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水晶製造的心臟起搏器,此事震驚了世界!
開羅一家醫院的醫生解剖了這具木乃伊,發現能發聲的原來是由黑水晶製造的心臟起搏器,此事震驚了世界。但疑點隨之也出現了,因為我們地球上只出產白色水晶,從沒發現過含有放射性的黑水晶! 那麼這具木乃伊體內的黑水晶又是從哪來的呢?2500年前的古埃及人,又是如何了解黑水晶的放射性可以帶動心臟每分鐘跳動80次呢?既然地球上不出產黑水晶,這塊黑水晶會不會是來自外星球呢?
-
心臟起搏器被電磁波幹擾怎麼辦?
心臟起搏器被電磁波幹擾怎麼辦?把這個電脈衝發生器放到裡面縫起來,這樣我們就看不到起搏器了。②裝了起搏器人是不是就不會死了?經常有病人問我:崔醫聲,那萬一我以後已經老得什麼都幹不了了,全身的臟器功能都衰竭了,可心臟有起搏器,心臟還會跳,怎麼辦?
-
植入式人工心臟起搏器的應用與未來發展
人工心臟起搏器可以對患病的心臟根據需要根據需要給予直接電刺激,人為地使心跳正常起來。人工心臟起搏器在形式上可分為體外臨時起搏型和植入式(或稱永久性或埋藏式)兩種,前者供急救性臨時起搏,後者供長期性起搏治療。本文主要討論的是植入式人工心臟起搏器,即一般意義上的心臟起搏器。
-
火石研究院 | 國內心臟起搏器產品及市場概覽
樂普醫電原名陝西秦明醫學儀器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國最早專業從事心臟起搏器業務的企業,在我國心臟起搏器歷史上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其與西安交大曆時6年合作研發的Qinming2312S/M植入式心臟起搏器在2009年7月成功獲得了
-
介入耗材前景無限——迷你、智能,心臟起搏器的未來
Hyman都各自根據前人的經驗,發明了世界上最早的體外心臟起搏器。從此,心臟起搏器這個概念開始普及,這種治療方式開始被廣泛應用並得以不斷的發展。可充電的鎳鎘電池,通過線圈感和矽二極體感應完成充電,每周充電一次,每次持續12個小時。尺寸和厚度大約為55和16毫米。在心臟起搏器的幫助下,Arne直到2001年才因惡性腫瘤去世(經證明,惡性腫瘤與起搏系統無關)。
-
膠囊大小的心臟起搏器僅重2克
本屆進博會上多款新藥、新療法亮相,還首次增設了體育專區 無人疫苗接種艙、全球最小心臟起搏器、智能血糖監測系統……在第三屆進博會的醫療器械及保健展區,各種高科技展品以及新特藥,讓人看到戰勝疾病的信心和希望。記者在該區域探訪時,發現多個展臺都在進行籤約以及新品展示,其中不乏世界首秀。
-
中國首例「小動物心臟起搏器植入術」在深圳完成!
在人類醫學領域,1958年,進行了第一臺心臟起搏器植入術,起搏器製造技術及工藝快速發展。 隨著動物醫療領域日趨進步,技術不斷精進,卡拉寵物醫院與諦寶誠共建DBC華南區心臟介入中心。
-
國內兒童首例,4歲女孩植入3.0T心臟永久起搏器
(健康時報記者 王艾冰)12月11日,健康時報記者從清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獲悉,4歲的童童(化名)接受了3.0T抗核磁長壽命心臟永久起搏器植入手術,為國內兒童首例。「4個月大的時候,我們帶她去做常規體檢,醫生跟我們說童童的心率比其他小朋友慢,考慮是心肌炎,我們便在老家按照心肌炎輸液治療。」童童媽媽回憶。「童童會時不時地跟我說她的心臟疼,並且她玩一會之後,就會出現比別的小朋友更加嚴重的累、沒精神等情況。」童童媽媽回憶,這也讓她開始下定決定給童童進行手術。
-
安裝心臟起搏器後,還能玩手機嗎?都有哪些注意事項
相信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是眼睛,其實我們身體上真正會放電的器官是我們的心臟,我們的每一次心跳,都是一次心臟自主電活動的結果,如果出現心跳慢、心跳快、心跳亂,就說明心臟電路出了問題,也叫心律失常,很可能就要用到心臟起搏器。 現在因為心跳慢而植入起搏器的患者越來越多,植入起搏器之後需要注意哪些事情呢?
