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歷者回憶1977年中國海軍打撈日本萬噸巨輪「阿波丸」

2021-01-07 觀察者網

馬航飛機失蹤最新消息:今日16時30分,中國海巡01船在南緯25度、東經101度附近南印度洋水域通過黑匣子搜尋儀偵聽到頻率37.5kHz、每秒一次的穩定脈衝信號,與失聯客機關聯性有待進一步鑑定。一旦確定發出信號的就是MH370的黑匣子,搜救各方或許會在此區域進行打撈。

37年前,我國曾對日本「阿波丸」號進行過打撈。1977年4月5日,中國政府同意打撈32前年沉沒於中國臺灣海峽的日本沉船「阿波丸」。「阿波丸」是日本萬噸巨輪,1945年4月1日在回日本途中被美國潛艇擊沉。這是中國歷史上最大的深水打撈工程,從初次下水至打撈完全結束,共經歷三年。通過打撈「阿波丸」,我國培養了一支海上救撈隊伍。

以下為當時打撈船之一J301艦的一名海軍所寫的打撈「阿波丸」號的經歷

三十三年前的戰友們,又快到「八一」了建軍節了,作為一名J301艦船航海兵,我和大家見證經歷了那段海軍史上的「奇蹟」,即:連續六個多月的海上打撈任務。

我的航海日記還保留著那段塵封的記憶,閒暇時翻翻,也是蠻有意思的,咱們有幸作為海軍東海艦隊遠洋救生大隊J301船的戰友,參加了世人矚目的「阿波丸」沉船打撈任務。這項代號為「7713」工程的任務,是海軍奉命執行周恩來總理生前:一定要自己打撈「阿波丸」沉船批示的一項特殊任務,這可是不能忘的事。

「7713」工程:打撈「阿波丸」

1977年1月3日華國鋒在任黨和國家領袖時批准了「7713」工程,即打撈「阿波丸」號沉船任務。四月初,當J301船接收到這一任務後,立即奉命離開寧波象山港石沿碼頭,進駐上海揚子江碼頭緊急檢修調試各種設備儀器。當時全船上下一百幾十號官兵議論紛紛,新兵圍著老兵打聽,老兵纏著政委船長要「機密」。其實,我船上的航海長對有關各種「阿波丸」的詳細資料和「機密」知道的最多最清楚,沒過幾天我從航海長那裡看到了寫有「阿波丸」沉船的一本權威資料。

J301艦船海圖室

第二次世界大戰臨近尾聲,1945年初,中國的抗日戰爭接近勝利前,日本對東南亞各國的侵略戰爭失敗已成定局,便精心、陰謀策劃把萬噸級「阿波丸」號客貨船改裝成運送救濟物資船舶的特徵。違反國際紅十字會約定,將從東南亞各國掠奪來的3000噸橡膠、2000噸錫錠、40噸黃金、12噸白銀、40箱工藝品、15萬克拉鑽石等大量財寶,攜同2008名日本軍人及家眷運送回國,途經我臺灣海峽時被美軍在這一海區執勤航行的「皇后魚」號潛艇發射的四枚魚雷擊中後,僅三分鐘就沉入海底。

日本「阿波丸」

據我當年所見史料記載「阿波丸」被擊沉後,美軍「皇后魚」號潛艇搜索海面時發現只有少數幾人漂浮在海面上,船上人員除1名叫下田勘太郎的廚師被「皇后魚」救起外,其他落水者為效忠大日本天皇以武士道精神拒絕救援,2007人全部葬身海底。為此事件,「皇后魚」號艇長曾受到美國軍事法庭的調查和審判。

阿波丸沉船位置

「阿波丸」的沉沒,不僅是一次特大的海難事件,也是至今世界上一個重大未解之謎。因此,引起世界上各方人士多年以來追蹤、調查、取證、推測。同期失蹤的「北京人」頭蓋骨也經許多專家調查、查閱線索分析推測:極有可能秘密藏於「阿波丸」號並一同沉沒於海底,所以,打撈「阿波丸」上價值50億美元的財寶和尋找「北京人」頭蓋骨就成為了全世界關注的焦點。

