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遭原子彈轟炸?神秘戰艦殘骸現身美國本土,軍方火速到場封鎖

2020-12-17 思遠觀察
圖為內華達號戰列艦的殘骸

近日,美國本土海底出現了一艘巨艦的殘骸,它就是內華達號戰列艦,根據船體上的痕跡來看,該艦疑似遭受過原子彈轟擊,內華達號剛被打撈上來時,美國軍方就火速到場對該區域進行了封鎖,對此,有網友表示,這艘戰艦真的曾經遭受過原子彈轟炸嗎?其實內華達號只是在壽命達到末期的時候被用來當靶船了而已,所以船體上才會留下痕跡,神秘戰艦殘骸現身美國本土這一消息被傳出去後,引發了世界各國的關注,目前,軍方已下令要對其進行嚴密保護。

圖為歷史上的內華達號戰列艦

因為二戰是隨著兩枚原子彈的爆炸而結束的,從那之後,美國軍方開始對常規軍隊能否在核戰爭中發揮作用感到懷疑,畢竟,即使像是航母戰鬥群這樣的大規模作戰部隊,也很可能比不過B36轟炸機加原子彈的組合,而且後者價格更便宜,性價比更高,以至於當時美國國會下令拆毀的海軍戰艦甚至比美軍在二戰當中沉沒的數量還多,對於絕大部分美國高層而言,本國當前的海軍艦隊過於龐大,和平年代維護這些軍艦的成本太高,而原子彈加上B36轟炸機的組合,不僅更便宜,而且更具備威懾力。

圖為十字路口行動當中第二枚引爆的核彈

為了確保海軍艦隊能夠在美軍核武化的大浪潮當中存活下來,美國海軍部隊不得不組建起一支在核武器爆炸條件下進行生存能力考驗的實驗性艦隊,從而證明海軍艦隊能夠在核武器環境下有效生存,只有這樣,美國海軍才能確保自己不會在未來因為失去作用而被裁撤。

這場行動被命名為「十字路口」行動,在比基尼環礁的兩次核爆實驗當中,美軍部署了多艘試驗品戰列艦,只有其中一艘因為距離核爆中心太近,被核爆產生的海嘯掀翻,而其餘的戰艦即使距離爆炸中心只有600米的距離,也僅僅是船體表面裝甲溶解和外部設施受損,在對放射性物質進行清除作業後,戰艦依舊保持存活,很顯然,即使遭遇核打擊,只要在戰艦設計時做好針對性的放射性防禦措施就沒什麼大問題了,從這個實驗中我們可以看出,海軍戰艦對於核武器的打擊抗性實際上是非常強大的。

圖為核爆後受損的戰艦

儘管絕大部分軍艦扛過了兩次的核打擊實驗,但美軍並不打算讓這些沾染了大量放射性汙染物的戰艦活下去,很多測試艦在試驗後都被直接擊沉,剩下的戰艦被運回美國進行解體研究,通過分析這些戰艦在遭遇核打擊後的損傷狀況,來確定如何為新一代戰艦加裝對應的防輻射結構層。

隨著「十字路口」行動的最終結束,幾乎美國政府的所有高層都意識到了即使戰術核武器加入戰場,海軍戰艦也依舊擁有非常強大的生存能力,這意味著即使在核武器時代,美國海軍依然會擁有屬於自己的一席之地。

