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法喚醒印在心底的自卑,《寄生蟲》帶你揭露人性的「原罪」

2020-12-09 桃子樂語

韓國電影《寄生蟲》作為首部非英文影片奪得第92屆奧斯卡最佳影片,創造歷史!

01 為什麼起名《寄生蟲》?

「寄生蟲」是體現了整個影片人物的「特性」,從帥氣的男主開始,兄妹二人年紀輕輕甘願寄生在家,以摺紙盒為生,一家四口居住在馬桶都高出地板的發黴地下室,後經一系列的「神操作」正式寄生在樸社長家中;不僅如此,原女管家丈夫這個「老寄生蟲」也是本電影的一個巨大「隱喻」,從始至終,寄生的本性一直都在。

不知你有沒有注意到,影片最高潮的部分,金爸爸抱著被刀扎奄奄一息的女兒手足無措,而這時的樸社長,懷裡抱著嚇暈過去的兒子,同樣救子心切,大聲向金爸爸喊著交出車鑰匙的瞬間。

在那個瞬間,你是不是想說「他該自己用車送女兒去醫院啊!」

這個正常人的本能反應,到金爸爸身上,卻顯得猶豫了,他在內心的掙扎過後,竟然真的把鑰匙交給了樸社長,這說明什麼?長期以來的貧窮與卑微在金爸爸的心中已經外化成為一種身為下等人對上流階層的服從,以至於在人命關天之時都無法擺脫。

所以說,「寄生蟲」的本性,也包含著因階層的巨大差異而長期形成的自卑與順從。

02 既然金爸爸懦弱順從,為什麼會殺了樸社長呢?

看到這裡桃子也震驚了,劇情來得很突然,同時又是一種必然。恰恰是因為金爸爸的極度自卑,樸社長皺眉捏鼻的動作是金爸爸殺他的直接導火索。留心觀察整個影片,從最開始樸社長小兒子說金夫妻身上有特殊的氣味,這個讓富人皺眉捏鼻的氣味便作為一條暗線貫穿於影片,那麼這個氣味到底是什麼味兒?」窮味兒」「底層人的卑微味兒」,或許金爸爸是這樣理解的。

說到這裡,你有沒有覺得,在樸社長兒子暈厥需要急迫去醫院的時刻,他居然還有時間皺眉捏鼻子聞氣味,表示不理解,這個情節似乎有些牽強?

當然,如果樸社長不捏鼻金爸爸也不能殺他,那麼金爸爸也不能延續「寄生蟲」的本色,所以大家還是試圖理解一下導演的良苦用心吧。

03 什麼才是階級無法跨越的「原罪」?

說到這裡,回想樸社長一家,可以說善良、單純、不自大、沒有對金一家頤指氣使,而是選擇一再的相信,他們做錯了什麼呢?

如果說皺眉捏鼻是富人的傲慢,那這是不是可以理解為人性對氣味的本能呢?

樸社長、夫人的善良,金一家很清楚,但即使這樣也掩蓋不了階級這個無法跨越的「原罪」,窮才是原罪,在常年居住陰冷潮溼環境中的底層人民,沒有三觀正不正一說,有的只是欲望和貪婪。

回歸最原始的人性,富人的善意或許在窮人看來是一種踐踏,自卑如果印在心裡,沒有誰能真正喚醒你心中的陽光。

感謝閱讀!