日本相關報導

還記得吧,在執行「7713」工程打撈任務之前,東海救生大隊打撈「阿波丸」作業組長張大伍(張大伍同志為東海艦隊救生大隊長,病逝於一九八二年五月十六日,後被中央軍委授予「獻身海軍事業的模範幹部」)和我J301船政委崔家凡、船長王恆剛做「戰前」動員。在一個多月時間裡,全船148人根據各部門專業分工,從潛水用具裝備、輪機動力、燃油發電、帆纜鋼繩、絞盤錨鏈、槍炮彈藥、信號雷達、聲納報務等方面均做了充分嚴格的檢查和演練。我們航海班在陳烈忠老班長的代領導下對電航舵機、航行儀表、海圖航線、潮汐海流、海區氣象等至各種儀器設備逐一測試檢驗,力求達到萬無一失。

1977年5月10日早6點J301船隨著一聲汽笛長鳴,船左舷解開最後一根纜繩,逆水離開浙江象山港石沿碼頭,下午4點多鐘在溫州一代的黑牛灣錨地拋錨待命。11日下午我J301船駛入福建優良港灣三都澳碼頭停船給養。12日早,我船離開三都澳準備晚上通過馬祖東引島,國民黨守軍「陸軍反共救國軍」有3萬多人,而東引島距福建海岸約60公裡,海岸炮是打不過去的,編隊軍艦經過東引島時是一級戰備,各就各位,各種火炮已經子彈已經推上膛。此時,我和一名老兵是在船尾人力舵機房把守崗位,這是為防備戰時電控系統失靈的應急,所有人都處在高度緊張的狀態中,穿過東引島水域航行是以J301艦船為核心編隊的唯一必經的航線,之前,我軍已告知臺灣守軍:我人民海軍南下執行任務,經過此海區如遇到武力幹擾,我軍將採取「以一換十」的打擊。在漆黑的夜色和緊張的氣氛裡只有輪機艙的轟鳴聲依舊,還好,編隊順利通過了。臨晨,我們駛向福建平潭海域的娘宮錨地待命。不久,我船接到命令,要趕在平潮期拋錨停位於平潭海域牛山島以東18海裡處(即北緯25度26分,東經120度08分)。

從這一天開始,連續六個月的海上打撈任務,創下了中外海軍史上連續海上作業、未上陸地的紀錄。

打撈上來的錢幣

打撈「阿波丸」作業地點,高潮平潮期水深65米,海床為泥底,海浪常在七、八級,潮汐落差大、流速大、海面能見度低,每年七至九月份是颱風生成登陸最多的季節,這給打撈作業的全體官兵帶來了極大的困難和危險。經過一個多月的初期打撈,潛水員從下潛65米工作30分鐘能找到一兩塊錫錠、一兩桶橡膠,到下潛50分鐘撈起七八塊錫錠和幾桶橡膠,工作速度效率越來越高。要知道每塊錫錠重37公斤,每桶橡膠重50公斤,潛水員在65米海底,承受6.5個海水壓力(未經訓練人只能承受0.3個壓力),在海流中只能爬行,再搬運,付出了超強體能和心理壓力的極限。我清楚地記得,打撈上來的物品用水衝洗乾淨,登記封箱。我當時還拿起一隻日軍軍用水壺看,上面寫著「十班——山田」,這足以證明「阿波丸」是一艘將要戰敗的日軍控制的特殊船隻,此外,還有屍骨、錢夾、高跟鞋等一大批物品。

作者戰友輕潛水服飾

作者戰友重潛水服飾

6月17日,當年一號颱風便提前登陸這裡,船提前起錨趕往娘宮錨地避風。即使在娘宮錨地海面也是狂濤巨浪,周圍一片漆黑,電閃雷鳴,船身搖擺30多度。每到這時各艙室的水桶、衛生間便是大家爭搶的目標,為的是「交公糧」(暈船嘔吐)方便。凌晨四點至六點是我值班,我從駕駛室下到前艙,再進中艙,又到後艙;從船尾到船頭巡視有無異常。所到之處一片狼藉,氣味難聞。

打撈上來的螺旋槳

由於船身劇烈搖擺起伏,我行走艱難,近百米長的甲板,咬著牙跌跌撞撞足足走了十幾分鐘才返回到駕駛室。這時,我胃裡翻動向上湧,想找水桶卻不見了蹤影,心想準是那幾個愛「交公糧」的傢伙提前藏匿起來佔為己有了,於是我趕緊打開駕駛室一側門,想把「公糧」交到外面,誰知暴風雨如同高壓水槍一般擊中全身,面目疼痛難忍,眼睛根本睜不開。這麼一折騰,我到吐不出來了,最終我還是保持了不「交公糧」的清白。