相關焦點

  • 美國飛機用原子彈轟炸日本廣島和長崎
    在「二戰」中,有兩個美國飛行員,在4天之內,相繼駕駛B-29戰略轟炸機,連續投下兩枚超級炸彈(原子彈),毀滅掉了日本的兩個城市。正是由於他們的兩次投彈,造成了巨大的殺傷力和破壞作用;加上百萬蘇聯紅軍進軍中國東北,中國抗日軍民對日寇最後一戰,一舉打敗了日本關東軍,迫使日本法西斯迅速投降,從而減少了人類的遭難和繼續死亡。
  • 二戰揭秘:美國為何朝日本扔原子彈,真實的原因引人深思
    在二戰的歷史上,美國往日本投放原子彈加速了日本軍國主義政府的投降,美國的這個功勞是得到世界公認的,不容反駁。 然而,美國在太平洋戰爭後期,向日本投放原子彈的真正原因又是什麼呢?真的像美國軍方解釋的所謂減少美軍人員傷亡?
  • 廣島被炸50年,兩名美國人被軟禁,專家:該揭開原子彈轟炸之謎了
    然而,50年後,即從1995年開始,美、俄、中、英、德及日本等國的科學家和二戰史學者,經過研究後得出一個令人十分震驚的結論:美國人當年並沒有用原子彈轟炸廣島、長崎。此時,德、意法西斯已經投降,但在太平洋戰場,日本仍擺出架勢準備與美國決一死戰。為了避免人員傷亡,美國軍方一部分高層動了使用原子彈的念頭。不過,令他們始料未及的是,大多數參與研製原子彈的科學家都堅決反對或不贊成使用原子彈,他們認為那樣會造成很多無辜平民的傷亡。
  • 二戰末期,美國為什麼要在日本投降原子彈,但是卻並沒有投在東京
    不過美國投下原子彈倒也沒有這方面的考慮,他考慮的主要是能夠儘快的結束戰爭,畢竟如果真的在日本本土登陸的話,戰爭可能還會持續好長一段時間,而且將會使美軍遭受一定的損失。有一個估計說美軍在日本本土登陸會損失多少萬人,也許有點誇張,但是也說明了當時日本本土確實聚集了不少的精銳軍隊,美軍真的跟他打的話,肯定有不小的損失,而向來把人命放在第一位的美軍自然選擇使用原子彈。還有一點就是當時的蘇聯在打敗德國之後,事實上將上百萬的軍隊移到東方,準備開始對日作戰。而美國這方面肯定想獨佔日本或者以及其他東方的勢力範圍,以獲取更多的利益。
  • 二戰末期,美國為什麼把原子彈投在廣島長崎,沒有投在東京?
    在二戰後期臨近日本本土的時候,日本和美國之間所進行的硫磺島戰役和衝繩戰役都使美國損失不少。這讓美國軍方和政府都非常擔心,如果在日本本土登陸的話,那麼損失只會更大。因為當時日本軍方就搞了一個一億玉碎,也就是說準備在日本本土迎戰登陸的美軍。當時日本軍方幾乎是全民皆兵,據說在本土上集中了數百萬大軍迎戰美軍。
  • 美國投原子彈前,撒下6300萬張傳單警告,日本百姓為何無動於衷?
    眾所周知,二戰後期,日本之所以能快速投降,得益於美國在其領土扔了兩顆原子彈。而在這之前,日本軍國主義政府給全體國民灌輸的是「一億總玉碎」的思想。即一億國民全部戰死,也決不投降,可見日本軍國主義政府已經到了窮途末路,狗急跳牆的階段。
  • 日本遭原子彈轟炸仍不投降的話,該怎麼辦?美國的另一個計劃更狠
    柏林戰役爆發後,德軍最終無力抵抗,選擇了投降,這樣一來,只剩唯一一個法西斯國家日本在苦苦堅持了,在這樣的情況下,反法西斯國家將都將日本作為集中目標,美國攻打本土,而蘇聯則是進攻駐紮在我國東北地區的關東軍,雙面夾擊下,日本迫於壓力無條件投降。
  • 美國投原子彈前,曾撒下6300萬傳單警告,日本人為何沒重視?
    軍方高層也傻眼了。他們清楚,戰爭正在朝著不可控的方向走去。塞班島位於馬裡亞納群島北側。這裡距離東京只有兩千多公裡。彼時,美國的遠程轟炸機覆蓋五千多公裡。毫無疑問,東京將成為美軍的轟炸目標。日本人倉皇不已。他們緊急修建了防空洞,天皇也躲了起來。1945年2月,從塞班島起飛,美軍大批轟炸機直撲東京。每天都保持著高密度的轟炸,炮聲隆隆,煙塵四起。
  • 1945年日本陸軍提前知曉,隱瞞不報,導致原子彈投在廣島長崎
    日本陸軍參謀總長杉山元,擔心美國未來將針對日本本土發動更大規模的空襲,於是希望建立一個專門收集美軍轟炸機的情報部門,而這個情報部門需要隱匿存在。1942年9月,日本陸軍徵用了一處老年人福利中心,這個中心大約8萬平方米,由於它配有醫院和禮拜堂,所以美軍並未將它列入轟炸的目標。日本陸軍參謀本部派「陸軍中央通信研究所」進駐福利中心。而這個對外的名字只是一個幌子。
  • 美國為什麼沒有對志願軍使用原子彈?從來不是因為心慈手軟
    但是,這一計劃最終還是被美國軍方否定。因為,當時的美軍不但擁有巨大的優勢,同時,美國軍方認為,在朝鮮使用原子彈其實並不能奏效,因為,蘇聯才是這場戰爭的幕後控制者,在朝鮮半島使用原子彈顯然無法打擊到蘇聯。
  • 日本在原子彈襲擊後的國運豪賭
