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林逸趣,意境超遠,唐詩佳作《題破山寺後禪院》

2020-12-05 薩培喇談藝錄

《題破山寺後禪院》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萬籟此俱寂,但餘鐘磬音。

《題破山寺後禪院》是唐代詩人常建的作品,這首詩被譽為唐代山水園林詩中的佳作。詩中描寫尋幽探勝的佳句讓無數人嚮往,去尋找屬於自己的幽靜禪林。詩中的破山寺就是常熟虞山興福寺,始建於六朝。上個世紀80年代,常熟本地重修興福寺,成為一處遊覽勝地。

這首詩從宋代開始就頻繁出現在各種詩話中,成為山水田園詩中的代表作。詩中第一句點明時間地點,從平凡處入手,娓娓道來,從容優雅,這才是好詩應該有的風格。第二句描寫了進入寺中的總體感受,有一種鳥瞰全局的大局觀。遊覽名山古寺一般人會寫如何輝煌,如何華美。常建反其道而行之,進入寺中之後首先看到的是旭日密林。這樣的手法,有一種站高望遠的感覺,從整體大局入手。

前兩句詩中有兩組對仗,清晨和初日,古寺與高林,除了節奏格律上美感之外,還為接下來的詩句做鋪墊。寺內寺外林木繁茂,深邃幽靜。從平淡處起筆,落筆在全局,接下來就要有細節描寫了。

第三句和第四句是全詩的佳句。「曲徑通幽處」這一句還有另外一個版本叫「竹徑通幽處」。這兩個版本比較而言,「曲」字版從意思上看更符合全詩的意趣。「竹」字版過於寫實,少了幾分幽靜的味道。這兩句詩寫常建穿過佛殿,向後禪院走去。這首詩的重點是後禪院,常建用一個「深」字突出了禪意之中靜雅。

歐陽修特別喜歡這兩句詩,他常常宣講這兩句詩中的意境。自然清新,毫不矯揉造作,這樣的字句與淡泊名利的人生態度,值得每一個紅塵中人好好體會。清代的詩歌評論家葉燮用八個字評價這兩家詩的妙處「境皆獨得,意自天成」,說出了大家的心聲。

五、六兩句描寫常建在後禪院遊覽時看到的美景。鳥兒在林間跳躍鳴叫,潭水清澈無波。按照王國維的看法,這兩句詩就是他總結出的「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禪意與悟性,常建並沒有過多強調,他在寫詩過程中,讓讀者慢慢去領悟,這才是高級的寫作手法。

尾聯兩家,靜中有動,傳來鐘聲,這是寺中僧人要開始修行的訊號。常建聽到了鐘聲,也被包圍在佛語綸音之中,感受心靈上的寧靜。就像是一首協奏曲,最強音之後餘音嫋嫋,繞梁三日。一首佳作,讓人覺得不虛此行,除了心靈上的感悟,還有身體上的放鬆。