 

 

 

但回頭再想進駕駛室,門已被風壓頂住拉不開了,試了幾次不成。這時,船身突然一個大轉動,我瞧準機會搶身閃進了駕駛室,打撈作業指揮組組長張大伍(當時任救生副大隊長)和船長王恆剛,見到我狼狽的樣子說:「快脫下衣服,落湯雞似的」,「外面感覺好嗎」?可不是,套頭式的水兵上衣和女褲貼在身上,腳上已是一汪水。兩位首長憑著多年豐富的航海經驗說:「現在風速有28米/每秒,就怕脫錨溜船,注意船尾距山體距離。」我觀察後向船長報告:「風速28米/每秒(11級風速),錨位正常。」一陣緊張過後,胃裡感覺好受多了,不知什麼時候,幾隻碩大的老鼠也因暈船爬出洞穴,躲在一起,我打開一側門,把這幾個傢伙統統踢入大海。透過「離心機」窗口勉強看到船頭有人在艱難的巡視著,1號颱風風速已經達到11級預報,持續到午後才慢慢減弱移出平潭海區。

天空晴朗了,但海面上更可怕的湧浪才剛剛形成,這就是大海的性格,這時候對抗風力差的船舶仍是毀滅性的打擊。

平潭海區沒有深水碼頭,我們這條J301遠洋救生船長96米,排水量2600噸,吃水4.6米,在1至9號颱風數次登陸襲擊時,也只能來往於沉船作業點與娘宮錨地之間。在六個月的漫長時間裡,全船定時定量配水,這裡夏季高溫高溼,面對大海有苦有樂,中央電視臺當時還記錄了這段生活場景。

老兵病多,新兵信多,是軍旅生活的特有規律,每當月夜星空,海面平靜時,戰友們因炎熱季節不能入睡,常躺在甲板上望著熟悉的星空,唱《洪湖水浪打浪》。時至今日,這首歌是戰友們最能流露出那段共同經歷記憶中的歌曲。

我的老班長陳烈忠

「八一」建軍節到了,當地政府派文工團上船慰問演出。當時船身只是小幅度搖擺起伏晃動,演出不一會兒,吹、拉、彈、唱的演員就面色難堪,有氣無力、唱得跑調兒、拉得走音兒,厲害的演員轉身就「交公糧」。炊事班為他們準備的豐富答謝宴,演員們看也不敢看一眼,就別說吃了。一個勁兒地要米粥和鹹菜吃。慰問結束送他們下船轉登陸艇時,戰友開玩笑說:「歡迎你們常來」,回答者心服口服道:你們應該吃「海灶」穿海軍呢(ní),你們真是太不容易了(七十年代「海灶」夥食每天1.29元,穿的確涼、海軍呢、皮鞋),暈船的滋味真不好受」。水兵的軍旅生活是艱苦的,常年面對大海、風暴海浪,以船為家,飄泊不定,靠碼頭、上陸地就是最好的享受;又是浪漫的,航行所經所到之處了解風土人情,豐富海洋艦船知識,航行在美麗的海疆,最能讓人開闊眼界和胸懷。你就會更加熱愛祖國,嚮往水兵生活。

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2010年我這個北京兵退伍都已經31年了,為自己曾經是人民海軍一員而驕傲,更為那段與戰友們共同打撈「阿波丸」的經歷而自豪。

執行「7713」任務前和老班長合影

至今,夢中鎖定的還是戰友們當年身穿海魂衫水兵服的身影,在操練、在站崗、在踢球、在會餐,在碼頭散步,沒地方去呀!

至今,記得船靠碼頭在奉化有家的人回家了,老兵們就找藉口請假到醫院,那是看病呀,是想看小護士套近乎,都是單身漢呀!

至今,記得只要岸上有異性經過碼頭,甲板上所有人的目光就會慢慢地向左向右看齊,船都微微傾斜了,突然,一起就哈哈大笑!