    1945年8月6日,廣島遭到原子彈轟炸,日本打賭美國最多只有一顆原子彈,從而拒絕投降。三天後的長崎上空,核爆再次上演,8萬人成為這場賭局的犧牲品。日本軍方看到了硫磺島和衝繩戰役的結果後信心倍增,並在本土進行了擴充行動。這樣本土海陸軍加起來有370萬人,加上近3000萬民兵,基本上把能動員的日本人都集結起來,準備抵抗美軍登陸,並喊出了「一億總玉碎」的口號。在佔領衝繩後,美軍制定了進攻日本本土的沒落行動,第一步是在1945年10月發動奧林匹克行動,目標是佔領九州南部三分之一的領土。
  • 長崎原子彈的告誡,侵略者除了地獄哪裡也去不了
    日本軍方高層打算實現玉碎計劃1945年,在盟軍即將攻入日本本土之際,日本開啟了「一億玉碎」計劃,大量招募軍人,使得其兵力暴增到了近700萬人。其中大半數在日本本土,海外日軍大半仍盤踞在中國,小半則散落在東南亞到西南太平洋的漫長戰線上。所以,日本仍舊具有相當大的軍事能力來對抗美國。
  • 塞爾維亞羞辱美國!當年被擊落的F117殘骸現身,武契奇獲軍方大禮
    值得注意的是,這份禮物與美國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當地時間5月2日,身為塞爾維亞總統兼武裝力量總司令的武契奇獲贈一架美制F-117「夜鷹」隱身轟炸機模型,同時還有一塊F-117的殘骸碎片,此舉是為紀念21年前的南聯盟防空部隊擊落美軍F-117戰機一事。
  • 二戰時如果沒有原子彈,那麼日本的結局將更為悲慘
    別看日本人老哭著說自己是原子彈的受害者,實際上二戰末期如果沒原子彈,日本只會更難看和更悲慘。早在1944年的時候,日本政府其實已經明白沒有任何勝算了。不過畢竟在戰爭期間作惡太多,裕仁和日本政府高層都擔心遭到懲罰,所以不敢投降,反而決定負隅頑抗,鼓吹本土決戰,希望以日本平民的「一億玉碎」換取美軍的巨大傷亡,從而迫使美國和日本和談。但是隨著美國先後在日本的廣島、長崎扔下了兩顆原子彈和蘇聯對日宣戰,日本政府終於明白他們的希望已經完全破滅,不得不接受《波茨坦公告》,無條件向盟國投降。
  • 該城市是侵華日軍的補給地,曾遭原子彈轟炸,後成重慶的友好城市
    一群老牌霸主先後沒落,原本的利益也被美國搶佔,為了避免悲劇再次發生,西方國家開始締結友好城市。簡單的來說就是一個國家的城市和另一個國家的城市結為友好城市,雙方增進政治、文化、科技、經濟、教育等交流合作,促進兩國國家的友誼,進一步維護和平。1973年,天津-神戶締結友好協議,成為中國第一對國際友好城市。而重慶和日本的廣島成了友好城市,今天我們要了解的就是廣島這座城市的歷史。
  • 美國二戰用原子彈轟炸日本,越南戰爭為何寧願敗北,也不使用?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日本已經窮途末路,早晚都會戰敗,可美國為了讓日本能儘快地投降,投下了兩顆原子彈。這樣一來,就避免了對日本本土進行登陸,減少了自身的傷亡。可以說美國為了儘快取得戰爭勝利,是用盡了一切辦法的。
  • 二戰,美國投擲原子彈時,為啥不直接轟炸東京?原因你可能不信
    導語:二戰,美國投擲原子彈時,為啥不直接轟炸東京?原因你可能不信眾所周知,日本之所以投降,跟美國投擲的兩顆原子彈有很大的關係,這款具備巨大毀滅性的武器,讓廣島長崎瞬間變成廢墟,犧牲人員達到了十幾萬人,這樣的武器要是再投下幾顆,估計整個日本都要被淹沒,天皇也是知道這點,直接下達了投降的命令,而這也是預示著法西斯侵略主義的美夢被徹底粉碎。
  • 美國當年若不投原子彈,日本還能撐多久?蘇聯的滅絕計劃更可怕
    眾所周知,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國向日本廣島、長崎投擲了兩顆原子彈,這兩場讓日本傷亡慘重的核爆促使日本天皇於1945年8月15日正式宣布投降。回顧歷史,我們可以發現,其實就算美國不投這兩顆原子彈,日本也撐不了多久。
  • 如果美國不投原子彈,那麼蘇聯滅了關東軍後,會直接佔領日本嗎?
    作為回報庫頁群島及大連旅順歸蘇聯,5月8日德國正式宣布投降,8月6日美軍原子彈轟炸廣島,8月9日原子彈轟炸長崎。而蘇軍出兵東北是8月9日凌晨(轟炸廣島2天,轟炸長崎之前),此時離德國投降正好三個月。這些事件及時間點百度都可以查到,雅爾達會議內容也可以查到。蘇聯出兵東北共計157萬,這麼數量龐大的軍隊從歐洲運到遠東並完成集結那可不是幾天就能做到的。
  • 日本投降是因為原子彈?那你太小看美國了!
    一直以來流傳這著一種說法:日本是害怕美國的原子彈,所以才投降的。 這句話也對,但不是全部。 1 有一個事實 可能比原子彈更重要 在美軍拿下塞班島之後,日本本土第一次對美軍的B-29轟炸機敞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