拓展閱讀

重神似,尚韻致,南宋著名畫家梁楷

江湖詩派中的江湖詩人劉克莊

用哲學思想感受大美天地,黃賓虹繪《武夷山水》

開創詩歌理論著作新體裁,歐陽修與《六一詩話》

相關焦點

  • 詩詞鑑賞,常建《題破山寺後禪院》
    後辭官遊歷,隱居。詩以山水田園為主。言辭簡練,意境深遠,今天試鑑賞他的代表作《題破山寺後禪院》。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萬籟此俱寂,但餘鐘磬聲。這首詩筆調樸素,意境高雅。讀之令人遐想。破山位於江蘇常熟,山中寺院為興福寺,在南北朝時代南齊時建成。到唐朝時已經成為古蹟。作者遊歷後,在後禪院題壁寫詩。這是唐代許多文人雅士的興趣。
  • 古詩文097:八年級下冊,常建《題破山寺後禪院》
    題破山寺後禪院[唐]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注釋①選自《全唐詩》卷一百四十四(中華書局1960年版)。常建,生平不詳,可能是長安(今陝西西安)人,唐代詩人。破山寺,即今江蘇常熟虞山北麓興福寺。禪院,寺院。②〔禪房〕僧人住的房舍。
  • 【每天一首】之《題破山寺後禪院》小學生必背古詩詞
    古詩介紹 《題破山寺後禪院》是唐代詩人常建的一首題壁詩,曾入選《唐詩三百首》。此詩抒寫清晨遊寺後禪院的觀感,以凝鍊簡潔的筆觸描寫了一個景物獨特、幽深寂靜的境界,表達了詩人遊覽名勝的喜悅和對高遠境界的強烈追求。全詩筆調古樸,層次分明,興象深微,意境渾融,簡潔明淨,感染力強,藝術上相當完整,是唐代山水詩中獨具一格的名篇。
  • 為你讀詩:《題破山寺後禪院》,是心靜山更幽,還是山水空人心?
    題破山寺後禪院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萬籟此俱寂,但餘鐘磬音。《題破山寺後禪院》是常建的一首流傳很廣的佳作。雖然常建這個盛唐詩人,我們現在不太熟悉,但是唐時卻有「王孟儲常」之稱,把常建和王維、孟浩然、儲光羲放在一起,並稱為盛唐詩派代表。甚至有人更偏愛常建的作品,比如,唐朝詩人殷王番。他在編著詩選《河嶽英靈集》時,把常建放在王昌齡、李白的前面。
  • 楊志華超級記憶力——古詩詞七年級上冊「題破山寺後禪院」
    《題破山寺後禪院》 唐·常建《繪圖必看》首先我們來讀一遍這首詩:【《題破山寺後禪院》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萬籟此都寂,但餘鐘磬(qìng)音。】。讀完課文之後我們來看一下這張圖,背景是寺院。
  • 一天一首古詩詞|《題破山寺後禪院》唐 常建
    《題破山寺後禪院》【唐】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仕途失意,後隱居於鄂州武昌(今屬湖北)。其詩多為五言,常以山林、寺觀為題材。也有部分邊塞詩。有《常建集》。注釋:⑴、破山寺:即興福寺,在今江蘇常熟市西北虞山上。南朝齊邑人郴州刺史倪德光舍宅所建。⑵、清晨:早晨。入:進入。古寺:指破山寺。
  • 唐代詩人遊覽禪院,寫下一首禪意悠遠的詩,筆調古樸,意境渾融
    他最廣為流傳的是這首詩:題破山寺後禪院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萬籟此都寂,但餘鐘磬音。這首詩表達了遊覽名勝的喜悅和對高遠禪意的追求。全詩筆調古樸,層次分明,意境渾融,簡潔明淨,感染力強,是唐代山水詩中獨具一格的名篇。當年詩人常建清晨登山,入興福寺,看聳立的高林沐浴在和暖的晨光中。過竹林幽徑,花木深處,是清淨無塵的禪房。佛門之境,有鳥兒歡唱,有碧潭清流,萬物岑寂,唯留梵音嫋嫋,洗去內心一切浮生與俗念。「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 唐詩寫「靜」到極致的詩歌,和王維同時代,但比詩佛的詩還要入心
    所以我們不難發現,在當時很多著名的詩人心中,他們的思緒都是複雜的:既想要儒家的學而優則仕,又渴望仙人的修行,還希望歸隱山林,打坐修禪。唐代有很多詩人都嚮往佛學。且不說王維被譽為詩佛,寫出了很多帶有禪理的詩歌,實際上當時和他有共同選擇的人不在少數。今天我們所談到的其中一個詩人,來到江蘇常熟的破山寺,寫下了一首唐詩。
  • 為何唐詩中經常出現古寺鐘聲?淺談唐詩與宗教寺廟文化的不解之緣