至今,記得「文革」結束不久,船上就無數次的播放《洪湖水浪打浪》、《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插曲和一些老歌曲,大家是百聽不厭呀!

至今,記得1977年3月12日J301船緊急起航進入浩瀚的太平洋執行「133」探摸任務時,當時在緊張敏感海區突然有人發現敵情,手指著海面大聲說:潛望鏡!——原來是漁網掉下來的浮漂,虛驚一場呀。

作者當年的日記

當年海軍航海工作記錄本

在北京的戰友幾次聚會,一起回憶陳年往事顯得格外的親切,最令大家羨慕的還是那些重返部隊的戰友,講述著咱防救船大隊的巨大變化;更愛一起回憶那些各具特點和不同性格的各級首長,還有那些來自五湖四海老兵,真的很想念他們。

就讓我在這裡說說他們其中一些人的名字,也許他們或他們的親人能看到,就會有機會再回首,再為昔日的往事傳遞戰友情,因為,他們曾經把自己的青春年華和一身都獻身於祖國海軍事業的發展,如今他們中最小的也都在50歲以上了,請問:各位同船的戰友你們現在的生活和身體都好嗎?在這裡我祝福大家在今後的歲月裡一切都好!

張大伍:江蘇人,生前是東海艦隊救生大隊長,病逝於1982年5月16日,後被中央軍委授予「獻身海軍事業的模範幹部」;「7713」工程時任J301船總指揮;崔家凡:江蘇人,J301船政委;王恆剛:山東人,J301船船長;葉金龍:北京人,J301船航海長;李元本:山東人,J301船航海長;王金多:浙江人,J301船潛水長(已過世);王超正:北京人,J301船軍醫;張仁存:河北人,J301船機要參謀;張仁存:天津人,J301船潛水分隊長;

李磊毅、張貴雷、焦桂林、王紀國(已過世)、黃成經、於中奎、高抒等一批北京老鄉;

陳烈忠(廣東)我的老班長和老兵戰友們:宋懷明(天津)、蔡尓海(福建)、高月來(天津)、李學霖(福建)、張銘林(福建)、劉潤東(上海)、楊建平(江蘇)、朱幸福(福建)、彭廣青(江蘇)、王林寶(上海)、馬朝軍(浙江)、韓建文(遼寧)、李傑(遼寧)、郭華增(河北)、靳滿意(陝西)等。

老兵退伍合影

航海部門戰友

北京戰友

 

 

 

背景資料:日本萬噸巨輪「阿波丸」

「阿波丸」是日本萬噸級客貨船,在日本發動的侵略戰爭即將失敗前夕,由被其佔領的新加坡裝載黃金及軍用物資,日軍駐東南亞軍政要員和隨軍家屬計1000多人,懸掛國際紅十字旗,駛回日本國。1945年4月1日凌晨,在途經我國福建省平潭縣牛山島以東海域時,正在該海域巡邏的美國潛艇「皇后魚」號誤認為是日本軍艦,用魚雷擊沉。該船中雷後,兩三分鐘即沉入海底。除一名叫下田勘太郎的廚師被「皇后魚」救起外,其他落水者為效忠大日本天皇以武士道精神拒絕救援,2007人全部葬身海底。

打撈出的一隻鑄有「阿波丸」字樣的船鐘。底部口徑為20.2釐米、高18.9釐米。左為船鐘的正面,右為背面

1977年5月1日凌晨,一支以「滬救撈3號」為首的船隊進入牛山島海域,開始尋找「阿波丸」。

潛水大隊長馬玉林第一個下水。他用半小時時間,潛到了海底(58米),摸到一根粗大的桅杆。他判斷沉船是一艘萬噸輪。在這一海域內的沉船裡,只有「阿波丸」是萬噸輪。隨後,第二批下水的潛水員撈上了一具遇難者的屍骨。初步判斷,這是一位二戰期間的日軍高級將領。緊接著,沉船上裝運的物資出水了,是一塊錫錠,這與美、日兩國提供的「阿波丸」裝載貨物情報吻合。接下來,潛水員又打撈上來兩個名牌,遇難者名單上,就有這兩人的名字。從凌晨到午夜,經過一天的工作,打撈隊確認:已經找到了「阿波丸」。