-
德報:美發明無電池心臟起搏器 可供8伏電壓
參考消息網1月22日報導 德國媒體稱,今後,為心臟起搏器和其他電子植入設備更換電池將成為歷史。美國的一個科研團隊開發出一種能從人體器官的自然運動中獲取足夠持續維持心臟起搏器運轉的電能的儀器。以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尚佩恩分校的約翰·羅傑斯為首的科學家在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月刊上公布了這一成果。據德國《世界報》網站1月20日報導,研究人員寫道,「心臟和肺部的運動是患者在世期間取之不竭的能量來源。」他們利用的是所謂的「壓電效應」:特定材料在受到外力作用而變形時,產生電壓。
-
全球最小心臟起搏器在成都啟用 僅膠囊大,可為生命續航超12年
近日,三六三醫院心血管內科成功完成了一例經導管植入無導線心臟起搏器的手術。據醫院心血管內科執行主任寧靚介紹,該起搏器僅有膠囊大,是目前世界上最小的起搏器——直徑6.7毫米,長度25.9毫米,重量不足2g,可為生命續航超過12年,續航時間比傳統起搏器多1倍。↑無導線起搏器。
-
甘肅省人民醫院為87歲老人裝上全球最小「膠囊」心臟起搏器
手術中每日甘肅網蘭州訊(新甘肅·每日甘肅網記者 金奉乾)7月1日上午,在甘肅省人民醫院介入手術室,王楠主任團隊成功為87歲老人賀奶奶成功植入一枚最新的Micra心臟起搏器,賀奶奶也成為甘肅省首位嘗鮮全球最小「膠囊」心臟起搏器的患者。
-
心臟支架暴利終結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了解到,與此前的「4+7」藥品帶量採購不同,本次冠脈支架集中採購數量,是根據集採聯盟地區報送的採購總需求確定,共有2408家醫療機構參與,其中年採購量大於500個的851家醫療機構全部參加。首年意向採購總量達到107萬個,佔全國一年全部採購量的70%以上。也就是說,如果前來參選的企業不能中選,基本上等於放棄了國內大半個心臟支架市場。
-
全國首例,華西醫院心臟內科專家挑戰高難度手術
此次零造影劑無導線起搏器植入術為全國首例,術後三日,患者已順利出院。86歲患者為植入永久心臟起搏器,千裡慕名求醫「昨天做了起搏器手術,明天就可以出院,完全感覺不到是做了一次手術,來華西醫院真是來對了!」,86歲的患者喜笑顏開地說。
-
胸科醫院實施「膠囊」起搏器手術
人體的心臟就像一個發動機,如果動力越來越弱,就會出現心動過緩、心力衰竭。目前,起搏器植入是治療這類患者並為其提升心臟動能的最有效方法。日前,上海市胸科醫院心臟中心主任、心內科主任何奔,心內起搏器亞專業主任李若谷帶領團隊,連續為兩名複雜心臟瓣膜病患者成功植入Micra無導線起搏器。
-
瑞金醫術(九)| 複雜心臟疾病的綜合治療
瑞金醫院心臟中心由心臟內科、心臟外科以及高血壓科共同組成,趙強副院長擔任心臟中心的負責人,各個學科融合發展,對複雜的心臟疾病施行綜合全面的治療,使得不少在其他醫院無法治療的心臟疾病患者得到了最佳的治療。01.
-
全國首例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心臟內科專家挑戰高難度手術
央廣網成都12月19日消息(記者韓民權)記者19日從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獲悉,日前,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心臟內科劉興斌醫師率心衰與器械治療團隊,在心臟超聲專家黃鶴教授的協助下,為一例有造影劑過敏性休克病史的高齡嚴重心動過緩患者成功植入Micra無導線起搏器。
-
世界心臟日|關愛心臟,從Mitoq舒心膠囊開始!
摘要:9月29日,第21個世界心臟日。世界心臟日(WorldHeartDay)是由世界心臟聯盟確定的,於1999年設立,2000年9月24日為第一個世界心臟日,以後每年9月的最後一個星期日為 9月29日,第21個世界心臟日。
-
深大總醫院成功為患者植入膠囊無導線起搏器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趙鴻飛 通訊員 楊柳 /文 通訊員 馬鐸銘/圖 深圳大學總醫院心內科團隊成功為74歲的強叔(化名)裝上了一枚全世界最小的心臟起搏器。這枚微型起搏器只有1.75克,差不多一顆膠囊大小,同時也刷新了深大總醫院無導線、無創口的起搏器植入紀錄。
-
2018年電生理和起搏器類市場分析
世界心臟日尚未走遠,而心臟的問題依舊需要高度重視。據國家心血管中心發布的《中國心血管病報告2017》中統計,2016年我國導管消融手術量達13.25萬例,同比增長13.25%;2016年我國植入起搏器約73080臺,同比增長11.09%。年均複合增長率均超10%。可見心臟問題依舊是困擾著一大部分人。