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雍正為何要保舉老十四做大將軍王,他的目的究竟是什麼

2020-12-22 王府史話

在《雍正王朝》中,雍正聽取了鄔思道的建議,保舉了自己同父同母的親弟弟十四阿哥胤禵出任「大將軍王」,而這一舉動可以說是為雍正最終能夠成為「九子奪嫡」的勝利者,進而在康熙去世後成功繼承皇位,奠定了非常的堅實的基礎。

那麼,雍正為什麼要舉薦身處「八爺黨」的胤禵擔任「大將軍王」,他又從中得到了怎樣的「利益」,在這裡我就來為大家細細道來。

(圖片來源於網絡)

起初雍正想要保舉胤祥出任「大將軍王」,而這更多的還是一種私心。

盤踞在西北的蒙古準噶爾部首領策妄阿拉布坦發動叛亂,傳爾丹率領的六萬軍隊全軍覆沒,在這樣的情況下,康熙決定從自己的皇子中選擇一位封為「大將軍王」,並讓其統領西北大軍前往平叛。

這時的雍正瞬間想到了與他關係密切的十三阿哥胤祥,畢竟他的弓馬技藝遠遜於胤祥,再加上胤祥曾有過統兵作戰的經驗,所以雍正保舉胤祥出任「大將軍王」確實是屬於「舉賢不避親」,因為胤祥確實有這個能力去率兵平定叛亂。

然而,雍正這樣的打算雖然有著一定的「於公」成分,但是這其中更多的還是出於他的私心。

(圖片來源於網絡)

一來,此時的胤祥仍然被康熙圈禁在宗人府之中,雍正在看到胤祥的悽涼處境時,心中也是極度的傷感與同情,他不希望自己的這位弟弟再在宗人府之中徒耗青春,他想看到的是胤祥能夠重獲自由,並且繼續為康熙所重用。

二來,胤祥遭到康熙的圈禁,歸根結底還是因為幫助雍正,所以雍正覺得他是有責任,也有義務將胤祥這位他最為親密的戰友和兄弟「解救」出來的。

三來,就是雍正也確實意識到了這個「大將軍王」的重要性,畢竟這是要統領當時全國數量最大、戰力最強的一支軍隊,誰拿下了「大將軍王」,無疑將坐擁非常強大的支持力量,從而形成了巨大的威懾力,同時也會在「九子奪嫡」中佔據非常有利的主動位置。況且,此時的八阿哥胤禩等人也在積極謀劃,妄圖奪下這個「大將軍王」,雍正自然不會將這個重要的戰略「籌碼」輕易放棄,他也要放手一搏。

(圖片來源於網絡)

只不過,雍正想要保舉胤祥出任「大將軍王」的舉動卻遭到了鄔思道的強烈反對。

在鄔思道看來,西北戰場的慘敗,並不全是傳爾丹的責任,如果沒有八阿哥胤禩、十四阿哥胤禵等人的牽制與掣肘,傳爾丹必然不至於落得一個全軍覆沒的結局。所以,如果是十三阿哥胤祥出任「大將軍王」,結局也必然是一樣的。況且胤祥的喀爾喀蒙古大汗外孫的出身使其在競爭「大將軍王」的過程中遭遇諸多的阻礙與反對,甚至可以說是毫無勝算的,「大將軍王」的人選只會出自「八爺黨」。

而更為重要的是,在「大將軍王」的「謎底」已然確定的情況下,康熙還要讓眾位皇子和朝臣進行舉薦,這其中也是有著他更為深層次的目的所在,這才是鄔思道真正的關注點所在。

(圖片來源於網絡)

舉薦「大將軍王」,無疑是康熙對於雍正的又一次考驗。

這個時候的康熙皇帝已經是對局勢洞若觀火,他非常清楚,十四阿哥胤禵幾乎就是「大將軍王」的唯一人選。當然,胤禵本身就與十三阿哥胤祥一樣文武雙全,並且常年掌管兵部,由他出任「大將軍王」,率領大軍前往平叛本就無可厚非。