如果喜歡,請點讚分享。專注原創,桃子帶你走進娛樂王國。

相關焦點

  • 9.2高分《寄生蟲》直擊殘酷現實,揭露人性的惡!
    影片的中間部分更多是描述著兩個「低」家庭之間的對抗,而這種對抗有著一定的黑色寫實,雖有著藝術誇張,但是毫不矯揉造作,非常真實地反映著人性的自私、懦弱、強硬、自卑以及被對抗所逼出來的「惡」。本片中最值得思考的是:到底誰是寄生蟲?影片中有很多隱喻的地方,也是該片能夠引發人思考的原因。
  • 絕對魔獸戰線15:戈耳工死亡喚醒原罪之獸,恩奇都被「兄弟」刺穿
    動漫《絕對魔獸戰線》目前已經更新至第十五話了,此次更新劇情之中迎來了更大危機,原本以為戈耳工是最後的敵人,沒想到,戈耳工死亡卻喚醒了原罪之獸,除此之外,恩奇都也就是金固被自己的"兄弟"刺穿了,目前生死不明,接下來就由漫村來具體說明一下吧。
  • 推薦5部揭露人性的好電影,韓國娛樂圈水真深
    人性,是永恆話題,今天台詞妹就推薦5部關於人性的好電影,如果你看過,歡迎留言告訴我你的感受。第一部:《現代啟示錄》豆瓣評分:8.5大導演科波拉的巨作,馬龍·白蘭度主演,根據康拉德的名著《黑暗的心靈》改編。背景是越南戰爭。
  • 《寄生蟲》揭露了韓國最底層的生活
    前言 《寄生蟲》因為獲得了奧斯卡獎,使得這部電影又火了起來,各路人才又重新拿出這一部當初看不起的片子,一頓的彩虹屁,當初對他愛理不理,現在又把它捧在手上高高舉起。
  • 《羅織經》:三句揭露人性的話,幫你讀懂人性,幫你遠離小人
    《羅織經》告訴我們:懂得人性,就能夠幫你遠離小人。若是我們能夠看懂了人性,就相當於擁有了「讀心術」就能夠輕鬆的辨別生活中的小人,這本《羅織經》是我最近在讀的一本書,這本書被稱為:「中國人性的弱點」,書中把人性剖析得非常透徹,其中有三句話最能夠揭露人性幫助我們辨別小人。
  • 非人哉610話:小烈烈怒拔自己的龍角,是為了掩飾心底的自卑嗎?
    是為了掩飾心底的自卑嗎?我們來探討一番。你想想啊,堂堂龍王三太子,在龍宮呼風喚雨的人物,肚子裡還有一片汪洋大海,結果變成了馬,還跟著西遊師徒一起一路顛簸,直接導致了小烈烈的心態,由自信轉為不自信,甚至有些自卑。說到這裡很多觀眾就會問了,你哪裡看出來小烈烈自卑了,我們覺得他很正常啊。
  • 韓國N部揭露人性傷口的高分電影
    看了報導,小印只剩下了頭皮發麻。 其實韓國有很多電影都是揭露現實的,更是有很多改變了法律的電影。小印前段時間盤點的《10部重新改寫人類歷史的電影》中有三部便是韓國的。 今年的奧斯卡最佳影片《寄生蟲》也是揭露了韓國最低層掙扎著生存的人民生活。
  • 非人哉610:小烈烈怒拔自己的龍角,是為了掩飾心底的自卑嗎?
    是為了掩飾心底的自卑嗎?我們來探討一番。你想想啊,堂堂龍王三太子,在龍宮呼風喚雨的人物,肚子裡還有一片汪洋大海,結果變成了馬,還跟著西遊師徒一起一路顛簸,直接導致了小烈烈的心態,由自信轉為不自信,甚至有些自卑。說到這裡很多觀眾就會問了,你哪裡看出來小烈烈自卑了,我們覺得他很正常啊。
  • 《西西里的美麗傳說》:美麗也是一種罪,人性大揭露!
    聽著這個電影名稱我相信沒有人會把它和人性聯繫在一起,其實這是到如今無數影片中最能揭露人性的電影之一;下面我們一起來回憶一下電影的劇情:這個是發生在二戰時期的悲慘故事,義大利一個叫做西西里的地方,一個擁有顛倒眾生的美麗容顏的女子,本應該是迎來新婚之後的歡樂,但是隨著丈夫上了戰場,她的命運就此發生了改變。
  • 這些七原罪化身的角色,有點不講「武德」
    發端於天主教教義的「七原罪」,本意是指嫉妒、傲慢、貪婪等潛藏在人性中的「原罪」,在西方文化中具有廣泛的影響力。經過後人不斷對其加工修飾之後,七原罪」開始活躍於流行文化的熔爐之中。許多創作者通過將「七原罪」擬人化,賦予「七原罪」以人的特徵,借用娛樂化的方式架起直抵人性本質的橋梁,引發個體反思。接下來,就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這些「七原罪」化身的角色,如何成為一面照進每個人內心的鏡子。
  •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的你自卑嗎?帶你走出自卑
