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藏金六萬億》中聲稱:「人類由於沉船被埋藏在海底的金銀珠寶的價值佔陸地財富的1/8。」
因為沉船財富的巨大,許多國紛紛掀起了打撈沉船的熱潮。而1945年沉沒的日本萬噸巨輪——「阿波丸」號更是舉世關注的焦點之一。
舉世關注的「阿波丸號之謎」
在許多外媒報導中,「阿波丸」所載金銀珠寶被譽為有史以來沉入海底的最大一批財富,無疑是吸引著全世界的打撈者。
因「阿波丸」號是沉沒在我國的領海內,所以阿波丸沉船是屬中國主權所有,也只有中國能夠對其進行打撈。
1977年時,我國正式宣布在牛山海域進行阿波丸沉船的打撈。從初次下水到最後一次打撈,一共經歷了三年之久。我國潛水員按照美國與日本提供的沉船藏寶方位,進行了仔細的搜尋,但搜尋結果除了大量的橡膠、錫錠以及沉船殘骸等外,並沒有打撈到所謂的巨大財富。
我國用了三年,花費了巨大的人力物力,但最後只打撈出來不值一提的東西,自然是讓人無法接受。
因此外界一直有很多的猜測,有人認為「阿波丸」上根本就沒有所謂的黃金,又或許是早就被人捷足先登了。
那麼,真相究竟是如何的呢?接下來就一起來看一看。
相信不少人都知道,在二戰期間,敵國船在公海上都是必然會遭受襲擊的。
但當時,美國為了改善被日軍俘虜的美、英等盟的士兵以及16.5萬日本佔領區美國僑民的生活。美國於1943年2月與日本方面達成了一項協議:「阿波丸」號可運送國際紅十字會為戰俘和美國僑民所提供的一切救濟物資。
「阿波丸」,於1943年新建造下水,本是一艘日本客貨運輸船,該船隻全長154米,載重為11249噸。
並且為了便於識別,美軍還要求日本必須在「阿波丸」的兩舷及煙囪上用油漆畫了一個巨大的綠色「十」字。這便是「綠十字」船的來歷,也是該船只能夠安全在公海上航行的一道護身符。
當時的美國向日本及全世界承諾:在日本至中國東北、上海、臺灣等地及在東南亞的航線上,美軍將保證「阿波丸」號的航行安全。同時日本也向世人承諾:「阿波丸」只能夠用來承運戰俘和美國僑民所需的生活物資,不作他用。
但隨著盟軍的大舉反攻之後,法西斯國家大勢已去。在太平洋上,美軍的攻勢行動之下,日本法西斯更是一度丟盡了制海及制空權,一切能夠與日本來往的艦船全都被阻斷了。
因此,黔驢技窮的日軍竟然打起了「綠十字」的主意,他們企圖用「阿波丸」做掩護,來偷運武器、彈藥和飛機零部件等戰略物資到前線,返回時再帶回搜刮搶劫而來的財富。
「阿波丸」號的最後一次航行
1945年3月,正是「阿波丸」號的最後一次航行。一天深夜,在日本兵的監護下,「阿波丸」神秘地裝著二十幾輛運輸車運來的貨物。這些運輸車正是來往於新加坡銀行地下金庫與港口之間。
據美國《共和黨報》稱:船上裝載了黃金40噸,白金12噸,工業金剛石15萬克拉,大捆紙幣,所有財富價值高50億美元。
1979年5月2日,日本的《讀賣新聞》則報導:當年的陸軍伍長(即下士)森川家光說稱「阿波丸」所裝26輛卡車全部都是金條。
日本海灣代表團向中國提供的數字則是:錫有3000噸,生橡膠是3000噸,加上銻、鎢、水銀等,一共計9812噸。
並且除了這些金銀財寶之外,「阿波丸」沉船上還有一件無價之寶,是我國的珍貴文物——「北京人」頭蓋骨化石。
「阿波丸」搭船的人有2009人,其中包括我日本駐緬甸政府最高顧問、日本外務省次長官等軍政要員以及許多重要的商人。
但出人意料的是,「阿波丸」在途經我臺灣海峽時卻被美軍執勤航行的「皇后魚」號潛艇,發射了四枚魚雷擊中後,不過三分鐘後就沉入海底。
據記載,「阿波丸」在被擊沉後,美軍的「皇后魚」號潛艇在搜索海面時只發現了少數幾人漂浮在海面上,其他的落水者全因為效忠大日本天皇而拒絕救援,最終導致2007人全部葬身海底。
為此,「皇后魚」號艇還曾受到了美國軍事法庭長期的調查和審判。
最終,美國政府承認了對擊沉「阿波丸」確實負有責任。但對於賠償問題,美國政府卻是提出了在戰爭結束後以戰勝國的身份再解決。
1945年的4月,美軍在衝繩島戰役之後打開了日本南大門。
1949年的4月14日,日本首相吉田茂代表日本政府在美日的協議書上簽字,宣布正式放棄因「阿波丸」被擊沉的各項賠償。
「阿波丸」號的種種大致就是如此了,而從頭到尾並沒有出現的巨額黃金,也讓人多加懷疑,這難道真是一個騙局嗎?
為何說沉船是一個「騙局」
我國經過三年的打撈,但最終結果卻是阿波丸上根本就沒有找到一丁點黃金。反而是,日本人的屍首和其它物質都找到了。因而,結論只有一個,那便是「阿波丸」號本就沒有所謂的巨額財富。
事實上,在阿波丸號沉沒的那段時間內,國際市場已然完全隔斷了日本,日本根本就沒有辦法從其他國家手裡去買賣各種物品,自然而然地,日本把金銀這種沒什麼用處的東西運回國內的可能性是不大的。
若是能夠運回東西,日本還不如多運一些戰爭資源去支援前線。由此可見,關於沉沒的阿波丸號裡面有很多金銀的可能性實在是微乎其微了。
那個時候的新中國處於剛剛準備接觸世界,國內已經封閉了多年,對於各種信息的了解都很少。才導致了對於美國編造出來的這種騙局無法辨別出來。
而美國之所以設這個騙局,很有可能便是為了檢測中國海洋探測水下作業的綜合實力。
對於封閉了近三十年的中國,美日雙方自然都是想對中國的實力諸方面有一個認識。所以設局者就是想通過這次檢測實力,為在隨後的一些列海洋領域技術封鎖中國幾十年提供了資料。並且這也為美日在日後與中國近海石油勘探開發的談判中提供了籌碼。
但對於我國來說,在3年多的打撈作業中並非全無所獲。海軍官兵和交通部救撈局職工仍然是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績:600多名潛水員參加了此次水下作業,各船平均作業達332天,總計潛水3604次;水下切割達2379.1平方米,爆破650次。
同時,水下作業的成就有:撈起錫錠、鈮鉭、雲母、橡膠、水銀、光化玻璃等物資共計5418噸,總價值多達5000多萬元人民幣。
小結
由此可見,所謂的阿波丸沉船財富極有可能只是美日編造出來的一個騙局罷了。時至今日,也無法真正證明沉船財富的實現,就足以說明這一點的可能性是較大的。
但通過打撈「阿波丸」號沉船作業,我國的海軍和交通部也培養和鍛鍊了一支優秀的海上救撈隊伍,使得在布場、撤場、潛水作業、爆破與切割等方面有了實踐鍛鍊,也不失為是一個好處了。
參考資料:《海底藏金六萬億》、《共和黨報》、《讀賣新聞》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