但在康熙看來,讓冊封胤禵為「大將軍王」的過程,可以讓其實現「一石三鳥」的目的。

(圖片來源於網絡)

首先,就是保證平叛的成功。

前文中也提到了,傳爾丹的全軍覆沒,有很大的原因就是在於這些「八爺黨」皇子們的掣肘,目的就是要搶奪西北大軍的掌控權。所以,當胤禵出任「大將軍王」,真正統領西北大軍的時候,不僅僅是胤禵將會全力以赴,認真平定叛亂,同時,包括八阿哥胤禩在內的所有「八爺黨」成員,也將採取同對待傳爾丹截然不同的態度和方式來對待胤禵。

這樣一來無疑就增加了朝廷勝利平叛的砝碼,對於康熙來說,他的目的也能順利達成。

(圖片來源於網絡)

其次,康熙也想藉此機會來挑撥「八爺黨」內部的關係。

此時的朝堂上「八爺黨」幾乎是處於「一家獨大」的局面,雖然在「百官舉薦新太子」的過程中,「八爺黨」遭受到了重大打擊,但實力依然不容小覷,而這不僅對康熙皇權威嚴的一種威脅,同時也將對未來皇位繼承的走向產生非常深遠的影響。

康熙並不想讓這些「八爺黨」皇子中的任何一位來做自己的接班人,所以他能夠做的,就是從內部分化、瓦解「八爺黨」中眾位皇子之間的關係,而十四阿哥胤禵便是最佳的人選。一方面,胤禵有著自己的野心,並不甘於長時間的「寄人籬下」;而另一方面,相較於九阿哥胤禟和十阿哥胤,他與八阿哥胤禩的關係相對較為疏遠,並不是絕對的鐵板一塊。這些都為康熙從胤禵身上尋找突破口創造了條件。

果然,在胤褆當上「大將軍王」後,胤禩等人就對胤禵產生了深深的懷疑,而這也直接導致了「八爺黨」的內訌,進而給雍正的順利登基創造了非常好的機會。

(圖片來源於網絡)

再次,保舉「大將軍王」,實際上也是康熙對於雍正的一次考驗。

在此之前,康熙一直要求雍正做「孤臣」,目的就是要雍正將整個國家、整個大清王朝放在心中,而不是一味的計較個人的處境與得失,更加不能夠將個人的厭惡與情誼放在朝廷之前。從這個角度來看,康熙是非常不希望雍正只是從自己角度出發,保舉十三阿哥胤祥出任「大將軍王」的,因為於公於私,十四阿哥胤禵來做這個「大將軍王」,才是最佳的選擇。

與此同時,按照鄔思道的說法,這個時候的康熙還在觀察雍正是否有著「人君」的氣度。

十四阿哥胤禵隸屬於「八爺黨」,儘管他們是同父同母的親兄弟,但終歸是政敵,在皇位繼承上,雙方是競爭關係,並且有著不可調和的矛盾。正是因為如此,康熙對於自己離世後,自己的這些皇子們的處境感到了一絲擔憂,他希望看到的是不管誰來繼承皇位都能本著這份兄弟情誼,依舊善待乃至重用對方。相比於八阿哥胤禩等人,他更相信雍正能做到這一點。

而他等待著十四阿哥胤禵出任「大將軍王」,無疑就是本著這樣想法。一方面,他希望雍正能夠展示出他的度量與胸懷,對胤禵予以認可與包容;另一方面,則是希望雍正和胤禵這對兄弟能夠藉此拉近關係,從而攪亂當前的「奪嫡」局勢。

最終,康熙看到了他想要看到的結果,而雍正也從保舉十四阿哥胤禵出任「大將軍王」的過程中,收穫極為豐富。

(圖片來源於網絡)