    唐朝是中國古詩發展的鼎盛時期,俗話說唐詩宋詞元雜曲,足以證明唐詩在中國古詩詞中的地位。唐詩往往簡短意賅,耐人尋味,廖廖幾句就可以將各種意境囊括其中。稍稍讀完幾首唐詩你就會發現,寺廟、鐘聲、僧侶,經常出現在唐詩中,構成了一種獨特的詩詞意境。為什麼唐詩中的寺廟文化如此盛行?唐朝宗教的發展到底對唐詩有何影響?
  • 兩首禪意濃濃的唐詩,令人神清氣爽,更覺異曲同工之妙
    下面介紹兩首禪意濃濃的唐詩,令人神清氣爽,更覺異曲同工之妙。題破山寺後禪院唐代: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詩人遊玩了後禪院之後,深感其幽靜恬淡,於是即興賦詩。前兩句點題,並指出時間。中間兩聯最為膾炙人口,曲徑通幽、繁花靜放,還有鳥聲潭影、詩人悅心,真乃水令人遠、動中襯靜,一幅恬美的寺院風景圖。最後一聯表達惟聞鐘磬,更顯靜謐異常。詩人在此稍作休憩,山容鳥語,處處令人靜心。
  • 唐詩裡的風花雪月
    唐詩裡通過寫意象來表達詩人的情感,託物言志是常用的手法。讀了多了,也希望通過唐詩裡的風花雪月做一個總結:一、風唐詩中以「風」為意象詩歌很多,一年四季有春風、夏風、秋風和冬風,李嶠的「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膾炙人口,現在小學生都能背誦;「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是人生得意後的風光滿面;「竹林樹密蟲鳴處,時有微涼不是風」是夏夜暑熱詩人心靜自然涼之感;「風急天高猿嘯哀,
  • 清朝詩人鄭板橋一首詠雪詩,其意境不輸於唐詩,寫得非常唯美
    唐詩那是中國文學的一座高峰,對於我們後人來說,遙不可及,以到於人們現在只要一提起詩歌,必然是會第一時間想到唐詩。其實除了唐詩之外,各個朝代 ,那都是湧現出了一大批的詩人,有一些詩人的詩作,同樣的也是寫得非常不錯,例如宋詩也就有很多充滿哲理的詩作,不過今天小編要為大家推薦一首清朝詩人鄭板橋的一首詠雪詩,其意境不輸於唐詩,那便是《山中雪後》,同樣的寫得非常的唯美,很是值得一讀。《山中雪後》清代:鄭板橋晨起開門雪滿山,雪晴雲淡日光寒。簷流未滴梅花凍,一種清孤不等閒。
  • 10首絕美唐詩,意境美,語言美,詞句美
    幾萬首唐詩,給中國人留下了最美妙的藝術盛筵。唐詩美在哪?美在李白筆下的思念: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美在王維筆下的秋天: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唐詩之美,也許幾天幾夜都說不完。想要了解唐詩之美,不如讀一讀下面這10首絕美唐詩,感受漢語之美。
  • 女孩漂亮有涵養的名字:精選唐詩中的美名,韻秀美好!
    相信很多人都聽過這麼一句話,「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長時間被詩詞薰陶,怎麼能不受詩詞的影響呢?很多家長也確實是這麼做的,從小讓寶寶熟讀唐詩、宋詞的佳作,培養孩子的文學素養,希望寶寶長大以後漂亮有涵養。在這裡江南易林想要說的是,唐詩中千古絕句很多,不妨為孩子取一個出自唐詩、寓意豐富、如詩如畫的好名字。
  • 走詩路 品詩宴 新昌:唐詩名城出浙東
    浙江日報一座天姥山,半部全唐詩。作為浙東唐詩之路的精華地,新昌縣正全力打造浙東唐詩之路文化研究新高地和文旅融合樣板地。無論是打造「浙東唐詩名城」5A級景區城,投資60億推進天姥山旅遊區新開發,還是將唐詩路上的文化村、景點等串珠成鏈,新昌一直在追夢……近日,記者走進新昌,看復工復產下新昌如何打造「唐詩之路」。
  • 這些名勝古蹟,能讓你不知不覺沉浸在唐詩意境之中
    前天遇到這樣一個有趣的問題:能讓你不知不覺沉浸在唐詩意境的景區有哪些?推薦一下?前言我喜歡遊山玩水,可惜有錢有閒的機會太少,去過的地方並不太多。從我去過的景區來看,確實有不少名勝古蹟能把人帶入到唐詩的意境當中,這裡我推薦幾個地方,例如武漢黃鶴樓、杭州的西湖、鎮江的北固山、揚州的瘦西湖等。在我遊覽這些地方時,想到李白杜甫白居們,在一千多年以前,也曾經在相同的土地上行走,他們的那些歌不由自主地就出現在腦海裡。
  • 禪院晚櫻花正豔,歲月從容人無言
    而要與晚櫻凝眸對語,絕佳處就是離家不足百米的禪院裡,絕佳時便是清晨。佛門虛掩,側身而入,空空禪院,寂寞如夜。偶有翠鳥歡語,撲騰著翅膀徑飛山林。梵音悠揚,臥地潛行,和著熹微晨光,滌心蕩肺,令人神清氣爽。繞過佛堂,拾級而上,直至小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