被吊起的「阿波丸」沉船船首部分

三年後,打撈隊找到了沉船就是「阿波丸」的最直接的證明。1980年7月9日,「滬救撈3號」在打撈現場找到一隻船鐘,上面清晰地刻著3個字:阿波丸,並有建造年代和所屬公司。

潛水員身著潛水服,下潛到65-70米深的水下進行作業

按照美國和日本提供的沉船藏寶方位,潛水員們進行了仔細搜尋,但始終沒有找到傳說中「阿波丸」裝載的40噸黃金、12噸白金,以及大批的工業鑽石。

1979年,海上萬噸浮吊「大力號」進入打撈現場,極大的推進了工程的進度。1980年,沉沒海底35年的「阿波丸」船頭終於破水而出。「阿波丸」的船名已經被海水侵蝕,但英文名稱的縮寫「AAAR」仍完好無損。

1979年7月4日,日本「阿波丸」 沉船死難者遺骨、私人遺物交接儀式在上海舉行。受中國政府的委託,上海市紅十字會副會長白備伍(右)將「阿波丸」沉船死難者遺骨交給日本厚生省大臣橋本龍太郎

通過打撈阿波丸,我國培養了一支海上救撈隊伍。在布場、撤場、潛水作業、爆破與切割、重力起吊、醫療保障等方面都經受了實際鍛鍊,潛水技術水平有了較大的提高,海軍潛水員學會了在40米水深以下的電氧切割技術,切割鋼板能力一人一次30分鐘切割0.25米提高到1-1.5米;作業船就位,由8小時縮短到1小時,撤場由2小時縮短到30分鐘,創造了以爆破、切割和拉絞相結合的揭蓋方法,使揭蓋越揭越大,最大的一塊達170平方米,重30噸。四年來共揭蓋4974平方米,沉船船體70%被揭除。1980年7月份,海軍J503船截斷沉船船體,將「阿波丸」船的船頭吊出海面,至此,打撈阿波丸工程圓滿結束。

打撈「阿波丸」的過程中,中國政府同日本方面合作,收集鑑定了打撈上來的「阿波丸」死難者的遺骨和遺物。1980年,中國政府決定,正式向日方轉交「阿波丸」遇難者遺骨。368具遺骨,218箱遺物,由上海市紅十字會代表中國政府,分3次向日本政府移交。

(原文地址)