雍正保舉胤禵出任「大將軍王」,為其順利繼承皇位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如果說在此之前,康熙僅僅是將雍正作為自己的考察對象的話,那麼雍正保舉十四阿哥胤禵出任「大將軍王」這一刻起,康熙已然決定將皇位傳給雍正。

畢竟,雍正在這個時候所展示出來的「人君」氣度也就此得到了康熙的認可,而這也正是康熙所希望看到的,雍正的表現可謂是讓康熙對其加分不少。

(圖片來源於網絡)

當然,雍正的這一舉動也成功的「蒙蔽」了十四阿哥胤禵,進而產生了兩個非常重要的結果。

其一,「八爺黨」內部的裂痕出現了。

對於胤禵來說,他也是有著自己的野心和考量的。在此之前,他曾在康熙面前與十三阿哥胤祥大打出手,看似是在為八阿哥胤禩出頭,實則是將所有矛盾的焦點匯集在胤禩身上,同時也用「苦肉計」博取胤禩的感動,從而掩蓋自己偽造太子手諭這件事情,可謂是用心良苦。

而如今,雍正主動表示願意扶保胤禵出任「大將軍王」,並且在二人生母德妃烏雅氏面前說明此事,以展示自己的幫助弟弟的決心,讓胤禵產生了「錯覺」,以為自己可以得到雍正的支持,進一步明確了脫離「八爺黨」以謀求自立奪位的決心。

果然,從這個時候開始,「八爺黨」的內訌出現了,先是八阿哥胤禩安插鄂倫岱在胤禵身邊做了臥底,緊接著胤禵又不管不顧胤禩等人的勸阻,執意取得平叛勝利,最終導致了「斃鷹事件」的發生,結果是胤禵和胤禩鬧了個兩敗俱傷,雍正則是坐收了漁翁之利。

(圖片來源於網絡)

其二,雍正拿下了陝甘總督這一重要職位。

雍正聽從了鄔思道的建議,保舉胤禵出任「大將軍王」,並且極力舉薦年羹堯來做這個陝甘總督,實際上這就是與胤禵的一場政治交易。當然,此時的胤禵對於雍正也是有著感激之情,不管是出於信任,還是出於滿足雍正需求的角度來說,他也同意了雍正的安排。而年羹堯也在胤禵平叛的過程中,也給予了其極為重要的支持與幫助,只不過年羹堯的一切行動都是在雍正的部署下完成的。

可年羹堯出任陝甘總督的真正目的,是要從糧餉、軍需上對十四阿哥胤禵進行牽制,並且利用自己的職權形成對於胤禵及其統領的西北大軍的第一道防線。於是,在康熙去世、雍正登上皇位後,馬上安排年羹堯在西北實施戒嚴,並就此掐住了胤禵大軍的糧草補給咽喉,使得胤褆全然沒有了起兵造反的可能。

而這個時候的胤禵才明白,雍正讓年羹堯出任陝甘總督這步棋的陰險之處,可當他幡然悔悟的時候,一切都已經是追悔莫及了。

(圖片來源於網絡)

綜上所述,雍正聽從鄔思道的建議,保舉十四阿胤禵出任「大將軍王」,看似是失去了讓十三阿哥胤祥離開宗人府,重新獲得自由的好機會,同時也將十數萬大軍的統領權拱手相讓,然而,雍正卻是從其中受益良多。

首先,他展現出來的「人君」氣度,進一步贏得了康熙的好感與信任,這也最終使得康熙下定決心,準備將皇位傳給雍正;其次,雍正成功激發了十四阿哥胤禵的奪嫡野心,而「八爺黨」的內訌也就此產生,雍正可謂是坐收漁利;其三,雍正的親信年羹堯擔任陝甘總督,實現了對胤禵的牽制與掣肘,最終確保了雍正的皇位穩固。

