出動軍艦封鎖伊朗的海上石油運輸通道,從經濟到軍事,美國對付伊朗的辦法可謂層出不窮
  • 親歷者回憶1977年中國海軍打撈日本萬噸巨輪「阿波丸」
    「阿波丸」是日本萬噸巨輪,1945年4月1日在回日本途中被美國潛艇擊沉。這是中國歷史上最大的深水打撈工程,從初次下水至打撈完全結束,共經歷三年。通過打撈「阿波丸」,我國培養了一支海上救撈隊伍。以下為當時打撈船之一J301艦的一名海軍所寫的打撈「阿波丸」號的經歷。
  • 神秘戰艦殘骸現身美國本土,軍方火速到場封鎖
    圖為內華達號戰列艦的殘骸近日,美國本土海底出現了一艘巨艦的殘骸,它就是內華達號戰列艦,根據船體上的痕跡來看,該艦疑似遭受過原子彈轟擊,內華達號剛被打撈上來時,美國軍方就火速到場對該區域進行了封鎖圖為歷史上的內華達號戰列艦因為二戰是隨著兩枚原子彈的爆炸而結束的,從那之後,美國軍方開始對常規軍隊能否在核戰爭中發揮作用感到懷疑,畢竟,即使像是航母戰鬥群這樣的大規模作戰部隊,也很可能比不過
  • 美稱中國缺席雙邊海上軍事安全磋商會,外交部:責任在美方
    汪文斌:疫情發生以來,中方本著開放、透明、負責任態度,率先同世衛組織開展溯源合作。世衛組織專家兩次來華考察,中方專家同世衛組織及國際專家組舉行多次視頻交流,積極分享中國溯源成果和抗疫經驗。世衛組織也向中方提供了全球溯源研究進展。雙方合作正穩步推進。中方願繼續同世衛組織加強合作,推進全球溯源工作,為人類早日戰勝疫情作出中國貢獻。
  • 風水輪流轉,月壤會給美國嗎?中方重磅回應,該川普做選擇
    12月17日凌晨,「嫦娥5號」返回器成功在內蒙古四子王旗著陸,為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任務畫上圓滿的句號。該消息一經公布,就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這次外界最關注的莫過於,中方返回器帶回的1.73千克月壤。據悉,這次「嫦娥5號」著陸地點位於月球風暴洋呂姆克山附近,這是美國和蘇聯的探月器都不曾涉足的區域。根據繞月衛星遙感數據,該地形成的歷史約有13到20億年,與月球南極艾特肯盆地約42到43億年的年齡差距巨大。對探索月球的成因,尤其是驗證「大撞擊說」和「巖漿洋假說」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 53艘船海上漂算什麼?澳大利亞的考驗才剛開始:中方15億大單飛了
    現在澳大利亞官方不顧及兩國之間的合作,不斷抹黑針對,既然如此,中方自然要出面反制。在進口大麥,葡萄酒,以及大麥等澳大利亞多種主要出口商品均受到我國不同程度制裁的同時,該國約53艘運煤船目前正滯留在我國各大港口附近,或者停靠在我國港口等待卸貨清關,其中一部分運煤船已經等待超過一個月的時間。
  • 王毅:中美同在一艘巨輪上 承載17億多人福祉關乎70多億人利益 要...
    王毅:重建中美關係健康穩定的戰略框架  新華社北京12月18日電 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18日晚在京同美國亞洲協會舉行視頻交流  王毅表示,中美關係這艘巨輪承載著兩國17億多人民的福祉,也關乎世界70多億人民的利益。現在到了決定這艘巨輪下步航線的關鍵時候了。希望美方同中方相向而行,以堅持相互尊重為前提,以加強對話協商為途徑,以深化利益融合為動力,以夯實民意基礎為支撐,重建中美關係健康發展的戰略框架。
  • 美國挑釁,中方態度鮮明!同時,普京已開始行動,釋放出強烈信號
    近段時間以來,美國政府在對外問題上不斷採取挑釁行為,當地時間12月11日,美國聯邦參議院通過了「2021財年國防授權法案」,該法案確定了建立「太平洋威懾倡議」新計劃,旨在向中國大陸和任何潛在的對手以及美國的盟友發出一個強烈的信號,即美國將堅定地捍衛其在該地區的利益,其中內容還包含「
  • 美軍航母突然北上,72架艦載機封鎖海峽,印度立場迅速變強硬
    尼米茲號航母此前一直部署在中東地區,對荷姆茲附近的伊朗軍隊進行監視,這次突然北上出乎許多人的意料,尼米茲號航母離開後,美國在中東地區暫時沒有航母,海上封鎖能力大大削弱。美軍航母這次前往安達曼海域,目的是為了參加「馬拉巴爾-2020」第二階段聯合演習,第二階段演習以航母混合編隊為主體,重點演練海上封鎖、防空反導、摧毀水面艦隊等科目,美國海軍的尼米茲號將與印度海軍的「維克拉瑪蒂亞」號航母組成編隊,對馬六甲海峽外圍的十度海峽、格雷特海峽進行封鎖演習,日本與澳大利亞的護衛艦也會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