相關焦點

  • 中國打撈巨輪沉船「阿波丸號」,日本嚷著要分一杯羹,被一口拒絕
    核心提示:二戰後期,日本萬噸巨輪「阿波丸」在中國臺灣海峽的牛山海域遭美軍潛艇襲擊後沉沒,船上2008人葬身大海。與「阿波丸」一起沉入海底的據說還有40噸黃金、12噸白金以及大批工業鑽石,其中更有無價之寶「北京人」頭蓋骨。上個世紀70年代,中國開始了漫長的打撈。
  • 日本巨輪滿載四十噸黃金沉沒 中國派數萬部隊打撈遇見怪事
    二戰末期,日本「阿波丸」號輪船以運送戰俘和傷員的名義,與美軍達成安全協議返回日本,然而這艘巨輪從新加坡起航時,卻滿載搜刮來的金銀珠寶和戰略物資,妄圖將其運回日本以待東山再起。然而雖然美軍出於人道主義原因對阿波丸號「一路綠燈」,但是並非所有的美軍部隊都心知肚明,阿波丸號途經中國福建省以東海域時,美國海軍「皇后魚」號潛艇逮到了這條「大魚」,輕鬆將這艘毫無還手之力的萬噸巨輪擊沉,艦上2000多人只有一人被救起,其餘都以「武士道精神」拒絕救援葬身大海。
  • 打撈「阿波丸」,能解開「太平洋戰爭的秘密」嗎?
    令人意外的是,1949年,日本政府宣布放棄因「阿波丸」被擊沉而產生的各項賠償要求。1977年至1980年,中國進行了長達3年多的打撈「阿波丸」工程。然而,重重迷霧並沒有隨著打撈而消散。「阿波丸」究竟是如何沉沒的?它有沒有裝載黃金?如果有,黃金去了哪裡?北京人頭蓋骨真的在「阿波丸」上嗎?
  • 日本巨輪「阿波丸號」上究竟有多少財寶?未來我們能撈出來麼?
    在考古界有「一船十墓」的說法,也就是說一個沉船的寶貝要比十個墓葬出土的文物都要多得多,近年來「南海一號」、「南澳一號」等一艘艘沉船中無數寶貝的打撈證實了這一說法,而今天我們要講的是載有40噸黃金、價值五六十億美元珍寶的日本巨輪「阿波丸號」的故事。
  • 阿波丸號黃金失蹤之謎,40噸黃金沉入大海
    二戰後期,日本萬噸巨輪「阿波丸號」在中國臺灣海峽的牛山海域遭美軍潛艇襲擊後沉沒,船上2008人葬身大海。與「阿波丸號」一起沉入海底的據說還有40噸黃金、12噸白金以及大批工業鑽石,其中更有無價之寶北京人頭蓋骨。上個世紀70年代,中國開始了漫長的打撈。
  • 神秘的「阿波丸」沉船打撈始末
    中國文聯出版社郭挺杉 著1945年4月1日,滿載戰略物資的日本「阿波丸」號萬噸巨輪被美國潛艇擊沉。船上有多少黃金白銀?且看本土作者親歷打撈「阿波丸」號沉船的真實記錄。1945年2月7日,「阿波丸」從門司港起航。日本人自有算計,使用「阿波丸」,表面上為監禁在南洋的盟軍戰俘運送救濟物資,以顯示大日本帝國的「人道主義精神」,而暗地裡在船上裝了大量的武器裝備和軍隊急需生活物資。
  • 日本萬噸巨輪福建沉沒,船上有52噸金子,中國打撈卻遇怪事!
    二戰期間,日本不僅從中國瘋狂的掠奪資源,同時還從東南亞各國掠奪了大量的資源,全部作為戰略資源補充到戰爭中。二戰末期,隨著美軍在太平洋戰場的節節勝利,日本的戰線也慢慢收縮,尤其是1944年的美日雷伊泰灣大海戰之後,日軍的海軍力量幾乎全軍覆沒,日本也開設計劃全面撤退。
  • 「阿波丸」沉船:「阿波丸」寶藏是否真的存在呢?一切成謎
    消息一出,全球震驚,有美國人致信中國,希望聯合打撈「阿波丸」並承諾360個工作日完成打撈工作;日本也提出打撈的要求,並聲稱他們只為了2008具遇難者屍骸,所有珍寶將用於中國治黃治沙;德國人預估了沉船上有價值50億美元的財富,他們表示願為中國提供最先進的深海打撈設備,酬勞是打撈出財富的5%。
  • 深入海底,「水下蛟龍」探摸神秘日本沉船阿波丸
    阿波丸是日本20世紀40年代按照軍事性能及要求打造的一艘所謂商船。1945年4月1日,阿波丸在途經中國福建省牛山島海域時,被美國皇后魚號潛艇誤認為是戰艦擊沉。
  • 中國打撈裝載40噸黃金沉船 結果發生了一件怪事情
    對於探險家們來說尋找沉船寶藏是最刺激的事情了,據統計全世界有不少載有黃金珠寶的寶船,比較著名的就有日本的阿波丸號,這艘據說載滿了黃金珠寶的輪船價值50億美元,上面還有無價之寶北京人頭蓋骨,而當中國打撈該寶船時,卻發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