由此可見,保舉胤禵出任「大將軍王」,的確是為雍正日後的成功登基奠定了極為堅實基礎,並且絕對是雍正能夠在「九子奪嫡」的進程中最終勝出的關鍵一環。這裡不得不佩服鄔思道的高瞻遠矚與深謀遠慮呀。

(圖片來源於網絡)

相關焦點

  • 《雍正王朝》中:老十四身為大將軍王,為何長期和雍正皇帝死磕?
    導讀:雖然老十四和老四胤禛不屬於同一個派系,畢竟是一母同胞但是彼此還是可以相互走動維持表面過得去的關係。哥倆平時也可以相互串門什麼的,至於說老十四從大將軍王和雍正死磕那是雍正繼位以後的事情了。很明顯死磕的原因就在於那把至高無上的椅子。老十四在獲悉四哥打算支持自己做大將軍王的時候就四個長、四哥短的和老四達成了年羹堯的陝甘總督和自己大將軍王相互支持的同盟。
  • 《雍正王朝》,雍親王推薦老十四擔任大將軍王,到底對自己有什麼好處?
    爭奪大將軍王 如此,太子之位虛懸,胤禩與雍正兩個陣營躍躍欲試。雍正痛失幫手,但也不能幹著急,並無統兵之才的他,臨陣磨槍,練起了弓馬功夫。只不過效果不盡人意,打那指那。
  • 雍正王朝:雍正推薦老十四,擔任大將軍王,對自己有什麼好處?
    雍正舉薦老十四擔任大將軍王有三大好處:第一削弱八阿哥勢力,讓老十四與老八離心;第二取得幕後的信任與支持;第三告訴康熙自己以國家為重,在國家大事上從計較個人得失。這是雍正獲得康熙信任最重要的一個舉動,此舉可謂是一舉三得,是雍正奪嫡之路上至關重要的一環!下面就藉助這三大好處一一分析。
  • 《雍正王朝》中康熙帝派十四阿哥為撫遠大將軍王真實意圖是什麼?
    康熙皇帝派遣十四阿哥做撫遠大將軍,卻把皇位傳給了雍正皇帝,這一連串的操作確實讓很多人看不明白。十四阿哥手握十萬大軍,一旦雍正皇帝繼位後十四阿哥不服氣,十四阿哥很可能會率領大軍造反。而八爺黨的其他成員也會響應十四阿哥,九子奪嫡很可能會演變成兄弟相殘的鬧劇。
  • 雍正王朝:讓胤禵爭取「大將軍王」,胤禩的目的何在?用心太險惡
    當然,命胤禵出任「大將軍王」的前提是戶部必須支持,也就是皇四子胤禛必須支持。所以,等到胤禛和胤禵達成政治交易,主動舉薦胤禵以後,康熙皇帝便立馬任命胤禵成為了「大將軍王」。皇十四子胤禵很明顯聽出了胤禩的「話外有話」,便直接給出了回應:「八哥,我是不是上個摺子,保舉你做大將軍王?」聽明白了,你不就是「既想當那個什麼,還想立那個什麼」嗎?
  • 雍正王朝:老八在雍正朝的勢力到底有多大?三件事,足以證明一切
    在《雍正王朝》的最後幾分鐘,李德全向精神已經明顯不濟的雍正皇帝報告:「皇上,八......阿其那,他死了!」然後交給雍正皇帝一封來自「阿其那」的臨終信。自康熙四十六年「黃患爆發」乃至更早之前,皇四子胤禛和皇八子胤禩便開始了明爭暗奪,相互攻擊。
  • 雍正繼位後,老十四能躲過一劫重見天日,而老八下場卻如此慘?
    老十四胤禵雖是雍正的一母同胞,但黨同八爺胤禩,又聽傳聞說康熙臨終前傳位給他,是雍正篡改遺詔,老十四胤禵遠在八爺黨的忽悠下,認為皇位是傳給他的,所以二人成了不共戴天的冤家兄弟。首先被雍正整頓的是十四阿哥胤禵,十四阿哥是雍正最後的對手,也是「熱門」競爭對手,一度認為他會當皇帝,因為晚期被康熙冊封為大將軍王,並獲得了軍權,只不過一手好牌被他打爛了。