    怎麼辨別一個人是不是自卑呢?下面文章帶你走出自卑。路上遇到熟人第一反應就是低下頭,避開繞行,不敢主動跟陌生人說話,怕說錯了被笑話。別人的請求從來不會拒絕,但是自己呢又從來不敢麻煩別人。在學校遇到霸凌不敢告訴家長。
  • 這些七原罪化身的角色,有點不講"武德"
    發端於天主教教義的"七原罪",本意是指嫉妒、傲慢、貪婪等潛藏在人性中的"原罪",在西方文化中具有廣泛的影響力。經過後人不斷對其加工修飾之後,七原罪"開始活躍於流行文化的熔爐之中。許多創作者通過將"七原罪"擬人化,賦予"七原罪"以人的特徵,借用娛樂化的方式架起直抵人性本質的橋梁,引發個體反思。接下來,就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這些"七原罪"化身的角色,如何成為一面照進每個人內心的鏡子。
  • 《寄生蟲》:這部喜劇元素驚悚片,用空間美學展現人性多種可能
    更震撼人心的是電影中深埋的人性主題:無論是詐騙者,還是受騙者,都讓人同情。」本文以電影空間藝術的視角,來分析《寄生蟲》的在藝術和商業兩方面對人性的探索和表達。01 震撼的對比空間,兩個四口之家的人性隱喻正如奉俊昊介紹:這部電影是「兩個家庭的故事,一個富裕,一個貧窮」。
  • 血鑽|人性的原罪,一場物質喧囂下對文明的野蠻踐踏
    這部由愛德華·茲威克執導,萊昂納多·迪卡普裡奧、詹妮弗·康納利等主演犯罪類型電影《血鑽》,圍繞著我們所熟稔的關於鑽石的所有美好臆想,無情地揭露了鑽石美好的外衣下,人性之中所潛藏的罪與惡。如同雨果在《巴黎聖母院》中所說的那般:醜就在美的旁邊,畸形靠近著優美,粗俗藏在崇高背後。
  • 《Re0》第二季PV曝光 主角和「七原罪」攀上了關係
    世界上最慘的事,莫過於一次次經歷痛苦,又一次次重新來過,甚至就連爬山都不帶怕的。 沒錯,它們來自「七原罪」。「七原罪」起源於宗教,展示了人性邪惡的一面。出於對人性的關注,人們總以各種形式展現「七原罪」,《Re0》只是其中一種,那麼相關的作品還有哪些呢?下面一起看一下吧!
  • 事事都與人比較是你不幸福的原罪
    事事都與人比較是你不幸福的原罪聖經中有七大原罪:傲慢、暴食、貪婪、懶惰、淫慾、嫉妒和憤怒。傲慢列在原罪之首,它使人們丟失了謙卑的態度,蒙昧了雙眼。《傲慢與偏見》裡說:傲慢讓我無法去愛別人,偏見讓別人無法來愛我。暴食是吃貨們都會犯的罪,人需要食物,離不開食物,但凡事須有度。
  • 獲獎無數的韓國電影《寄生蟲》到底好在哪裡
    2019年5月,韓國電影《寄生蟲》獲得第72屆坎城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這是韓國電影首次拿下金棕櫚獎。2020年2月,在第92屆奧斯卡金像獎中,《寄生蟲》成為當晚最大黑馬,一舉奪得最佳影片獎、最佳導演獎、最佳原創劇本獎、最佳外語片獎。
  • 《原生之罪》的結局被批太過倉促,其實不然,是原罪惹的禍
    《原生之罪》的結局被批太過倉促,其實不然,是原罪惹的禍《原生之罪》大結局了,作為每周都巴巴的等著更新的觀眾而言,突然覺得少了些什麼。看到很多觀眾都說到這部電視劇犯了好多電視劇的一個毛病,結局太過於倉促,在大家沒有一絲絲準備的時候,它就結束了。
  • 行為遠配不上理想的團藏,也是人性內心的原罪
    他無法像日斬那樣,豁出命去保護大家,他常把「忍者要自我犧牲掛在嘴邊」但真正輪到他的時候他卻做不到。行為遠配不上理想,這就是團藏的原罪。其實又何嘗不是我們自己的原罪,有時候給自己立下一個很大的目標,真正要付諸行動的時候,往往就慫了,懊惱後悔之後,甚至還是沒有勇氣去踏出那一步,更害怕被人看穿自己的怯懦。
  • 《隱秘的角落》:從原罪的角度揭露複雜的人性,每個人都是幫兇
    但是電視劇想向觀眾看見的不單是一場謀殺案,揭露的更是複雜的人性。張東升看似是劇中的「大boss」,但三個小孩的內心走向才是劇中的核心。三個小孩因為同一個秘密被捲入爭鬥中,但各自心中又都隱藏了不可告人的部分。懸疑劇《隱秘的角落》就是通過描述三個小孩的合作、衝突、對立來展現劇情的「懸疑感」和「張力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