  • 我國打撈起阿波丸號,歸還日本368份遺屬 日本:必須賠15億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掠奪了大量的物資。他們打了又打,像嗜血的強盜。日本掠奪了無數的物資,到目前為止,日本在二戰中擁有大量的財富,沒有具體的數字。但在菲律賓,一定有日本在戰爭結束時藏在那裡的錢。1941年,隨著太平洋戰爭的爆發,美國對日本發動了反攻戰爭。
  • 1977年我國打撈日本沉船,美國趕緊申請合作,我國的做法太贊了
    二戰時期,日本有一艘阿波丸號沉在了海裡。這麼多年以來,一直也沒有被人打撈上來。1977年的時候,我國準備打撈這艘日本沉船,美國和英國等西方國家,趕緊派人來聯繫中國,向我們提交申請,希望進行技術合作,一起打撈海裡的沉船,我國最後的做法,真是太讓人稱讚了。
  • 福建打撈滿載50億美元的日本沉船,40噸黃金卻神秘失蹤?真相尷尬
    因為沉船財富的巨大,許多國紛紛掀起了打撈沉船的熱潮。而1945年沉沒的日本萬噸巨輪——「阿波丸」號更是舉世關注的焦點之一。舉世關注的「阿波丸號之謎」在許多外媒報導中,「阿波丸」所載金銀珠寶被譽為有史以來沉入海底的最大一批財富,無疑是吸引著全世界的打撈者。
  • 「阿波丸號」被撈上來後,日本卻提出賠償15億,中國如何應對?
    據悉當年這艘「阿波丸號」中運載了大量從我們中國掠奪的礦產資源和財寶,其中有40噸黃金、12噸白金、40箱左右的珠寶和文物、3000噸錫錠、3000噸橡膠以及數千噸大米,另外還有2008個乘客(包括船員)。但是結果是在二戰的後期,這艘萬噸的「阿波丸號」在途經中國臺灣海峽的牛山海域被美國的潛艇給擊中,最終沉沒了。當時因為這艘「阿波丸號」的沉沒甚至是讓日本對美國提出了索賠。
  • 阿波丸號究竟帶了什麼,日本兵集體自殺是為了保護什麼秘密?
    1977年,在福建省平潭縣牛山島以牛山海域突然出現大批軍隊、艦隊、潛艇、戰鬥機和數個防空飛彈營!如此大規模調動,令國際神經緊繃起來,貌似有一場大規模軍事行動;這是一場軍事調動不錯,但卻不是用於軍事行動,而是用於打撈一艘沉船,也就是開篇所提到——阿波丸號!
  • 二戰時阿波丸號想把什麼帶回日本?沉沒後為什麼不接受救援?
    1977年5月,我國福建牛山島海域,天空中戰機盤旋巡視,海面上軍艦嚴陣以待。一批國內頂尖的潛水員們在海面上沉沉浮浮,數不清有多少個。這就是日本運輸艦「阿波丸號」的打撈現場,之所以搞出這麼大的排場,還得從一份貨運清單說起。1972年,中美外交破冰,尼克森總統訪華,為了表示中美友好關係。
  • 二戰時阿波丸號被擊沉,被救日本兵為何全部自殺?打撈後真相浮現
    1977年1月13號這天,中美雙方合作在海域打撈的任務首次得到收穫,其通過努力把一艘早已沉沒的船艦「阿波丸」號上的部分貨物打撈了上來,隨著貨物出水,一幕重大的真相逐漸被證實。很多人都關注為什麼要打撈阿波丸船艦,它到底運載著什麼東西?
  • 日本阿波丸號沉沒我國海域,美國希望能一起打撈,被我國直接拒絕
    日本的阿波丸號油輪我想大家應該都不陌生,日本人在上個世紀四十年代的時候建造了它,當時的日本狼子野心,他們還做著稱霸整個亞洲的美夢,所以整個阿波丸號完全就是按照軍事性能打造的,它根本上就是一艘軍用運輸艦。阿波丸號製造完成之後,日本人還非常的驕傲,他們把這艘遠洋油輪稱為是不沉之艦。
  • 日本載有40噸黃金的阿波丸號沉沒,我國打撈3年,只找到368具遺骸
    二戰後期,這艘船沉溺於海底,上個世紀七十年代,中國開始對阿波丸號進行打撈。但是時至今日,卻依舊未曾打撈上來。 但是奇怪的是1949年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後,當時的首相卻決定放棄對於「阿波丸「號的追責權利,日方自己開始出錢撫恤遇難者家屬。之後得了兩國都對於此事緘口不言。 由於「阿波丸」號沉沒的海域處於我國境內海域,根據《國際海洋法》規定,對於在我國沉沒的「阿波丸」好我國擁有所屬權。我國決定派人下水打撈,但是世界上一片唏噓,都不看好。
  • 1977年,福建打撈滿載中國文物的日本沉船,40噸黃金卻神秘失蹤
    抗戰時期,日本在中國搜颳了數以億計的錢財。20世紀40年代初,隨著戰爭形勢的轉變,日本處於不利地位,便企圖將這些財富運回日本。運送財富的輪船「阿波丸號」就這樣進入了歷史視野。然而,裝滿大量財物和人力的「阿波丸號」進入東海海域後,被美軍擊沉,船上近3000人僅一人生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