  • 《雍正王朝》中,康熙為什麼要讓十四阿哥做大將軍王?
    在雍正王朝中描述的情節中,在康熙皇帝執政晚期,西北出現戰事,朝廷所派往西北的軍隊,因為中了敵軍的埋伏,使得朝廷派往的西北大軍因此全軍覆沒。康熙皇帝最終在朝堂上宣布十四阿哥胤禵作為大將軍王,康熙皇帝之所以讓十四阿哥胤禵出任大將軍王,主要是因為在當時只有十四阿哥胤禵最為合適,在雍正王朝這部電視劇中的描述中,在康熙皇帝的眾多皇子中,只有大阿哥和十三阿哥以及十四阿哥帶過兵,不過此時大阿哥和十三阿哥因為事情獲罪,被圈禁在宗人府限制了自由,自然沒機會,就只剩下了十四阿哥,加上十四阿哥不論是才德還是帶兵能力,
  • 雍正王朝:雍正能放過知道他太多秘密的鄔思道嗎?鄔思道結局如何
    《雍正王朝》中,鄔思道是一個神一般的人物,不出門便知天下事,運籌帷幄,最終幫助胤禛走向至尊之位。在封建王朝歷史裡,「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悲劇不斷上演,有很多一心輔佐主子成為帝王的人物,功勞顯赫卻落沒有好結局。那麼,鄔思道的結局又如何呢?
  • 雍正王朝:十三爺為何能避免鳥盡弓藏的悲劇?因為老八「神助攻」
    為人臣者,只有具備大智慧才能避免被帝王卸磨殺驢的悲劇,《雍正王朝》中的鄔思道,就深諳此道。雍正繼位當晚,回到潛邸準備「清理門戶」,鄔思道以「半隱」暫時脫離龍潭虎穴。但雍正並未善罷甘休,派了胤祥去為鄔思道踐行,還成功將如月安插到他身邊。臨行前,鄔思道曾提醒胤祥,要他辭掉鐵帽子王,方可保平安。可胤祥並未照做,為何卻避免了鳥盡弓藏的悲劇?
  • 雍正王朝:不要被烏雅氏蠢萌的外表所蒙蔽,她也是玩弄權術的高手
    楊角風談《雍正王朝》:論權謀,雍正帝的生母烏雅氏毫不遜色,臨死也要勝一局!一、德妃,康熙朝四大妃之一,雖家世低微,但憑藉能生能養,一直深受寵愛。雖然不及其他妃子,但在不久的將來,她卻成為了全天下權勢最大的女人。
  • 為何康熙沒把帝位傳給老十四,他洩私憤的方式令老八都寒心!
    八阿哥胤禩曾說過,哪位皇子出任西北大將軍王,就可能是未來的皇帝。那為何康熙沒把皇位傳給老十四呢?康熙在臨終前是這樣評價老十四的:十四阿哥這些年整兵經武很見成效,可是他膽子太大而胸襟狹小,用於治兵尚需謹慎得當,用於治國則必然壞事。康熙對十四阿哥的評價非常到位,其實老十四確實不太適合當皇帝。
  • 雍正王朝:康熙提出「孤臣」的期望,卻也讓雍正就此頓悟奪嫡心法
    按照雍正的本意,他希望的保舉十三阿哥胤祥出任「大將軍王」,這樣一來,不僅可以讓胤祥就此脫離圈禁的狀態,同時還能讓自己獲取強有力的外部軍隊支持。然而,雍正這樣的想法被鄔思道所否定。按照鄔思道的觀點,此時的雍正不應該只從自身層面去想問題,而是要站在康熙的高度,用康熙的「帝王心術」去看待。於是,在鄔思道的提點下,雍正果斷舉薦十四阿哥胤祥出任「大將軍王」,並且就此順水推舟的讓年羹堯擔任陝甘總督,他自己同樣從中獲利頗豐。
  • 雍正王朝:年羹堯的膽子究竟有多大?來看下「燈下黑」的具體含義
    導讀:對於剛剛登基的雍正皇帝而言,西北戰事再起既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又是一個極為難得的機會。不得不說,雍正皇帝很好的抓住了這個機會,僅就其任命年羹堯為「撫遠大將軍」的決定就能完成至少三個目的:壯大自身勢力、控制西北軍權、轉移反對聲音。
  • 雍正王朝:臣子們為何不願臣服雍正?管仲的這句話給出答案
    《雍正王朝》中,雍正雖然是至高無上的帝王,但正因為奪人所需,以至於支持者寥寥無幾,反對者層出不窮。 皇子時代,反對他的人已經不少 胤禛一登場,就展現出鐵面無私的個性,還被人冠以「冷麵王」的稱號。
  • 《雍正王朝》中如月是雍正派來監視鄔思道的嗎?他們倆的結局如何
    引子:這是鄔思道臨走的時候,發生的一幕,十三爺從馬車裡叫出來了一個酷似秋月,名字也帶月的女子——如月,從鄔思道的眼神動作就可以看出鄔思道此刻的想法,他首先是悸動,進而眼神落寞了下來。為何會有這一幕呢?為何要給鄔思道安排一個女人呢?這個女人是誰安排給鄔思道的?是十三爺還是雍正?這樣做的目的何在?
  • 《雍正王朝》7位女性角色:鄭春華苦命痴情,年秋月一生被安排
    2、四福晉:壯麗《雍正王朝》中大多女性角色都是犧牲品,基本沒有好的結局,不過四福晉卻是例外。從四福晉到皇后,她一直是端莊、大氣的賢內助形象,無論是為年羹堯求情,把李衛扎到年羹堯身邊,還是準備兩份壽禮(其中一份是老十四的),她都有不可磨滅的功勞,和四爺配合得親密無間。
  • 《雍正王朝》中,四阿哥登基後,居功至偉的鄔思道為何要跑?
    雍正還下旨,命令李衛截斷十四王所率大軍的糧草,又安排年羹堯率兵鎮守川陝,防止十四王兵變。雍正又吩咐十三王、張廷玉、隆科多三大心腹輪流值差,一來震懾滿朝文武;二來急催全國各省督撫衙門準備寫表稱賀新皇登基,昭告天下大清朝已經改朝換代;三來控制甘、陝、豫、晉、冀五省總督,命令這五省總督監視「大將軍王十四爺」帶兵反京。
  • 雍正王朝:迎娶年秋月當晚,雍正為何要冷落年秋月而給李衛寫信?
    《雍正王朝》中有這樣一個頗為耐人尋味的場景,雍正在迎娶了年羹堯的妹妹年秋月為王府側福晉的當晚,便將這件事情以書信的方式告訴了已經出任四品的糧道、成為朝廷命官的李衛。那麼,雍正為何要在自己的「新婚之夜」,選擇將「新娘」年秋月晾在了一邊,第一時間致信給李衛告知自己娶親一事呢?在這裡我就為大家細細道來。
  • 雍正王朝:雍正為何要「含淚殺親子」?因為弘曆和李衛的勸說
    2、「不願因為這件事興起大獄」,僅僅處置弘時一人,還需要「興起大獄」?這不就是明確告訴雍正皇帝要對皇三子弘時連根拔起,剷除所有黨羽勢力嗎?3、「不願使皇阿瑪和皇額娘傷心」,如何才能讓皇上、皇后傷心?這不就是直接建議雍正皇帝殺了皇三子弘時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